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坦克突击 >

第36部分

坦克突击-第36部分

小说: 坦克突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技术保养工作。改进技术保障的基本方向是:在高速度进攻的实施阶段,临时集中使用后送修理分队;修理部队和分队的专业化,周密地组织技术侦察,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全体人员和指挥机关活动的组织计划性。

战争年代坦克集团军修理车辆武器的经验,仍然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条件下,当然也要考虑到技术保障器材和作战特点的变化。现在,技术保障已成为具有战役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技术保障不只是技术勤务的一部分,已成为各指挥员和司令部首先关心的问题。

在战争年代,为保持坦克集团军战斗力而进行的战役物资保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坦克集团军脱离方面军主力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进攻。物资保障工作的效率取决于各指挥员、司令部和其他指挥机关的组织工作,为达到目的而发挥创造力,以及不断选择组织后勤的最佳方案。集中使用集团军汽车前送油料,特别是高速度进攻时,集中使用铁路运输和空中运输,越过中间环节,直接把物资储备品前送到部队(分队),这方面的经验是有益的。此外,广泛地利用了缴获的燃料。根据战斗情况的具体条件,按照物资储备品的种类重新确定了标准。组织后方指挥时,领导后勤保障的机关应作梯次配置,方法是建立小型作战组,配置在集团军指挥所附近,这样能根据情况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收集有关作战进程、军队现有储备量和需要量的及时情报。在战役纵深内,对组织坦克集团军后方交通线要害部分的警卫十分重视。在战争年代,顺利地解决了集团军各兵团兵员的及时补充问题。

达到恢复集团军战斗力目的的基本方法是:以开赴前线的补充兵员补充各兵团;在一些进攻阶段,以其他兵种的步兵兵团和部队加强坦克集团军;以解放省份的游击队和当地居民补充步兵兵团;在:集团军内部临时调配人员。

战斗实践告诉我们,在进攻中,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军队同敌人作战和取得胜利的精神、政治和心理准备。考虑到战斗情况的条件和特点,这一目的经常从属于完成具体战斗任务。在战斗行动的准备和实施阶段,在指挥员、政治机关、党团组织的工作实践中,采用了最有效的形式、方法和手段动员军人采取坚决而大胆的行动并发扬主动精神。这些形式是.指挥员、政工人员同部队亲自面谈,特别是在战斗危机时刻;学习和向全体人员宣传党和政府的主要文件;在各种会议、报纸、战斗快报上宣传胜利、英雄事迹和先进经验。

战争年代采用的政治工作形式和方法,现在也没有失去其意义:,但是,应当考虑到一些特点,首先是敌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经常存在,军队装备了大量新式武器和技术兵器,战斗行动十分紧张复杂。在现代条件下,指挥员和政治机关的任务,是培养全体人员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强信念,精神和心理上的坚定性,相信我们目标正义性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牢记这些对战胜敌人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上一次战争的战斗实践中产生的保持军队战斗力的理论原则,今天大部分还适用。恢复军队战斗力在现代军事学术中也是一个最复杂的问题。这就是指挥员、司令部、政治机关和后勤机关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恢复各分队、部队和兵团已经失去的素质和性能,以及他们能够有组织地、有效地使用武器装备,以及在战斗和战役中表现自己的机动能力和其他能力。

结束语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德国法西斯主义强加给苏联的战争灾难,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场战争是我们祖国经历过的最严重考验之一,也是培养勇敢精神的学校。苏联人民及其英勇的军队,在共产党领导下,彻底战胜了法西斯德国及其仆从国,捍卫了社会主义祖国的自由和独立,履行了伟大的解放使命,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对法西斯主义的胜利是全世界的历史性胜利,是十月革命后产生的新的社会和国家制度、社会主义经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苏维埃社会思想政治一致么及苏联各族人民牢不可破友谊的胜利。这一胜利对世界发展的整个进程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在战后这段时间里,世界上发生了互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最根本的是世界舞合力量分布情况的变化。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帝国主义者可能发动的新战争中将对人类构成互大的威胁。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经常关心巩固社会主义祖国的防御力量,关心可靠地保卫和平劳动和国家安全。战后,苏联人民在发展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助于在军队建设方面采取最重大的措施。因此,整个国防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苏联军队的技术装备和战斗威力有了很大增强。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说过:“任何人想必都不会怀疑,我们党将竭尽全力使光荣的苏联武装力量今后仍拥有一切必要的手段去完成责任重大的任务——成为苏联人民的和平劳动的捍卫者和普遍和平的堡垒”。

苏联武装力量在面对强大敌人的长期而艰难的战争中所取得的各方面战斗经验,是我们的无价之宝,是进一步发展苏联军事科学、提高指挥千部和全体人员教育训练水平的源泉之一。上一次战争中的许多丰富战斗经验,其中包括使用坦克集团军在短时间内达到战役坚决目的的经验,在现代条件下仍然保持其意义。在伟大卫国战争年代里,坦克集团军具备了高度的快速力、机动力、突击力和装备防护力。在方面军进攻战役中,坦克集团军用在主要方向上,其行动特点是高速度进攻、实施广泛而巧妙的机动、行动多变、。迅速从一种战斗类型转为另一种战斗类型、在复杂条件下顺利完成各种任务。苏联军事理论关于方面军第一梯队合成集团军突破敌人防御战术地幅全纵深以后坦克集团军才进入交战的结论,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坦克集团军可充分保持自己的突击力,以便在战役纵深内行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使用坦克集团军在进攻战役中担任方面军第一梯队,有时也可能完成防御任务。

巧妙地运用集中兵力原则,是取得坦克集团军战斗行动胜利的基础。列宁教导说:“必须集中兵力于决定性地点,决定性时刻”。“胜利的源泉,军事上的奇迹,在于我们经常集中在主要……、基本的……”。在战争过程中,巧妙地贯彻执行了列宁的这些原则。在进攻过程中,坦克集团军主要靠机动兵团和部队来实现在选定的方向上集中主要力量。这标志着统帅艺术水平高,深入了解敌军企图和情况,能巧妙地判定能影响防御稳定性的敌军集团的部署。集中兵力上的失算,有导致失败的危险,因为防御的敌人具有高度的快速力和火力威力。

在进攻战役中,坦克集团军的胜利主要取决于坦克突击的突然性。这有助于先发制人,使敌人惊惶失措,瓦解其意志,严重削弱其战斗力,破坏其指挥并为歼敌创造有利条件。

坦克集团军的作战经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样一条苏联军事学术的著名原则,即战斗和战役的胜利只能靠参战的所有兵力兵器根据协同动作原则共同努力来实现。坦克集团军进攻战役的特点是战绩显著,而且在年复一年地提高。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军事首长指挥艺术和部队战斗技巧的提高。在战争年代,坦克兵表现出了无比的英雄主义和英勇精神。全部(;个坦克集团军、38个坦克和机械化军中的21个、参战的146个坦克旅中的68个旅以及数十个团都获得近卫军称号,25万名坦克兵士兵、军士、准尉、军官和将军获得勋章和奖章,约200人获得三级光荣勋章,有1142名坦克兵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其中有16人荣获两次。坦克工业的9000多人获得政府奖赏,其中很多人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在伟大卫国战争年代里,在20多次苏军重大战略性进攻战役中和数十次方面军战役中实施了坦克突击。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参加了别尔哥罗德一哈尔科夫战役、日托米尔一别尔季切夫战役、普罗斯库罗夫一切尔诺夫策战役、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和柏林战役,强渡了德涅斯特河、西布格河、维斯瓦河、奥得河等大河,解放了保格杜霍夫、切尔诺夫策、俄罗斯拉瓦、桑多米尔和其他许多居民地的居民。在从俄罗斯城市奥廖尔到法西斯德国首都柏林的战斗道路上,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在科尔松一谢夫琴科夫斯基战役、卢布林一布列斯特战役、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和其他战役中参加了歼灭敌军重兵集团。坦克第2集团军以自己的快速机动行动促进了华沙的解放,促进了合围并歼灭柏林的敌军集团。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在战斗中前进了4000多公里。许多城乡居民隆重地欢迎了集团军宫兵。集团军各兵团参加了解放波兰、攻克柏林的战役,并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结束了自己的胜利历程。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几乎用两年时间解放各族人民。该集团军在战斗中前进22。。公里,强渡30多条江河,在其他部队协同下解放了14000多个居民地。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从库尔斯克会战起开始了战斗历程,在战争年代里,经过激烈战斗,前进了数千公里。集团军各部队参加了解放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波兰北部地区的各次战役,并参加歼灭了东普鲁士敌军的战役。

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也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历程。它参加了科尔松一谢夫琴科夫斯基战役、乌曼一保托山内战役、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德布勒森战役、布达佩斯战役、维也纳战役、布拉格战役和远东战役,克服了顽强的抵抗,从法西斯主义奴役下解放了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各国人民。该集团军还到过太平洋。各坦克集团军的战斗经历是多方面的。尽管伟大卫国战争结束已经30多年,深入研究战争经验,对扩大苏军指摔干部的战役战术视野是十分有盘的。当然,必须创造性地吸取经验,不能学习斗争方法的表面现象,要通过新条件、新手段、新作战方法来看待经验,从而扩大自己的军事眼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