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695部分

执宰大明-第695部分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视萨摩藩被王爷击败吧。”

山名持丰闻言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望着李云天,“据闻王爷这次只带了两万余人前来,单单九州岛就可以聚集十万大军,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说来的话,这一战是避无可避了!”李云天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沉吟了一下后神情严肃地向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说道,“不瞒两位,本王已经调集了明军水师的船只,只待本王一声令下就会源源不断地将我大明军队运来,虽然本王不愿意看见战火骤起,但事到如今也无可奈何。”

“两位大人,本王这就告辞了,明天一早就离开京都回琉球岛,希望咱们还有下一次相见的机会。”说着,李云天噌地站了起来,向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拱了一下手后作势欲走。

“王爷留步!”见此情形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连忙站起身,不约而同地开口挽留。

“两位大人,难道你么想将本王留在这里?”李云天早就知道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会留他,两人将事情说的如此严重无非是为了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而已,他自然不会点破,面无表情地望着两人说道。

“王爷误会了,我们今天既然把王爷请来,那么自然是想办法避免战祸。”细川胜元冲着李云天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他落座,不动声色地安慰李云天。

“两位大人如何看待此事?”李云天并没有坐回座位上,而是神情严肃地问向了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

“我等肯定不愿意看见双方开战,那样的话百姓们将遭受一场劫难,生活也更加辛苦。虽然我国没有大明那般强大,但也是一个军事强国,当年元军的两次侵略都损失惨重。”

细川胜元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向李云天说道,“因此,我等希望能与王爷找出一个办法来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发生。”

李云天闻言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望向了山名持丰,山名持丰向他微微颔首,示意细川胜元说的是实话。

“两位大人想怎么样?”或许是感觉到了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诚意,李云天坐回了座位上,不动声色地问道。

细川胜元向周围的人挥了挥手,众人就知趣地退了下去,只留下李云天和细川胜元、山名持丰,反正李云天会倭语双方的交流没有丝毫问题。

“王爷,大明有句俗语叫‘明人不做暗事’,我们也不怕实话告诉你,萨摩藩是一个偏远地区的藩国,与我等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如果王爷只是想教训它一次而不会在萨摩藩逗留的话,我们到可以从中回旋,让王爷达成心愿。”

等屋子里的人都离开后,细川胜元望着李云天沉声说道,提出了合作的先决条件,那就是李云天在收拾完萨摩藩后必须要撤走,这可谓是双方合作的底线。

“本王这次是为海盗的事情而来,只要解决了这件事情本王自会离开。”李云天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喜,不动声色地回答,看来他先前猜得没错足利义成果然在萨摩藩的事情上做出了让步。

“这样就好。”山名持丰闻言不由得欣慰地点了点头,如此一来双方的合作就没有了障碍,他还真的怕李云天赖在萨摩国不走,这样可就够他们头疼得了。

“王爷,想必你也知道,本国地域狭小,资源匮乏,比不上大明的繁华富饶,即便是各地大名的生活还比不上大明南方的富裕之家。”

细川胜元心中也是感到一阵安慰,毕竟李云天这次大费周折地来到了九州岛,就这样轻易回去好像有些说不过去,因此不动声色地向李云天提出了条件,“下官听说王爷负责大明的海外贸易,不知能否也把我国算上,这样一来将军大人就能压制那些主战派。”

“什么?”李云天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早就知道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会向他提出贸易的要求,于是装出一副吃惊的模样,神情愕然地望着细川胜元。

第944章讨价还价

“王爷,只要开通了两国之间的贸易,那么那些主战派从自身利益出发,断然不会去支持萨摩藩。”

山名持丰见李云天一脸的惊愕,还以为李云天对这个要求倍感意外,于是开口解释道,“这样一来双方可以各取所需,如果下官没有记错的话大明需要白银,而我国的白银储量不菲,可以给大明供货。”

“这件事情太过重大,非本王所能决定。”李云天闻言向山名持丰摇了摇头,郑重其事地说道,“两位大人都清楚,那年宁波市舶司发生争贡之乱,使得先帝大为震怒,亲自下诏终止了贵国的朝贡贸易,这是天子的诏令,本王有心而无力。”

听闻李云天提及宁波市舶司的争贡之乱,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有些尴尬,当年争贡的主角正是两人派去大明的朝贡队伍,一个使用大明新办法的朝贡勘合,另外一个使用大明旧的朝贡勘合,都想从与大明的交易中获取利润,不成想惹出了一场大祸出来,使得宣德帝震怒之下终止了倭国的朝贡贸易。

“王爷是皇帝陛下面前的红人而且深得太皇太后的信赖,我等相信王爷一定能促成此事。”随后,细川胜元微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根据松山铭提供的消息,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知道正统帝现在年幼,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在了后宫的太皇太后手上,太皇太后掌管着大明帝国的玉玺,辅政大臣们的任何重要决定要想通过实行必须要用玉玺盖印才行。

而太皇太后对李云天信赖有加,因此只要李云天想办法的话那么在两人看来就一定能促使大明恢复中断了的倭国朝贡贸易。

况且,李云天这次前来就带了不少货物与京都的商贾交易,很显然并没有把宣德帝的那道诏命放在心上。

其实,如果细究起来的话李云天并没有违反宣德帝的那道中止倭国朝贡贸易的圣旨,因为这是他从大明带来货物来倭国,而朝贡贸易是倭国要带着货物去大明,因此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此事本王倒是可以一试,能否成功本王就不敢打包票了。”见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已经打探清楚了大明朝廷的局势,李云天并没有推脱沉吟了一下后微微颔首,把这件事情答应了下来。

正如山名持丰所说的那样,倭国有着不错的白银储量,由于朝贡贸易的限制无法大量出口给大明,更多的事情通过琉球国和朝鲜国转卖给大明,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增加了白银的成本,大明买入后显得颇为不划算。

当然了,大明此举是在限制倭国通过白银交易来获得需要的资源,以此抑制倭国的发展。

不过,在李云天看来,与其对倭国进行孤立,倒不如使得倭国依赖大明,这样的话反而能更好对其掌控。

故而李云天其实是支持恢复与倭国之间的商贸,倭国的经济对大明依赖越深,那么受到大明的影响越大。

“但本王也有一个条件!”当然了,李云天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要求朝廷恢复倭国的朝贡贸易,没等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高兴起来,他语峰一转说道,“本王需要一个开口的契机,这道中止你们朝贡的圣旨是先帝下的,先帝生前最为惦记的事情就是袭扰大明沿海的海盗,如果国王陛下能与本王一同清理横行海上的海盗,那么本王就有了提及此事的底气。”

“这是自然,我等会回禀将军大人,将军大人对那些为非作歹的海盗也颇为痛恨。”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对视了一眼,然后微笑着答应了下来,清剿倭寇的决定在今天上午的议事上就已经通过,说起来那些倭寇也是倭国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同样扰乱了倭国的日常秩序。

“恢复贸易一事不能急在一时,本王既然已经答应了你们那么就肯定会做到。”李云天对细川胜元的回答好像很满意,点了点头后沉声问道,“不过现在我大明水师正在出水郡与萨摩藩的军队相对峙,此事迫在眉睫,你们打算如何处置?”

“将军大人先给岛津鸣云下文,勒令其交出那些海盗,如果岛津鸣云不从的话王爷可以在萨摩地界与其一决高下。”细川胜元早有准备,有条不紊地告诉李云天,“王爷放心,除了萨摩藩的人外,其他大名绝对不会参与战事。”

“如此甚好!”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很显然幕府已经决定让萨摩藩单独面对明军水师,这样一来的话李云天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与萨摩藩的军队大战一场。

“王爷,有一个故人想要见你,不知王爷方便不方便。”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见状不由得对视了一眼,两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去,这意味着李云天已经接受了他们的条件,随后山名持丰微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故人?”李云天的双目浮现出一丝惊讶的神色,他在京都人生地不熟哪里来的故人?

“进来吧!”山名持丰知道李云天猜不到要见的人是谁,于是冲着门外拍了拍手掌,高声喊道。

房门随即咯吱一声开了,一名年轻的官员大步走了进来,正是松山铭。

“民部省判官松山铭见过王爷。”来到李云天面前后,松山铭恭敬地向他躬身行礼,他的腰弯得很低,几乎与地面呈现水平。

“免礼。”李云天伸手示意松山铭起身,打量了他一番后试探性地问道,“咱们以前是不是在京师国子监里见过?”

“王爷好记性,下官曾经被派往大明求学,在大明的南雍和北雍都待过。”松山铭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还记得他,于是微微一躬身后点明了自己的身份。

“说句实话,并不是本王的记性好,而是本王推断出来的,本王以前只有在大明京师国子监遇见过你们日本的学生,因此既然是本王的故人,那么十有八九是在京师国子监见过。”李云天笑着摆了摆手,向松山铭进行了解释,他日理万机岂会记住松山铭?

“下官在大明的时候就听人说王爷思维过人,如今看来果真如此。”松山铭这下恍然大悟,连忙开口恭维了李云天一句。

“松山判官,你以前在京师国子监是不是听过本王授课?”李云天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随后盯着松山铭看了一会儿,再度开口问道。

“王爷记得没错,当年王爷的课本来下官无资格旁听,是下官在路上拦下了王爷,王爷网开一面下官才有幸前去听课。”松山铭闻言顿时面露喜色,连忙向李云天说道。

“原来是你呀,本王怎么觉得有些眼熟。”李云天这下恍然大悟,点了一下头后笑着向松山铭说道,“你还是第一个拦下本王的海外学生,如果本王没有记错的话当时你还问本王一些西夷国家的事情,想要到西夷去看看。”

西夷指的就是欧洲,是大明对欧洲国家的统称,并不一定含有贬义的色彩。

“下官当时还以为会被王爷的护卫教训一顿,不过王爷大人大量让那些护卫放了冲撞王爷的下官,并还让下官得以听课,下官实在是感激不尽。”松山铭也笑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李云天躬身行了一礼。

“两位大人,松山判官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不仅有胆量拦下本王,而且本王现在依稀记得他当时向本王的提问都非常独到,拥有着渊博的学识。”李云天伸手向松山铭虚空一托,然后笑着向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说道。

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还记得松山铭,心中不由得对松山铭又高看了几分,毕竟能得到李云天这个大明堂堂忠武王称赞的人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因此都对松山铭有了必得之心。

“王爷,将军大人希望大明能像唐宋时期一样对我国开放贸易,互补两国的资源。”松山铭来见李云天当然是为了谈判事宜,面对李云天称赞先是笑了笑随后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一躬身说道,“如此一来我国百姓将清楚大明的强大,更加仰慕大明的天威。”

“朝贡一事由太祖皇帝所定,对大明影响深远,本王一时很难将其改变,否则必会招来非议。”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望着松山铭说道,“不过,本王可以适当增加你们朝贡货物的额度,至于朝贡的事情只能从长计议。”

松山铭知道朝贡贸易的事情急不来,毕竟这是大明洪武皇帝所定下来的规矩,而且对象又是大明所警惕的倭国,故而有着不小的难度。

即便是李云天所主导的南洋海外贸易也是打着建设交趾的旗号下南洋,而南洋诸国想要去大明做生意的话则必须要通过朝贡,这样一来就等于大明牢牢地把握住了贸易的主导权。

“王爷,下官有一个不情之请,这也是将军大人的意思,能否增加我国前往大明学生的人数和次数。”

随后,松山铭语峰一转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一脸关切地望着李云天,“如果可能的话,希望他们能在京师国子监像大明的监生一样学习那些新式学科,这样一来我国百姓将更加尊崇大明!”

第945章皆大欢喜

听到松山铭提及留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