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825部分

执宰大明-第825部分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由于牛世豪在追随宣德帝北征蒙古的时候在哈拉和林地区被北元太师阿鲁台率军突袭并被包围,导致明军大败历尽千辛万苦才逃回来,故而其威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排名有所下滑。

由于张辅和周征是军阁阁员,按照军阁定制军阁阁员通常不参与掌兵,除非到了危急时刻才担任统兵官,但事毕要立刻交出兵权,这是宣德帝对军阁阁阁员进行的权力限制。

因此最适合担任此次出征西域统兵官的就是义国公、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张昊,无论威望还是资历都非他莫属。

另外,虽然牛世豪在追随宣德帝北征时打了一个大败仗,但不可否认他是大明军事造诣最深的勋贵之一,再加上其在勋贵中也有着不菲的地位,怎么也能捞一个副统兵。

毕竟,当年阿鲁台已经打到了京城,麾下的北元兵在北直隶是横行无忌,满朝文武皆束手无策,这使得牛世豪的败仗也被弱化了许多。

宣德帝事后并没有惩罚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而是发了一份罪己诏,将战败的责任揽在了身上,这使得牛世豪等败军之将甚为感动,否则按照军制的话他们可是要被剥夺勋爵的。

故而,就算张昊无意此次西征军的统帅,牛世豪绝对会去争副帅之职,而且勋贵们肯定也会给其这个面子,因为比牛世豪能打的勋贵寥寥无几,否则当年也不会是牛世豪率领先锋军直捣北元王庭哈拉和林城了。

所以当周雨婷得知张昊和牛世豪都不是此次西征军的统帅和副统帅后感到颇为惊讶,像这种统帅五十万大军征战的机会可不多,两人怎么就放弃了。

“看来岳父大人找过张叔叔和牛叔叔了。”见周雨婷对张昊和牛世豪没有加入西征军而感到错愕,李云天笑了笑后说道,“两位叔叔也对此次西征军的前途感到担忧,故而才留了下来。”

周雨婷闻言顿时恍然大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由于此次帖木儿帝国来势汹汹,故而李云天认为明军与帖木儿帝国之间的战争极可能会形成拉锯的形势,持续两三年的时间,毕竟双方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

况且,明军对帖木儿帝**队了解甚少,而且将领中普遍存在骄傲自满的心态,认为大明乃世上的天朝上国,帖木儿帝国这种西域蛮夷不堪一击,这种骄纵思想对明军此次出行可是大忌。

尤为重要的是,帖木儿帝国的军队更适应高原山地的作战,而明军更适应平原作战,一旦进入西域后明军士兵估计一时间很难适应西域的环境。

如果对方是小国的话还说好,明军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但面对帖木儿帝国这种与大明疆域仿佛又有着强大军事力量的大国,这个缺点将会影响战争的走向。

倘若李云天率军西征,肯定会在西域采取守势,而且不会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尽量分散敌军的兵力,与敌军打消耗战。

虽然帖木儿帝国疆域与大明差不多,但其国力却远不如大明,只要消耗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军队的物资那么就会使得其陷入被动中。

而且,李云天还会召集蒙古兵和女真兵参战,以蒙古骑兵和女真骑兵作为明军骑兵的主力来与帖木儿帝国、北元的骑兵相抗衡。

与此同时,李云天还会在陕甘和关西等地就地征兵,并且联合西域诸小国对抗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进犯,最大程度地增强力量。

可惜,李云天已经注定无法成为西征的统帅,首先骁武军的皇家禁卫军的性质就决定了李云天是守护大明安危的最后一道防线,唯有危机关头才会出动,而卫所军才是大明应对外敌的常备军。

另外,大明勋贵们都憋足了劲想要给卫所军正名,李云天也无法开口与其相争,否则岂不是成为了他看不起那些勋贵?

正是由于李云天对明军此次西征忧心忡忡,故而周征才会去劝张昊和牛世豪不要去趟这淌浑水,免得届时在洗浴遭遇败仗。

张昊和牛世豪知道李云天的预感向来正确,当年宣德帝北征的时候李云天在前去辽东前极力劝阻宣德帝去哈拉和林城,认为北元可能会巨大的阴谋。

不过当时包括牛世豪在内的文臣武将被先锋部队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攻占北元王庭哈拉和林城后认为北元已经溃败,故而极力邀请宣德帝效仿当年的永乐帝驾临哈拉和林城。

结果,宣德帝在从哈拉和林城返程的途中,在永乐皇帝亲自命名的一条河流“饮马河”河畔遭遇了北元伏兵的袭击,如果不是随驾护卫的骁武军拼死杀开了一条血路,那么宣德帝可能就会成为北元兵的俘虏。

所以经过周征的劝说后,张昊和牛世豪果断地决定不参与这次西征,虽然这看起来是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建立功勋的大好时机,但万一战败的话那可就成为大明的罪人。

这次西征与宣德帝北征不同,北征失利后宣德帝主动揽责,使得战败的将领们得以从败仗的漩涡中脱身,而西征一旦失利那么统兵将领难辞其咎,如此大的败仗之责定会使得其难以翻身。

因此,在廷议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原本统兵西征军呼声很高的张昊和牛世豪皆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了统兵之职。

虽然这使得现场的文武大员们感到意外但并不影响西征的大局,因为大明的勋贵除了张昊和牛世豪外还有其他人可以统兵,而且这也令其他的勋贵大喜过望,认为建立功勋的机会来了,只要能打赢这一仗肯定会进封爵位。

如今宣德帝已经破了洪武帝的先例,进封李云天为王爵,那么只要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七十万联军击败,那么公爵进封王爵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虽说王爵和公爵仅差一级,但中间确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否则大明自开国以来也不会仅有李云天一人能得以在世封王。

如果在洪武帝时期,文臣和勋贵见到王爵可是要行叩拜大礼的,只不过后来永乐帝削藩,很多藩王的特权都被免了,但即便如此各地藩王也都是当地衙门所不敢招惹的,再怎么说他们也是天潢贵胄,岂是他们这些官吏所能招惹的?

在李云天这个新晋忠武王王爵的诱惑下,大明的那些公爵和侯爵们谁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这次西征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尤其是那些公爵们做梦都想成为王爵。

即使不能活着的时候封王,死后追封那也是莫大的荣耀。

“相公,这次西征跟咱们讲武堂有什么关系没?”周雨婷在错愕张昊和牛世豪没有参与此次西征的同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开口问道。

本来,这次西征跟讲武堂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讲武堂与五军都督府可谓是两个平行的衙门,不过讲武堂掌控了大量的资源,此次西征肯定会被人给惦记上。

“西征大军的物资本由讲武堂和户部来共同负责。”李云天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苦笑,“不过,户部的刘尚书在廷议时当着众人的面向相公一番哭穷,而且表示手头拮据仓促间无法调用军需物资,今年只能拿出一百万两银子来当做军费。”

“一百万两,他这是拿咱们讲武堂当冤大头吗?”周雨婷闻言面色顿时就是一寒,此次是五十万兵力的大军出征,况且地点又是西域,人吃马嚼什么的都需要花钱,一年的军费至少需要五六百万两,户部只拿一百万万两出来,其余的摆明了要讲武堂补贴了。

虽说讲武堂是有钱,可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一分一毫都是李云天劳心费力赚来的,户部动动嘴皮子就把军费的大头推给了讲武堂,实在是太过可恶。

“如今大敌当前,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暂且搁下,户部这次欠了咱们讲武堂一个人情,迟早是要还回来的。”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安慰周雨婷道,“归根结底讲武堂是皇上的,咱们只是暂时代为掌管而已,一切自然要以大名为重。”

其实,讲武堂这次虽然没有派兵参与西征,但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负责西征大军的粮草供应。

早在数年前,李云天已经在关西建立了骁武军大营,同时也开辟了一条物资供应线路,由骁武军与民间商团共同完成,拥有非常高的办事效率,因此后勤的事务自然交给了讲武堂。

实际上五军都督府的人还想要争粮草供应的权力,毕竟这是一个肥差,单单过一下手就会满手沾油。

不过,李云天在廷议上明确表示,讲武堂出钱可以但必须要负责西征军的后勤补给事宜,他可不希望西征大军的后勤供应上出问题,而且也五军都督府也没有讲武堂那样完善的后勤管理和运输系统。

虽然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有些舍不得这个肥差,但毕竟是讲武堂拿的钱,况且大家也都相信李云天肯定会尽心尽力地保障西征大军的供应,故而也就没有表示出异议。

毕竟李云天还是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即便他们拿到了后勤物资供应的大权,有李云天盯着谁还敢上下其手去捞油水,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第1006章调用火器营

“相公,他们没打咱们讲武堂火器的主意?”

周雨婷知道李云天是从西征的大局考虑才没有跟户部计较,不过户部肯定不会白白占讲武堂的便宜,因为李云天以后绝对会把场子给找回来,这使得她心里顿时平衡了许多,随后想到了一件事情开口问道。

骁武军和水师最为犀利的武器自然就是由讲武堂研制的火器了,无论骁武军在辽东与北元骑兵的战斗,还是水师在海上的海战,火器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火器的威力过于巨大,因此宣德帝对其进行了严格掌控,大明的军队中除了骁武军外,唯有被称为京师三大营的神机营装备有火器。

而值得一提的是,神机营早已经被宣德帝划到了李云天的麾下,这意味着李云天手里掌握了大明最为厉害的武器。

这次朝廷组织了五十万大军西征,肯定不会放过讲武堂的火器,这样的话会使得战争的胜率大大增加。

大明的勋贵们不会忘记,当年在辽东与北元主力决战的时候,李云天正是利用骁武军的炮营和火枪营大败北元骑兵。

如今遇上了同样拥有强大骑兵部队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联军,讲武堂的武器必然会派上用场,故而大明的那些勋贵们岂会白白浪费了如此厉害的武器?

“神机营是皇上的近卫,西征军无法将其调走,而骁武军的火器营则没有那么多的限制,所以西征军希望能调动骁武军的火器营前去西域作战。”

听闻周雨婷问道火器的事情,李云天的嘴角闪过一丝苦笑,他可不认为西征军能用好骁武军的火器部队,虽然火器部队威力巨大但也有着非常多的弊端,受到天气和地势影响巨大。

尤为重要的是,火器部队的机动力非常差,一旦阵地被拥有强大骑兵部队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的骑兵袭击,那么将带来一场灾难。

因此,李云天其实不赞同西征军调用骁武军的火器部队,火气部队看似风光显赫实际上受到限制的因素太多,可他实在不好开口阻止,总不能说西征军的将领无法使用好骁武军的火器部队吧。

这样一来不仅得罪了那些勋贵,而且也给了外界非议李云天独霸讲武堂的口实,说到底那些火器部队是大明的军队,而不是李云天私人部队。

“太皇太后会同意这样做吗?”周雨婷感觉到了李云天语气里的担忧,骁武军的火器营早就被勋贵们垂涎三尺,如今自然是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不过他们要想调用火器营也并不容易,因为按照军制这需要皇上的点头,现在来看自然就是取得张氏太皇太后同意。

“西征军此次是抵御外敌,太皇太后没有理由拒绝,否则势必挫伤大军的士气。”李云天苦笑着望向了周雨婷,“太皇太后行事稳重,绝对不会把所有的火器营都调给西征军,如果相公没有猜错的话太皇太后会把一半的火器营划到西征军的麾下。”

“相公,既然你如此担心火器营,何不派一名老成持重之人随着火器营一同西征,这样万一遇到什么事情的话也能有个应对。”周雨婷闻言微微颔首,张氏太皇太后的眼中是整个大明的利益,而这次西征尤为重要因此肯定不会拒绝西征军调用火器部队的请求,她也担心火器部队被西征军的将领给糟蹋了,于是向李云天提出了一个建议。

“你你觉得李子曦如何?”李云天也正有此意,他必须让一名信得过的人替他看着西征的火器部队,沉吟了一下后想到了一个人。

“子曦跟在你身边也有数年时间,从最初的锋芒毕露到现在的神化内敛,处事谨慎,思维缜密,确实是跟随火器部队西征的最佳人选。”周雨婷闻言顿时点了点头,给了李子曦很高的评价,她知道李云天早就在刻意栽培李子曦等一批年轻有为的讲武堂武官。

“婷儿,太后赐婚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