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73部分

食王传-第73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皇后身边的宫女宦官也有了任务,每天早上要陪皇后娘娘去爬龙首山,爬到皇后娘娘出了微汗,有点气喘为止。李业嗣也领了每天护卫皇后的任务,如今他因栖霞岭剿贼的功劳,加上皇后病情大好转,皇上对他的封赏也就分外慷慨,现在已经升任果毅校尉,同属校尉,果毅校尉已经是最高职之一了,相当于后世的上校,比自己大兄品级还高,再往上就是属于将级,如此年纪轻轻就当了果毅校尉,自然会引来一片反弹声,就连他自己的阿公也是反对。无奈有长孙无忌极力支持,百官也莫可奈何。

内府局也得到了旨意,要多采买时令菜蔬和牛羊肉及鱼鸡蛋供给御厨烹来给娘娘食用,由于徐国绪接任内府少监的旨意已经下了,他就问王况,这吃食调理该怎么做。

痨病病人饮食要注意的事项不少,主要就是少盐,少糖,少油腻,高蛋白,高钙,高植物纤维。王况认为应该多吃绿叶菜,他自己小时候的感受自己清楚,大白菜是蔬菜,土白菜也是蔬菜,不同的是大白菜不是绿的而已,要是吃的青菜不是绿叶的,他会不舒服。所以他特地要求,菜蔬必须是绿叶的,至于高蛋白,这个解释不清楚,所以他只好罗列出高蛋白(动物蛋白)的食材出来。其他的都好解释的清,可徐国绪非要刨跟问底的问为什么要吃这个不能吃那个,问得烦了,王况就抛下一句:“某也说不清,只知道某当时就这么吃的,现在正好端端的站在您面前。”把徐国绪噎得直翻白眼。

由于有了王况这个曾经的痨病病人活生生的例子,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病渐渐有了信心,虽然心里也知道医治好的指望不大,但看这些天来,长孙皇后的气色似乎好了点,也不再剧烈咳嗽了,就是咳也只那么一两声,这里固然有天气渐渐转暖的原因,但肯定也有王二郎的功劳。

眼见这个建安来的王二郎出手没几天,皇后的病情就有了如此大的起色,几个太医就呆不住了,推了一个代表来找王况,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个原因?为医者,讲究的就是个刨根问底,如果不把王况这几天所做的一切原因都探出个子丑寅卯来,以后再碰到痨病,怎么下手?怎么依葫芦画瓢?在知道王况并不懂医,只不过是因了小时候得过痨病,现时好了之后,而且现在就是依据他自己小时候的饮食起居来安排长孙皇后,这些太医对王况的嫉妒心就减了许多。没人来抢饭碗,他们当然舒了一口气。

王况心里清楚,自己能做的只是辅助性的治疗,真正大头还是在太医那边。这几天长孙皇后能有起色,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把以前那些容易发病的外部条件给基本断了,没了外部的诱因,自然咳嗽也就少了,等再过几天,长孙皇后的病情就会稳定在这个状态,然后就是要靠长期的调养了。而且自己也不可能长期呆在长安,他的根还是在建安的,那里才有他的天地。所以这天在听林府家人来报,说有太医来拜见,王况就赶忙迎了出去。

王况现在住在林府后院里,林家听说王况喜欢安静,所以专门在后院里给王况单独隔了个小院子,一切布局都参照王况在建安的家里来,院子里有个小池塘,种几棵树,还摆了石桌石椅,又知道王况爱晒太阳,怕石椅太凉,就仿着建安送来的躺椅也给王况做了一把放在院里,虽不是花梨木做的,却也是上好楠木所做(楠木为皇家专用是明朝以后,朱棣确立的,在此之前,只要是富贵人家都可以用,不存在违制之说),做工比起建安送来的椅子自是好上太多,所以王况也比较满意这个环境,如果没什么事情,就呆在院里,不是他不想出去,而是不能出去,得随时侯着宫里的传唤,只有在确认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事,他才敢出门。

林府家人也隐约听到点风声,这个王二郎可是老太爷看中的姑爷,就等着人家认可了,这可新鲜,很少听说是女方巴巴的求着男方答应亲事的,除非说男方家里强过女方太多,可这个王二郎只不过是建安的一个商贾,和林家却是差了老大一截,自家郎君一个是一县之令,这两年政绩斐然,眼看着再往高一步也不难,可是一个商贾竟然能得家主如此青睐,所以他们对王况的客人从不敢怠慢,早早就将来人引到正厅奉茶侯着了。

来到正厅,却见来人原来是那天和自己搭过话的老头,王况连忙告罪:“哪里敢劳赢太医前来,本该况上门拜访才对,奈何况如今是不敢随处走动,恕罪,恕罪。”这些天里他在徐国绪的指点下已经大致认得了几个太医,眼前的就是其中之一,也不能怪王况对他记得这么熟悉,首先他是唯一和他搭过话的,其次就是据说这个太医竟然是秦皇后裔,就不得不让王况上心了。

“呵呵,二郎无须多礼,某也知晓二郎的难处,这不,某就来了,希望不会打搅到二郎。”赢太医对王况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觉得这个王二郎远比其他同龄少年郎懂得世故多了,不那么年青气盛的,这也让他对从王况这里打听到自己要的消息抱了很大信心。

对于赢太医的到来,王况是猜出了点来意的,自己又不是郎中,不靠这个吃饭,而且若是能将痨病的食疗及饮食起居要注意的事项传开去,也是大功德一件,再说了,这里面关键的一个金桔茶,那可关系到自己今后的赚钱大计。因此没等赢太医生开口问,就直接一五一十的全倒豆子一样倒了出来,把赢太医给高兴得直捋着稀疏的胡子,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麻花了。

“这么说来,皇后娘娘饮的茶就是二郎所说的金桔了?”

“正是,只是这金桔产量低,仅唐兴县有,而且也只有唐兴县的土地才种得活,得来不易,刨制繁琐,一罐费时需六六三十六天,某去年也只得了那么几罐,除了自己用了的,剩下的今次全带给娘娘了。”我可以告诉你产地,可以告诉你功效,但对不起,怎么刨制那就不能告诉你了,想要?找我买哦。

“只是二郎你这痨病调理法子是从何而来呢?某怎么寻思也是不明白的,若是早有此法,想来几年前也不至于死那么多人。”前些年唐初立朝,百姓衣不蔽体,一场大雪后,长安一带得了痨病的不少,死了好些人,所以赢太医才有这样的感慨。

又来了,又是问出处,烦不烦啊你们,怎么就没点权的意识的?好在这样的谎撒多了,王况也是张口就来:“哦,听阿哥说,是一个大德行者云游到村里,恰逢况得病,就出手救了下来,阿哥也就按这位大德的法子,给况调养了几年,您也知道的,山里的孩子平生就野,身子骨贱,就这么抗过来了。”

“是么?”赢太医并不太相信王况的说法,要是真有这么一位大德,还是行者,依佛家慈悲心肠,早就将此法传遍天下了。

“这点某可以给王二郎证明。”赢太医还在怀疑,厅外就传来了一个声音。

分割--

收藏啊,推荐啊,点击啊。。。。

您的支持是灰雀的动力呢。

食王传txt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传两张图片

更新时间:2011…9…2312:10:19本章字数:112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盒子糕图片

更新时间:2011…9…2312:10:20本章字数:109

怎么不能一章传两张以上图?再试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0一章真笨

更新时间:2011…9…264:06:37本章字数:3632

随着声音,厅外迈步进来一人,一看到那光头,王况心里就呻吟了起来:不带这么阴魂不散的,好不容易进城的时候摆脱了他,怎地又找上门来?

“你耳朵是不是豚耳啊?这么远就听到我们说话。”王况真的怀疑这个家伙就是大闹高老庄那位了,自己和赢太医的谈话声音并不高,要不是长着招风大耳,怎么会听得清楚?

“二郎你怎地能和大师如此说话?实在无礼!”赢太医见王况对来人如此无礼,很是不悦,刚刚建立起来的对王况的好感马上烟消云散,一拂袍袖,就要和王况理论。

“阿弥陀佛。赢施主别来无恙。”进来的就是悟能,他宣了句佛号,又对赢太医说道:“师傅教训徒弟,如何能说无礼?”

“某可没认你这个徒弟。”王况才不顺他的话说,不给他造成既成事实的机会。

“师傅您认不认是您的事,某认您这个师傅就行。”悟能也不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对他来说,只要能在王况身边,多长长见识,那就行了,至于什么名份,全是身外之物,不要也罢。他这一路跟来,可是知道了王况胸中有无数离奇古怪,闻所未闻的奇闻趣事。

王况实在拿他没办法,悟能有个和尚身份在,可以说在佛法大兴的李唐境内,只要不太出格,怕是自己走到哪,他跟到哪也没什么人阻拦的,从他竟然能直接闯进厅内门房没阻拦上就看得出来,估计就是报了自己的名号,又是个行者身份,所以门房就任由他直闯中门了。而且看赢太医竟然还认得他,那么也应该是个小有名气的。

“大师您叫他什么?”赢太医以为自己老了,耳背了听错了,见悟能叫王况做师傅,心里吃惊不小。

“阿弥陀佛,王二郎是某师傅。”悟能又宣了句佛号,强调了一句,他在樊口被王况绕一了道之后,就很少贫僧贫僧的自称了,师傅都不称僧,自己佛法差师傅老人家太远了,就更是不了,其他或许难学,但师傅的言行总归是要先学的罢,但就是没改掉爱宣佛号的习惯。

“徒儿原本还纳闷,为何师傅不懂佛法经文,却对佛法经义理解的如此透彻,想来定是受了某位大德高僧点化的,却不知是谁。刚听了师傅言语,那么点化师傅的定是那位大德了,若不是大德,也没那法力治好师傅的病症。”

听了悟能这话,赢太医也就没话说了,在他看来,不管你会什么,必定有个传承在,哪怕你是自己悟出的东西,也肯定有让你能悟出的前提存在,而悟能的话恰恰解释了王况的传承问题。但对悟能怎么会叫王况做师傅,他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又不好当面问个清楚,只能放在心中。好在此行目的已经达到,而且有的还是可以通过辩证来证实是否可行,所以也就不再多呆,匆匆告辞走了,不走不行啊,大师叫王二郎做师傅,那自己一个老头子难道也要跟着大师一样叫么?传出去他的面子往哪搁?

赢太医走了,悟能却不自在了起来,原因是王况这会看着他的眼神就像是见了美女想要扑上去剥光衣物一般,直直的要看进人心里去。饶是他见多识广,也被看得心惊肉跳,尴尬的嘿嘿了两声,脚底下就抹油了。反正已经确认了王况的住址,以后再常来听师傅教诲就是,不急在一时。

这个悟能不简单,王况心想。从赢太医对悟能言语中透露出的尊敬可以看得出,悟能在佛家和俗家中的地位想必不低,或许,自己真的捡了个宝回来?想想黄大最近没什么事,王况决定把黄大派出去打听打听。

说起黄大,王况也是无语,在兵部做笔录的时候,他一口咬定自己是王况的家丁,白白的把明明可以到手的军职给推了,只受了布帛和银钱的赏。王况听说后气不打一处来,责备黄大不该浪费这么大好机会,虽然那军职只是虚衔,但有了军职,黄大一家从此就几乎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黄大只是憨憨的笑:“某阿兄阿嫂的命是小东家给的。”王况拿他没办法,但事已成定局,兵部的奖赏已经上报皇帝并且已经批了下来,总不能再去让人更改了,只好找到李业嗣,狠狠敲了他一笔,得了张允许王况可以藏兵刃若干的告令。有这张告令在,黄大他们出门的时候,就可以携带兵刃了,否则,除非你有功名在身,才可以佩剑一把,平常人家,是不允许私藏兵刃的,当然豪门大阀自然是例外,任何时代,总会有些特权阶层的存在的,只是王况目前别说豪门大阀,就是一方豪强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个有点名气罢了,所以这告令是必须得有,如若不然,只要有人想存心整你,随便就可以把你厨房里用的刀给安上个兵刃的身份,王况的刀有几把还是特制专门用来取鱼骨等用的,刀身比较长而且窄,在菜刀普遍都是又短又宽的唐人眼里,说是兵刃也勉强说得通。

安排黄大去打听事情后,王况也没地方可去,林荃淼这几天被他阿公林老太爷给看得死死的窝在书房温习功课,大门几乎没法迈出一步,自己又要等着徐国绪来,他想着要把秋冬的事情给安排妥当了,这样自己就不用在长安一呆就是一年。看看天色尚早,徐国绪若是忙完他内府局里的事过来估计也要等到午饭时候,这个徐国绪,仗着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