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260部分

执宰大明-第260部分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撤回青州城,李云天就抓紧时间编练被俘的那万余名叛军,同时加固城防,并从济南城调集了五千人来援,静待汉王前来攻城。

值得一提的是,从济南城来的五千援军中,有四千人是李云天攻破青州城后收编的叛军精壮,张昊在德州大败后被李云天派回了济南城。

本来李云天是想撤回济南城再整编那四千人,可是世事无常,如今他既然决心要固守青州城,那么自然要将这四千名精壮调回来守城。

仔细算算的话,自从李云天率军进攻杨勇镇守的青州城以来,他已经击败了八万叛军,其中陈朗三万,杨勇五万。

杨勇近来可谓走了背运,先是率领两万叛军守青州城的时候出人意料地被明军整塌了城墙,稀里糊涂地就被从青州城里赶了出来。

后来等他率领三万叛军围攻东林县城,又被忽然冒出来的明军偷袭,进而莫名其妙地落得一场大败。

因此,当杨勇在东林县城被击败后,汉王就不敢再重用他,让他留在乐安协助朱瞻坦守城。

李云天现在并不怕汉王来攻青州,他有足够的信心守住青州城,因为他的手中的兵力现在近五万人,再加上城里粮草充足,可谓兵多粮足,汉王要想攻破城防的话谈何容易。

在李云天麾下的人马中,骁武军有万余人,收编的叛军精壮有一万五千人,收编的普通叛军有五千人,剩下的是靳荣率领的一万九千人的明军。

之所以有普通叛军,是因为李云天把在东林县被俘的一万一千名叛军再度进行分类,得到精壮者六千余人,与前两次被俘虏的叛军精壮编在了一起,准备作为骁武军的后备力量。'34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47执宰大明350

而剩余的五千名普通叛军,被收编后将加入靳荣手中的明军。

换句说来说,那一万一千名叛军精壮是李云天从众多叛军俘虏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准备用来扩大骁武军的规模,作为主力对抗汉王。

其实,李云天非常希望汉王能来进攻青州城,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凭借青州城的城防来大量杀伤叛军。

汉王退回乐安后,并没有调集军队对付青州的李云天,而是下令所属叛军四处劫掠壮丁来补充兵力。

这使得山东境内的明军和叛军保持了一种异样的安静态势,谁都没有向对方发动进攻,双方像两头受伤的猛兽那样,都趁着这个机会****着身上的伤口,养精蓄锐。

李云天知道汉王肯定是在打什么主意,因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时间拖得越久对汉王越为不利,因为当景州城的平叛大军缓过劲来后那么德州将重燃战火。

如果届时济南和青州的明军也加入战局的话,那么汉王将面临双线作战的压力,以李云天和薛禄手头的兵力,至少可以组建一支三万余人的队伍参战。

不说别的,只要这三万人切断德州和乐安之间的联系,那么叛军就将陷入被动中,被明军分割包围,这可不是汉王希望遇见的局面。

就在明军和叛军进行休整时,李云天接到了登州方面的消息,陈朗为了压制那些汉王的支持者,在登州大开杀戒,杀了一大批投奔了汉王的官吏商贾,以此来表明他投诚朝廷的决心。

本来陈朗也不想做的这么绝,回到登州城后并没有对那些支持汉王的人采取什么严厉的手段,暗中观察着青州的局势,想看看李云天能否挡得住叛军的反扑,在他看来汉王绝对不会放弃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青州城。

当得知李云天夜袭了杨勇,使得杨勇惨败而回后,陈朗不再犹豫,立刻加大了对登州支持汉王之人的打击力度,因为他知道汉王无法将青州再夺回去。

李云天得知陈朗的做法后,立刻给他写了一封书信,制止了他这种过激的行为,提出了“严惩首恶、胁从不究”的大方针,这才使得登州的局势逐渐恢复了平静。

等到了十一月上旬,山东的局势再度变得紧张起来,经过休整后,张昊率领十二万大军从景州城出发,杀气腾腾地向德州挺进,准备一雪前耻。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平叛大军,汉王随即做出了应对,依然让吕平守德州城的门户德安县,并且主动收缩兵力,抽调周围地界上的叛军回防德州城,摆出了固守不出的架势。

如此一来,叛军在德州的兵力依旧是十万,其中德安县县城有四万,德州城有六万,与平叛大军不相上下。

虽然杨勇在东林县县城损失了两万多人,但上次大败平叛大军时,叛军抓了三万多名俘虏,这些俘虏如今全部被收编为了叛军,故而汉王手头的兵力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与此同时,李云天调集了济南城和青州城的兵力,聚齐了三万人,由他率领前往乐安,准备截断乐安和德州方向叛军的联系。

靳荣并没有跟随李云天出证,李云天让他在青州城守城,汉王诡计多端,以免青州城被汉王趁乱攻下。

在李云天手头的三万人中,骁武军有一万人,后备骁武军,也就是收编来的叛军精壮一万人,普通明军一万人。

乐安城作为汉王的老巢,汉王留下了五万人守城,由朱瞻坦坐镇指挥。

本来,李云天以为他率军进入乐安州地界后朱瞻坦会派人前来袭击他,不过他错了,朱瞻坦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放任他进入了乐安州,因为凭借乐安城的坚固李云天肯定无法将其攻下,而朱瞻坦则可以随时攻击李云天的驻军大营。

唯一令朱瞻坦感到担忧的就是李云天是否还能像在青州城时那样,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将乐安城的城墙搞塌。

其实,李云天也想再用黄色炸药炸塌乐安城,不过很可惜,由于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上次进攻青州城时他已经用完了讲武堂司科院制造的黄色炸药,如果要想再获得足量的黄色炸药只能等到来年。

不过,李云天并没有在乐安州境内过多停留,当发现朱瞻坦没有正面与他交锋的意思后,他随即率领部队离开,前去攻打距离乐安州最近的武安县县城。

武安县县城是汉王的地盘,由于汉王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守旗下的县城,故而武安县里面只有三千叛军驻守。

李云天于是在城外摆开了攻城的阵仗,守城的叛军攻城的明军人多势众,故而斗志全无,在守城将领的带领下落荒而逃,狼狈不堪地奔向了德州城。

叛军一逃,武安县知县随即知趣地打开城门将城外明军恭迎了进去,李云天兵不血刃地就进入了武安县,成功切断了乐安和德州叛军之间的联系。。。

第351章离间〔三更〕

武安县县城,县衙后院的一间厢房。

李云天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太师椅前后摇晃着,发出轻微的咯吱吱的声响。

进城后,武安县的张知县就殷勤地把县衙后院腾出来给李云天,自从汉王占了武安县,张知县因为拒不承认汉王而被关进了牢里,汉王的人派了一个新知县来代替他。

由于守城的叛军逃了,那个新知县自然也跟着溜之大吉,张知县于是被狱卒们给放了出来,迎接李云天进城。

李云天是朝廷堂堂的御史,宣德帝眼前的红人,现在又担任了山东巡抚,张知县自然要好生伺候了。

“大人,情况已经打探清楚了,叛军在德安县有四万人,守城的依然是匪首吕平。”不久后,厢房的门开了,一名讲武堂的教官走进来,沉声说道。

“四万人!”李云天闻言不由得睁开了双目,眼中闪过一道意外的神色,在他看来汉王在德安县放的叛军也太多了一点儿。

德安县县城的城防远不及德州城,此次张昊率领着平叛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如果换做李云天的话会将叛军从德安县撤到德州城,依托德州城的城防来消耗明军。

只要撑过十一月份,等大雪一至,明军将不得不撤退,否则他们就要在冰天雪地里宿营。'348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48执宰大明351

可汉王这次却反其道而行,竟然在德安县县城布下了四万叛军,摆出了一副与明军决战的姿态,这可着实有些奇怪,摆明了就是将那四万叛军置于了死地。

至于说汉王是想要趁着明军攻城之际与吕平内外夹击明军,李云天觉得张昊绝对不会给汉王这个机会,一定是严阵以待,只要汉王敢前来救援德安县叛军,那么一定会陷入一场血战中,这可正符合了张昊的心意。

不过,汉王善于用兵,究竟他为何要将吕平放在德安县城,李云天一时间也无法猜透他的意图,难道汉王太过狂妄,没有将张昊放在眼里?

李云天的心中隐隐约约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以他对汉王的了解,汉王是绝对不会白白地让吕平等叛军去送死,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禀大人,汉王差来了使者。”就在李云天暗自琢磨着汉王在德安县列下重兵的用意时,有亲卫进门禀告。

“通知王都督和各千户,让他们速来大堂!”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随后嘴角流露出了一丝冷笑,从躺椅上起身,沉声嘱咐了亲卫一句。

此时正值两军交战的非常时期,汉王派人前来绝对不会是和他叙旧,十有**是来“劝降”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施展离间计,离间他和宣德帝之间的关系。

故而,李云天准备在府衙大堂来“接待”汉王的使者,并且召集齐属下,摆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派头,不给汉王丝毫的空子可钻。

王都督名叫王简,是京畿都督府的都督佥事,周征的老部下,原本在济南城的薛禄的帐下任职,上个月和那五千名济南城援军一起被李云天调来。

值得一提的是,能称之为都督的将领,并不单单指各都督府的左右都督,还包括各都督府的都督同知和都督佥事,以及各都司的都指挥使。

李云天调王简前来自然是加强青州城的守备力量,如相对于城防牢固的济南城而言,青州城更容易受到汉王的攻击。

随着李云天的命令,无数手握兵器、顶盔贯甲的军士涌进了武安县县衙大院,在院内列阵而立,鸦雀无声,气氛萧杀。

王简领着城内的千户从院外鱼贯而入,分别在大堂两侧的座位上落座,王简坐在大堂右侧首位,对面左侧首位上坐着的则是武安县的张知县。

“大人!”李云天领着李大牛走进大堂时,堂内众人连忙起身,冲着他躬身拱手行礼,态度恭敬。

自从李云天攻取了青州城,并在黑虎沟全歼叛军陈朗部,以及击溃东林县叛军杨勇部后,三场大仗使得他在军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348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48执宰大明351

尤其是李云天一手组建的骁武军,更是以李云天马首是瞻。

当李云天以巡抚的身份前往济南城时,没人能想到年纪轻轻的他会在青州接连打下三场胜仗,不仅将叛军赶出了青州,而且还顺势收复了登州和莱州,使得叛军丢失了一半的地盘,立下赫赫战功,进而一举扭转了明军在山东的不利局面。

李大牛是和王简同一天来的青州城,他本来在景州城护驾,李云天觉得留在那里没法立战功,故而特意将他调来。

与李满山一样,李大牛现在已经升为了京畿都督府府的一名副千户,是大明从五品的武官,张昊在接任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后特意提升了他的职务和品级。

李云天在大堂前方案桌后落座,李满山神情冷峻地立在他的身后,右手扶着腰刀的刀柄,两年多的行伍生涯已经使得他完成了从一名百姓到军人的蜕变。

“带叛军来使上堂!”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面无表情地冲着大堂门口处立着的军士喝道。

那名军士闻言冲着李云天一拱手,快步向院门外走去。

不久,一名身穿正三品文官官袍的中年人随着那名军士走进了院门,见院中满是列阵而待、杀气腾腾的士兵,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感觉形势有些不妙。

“本官吏部左侍郎杨云,见过李御史。”在众人注视下,那名中年人走进了大堂,在堂前站定身形后冲着李云天一拱手说道。

“吏部左侍郎?”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不动声色地说道,“在本官的印象里,吏部的左侍郎好像不姓杨!”

“吏部尚书蹇义是大明逆贼,吏部官员多为其党羽,本官奉汉王之命暂代吏部左侍郎一职,等清除了朝中这些逆贼后由皇上任命新的吏部官员。”

杨云闻言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然后高声向李云天说道,“李御史,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对你不薄,如今朝廷奸臣当道,李御史应该激浊扬清,将那些奸臣拿下,以佑我大明千秋万代。”

汉王造反以前,杨云不过是乐安州正七品的州经历而已,山东举人出身,由于汉王手下缺少文官故而被委以了重任,因此在李云天这个两榜进士出身的御史面前底气不足。

“奸臣与否自有皇上评断,毋须汉王操心。”李云天见杨云说的冠冕堂皇,于是冷笑了一声,冷冷地说道,“本官深受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