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1173部分

执宰大明-第1173部分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父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孩儿只不过是顺手推舟而已,实在不敢言功。”李安民闻言微微一笑,一脸谦逊地向李云天说道。

“功就是功,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治军就应当赏罚分明。”李云天望了一眼李安民,知道李安民现在心中肯定十分得意,于是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这次去可见到了岸边的防御工事?”

“见到了。”

李安民闻言点了点头,信心十足地回答,“那些工事如今已经经受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早已经失去了原先的价值,有的地方的砖石甚至被人拿走,在孩儿看来即便是完好的也无法阻止我大军前进的脚步,我军毕竟不是蒙元纠集的那些乌合之众!”

李云天口中的“工事”指的是“元寇防垒”,镰仓时代北九州博多湾一带的石筑防垒,其目是为了防范东征的蒙古军登陆。1933年成为日本指定史迹。

当年因东路军无法登陆以及风暴袭击,蒙元第一次东征倭国失败,镰仓幕府认为忽必烈一定会再次入侵,因此组织民力用了四至五年由今津至香椎一带建造高二米、厚二米的石墙,可谓是倭国的“小长城”。

蒙元第二次东征时东路军因被石墙所阻被逼在志贺岛登陆,后来被逼退回了壹岐岛,之后这道石墙一直用于防卫海上的威胁,确保九州地区的安全。

不过,面对大明的这次征讨,“元寇防垒”完全成为了一个摆设,先不说李安民成功说服大内政弘投诚,如果李云天从萨摩登陆进而挥师北上的话,那道石墙一点儿作用都没有了。

可以说,由于山口惠子的存在,使得九州岛南部对明军而言成为了一个不设防的区域,这给了大内政弘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不得不放弃抵抗。

“可不要小看了这道石墙,当年蒙元的大军就是被它挡住,进而不得不改在志贺岛登陆没有登上九州,进而被倭军逼得退回了更远的壹岐岛。”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摇了摇头,沉声向李安民说道,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敌人否则肯定会遭到意想不到的麻烦。

可正如李安民所说的那样,经过近两百年风雨的侵蚀“元寇防垒”早已经失去了它原先的军事价值,况且明军也不是蒙元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故而那道小小的石墙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明军前进的步伐。

由于蒙元第二次东征倭国的主力是南宋投降的依附军,故而民间有传言说这次攻打倭国是忽必烈的借刀杀人之计,想要通过攻打倭国来消灭那些依附军,所以让南宋依附军送死。

毕竟当时元军已经占领了整个宋朝疆域,为了将来的统治忽必烈没有必要再大开杀戒像祖先那样屠戮,因此有了第二次东征倭国。

虽然民间传言不可信,但从中能反应出民间对蒙元统治的抵触情绪,否则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传言了。

“父王所言甚是,孩儿受教了。”李安民闻言脸上不由得一热,他可以肯定被李云天看穿了心事,因此连忙躬身回道,说实话他立下说服大内政弘的大功后确实有些飘飘然了。

其实,以目前大内政弘的处境,只要明军派遣一名足够级别的将领带去李云天的承诺,大内政弘都会选择投诚。

所以李安民这次前去劝降风险实际上很小,是李云天给了他一个立功的机会,人非圣贤李云天当然也有私心了。

况且,即便是大内政弘扣下李安民为人质李云天也不怕,这些年来他早就在大内政弘的身边安插了人手,关键时刻可以制住大内政弘扭转局面。

“传令下去,三天后向倭国发起进攻。”见李安民面有愧色,李云天微微笑了笑,然后环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后沉声下达了命令。

“属下遵命!”听闻此言,现场的人纷纷从椅子上站起身,冲着李云天躬身应道。

“李安民,本王命你为此次攻打倭国的先锋,务必要拿下倭国的外岛壹岐岛,给我军此次作战开个好头。”李云天的视线落在了李安民身上,不动声色地沉声说道。

“父王放心,孩儿定当拿下壹岐岛!”李安民闻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现在明军占有绝对优势,攻打壹岐岛自然旗开得胜。

“平武侯,待打下壹岐岛,你率军进入山口港,为大军登陆做好准备。”随后,李云天又望向了秦昆,作为水师副统领这种登上倭国本岛的功劳自然要给他。

“属下遵命。”秦昆微笑着答应了下来,其实他更愿意让李安民率军进入山口港,不过李云天认为李安民资历尚浅此时不易出风头,故而由他亲自前去。

“韩安伯,平武侯拿下山口港后,你率军从山口港登陆,按计划出兵石见和安芸两国,打下两国后原地固守,等待后继大军到来。”

接着,李云天又看向了金宗瑞给他下达了作战任务,此次金宗瑞将率领骁武军朝鲜大营的士兵担任阻击从本州岛倭军的重任,以便于李云天挥军消灭九州岛和四国岛的反抗势力。

“属下遵命。”金宗瑞闻言高声答道,显得颇为意气风发,他等这一刻已经很长时间,如今终于可以率军与倭人交战。

“其余诸将各司其职,严守军纪,不得有误!”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随后再度环视了一眼屋子里的众高级将领,神色严肃地说道。

“谨遵王爷军令。”听闻此言,在场的人齐刷刷地躬身回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色,谁都知道对倭国一战很可能是大明以后数十年里唯一的一场对外战争,故而都想抓住这次机会建功立业。

李云天见状嘴角不由得闪过了一丝笑意,为了征讨倭国他前后筹谋了二十多年,自从讲武堂建立他就开始收集倭国的情报并且往倭国派遣探子,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在东路军从山口港登陆的同时,从宁波港出发的西路军现在停留在大琉球岛上,也将从九州岛原萨摩藩的出水港登陆,在山口惠子的率领下挥师北上,扫荡九州岛上的地方武装势力。

大琉球岛的明军水师营地里已经堆满了军事物资,它是西路军的后勤补给基地,经过讲武堂十余年的经营大琉球岛实际上已经跟大明的州府没有什么区别。

鉴于与大明之间的密切关系,琉球王已经准备给正统帝上书,希望也能像朝鲜国一样并入大明。

与东路军不同的是,西路军届时将分出一支舰队绕过萨摩半岛前去四国岛,从山口惠子在四国岛的领地伊予登陆。

由于四国岛只有伊予、土佐、阿波和赞岐四个国家,因此从伊予登陆的明军只需要击败土佐、阿波和赞岐三国就能平定四国岛,进而从背后给本州岛的倭军狠狠地插上一刀,这将使得本州岛的倭军被迫两线作战。

三天后,李云天在釜山港举行了盛大庄严的誓师大会,宣读了对庇护倭寇的倭国的战斗檄文,正式拉开了征讨倭国之战的帷幕。

李安民作为先头部队,率先率军攻占了壹岐岛,全歼了岛上没有丝毫防备的倭军,然后开始给当地百姓派发大米等粮食。

壹岐岛的倭人百姓原本对明军的到来感到万分惊恐,一百多年前蒙元军队两次东征时差点儿把岛上的人杀绝。

领到粮食后壹岐岛的百姓开始时根本不敢相信明军会给他们分发粮食,甚至以为粮食里有毒,直到明军士兵当着他们的面生火做饭,蒸出了倭国人最喜欢的吃的米饭团并且当众吃下后那些百姓们终于相信米饭团里没有毒,一个个狼吞虎咽地吃起了香喷喷的米饭团。

由于倭国生活贫瘠,普通百姓根本就吃不上米饭团,只有那些地方上的权贵才能享用,这使得壹岐岛上的百姓们是万分激动,有的甚至热泪盈眶,对明军好感倍增。

鉴于倭国百姓生活贫苦的现状,李云天准备用“米饭团攻势”来收拢倭国百姓的人心,进而尽快稳定倭国的局势。

“木饭团攻势”的效果非常好,远远超出了李云天的预期,使得倭国的社会局面迅速就稳定了下来,从这件事情上倭国百姓知道明军此次前来并不是为了奴役他们的,否则根本不用给他们分发粮食。

拿下壹岐岛后,李安民把所率领的船队开到了九州岛肥前的博多湾,故意在海面上游弋,并且发炮驱离靠近的倭国船只,这使得沿海地带的倭人百姓顿时陷入了莫名的恐慌中,不清楚明军水师意欲何为。

第1454章今时不同往日(十七更)

九州岛,太宰府。

太宰府是倭国治理九州岛地方事务的部门,负责九州岛的防务及外交等一切政务,太宰府的最高长官为权帅。

实际上,太宰府大贰一职才是太宰府实质性的长官,由亲王担任的太宰有名无实,只是一个荣誉职务。

通常,太宰府的权帅作为大臣的流罪、左迁之职,筑前的大名武藤氏自镰仓以来代代出仕太宰大贰之职。

当大内政弘击败了武藤氏后,肥前的守护大名松浦氏成为了太宰大贰,大内政弘与少贰氏之间的争斗非常厉害。

太宰府的一间公房里,松浦太郎背着双手局促不安地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主公,我们的船想要靠近但是被明军水师的火炮赶了回来,现在还不清楚他们的意图。”

这时,一名武士装束的中年人快步走进了房间,神色严肃地禀报道。

松浦太郎就是太宰府的太宰大贰,接到明军水师攻克了壹岐岛并在博多湾上游弋的消息后大吃了一惊,连忙派人前去查看,隐隐约约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什么?”松浦太郎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明军水师的这个举动很显然并不友善,随后急声问道,“他们有多少艘船?”

“回主公,有大小船只五十多艘。”那名武士闻言连忙回道,“从打着的旗子来看是釜山港的明军船只。”

“明军水师从未找过咱们麻烦,看来这次对方来者不善。”松浦太郎沉吟了一下,皱着眉头说道,“传令下去,通知各国守护,紧急调兵增援,防止明军从博多湾登陆!”

“主公,是否通知藤堂大人?”那名武士向松浦太郎一躬身后沉声问道,他口中的“藤堂大人”自然指的是山口惠子,谁都知道山口惠子与大明关系密切。

“不,她与萨摩藩都不要通知,让肥厚藩陈兵边境,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松浦太郎这时才想起山口惠子的特殊身份,眉头皱了皱后说道,“另外,速派人过海向幕府禀告此事。”

“小的遵命。”那名武士闻言躬身后急匆匆地离开,前去传达松浦太郎的命令。

“希望不要出什么事情才好。”对于攻占壹岐岛的明军水师,松浦太郎感到有些心神不宁,不由得暗自说道。

他之所以要加强博多湾的防守,是因为当年蒙元两次东征倭国都是从博多湾登陆,这是最有效的进攻九州岛的方式,所以当然要集结兵力进行防守。

而且,松浦太郎很有信心守住博多湾,想当年蒙元第二次东征倭国时规模比第一次大上很多,除忻都、洪茶丘及高丽主将金方庆率领的左路军三万人外,还有由范文虎统率的江南军七万多人为右路军。

蒙元的右路军也是由宁波港出发,据史料记载有战船近四千艘,不过李云天怀疑这个数字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否则一艘船上才有十来个人,很显然这不可能,但是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蒙元军队的船只并不大。

依据蒙元军队左、右两路军的约定,他们应在七月于壹岐岛合师,然后合军并力进攻倭国。

这与李云天制定的南北夹击九州岛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根本原因在于李云天耗费了二十多年谋划攻打倭国的事宜,不仅在大琉球岛上建了水师营地以作中转,还让山口惠子在九州岛南部打下了一块大大的地盘,使得明军可以顺利登陆作战。

尤为重要的是,倭国现在处于东军和西军混战的末期,参与交战的大名已经疲惫不堪,再加之交战双方的不信任,很难在第一时间调集军队来应战。

其实,当年蒙元第二次东征倭国时左路军蒙古将领忻都贪功,自忖轻舟熟路提前从合浦,拥千艘战舰率先打下了壹岐岛,然后不等右路军的到来径自扑向了博多湾,贻误了战机,这次东征胜负难料。

等忻都到了博多湾这才发现日本人早已在沿海滩头砌筑了层层石坝,战舰根本靠不了岸,无奈之下只有下令强攻志贺岛,得手后却发现志贺岛并没有什么用处。

由于补给困难,再加上疫病流行,忻都只得又撤回壹岐岛,准备与右路军会师后伺机再战。

六月上旬,右路军的南方舰队抵达了壹岐岛,两支庞大舰队在九州外海会合后开始登陆作战,遇到了早已经准备妥当的倭军有组织的抵抗,倭军以修建的石墙为掩护不断击退蒙元军队的进攻,还伺机组织反冲锋。

倭**队最成功的一次反击击溃了高丽军主力,高丽军统帅洪茶丘被俘杀,几名蒙古高级将领也相继阵亡。

据悉,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