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93部分

食王传-第93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处默倒是在旁边用胳膊肘捅了捅王况,冲悟能的腰上呶了呶嘴,王况这才发现捂能的僧袍在右腰位置的襟边打了个浅黄补丁,而这个位置,不管是从事什么职业的,都不会把那位置给磨损了,看来,这个浅黄补丁应该是白马寺僧人的标记了(杜撰)。

悟能此次来,是向王况辞行的,先后被王况狠狠的“教育”了几次,他觉得收获比起自己云游天下的几年都要大得多,因此想早点回寺里去,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寺里众僧分享。他先是找上林府,得知王况到卢国公府了,又追了过来,王况苦笑着摇头:“你这又钻牛角尖了,即入空门,就该有所放下才是,怎么反倒执着起来?”

“阿弥陀佛,师傅教训得是。”悟能楞了楞,循即脸上恢复平静,双手合什,躬了一躬,一言不发的扭头就走了。

“嘿嘿,这行者有意思,悟得彻底啊。”程处默不是信佛的主,对和尚就不那么尊敬,他见悟能被王况说了一句,竟干脆得话都不多说一句,转身就走,也乐了。

其实也不是王况对佛法有意见,总体来说,佛法宣扬的与人为善及教义中的五戒十善对维护社会稳定,减少争端还是有好处的,只是他觉得这些人太过偏激了,本来佛法初入中原的时候,并不戒荤腥的,不吃荤腥应该是中原佛门中人将不杀生更进一步的引申。王况甚至恶意的猜想,或许那个孔雀王朝的王子创立佛教的本意里所谓的生灵就包含了一草一木。但这些到中原后就变了味道。后世更甚的是,许多寺庙为了敛财,想出各种千奇百怪的办法,什么收门票卖香烛卖斋饭都是小儿科了,有些寺庙规定不许香客自带香烛,只能买寺庙里提供的;有的寺庙竟然还想着要上市发行股票,这已经完全的脱离了佛法的本意,彻底的沦为贪婪之辈。王况还曾经在某寺的“洗心池”边嘲讽过一个劝人投钱进池“洗心”的和尚:最该洗心的恐怕是你们罢。

悟能带来的小插曲并不能影响卢国公府的饮宴,席上觥筹交错,让王况很是震惊于唐时的饮宴文化内容的丰富。

酒才过三巡,便听的厅外咣礑咣噹的响,不一会儿就鱼贯而入一队几十人的身披银甲,手持银戟的军士,把王况吓了一跳:不能啊,瞧这阵仗,怕是比羽林军还高级的军士,可自己从没听说过这三个老家伙在世的时候有被李老二拿下的记录啊?坏了,难道真的是自己成了蝴蝶?

不过见坐上首的仨老头和自己旁边的程处默等人一副淡定而且还有点期待的样子,王况心下也就明白了,这些恐怕并不是真正的军士,而且从他们身上也看不出军士应有的彪悍来,那么这些人怕是做什么表演的。

“喝!”这几十人进入厅中排成一个方阵,整整齐齐的一跺脚,手中的银戟也齐刷刷的一顿,循即开始表演起来,几十人的排场,动作整齐划一,大开大阖,声如洪种,可以看出来应该是表现军旅或者说是征战的一种舞蹈。

“这便是破阵乐了。”身边的程处默介绍道:“这才是四十九人,若是宫中饮宴,舞者多达一百二十人,且边上还有雷大鼓的,那个动静,才叫热闹。今天某等是沾了二郎的光了,平时老头子饮宴,很少招舞者的。可惜,某等只能瞧瞧这破阵乐,若是能见识到七德舞,也是不枉了。”见王况不解,又补充道:“七德舞只有宫中饮宴才有,宫外是没得见的,某也仅是去年有幸随阿爹在年宴上见过一次,啧啧,那个才叫舞得妙,柔中带刚,刚中有柔,不似着破阵乐般自始至终全是阳刚气。”

破阵乐这个闻名史书的舞蹈在程处默口中竟然还不如名不见经传的七德舞?王况有点不敢相信,随即想到某酒只因在过雪山立下功劳,便成了所谓国酒,也就明白了,破阵乐表现的是李老二的勇武和不世功勋,肯定是李老二喜欢的,然后下面的人就跟风喜欢上了,这才有了历史上的闻名于世。

不光见识到破阵乐,王况还亲耳听到了《霓裳羽衣曲》,确切的说,这是一首舞曲,乐师便有十几名之多,乐器种类除了王况叫得出名的筝、萧、埙、謦外,还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乐器,比如说只有巴掌大的小鼓,一根弦的不是弹而是敲击的类似独弦琴的乐器等等。舞娘也有六七人,个个身着轻衣薄衫,举步轻摇,眉目含情,其曼妙身材在薄衫下若隐若现,引人遐想连翩。期间舞娘还分散了开一席一席软言软语的敬酒,其香艳程度血脉想不喷张都难。

几场舞下来,王况头懵懵的快有点招架不住,谁说唐时娱乐缺缺的?只不过是这娱乐大多都是豪门贵族才享用得起罢了,而且可以说其大胆开放程度绝对是常人难以想象,和自己印象中的古人个个都似卫道士般的样子大相径庭,好在王况后世动作片已经看过不少,即便是这风格独特的场面还能勉强招架住,不然这丑可就出大发了。反观程处默几个倒是个个面红耳赤,呼吸急促,坐对面的尉迟保琳更是不堪,就见他那双眼珠是随着舞娘的动作上下左右的转动,连眨都不带眨一下的,喉节也是一上一下的动着,就差口水没流出来了。

然而王况不知道的是,秦琼这个老家伙从开席后眼角就时刻的注意着王况的一举一动,要是王况看见,怕是要吓一跳,以为自己有什么地方露出了破绽,被秦老头瞧出了端倪。见王况在如此阵仗下还是稳若磐石,秦老头暗暗的冲着老魔王和尉迟恭打了个眼色,点了点头。

霓裳羽衣舞娘刚上来的时候,王况还下意识的转身想捂住王冼的眼睛不让看,但却被程处默给拦住了:“二郎你也忒小见多怪了,三郎今年该有十岁了罢?若是没能及早考取功名,怕是三五年后也就得娶亲了,让他看看又如何?某可是十岁就去勾栏院喝酒的,这点小阵仗算得什么?”王况想想也对,再说了,若是以后王冼能迈入官场,这种阵仗难免少不了,就是没考中之前,要是和什么同窗啊之类的人出外饮乐,估计也能碰上,这时候不好好的让他适应一下,以后难免有出丑的可能,这才放心大胆的让王冼看。王冼可能是年龄还小,或者说可能已经被柳老夫子给训练出来了,除了小脸有点红扑扑有些兴奋外,倒没有尉迟保琳那么抢眼。

宴席一直持续到了快到傍晚才结束,而这仅仅是个很寻常的聚宴,若是大型的聚宴,通常都要持续到掌灯时分,可以说是午宴晚宴都合在一起。宴会间还有几个游戏项目,像什么投壶了等等,王况看得出来,其中有一个游戏项目分明就是为黄大专门设立的,考较的便是脚上功夫,要求参与者用双脚夹住石头原地起跳,夹石头最重者为胜,奖品是一条有十几个类似后世的钥匙扣模样的狩猎纹金束带,听名就应该是外出狩猎所用,那些类似钥匙扣的十几个扣带,很方便在腰上挂东西,这样骑在马上需要用什么,随手一摘就能够到。

王冼也靠行酒令得了几个奖品,其中之一据说是李老二赏给老魔王的一方砚台,老魔王说留着早晚也是要被小魔王偷了去送人,还不如自己送出来的好,就这么着就落到了王冼的手中,另外还有些一看就是故意送出来的小孩子的装饰品,既然他们愿意送,王况自然也就乐呵呵的让王冼收下,要知道这些东西,随便保留一件到后世,那都是价值连城,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白要谁不要?

只有王况一件奖品也没得到,他文不能文,武又不能武,只有烹饪还算可以自豪一下,因此惟独他一人两手空空的。结果在最后裴翠云从老魔王的书房里又给搜罗出了个镂空鱼纹镏金银熏球出来给王冼,做工很是精致,估计又是宫里流出来的东西,两瓣镂空的银球里是类似陀罗仪一样的交错十字轴的装置,可以随意转动,内里还挂着个一熏盘,无论外面的银球怎么转,那个熏盘都能始终保持着盘面向上,银球外有一尺许长的银链栓着,另一端是个挂勾,可以很方便的挂在想挂的地方,应该是出门时用的。裴翠云说是给王冼读书时候,点熏香好用。王况也不矫情,明知这是补偿他没得到一个奖品的托辞,也毫不客气的收下了,跟裴翠云这样的女中豪杰打交道,要是矫情,人家反而不喜。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三0章极品美食

更新时间:2011…11…81:01:19本章字数:2901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这天,王况正在院里察看番茄苗,一小包的番窃种子,王况将它们都撒在花盆里,白天端出来晒太阳,晚上就端回屋去。这么做倒不是说怕冷,现在的天气可以说都快过了春耕了,不过是王况担心被什么鼠啊之类的小动物给啃了去。在王况的悉心照料下,如今已经发了十几棵芽出来,虽然说时间上是晚了个把月,但王况还是很有信心在今年秋收获一大堆的种子的,而且到了夏末还能喝上番茄鸡蛋汤。这也就是十几棵番茄,只要细心照顾,肯定是没问题,但如是一茬地的番茄,那只能请人照料了,这可不是王况喜欢的,怎么地自己也是把番茄开发为食物的第一人,头几桶金是一定要牢牢捂住的,等自己赚够了再推广出去。

宴会之后,知道王况并没有怪他的意思,且辣椒的种也没流出去,尉迟保琳也就不再避着王况了,他也不想想他什么身份?即便是王况想怪他也不敢开口啊。这些天,尉迟保琳就整天的粘在了程处默身后,跟着天天来看番茄苗,每次见到番茄苗的第一句话就是:“怎么还没长高?”每次总是要被程处默鄙视:“你要隔个几天来不就能发现它们长高了?天天瞅自然没感觉。”鄙视完了尉迟保琳,他自己却又转过来问王况:“二郎,你说这灯笼果要何时能成熟?”

搞得王况对这俩活宝没半点办法,秦怀玉听了王况的话,带上了懂药草的家人动身去七诏找田七去了,别人去他实在有点不放心,事关老爹的身体,觉得还是自己去的好。没有秦怀玉在旁边,程处默和尉迟保琳仿佛一下就没了主心骨般,抓住王况这个救命稻草充当起了他们的主心骨来。

“总得等上几个月罢,等到果子红了,就行。”这俩家伙完全就没干过半点农活的,即便是每年的开耕日,也只是跟在自家老爹屁股后头,下田里刨两下意思意思而已,后面的事都有家人抢着帮做了,只要等到秋收的时候再下地装模作样应付一番前来监督的宫中黄门就算了事。每年的农耕三大节,开耕日和秋收日这两个对他们没一点的吸引力,只有秋狩才是他们喜欢的。这三个节里,偏偏只有前两个是所有有爵位在身的贵族子弟必须到场的,有宫里派来的人监督着,自周天子往下,这么多年下来,改朝换代换了多少皇帝,但规矩依旧没变。但是程处默几个最喜欢的秋狩却是自由行动,有时侯如果皇上兴致来了,也要参加的话,说不定好地方就被圈了去,自己要参加就只能听人调派了。

“哎,说真的,二郎,你要这灯笼果倒底有啥用?”程处默当然知道王况不会无的放矢,要灯笼果肯定是有用处,只是每次问起,王况总是说到时候就知道了。结果是王况越不说,他的心就越是痒痒的,每天心里就记挂着这事。

“再说一遍,这叫番茄,不叫灯笼果,真要想知道啊?等皇庄里的结果了,成熟了,你去给我搞点来,越多越好,这不是难事吧?”实在是被程处默烦怕了,王况给他画了个饼,就不信他程处默不吃。

“行,打明天起,某就天天去皇庄那盯着,搞果子还不好办?只要不全摘了,谅那小四也不会不肯,再说了,某还没把辣椒酱给他送去呢?除非小四不想要辣椒酱了。”程处默果然入嗀,拍着胸脯打下了包票。

在程处默看来,眼前的这个什么番茄苗才一指来高,比起皇庄那已长得近两尺高,枝繁叶茂的来,结果肯定要晚很多,还不如去那盯着,早点知道结果,省得天天挠人心,睡也睡不着。

“对了,璃瓦烧得如何了?方子献上去后,有什么消息?”这几天徐国绪连面也不露,王况有点担心,万一李老二得了烧大璃罐的法子后抽风了说不让民间烧造,那自己的努力就白费了。

“呶,那吃货不是来了么?你问他。”程处默伸手冲王况后面指了指,转身看去,却是徐国绪正愁眉苦脸的低头进来。一见到王况就埋怨:“二郎你可害苦了某了,这些天,整天的窝在璃坊里盯着,你瞧瞧,这起码瘦了一圈。好歹你也该等某寻了个其他差使可做后再将方子献上啊,你是不知道,那璃坊里的吃食,简直是难以下咽啊。”

“说是吃货还真是没个错的,二郎不知道你,某可是一清二楚的,你这吃货,别的本事估计不行,这吃上估计所有宦官(唐时称宦官没有贬义的意思,很正常的称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