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257部分

执宰大明-第257部分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济宁府地界上设卡盘查,差一点就截住了宣德帝。复制本地址浏览%2e%62%78%73%2e%63%63

宣德帝登基后,石虎本应被处死,结果李云天为之求情,得以留了一条性命,被发配到了边疆,其家人也未受到波及。

当然了,石虎被发配边疆的罪名自然不是阴谋截杀宣德帝,而是被李云天扣了一个知法犯法、冲撞锦衣卫的罪名。

不过,明眼人都看出来石虎之所以倒霉肯定跟宣德帝有关,因为济宁码头是运河进京的重要一站,而本应随同宣德帝进京的李云天却被石虎给堵在了德县,其中的因果一目了然。

作为同在山东都司为官的陈朗,自然对石虎的事情知之甚详,说实话他当时也以为石虎必死无疑,谁成想最后不仅留了一命,而且家人竟然还没事儿。

后来陈朗才知道,是李云天出面救了石虎,因为李云天在德县的时候答应过石虎给他一条生路。

虽然当时这件事情并没有对陈朗产生什么影响,只是觉得李云天够意思,可当事情落在了他的头上,陈朗心中无形中就对李云天产生了一种信任。

试想一下,李云天连犯有意图弑君大罪的石虎都能救,陈朗只不过跟随汉王谋反而已,相比之下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所谓一饮一啄,皆有定数,恐怕朝中能猜到李云天之所以说服宣德帝宽容石虎是为了日后与汉王交锋做铺垫的人寥寥无几。'34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43执宰大明346

此次黑虎沟伏击战,明军大获全胜,仅仅付出了阵亡数十人的代价就全歼了陈朗率领的叛军,除了极少数落荒而逃的落网之鱼,叛军几乎全部被俘。

面对黑压压聚集在黑虎沟山地上的俘虏,李云天并没有进行收编,因为现在事态紧急,他现在根本就没有收编的时间,故而采取了遣散的策略,凡被强征来的士兵,无论军户还是民户皆发放一定的军粮让其返乡。

陈朗所带叛军的士兵全部都是登州府和莱州府的百姓,故而被遣散的士兵将回到登州府和莱州府的家中。

李云天向这些俘虏保证,朝廷将不会在莱州府和登州府征募,而且考虑到莱州府和登州府经受了战火的荼毒,故而免去登州府和莱州府未来一年的税赋。

不仅如此,李云天还告诉那些被遣散的士兵,如果叛军再度强行征募他们的话,只要他们不在战场上向平叛的明军挥动手中的武器,那么朝廷将来会赦免他们叛乱的罪责。

至于俘虏中登州府各卫所的士兵,李云天则交给了陈朗,让他带回登州府,既表达了对他的信任,同时也是让他有足够的兵力掌控局面,毕竟登州府还有人投靠了汉王。

李云天与陈朗约定,倘若他能说服莱州府的守军弃暗投明,那么李云天将保住陈朗的官职,使得他能得以留在官场,继续担任登州卫卫指挥使一职。

这对陈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如此一来他就能继续自己的官场生涯。

由于此次事关重大,李云天自然不会放任陈朗就这么走了,为了对陈朗进行监督和约束,他派了一名千户率兵跟陈朗一同回登州府,军法队也有二十多名人员随行。

在遣散那些叛军士兵前,李云天在叛军中进行了一次征兵,现在对他来说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兵力不足。

虽然登州府和莱州府方向叛军的危险暂时解除,但李云天现在面临最主要的威胁是乐安处的叛军。

自从明军退回景州后,汉王率领一部分叛军回到了乐安,着手围剿青州城的明军,故而李云天面对着是汉王手下的叛军精锐,唯有想办法补充兵力。

按照李云天先前的想法,他准备放弃青州城,不过走之前要给汉王留份礼物,击溃登州府和莱州府方向的叛军,然后再行撤退到济南城。

之所以要选择伏击陈朗的叛军,是因为李云天知道登州和莱州叛军的精锐已经被汉王抽调走,绝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的壮丁,因此虽然陈朗这次率军三万,但他还是有把握凭借一万骁武军将其击败。

可事态的发展出乎了李云天的预料,面对黑虎沟的骁武军,陈朗所率领的叛军仅仅微弱抵抗后就投降,这使得骁武军几乎毫发无损。'34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43执宰大明346

随着陈朗的投诚,李云天忽然之间发现他很可能会平定登州和莱州的叛军,这两个地方的叛军顶多两三万,而且以新征募的壮丁为主。

陈朗身为登州卫卫指挥使,占据地理、人和的优势,拿下登州自然不成问题,而他的投诚将对莱州的叛军造成重大影响。

莱州东面临海,西面与登州相接,一旦登州归顺朝廷,那么它将被彻底隔绝,进而陷入困境。

至于说莱州的叛军向登州进攻,夺回登州的控制权,则是不可能的事情,莱州由于位于叛军的后方,故而账面上的叛军最多一万,根本无力攻打登州。

由此一来,青州城就成为了关键,只要李云天能守住青州城,那么就给了陈朗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得他得以安心为朝廷做事。

所以李云天抓紧一切时机来征兵,争取招募那些身体强健的精壮百姓参军,这些人虽然无法冲锋陷阵,但是足以用来守城,与汉王打消耗战。

而只要李云天能坚守住青州城,那么汉王就不会绕过青州城去登州,并不是说汉王无法拿下登州,而是不将青州城攻下的话,他即使拿下登州也毫无意义,只能白白地浪费兵力。

经过黑虎沟伏击一战,李云天深刻体会到了战场上的战机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如今陈朗这一路叛军的威胁已经顺利解决,这就给了他固守青州城创造了一个机会。

为了使那些俘虏能够自愿参加军队,李云天给他们开出了优厚的条件:

凡民户参军者,月饷一两银子,战死后抚恤银二十两,家中免除两年税赋。

凡军户参军者,月饷一两银子,战死后抚恤银十两,家人可从军户转为民户。

李云天的条件一经开出,立刻在俘虏中引发了轰动。

对于民户的百姓而言,他们绝大多数都生活在乡下,一户人家一年也就赚不到十两银子,而李云天开出的月饷就有一两银子,战死后的抚恤银更是达到了二十两,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

而对于那些军户来说,除了丰厚的待遇外,他们对从军户转为民户更感兴趣,谁也不想家人和后代当军户受苦。

况且,现在兵荒马乱的,回家的话保不准什么时候又被抓走了,既然李云天能给出如此高的待遇,俘虏们自然踊跃报名参军。

不过,要想加入骁武军也并不容易,骁武军需要的是俘虏中的精壮者,这使得大部分人只能望而兴叹,无法达到目标。

黄昏时分,李云天率领着骁武军离开了黑虎沟,连夜返回青州城。

与来的时候相比,骁武军中多出了近五千名新招募的士兵,都是年轻康健之辈。

到达青州城的时候已经是临晨,守城的士兵见李云天回来了,连忙打开城门将他们放了进去。

青州城府衙,卧室。

虽然此时夜色已深,但李云天睡意全无,立在墙前凝神望着挂在墙上的地图。

当前青州城面临的局势十分严峻,根据探子的回报,当他在黑虎沟设伏的时候,杨勇已经率领三万人马抵达了东林县城,围而不攻。

除此之外,就在杨勇离开乐安城的当天下午,汉王率领着五万人马前往了德州,前去增援德州城的叛军。

李云天可以肯定,汉王前往德州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目标肯定是从济南城出来救援青州城的明军。

如此一来的话,汉王与杨勇的兵力合在一起就达到了八万,这八万可不是陈朗率领的乌合之众,要是在汉王的指挥下奋力攻打青州城,那么即使李云天召回东林县靳荣的兵马,也绝对守不住青州城,进而登州和莱州将重新回到汉王的怀抱。

至于济南城的薛禄派兵前来救援,恐怕这正是汉王所期待的,援兵到时候只能白白送死。

为了解开眼前的困局,李云天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中,青州城现在已经成为了山东战局的关键,无论是明军还是叛军,只要能占据青州城就能向对方施压巨大的压力。

对汉王来说,如果不能拿下青州城,那么他将失去登州和莱州,手中所掌握的地盘面积和人口将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看见的局面。

可如何才能成功守住青州城,李云天思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归根结底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他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除非……除非能削弱汉王的实力,使得汉王心生顾虑,不得不放弃青州城!

忽然,李云天的视线无意中落在了地图上东林县的图标上,眼前随即就是一亮,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第347章以攻代守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召集了骁武军的十一个千户来府衙议事,将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一一向众人说明。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78%73%2e%63%63

“诸位,只要我们能守住青州城,那么将使得山东的叛军被困在青州、乐安和德州之间的区域内,进而一举扭转山东的战局。”

讲解完了当前的局势,李云天先是伸手在地图上的青州、乐安和青州图标上指了一下,然后将手指落在了东林县的图标上,神情严肃地望着现场的众人说道:

“因此,本官决定再打一仗,袭击围攻东林县城的叛军,与城里的靳大人里外夹击,击溃这股叛军以削弱叛军的力量。”

听闻此言,在座的千户们不由得面面相觑,杨勇率领的叛军与陈朗率领的叛军不同,大部分都由叛军的正规军组成,战斗力仅次于汉王所率领的叛军精锐,因此绝对不会像黑虎沟的叛军那样一触即溃,届时双方免不了一番血战,双方兵力相当,胜负难料。

“有一句话说的好,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想守住青州城,就必须要击溃围攻东林县的叛军,使得叛军不敢小觑我们青州城的守军。”

李云天知道众人心有顾忌,毕竟杨勇率领的叛军不是软柿子,沉吟了一下后高声说道,“现在是大明的多事之秋,也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本官将亲自率军前去东林县,不成功,便成仁!”

“我等愿追随大人,不成功,便成仁!”见李云天身先士卒,要亲身前往袭击东林县的叛军,众千户不由得纷纷起身,冲着李云天拱手说道。

“倘若这次能成功守住青州城,待平叛结束,本官定当向皇上给诸位请功!”李云天见状扫视了一眼面前的千户,不动声色地说道。'34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44执宰大明347

“谢大人!”千户们闻言顿时面色一喜,齐声道谢,谁都知道李云天是宣德帝面前的红人,如果李云天向宣德帝请功,宣德帝肯定会大力封赏。

此次平叛后,升官进爵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些跟随汉王造反的官员肯定会被诛杀,届时就会空出不少官位,将由那些立有战功的人依次递补,跟着李云天的话绝对能捞到那些肥差,也算是在京城有了一层通天的关系。

既然已经下定决定固守青州城,李云天随即在街头贴出了告示,征召城内的民壮守城,府衙的官员按照户籍名册来完成这项事宜。

为了安抚城内百姓的情绪,李云天特意在告示上表明,凡被征召的男丁将获得一袋米粮作为其家中的补偿,并且平叛结束后将再获得一袋米粮作为守城的奖励。

随着李云天守城命令的下达,整个青州城里一派忙碌,忙着与固守城池有关的各项事宜。

午夜时分,青州城的城门再度打开,李云天率领着一万骁武军趁着夜色赶往了东林县,城里只剩下一千骁武军和五千在黑虎沟招募的新兵。

东林县县城距离青州城一百多里,第二天下午,李云天一行人终于到达了距离东林县县城十里的一个小镇,在镇上落脚休息。

由于躲避战乱,镇上的人家有一半已经逃走避难,面对忽然住进镇里的大军,剩下的镇民战战兢兢地应对着。

不过,镇民们很快就发现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这支军队与以前他们见过的不同,军纪严明,并没有干那些祸害老百姓的事情。

临晨的时候,睡梦中的镇民们被凌乱而沉闷的脚步声警醒了,他们透过窗户和房门向外张望,发现镇上的士兵已经列队向东林县县城的方向奔去。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骁武军要在天亮前偷袭在东林县县城外扎营的叛军,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由于东林县县城被围,李云天无法通知城里的靳荣自己的袭击计划,但靳荣作为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一定会抓住战机与他内外夹击,向叛军发起攻击。

东林县县城四个城门外都驻扎着叛军的大营,其中南门外的大营是主营,里面的帐篷此起彼伏,驻扎有一万五千人,其余三个城门外的大营各有五千人,将东林县城团团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