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258部分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258部分

小说: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杉谦信是绝不敢大军孤悬在外许久,否则无论是北信浓的高坂昌信军团,还是上野的内藤,真田军团都可以乘机袭取越后。

说到这里,纸拉门外,侧近向李晓禀报言道:“主公,船大将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已至,在外等候主公召见。”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叫他们进来。”

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二人进门之后,向李晓拜倒。

李晓当先问道:“近来水军众如何了?”

向井正纲言道:“回禀主公,臣下一直尽心尽责,水军已操练十分熟练,随时可以上阵了。”

李晓笑了笑言道:“向井你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是问你轮岛水军的人心,是否已经完全收服,可以为我们所用了。”

向井正纲忙言道:“主公,这点臣下不敢有十分把握。这一年来,臣下只从轮岛水军部中,招揽了三艘船,作为直属。”

千贺孙兵卫言道:“主公,这一年来,我们一直按照你的意思,招揽轮岛水军人心,不过原有的船主,船大将对我等皆怀有戒心,这一年来,臣下麾下亦不过招揽了五艘船。”

李晓闻言点了点头,言道:“此已是相当不易,不过仍是不够。凭这八艘船,你们还不足以在我越中水军获得船头的地位,还必须拉拢其他船主,船大将。不过此事我会交给其他人去办。”

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听闻李晓决定插手此事,皆是面露喜色,喔地一声。

同时李晓言道:“不过你们亦必须抓紧操练,在不久之后,我会派出佐渡征讨军,到时你们水军众除了替我运送兵马之外,还必须保证兵粮的供应,特别是取得佐渡海峡的制海权。”

“可以预想若我攻打佐渡,上杉家必然不会坐视,到时可能会有一番激战。”

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二人对视一眼,皆不作声,越后水军如何实力,他们并不知道。

李晓笑了笑言道:“不过你们亦不用太过操心,此战我会向南蛮人借兵,到时让他们的水军出动,助你们一臂之力。”

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二人皆是久在海上行走之人,自然知道葡萄牙人的海船是如何船坚炮利,有他们相助自然战胜敌军水军的把握就更高了一些。

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满腹憧憬地退下之后,本多正信却开口言道:“主公,若要南蛮人出战,肯定少不了一笔开支,这笔钱我从哪里出呢?”

李晓笑道:“这我自有办法,眼下一切目标都以优先攻下佐渡为前提。”

宇佐美奈美言道:“主公,据我所知,佐渡土地贫瘠,石高只有一万多,又属海岛,交通不便,虽少有银矿出产,但是数量不多,实在不值得主公花费如此大气力去攻打,况且就是为了从海上包围越后,亦没有这个必要。”

李晓笑了笑,确实这个时候佐渡岛还是众人眼底的贫瘠之地,以往是与飞驒一起,都是日本朝廷,放逐劳改犯的圣地。

唯一是一五四二年时,有露头银矿发觉开采,不过亦仅是小有的一部分,被认为产量不大,这也是鹤子银山最初期开掘。

而一直到了庆长六年,也就是公元一六零一年,鹤子银山被石见银山的山师发现,不久后佐渡金山才浮出水面。

之后的佐渡金山不仅是当时日本,亦是当时世界开采量第一金山,为德川幕府金座银座供应了大量的金银。

但这个消息,对于当时而言,是一个秘密,就连当地领主本间家都不知悉,天下亦只有李晓一人知道而已。

第三百七十五章明国来人

越中国,岩濑凑。

岩濑凑是着名三凑七町之一。

在整个北陆道中,自西而东的航路中,有加贺国的本吉凑,能登国的轮岛凑,越中国的岩濑凑,还有越后国的今町凑,又名直江津。

李晓自攻下越中,占领岩濑凑,开放与葡萄牙人的贸易,允许葡萄牙人在此定居,布教。

岩濑凑已是焕然一新的局面。

伴随着太阳喷吐薄雾,海面上一片波光粼粼的景色。

海港的防波堤内,停靠着大大小小的船只。

不少船上人头绑着白布带子,穿着一身短挎,已在船上生火,炊烟袅袅升起,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活。

而在一旁的船问屋里,不少早起的饭盛女,正在对着水岸梳妆打扮。

港边不时有船上水夫出外行船,送别一夜之欢的恩客,两人情深意切的场景。

在岩濑凑渐渐热闹时,一艘千石级以上的安宅船犁开浪花,驶入岩濑凑之中。

一旁的小渔船少有看到这样的大船入港,顿时都赶快划桨离开,生怕被这庞大大物给冲撞到。

这艘安宅船船头之上,并首站立着两人,皆是面无表情地打量着这海港之中。

这二人都是二三十岁左右,面色黝黑,身体结识,显然都是跑惯海上之人。

表面看起来,他们与一般水手不同,但是两人彼此交谈的口音,却并非是日本话,而是明国闽南泉州府一带的地方话。

不错,这二人正是来自明国。

两人并非是普通船夫,交谈言语之中,显然看出是读过几年书的。

“李兄弟,看来这倭国北方一个小港,颇有几分气象,还算有些人丁。”

那名为称作李兄弟的人,年纪略微小一些,大约二十出头,不过同他说话的人,虽年纪大些,但言语间却颇为客气。

那被称李兄弟的人,淡淡一笑,言道:“这是自然,我自小和家父一起在倭国的平户住过三年,后家父追随五峰船主,往来于平户,江浙一带。嘉靖三十八年,五峰船主被朝廷招安软禁杭州,被狗官胡忠宪给杀了。自此之后众弟兄们失去了主心骨,只好各自谋生,家父也自立门户。所以这些年来,在倭国东奔西走,久见这一地风土人情。”

“这倭国虽小,土地贫瘠,但却是盛产金银之物的地方,而这北陆一地,以往我从未来过,这次若能替家父,在此打通关节,在生意做到这里,亦不失为一件大大有利之事。”

另一人听了哈哈一笑,言道:“李兄弟,果然是有见识之人,可是听说北陆之倭人,不比关西,平户一带开通,若是要贸易往来,必定要打通当地官府的关节,这点却有些麻烦。虽然李兄弟,通晓当地之言语,但是这事还是需有一个,能在倭国当地官府面前说得上话的人牵路来得方便。”

“可是我见李兄弟一路来此,却没有任何准备,不知是何原因?”

这叫李兄弟的哈哈一笑,言道:“王兄,恕小弟之前一直卖着关子,这事是早该与你说了。这要打通北陆倭国当地官府,实际在我眼底一点也并非难事。”

“哦,李兄弟难道有熟人?”

对方微微笑着并摇了摇头。

此人更加讶然言道:“没有熟人,贸然前去,恐怕会被对方以奸诈之徒抓起。”

这名李兄弟哈哈大笑,言道:“王兄过虑了,此根本不会发生。”

“那我就不知了,李兄弟还是实言了吧。”

对方点了点头,言道:“很简单,我并非认识任何人,只是此地官府的大人,却是我们明人。”

“我们明人在日本出仕?”

此人当下呆立在船头。

李兄弟点了点头,言道:“正是,初听之时,我亦如你一般反应,但此事是千真万确,家父已确认无疑,并且倭国之人多半亦是知晓。听说此人姓李名晓,原本是乃是福建都司福宁卫,一名百户,出海作战时遭遇海难,恰巧流落在此地,却不想出仕倭国。”

那姓王之人听了一番李晓之简历后,啧啧称奇,言道:“此人之经历堪比市井茶楼里唐三藏西游各国,更加传奇了。不过此人眼下在倭国之中具体是何地位?”

这李姓之人犹豫了一阵,言道:“具体我也不知,但在平户听闻,要来此地布教的佛朗机人说,这李晓大人,所辖之地有百里之大,麾下将兵上万,至于眼前这港口亦是为他所有。并且我秘密打探之消息,佛朗机人与他有贸易上往来,并且主要是金银。”

王姓之人点了点头,言道:“原来如此,那是值得一看,就是做不出生意亦无妨,他乡亦可以遇故知,此乃人生之喜。不过此人当地是否明人,在下至今乃不敢确信。”

李姓之人笑道:“其实我已派人事先与他见面,约好在此地见面了,应该是一个明人不错。”

说到这里,两人的安宅船缓缓驶入港口中。

这时早有一艘小早船来接引,上面站着十几名水夫,其中一名正统武士打扮,向他们言道:“两位可是平户来的客人?”

李姓男子点了点头用日语,言道:“正是。”

对方随即毕恭毕敬地言道:“在下增田长盛,乃此港町之町奉行,主公,早已命在下在此等候两位,请两位随船入港。”

“有劳!”

李姓男子拱了拱手言道。

随即安宅船在指引之下入港,那名王姓男子问道:“你刚才同倭人说了什么?”

对方想了下,回答言道:“这倭人是此地的知县,奉那李晓之命来迎接我们了。”

哪知王姓男子听对方之话,略有所思,言道“属下是这一地知县?那么这李晓,岂非是州府大人了。”

李姓男子听了哈哈一笑,但想了想,却又打消了解释的念头。

船入港下船之后,两人带了十名随从跟随增田长盛在港间行走。

这十名随从腰挎长刀,而为首的王姓男子腰间还别着一柄短火铳。

在李姓男子看来,这岩濑凑与一般倭国的港口,却没有多大区别,其繁荣处当然远远逊色于平户,博多这样的港口。

虽说住户不多,但是可以看出此地,却是秩序井然。

路间并没有看到多少手持长枪的兵士巡逻,但是百姓间人人安守秩序,市井中充满了吵杂喧闹的气氛,但是却丝毫没有拥堵慌乱之感。

并且期间还看到数名金发碧眼的传教士,行走在街道上,路人看见了亦没有奇异之色,仿佛早已司空见惯。

“看来这位李晓,也是善于治理当地的一名能吏。”

第三百七十六章海商李旦

岩濑凑之中一座修筑在半山的教堂。

这是李晓准许葡萄牙人在岩濑凑修筑的两座教堂之一。

眼下李晓现在站立在教堂二楼的窗帘之后,打量着从港口缓缓一路行来的明国来客。

看去这十几人老少皆有,身材虽不魁梧,但都十分结实。每一人都腰间都跨刀,最后几人则手上端着盒子,不知是否是礼品一类之物。

李晓打量着这一行人,首先是为首的两名年轻人,心底猜出他们才是这一行人的主心骨。

为首一名年轻人,大约二十多岁,正与增田长盛一起彼此交谈并缓缓而行,虽是年纪轻轻都是举止皆透出一股沉稳,并行止老练的味道来。

而另一人虽年纪更长一些,但始终有意识地坠后他半步的距离。

李晓看着这名为首年轻人,心道:没想到第一个看见的故国之人,居然就碰到这种厉害角色。

李晓并非半仙,看外表就能推断出一人的深度来,而是因为他知道这名年轻人,就是历史上江浙一带赫赫有名的海商头头李旦。

李旦之名虽现在名声不晓,但是其影响力却足以在历史留下重重一笔。

李旦是福建省泉州人,其人原来是五峰船主王直的配下,后来王直被胡忠宪诱杀,李旦便成为了继王直之后,明日贸易间的海商头目。

好吧,换一个说法,他们更是实际意义上海盗,或者是这个时代武装海商,从事海上走私贸易,以及打砸抢烧等不法活动。

李旦的厉害之处,并非只是他继承了王直的贸易事业,历史上德川家康一统日本,很大程度上也有李旦的财力支持在里面,后德川家康创立幕府,亦给了李旦以回报,给与其朱印状,允许其在明日之间进行朱印船贸易。

除了进行走私贸易之外,李旦在海上行事作风亦十分彪悍,四处进行劫掠,连当时的西方人亦敬畏地称呼其为‘captainchina。’也就是中国船长的意思,亦或者称为甲比丹李旦。

在一六二三年,明朝为夺回澎湖,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行的澎湖海战中,两边皆请李旦居中作为调解人,沟通两边关系,可以看出那时李旦势力已如日中天。

随便提一句,国姓爷的老爹郑芝龙曾作为李旦的翻译助手(亦有是李旦义子之说,但作过翻译是无疑的),李旦死后,郑芝龙继承了李旦的武装船队,成为了有千艘武装商船以上的大海盗。

李晓看向这位将来要雄霸海上,大海盗头子,此刻的李旦还未真正发家,他继王直之后,于郑芝龙之前,真正崛起称雄海上,应该是在十六世纪末的那一段时间。

这时李旦有意无意地抬起头,朝李晓所在窗帘望了一眼。

李晓对上此人犹如海鹰般锐利的目光,不过李旦并没有久视,随即转过头去。

不过李晓心知对方已察觉到自己了。

李晓搬张椅子来坐下,闭目等候,在日本许久之后,李晓整日席地而坐,他已久就没有坐在椅子上的感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