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嗨皮牛爷 >

第239部分

大唐嗨皮牛爷-第239部分

小说: 大唐嗨皮牛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长英脸色有点为难“国师,求你个事呗”

“咱俩还说什么求不求的,有啥你尽管说”

“那天在国师家看到国师居然能掌控雷电之力,长英很好奇,不知道能否跟随国师…“

“雷电?哦,你想玩电是吧,早说啊,走,我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小贩不由分说抓着梅长英带到了正在建设中的大唐发电站,作为李二登基纪念日的贺礼,点亮长安计划是朱老八本子上着重标记的工程。

小贩来时间朱老八正在这指挥人干活呢,小贩朝他喊了两声“老八,过来”

朱老八屁颠屁颠的过来“国师,啥事?”

“给你送个人,想玩电,你好好招待下,我走了啊”

“国师您慢走”然后朱老八看着被遗弃的梅长英,上下打量一番“想玩电是吧,行,咱先把头发绞喽“

梅长英“身体…。”

还没说完,朱老八一指还能看得见的面包屁股“要么绞,要么跟着走”

梅长英咬咬牙“我绞”

老八乐呵呵的扳着梅长英的肩膀“这就对了,走,跟着我,大唐国家电网欢迎你的加入”

第八十四章教育要公平

至于梅长英能否在电学一道修成正果,小贩才不去管,反正自己在学校培养的预备人才多了去了,不差那么一两个投诚过来的。

他最关心的是接下来的秋试,因为要赶李二登基纪念日的好日子,所以今年秋试往前提了提,算一下日期,估摸着也就还半个月时间了。

小贩开车来到金牛宫,现在金牛宫已经关门谢客了,这里因为材料齐全,被户部和老袁一致选定为出题人的办公地点,为了不泄密,除了命题组的在考试结束之前不能出门之外,李二还安排了一些大内高手在这巡逻警戒。

不过这一切都是给别人准备的,小贩可是主考官,想进去还是很随便的,给看门的大内高手扔两条内部供应,小贩走到金牛宫。

在自己以前住的地方,小贩看到满院子拿着书本摇头晃脑的笔墨吏,这些人是来辅助老袁出题的,当然名义上是辅助小贩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的水平,哎!

老袁和李淳风还有几个老道包括官员在小贩以前的办公室开会,可能是遇上难题了,一群人烟不离手,整个办公室跟失火了似的,以小贩老烟枪的体格也差点被呛死。

隔着重重烟雾,老袁看着进来的人模糊的像自己师叔“师叔,您来啦”

小贩使劲挥挥眼前的烟雾“咳咳,没事过来看看,你们抽了多少了这是?还关着门,不怕呛死啊“

“呵呵,国师还怕呛,这点烟雾对您来说不是毛毛雨吗”

小贩一听声音是长孙无忌“长孙大人也这么闲?”

“陛下怕你第一次主持这玩意闹出失误,特地派我来监督一下”

“陛下真操蛋”一屋子人呵呵,但是没人敢表示赞同。

长孙无忌“国师切莫如此随便,要知道科举关系到万千士子的命运,不可小觑”

“好吧,我错了,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老袁拿起桌子上的一张半成品试卷给小贩看“大家在商量进士科的议题,一直拿不定主意”

“哦,原来如此,你给我说下什么原因,我听听“

老袁当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小贩说了一下,小贩听了之后点点头“很简单吗,既然大家怕士子们的分数太丢人,就老庄和孔孟各一半不就成了,这还考虑什么啊”

长孙无忌笑笑“国师这也太简单粗暴了吧,要知道今年的秋试是国师您第一次主持,这是个指向性的东西,如果这样一半一半的话,你让士子今后如何适从啊,是重孔孟还是重老庄,这是个问题不是”

小贩摆摆手“没那么多弯弯绕,这也就是第一年,我迁就他们一下,以后你看吧,不光明经明算和进士科,还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呢,这才哪到哪,到时间都他妈给我学习去,谁还有时间操这个心“

“这…。”长孙无忌万万没想到人家根本不在意是考老庄还是孔孟,人家在意的是后面那些东西,看来这次小贩把秋试硬加上老庄也只是为了好玩。

当下长孙无忌把那张卷子扔到桌子上“饶我们操心半天,原来你早打定主意了,那行,我们就不管了,到时间士子们骂你我们可只看热闹了”

小贩摆摆手“爱谁骂谁骂去,反正骂不死人,行了老袁,明经和进士科就随便出出题得了,哦,对了,明算这边你可得把好关,这期的道德半月谈你宣传一下,这次明算满分一百五,及格六十分者才有资格参加上榜”

老袁“师叔,一百五的及格分是九十”

小贩挠挠头“是吗?哎,算了,估计这次考试最高分也难有九十的,还是按六十算吧,以后再说九十分及格的事“

“好吧”

事情如此轻松的搞定,小贩拍拍手“ok,考试的事就这么定了,老袁你们定好考题,排好版之后打印出来给我再看一下,如果没毛病的话,对了,你这复印纸还多吗?”

老袁翻翻小贩办公桌角落的盒子“不多了,师叔你再买点吧”

“没问题,到时间你自己复印得了”

长孙无忌看了看盒子的模样“国师这纸张有点小吧,士子用毛笔怕是写不下啊“

“是吗?那这样,老袁再在道德半月谈加一条,本次考试一律使用蓝黑色水笔或者钢笔写,违规者做零分处理”

长孙无忌都气乐了“国师你这是打着考试的旗号卖文具的吧?”

小贩嘿嘿一笑“这都被你看出来了,不过你把我想的太坏了,我这是为大唐节约墨水,你想一下,一个水笔能用多久,一锭墨用多久”

长孙无忌想想还真有那么点道理,可不有道理吗,要知道宋徽宗发明了瘦金体之后,还自我夸奖朕乃有道明君,为天下省墨呢!那可是历史上最富庶的南宋,更别说现在还苦。逼着的大唐的,能省则省不是。

事情搞定,长孙无忌也坐不下去了,好吗,自己这督工完全就是聋子的耳朵,甚至连那都不如,至少有耳朵还好看点,自己在这反到耽误人家办事,还不如走了的好。

小贩把长孙无忌送到门口,分别之际长孙无忌问小贩“国师,无忌有一事好奇“

“啥事?”

“如果这次秋试入榜的士子大部分或者全部来自一个地方你怎么解决?”

“这。。”小贩迟疑了一下,这是个问题,听说明初时间江南读书人多,有年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江南的,造成当年能入榜的都是同乡和同学,朱重八一怒之下下令重考,就是怕这些人学而优则仕之后抱团,造成朝政不稳。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后续的需要和朱重八有点不一样小贩就放心了“长孙大人多虑了,这次取士的士子我另有他用,并不是都入朝为官,所以长孙大人的担心可以不用考虑了”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我这人认为既然是通过考试取士,那就是要选择拔尖的,不管你来自什么地方,只要你的成绩达到我的要求,我就取你,达不到,那不好意思,如果为了平衡某些利益而人为制造一些不平衡,这是对于教育的最大侮辱”

这话小贩不是随便说说,因为后世太多的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好多读书好的人最后反倒失去了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别给我提什么素质教育,大学乃一国之本,是搞研究搞基础科学的根本,之所以那么多人推崇素质教育,实质就是为了某些利益而已,至于为什么后世大学生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哎,都是钱闹的呗。

得到了小贩的答案,长孙无忌点点头“我懂了,那我就拭目等待国师这次取士的结果了”

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小贩不知道对方是否真的明白自己的意思,虽然小贩没上过大学,也没上过大学生,但是有件事小贩知道,大学就该老老实实学习,所以今后自己要是办大学,谁要给哥提什么地方的人素质高,你多招点吧,牛爷不吐你一脸就跟你姓,你都不给人家上大学的机会,你怎么知道人家的素质不如你?

第八十五章

带着无比的愤恨,小贩让老袁把这次进士科的策论压大轴的题目就定为论教育的意义,看到这个不伦不类的题目,老袁第一反应是听错了,不过看看小贩的脸色,老袁知道估计这次真的得考这个了。

当小贩拿着最后的定版的试卷给李二看时间,李二也被这个论题吓到了“大宝,你这是要坑死那些士子吗?万一人家集体撂挑子不跟你玩了怎么办?”

小贩席地坐在李二脚下的御阶上,脑袋看着宫殿门外回答李二的问题“那以后就都别玩了,对了,陛下给你说个事,你说以后咱把您这的教学方式改一下怎么样?”

李二抖搂着试卷“你都给我改成这样了,还想怎么改啊?”

“这次不算,你听我说,我发现你们的这的教育不太系统,从蒙学到太学,所学就是为了当官,这样不行”

“怎么不行了?”

“哪不行我也不知道,反正据我所知没有一个地方这样搞能长久的”

“好吧,说说你想怎么改”

小贩拍拍屁股站起来对着李二说“这样,咱把教育回归到它的本质教书育人上,而不是抱着学而优则仕的目的来学的,首先对于学制的改革,十年时间,这叫十年寒窗”

“如果这十年学下来,成绩优异者可以选取考取大学,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至于学习不好者,有俩选择要么直接回家,自寻生路,要么进入技工学校,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

李二打断了一下“你这样说的有点宽泛,我听不太懂,你直接告诉我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就行”

“好处就是以后陛下可以坐上大唐本土产的大巴,不用像现在这样,换个零件还得我给你拿回去修了”

一听教育改制后能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方便,李二当场拍桌子“这事就这么定了,只是我以后想找些牧民的人怎么办?”

小贩甩根烟给李二“这还不好办啊,大学毕业的不想找工作的,你发布个信息,哪哪哪需要什么样的官员,要求什么专业的,还怕没人来,而且这样更有助于陛下您找到对口的人才不是”

李二用手护着火苗点点头“对头,那行,不过这事不可操之过急,咱先一步步来,先把眼前这次秋试搞定了再说“说完啪的一声把火机拍到桌子上,算是拍板了。

“听你的”

李二跟小贩这俩坏包在皇宫轻而易举的就把未来的教育给改了,但是大唐的士子们就没那么淡定了。

道德半月谈现在作为半官方的信息发布渠道早已经在民间养成良好的口碑,其他不说至少上面的消息都是真的,没有亩产万斤的牛皮。

新一期的道德半月谈把这次秋试的时间和注意事项说的很清楚,时间是七月底,考试时间为两天连轴转不能出考场,让广大士子先练习一下宅的基本功,有爱动的可得注意了。

另外本次考试不再需要各位带笔墨进入考场,考场为大家准备了水笔或者钢笔,有没用过的可以先到盛隆号买两根练习一下,如果说时间太短,自己字写的不好看,不要紧,本次考试另一个更大的改革就是糊名,誊卷。

凡是此次参加考试的考生姓名一律糊起来,阅卷人是看不到名字的,甚至连你的试卷都看不到,他们看到的是由笔墨吏誊好之后的副卷,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字迹不好看。

对于最后这条改革,士子们议论纷纷,食为天一楼的休闲区有俩士子就这事聊开了,其中一个指着手里的道德半月谈“看来国师还是上了点心的吗,其他不说光这个试卷誊抄之后再批阅就比以前公平了不少”

另外一个点点头“确实,不过这非得让用蓝黑色的笔是什么意思啊”

“切,难不成你还想用朱笔不成?”

“那到不是,本来我字写的就不好看,这要是再用那什么钢笔写,估计更没法见人了”

“怕什么,反正阅卷的考官看的是誊过的“

“我是怕誊卷的不认识我写的”

“那你还是赶紧回去再练练吧”

俩人聊的热闹时间,隔壁抻过来个脑袋“有那闲功夫练字,你还是多看点算学的书吧”

“为什么”

“你们没看?我去,这么大消息你们居然没注意,看这”隔壁那脑袋拿着道德半月谈指给二人看“算学一百五十分,分数达不到六十者不予计成绩,也就是说你明经和进士科考的再好,算学不及格,连进入最后评比的机会都没有,明白了吧”

刚才聊天的俩人赶紧翻看自己手里的道德半月谈,果然在某一页找到了这个通知“我滴个乖乖,这是要人命啊,老兄,你算学如何?”

被问到的一脸得意“还行,家父是商人,某之前有段时间跟着账房先生学习来着”

“咦,那你身份也是商人子弟了,怎么能参加举试呢?”

隔壁那多嘴的又过来了“这你都不知道?你忘了陛下刚登基时间,开了次恩,凡是能赞助登基大典的商人,可以保荐一个子弟参与举试,这位贤兄怕是当初得到资格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