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457部分

食王传-第457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材料无法实现·后世的热气球用的都是高级化纤面料,编织得非常的致密不漏气,而且也非常的轻。王况以前之所以认为唐时做不了热气球,那便是处于材料的原因·如果用麻布或者说牛皮鹿皮的话,本身气球的重量就已经非常的重,不承载重物都未必能飞上天去。

但是,刚刚王况就看到了工匠们用竹篾编织竹席株帘来当屋顶,他们的防水方法就是刷桐油,既然如此,为什么就不能找那技艺高超的纺丝工匠·编织出非常密的绸锻来,然后刷桐油呢?不也一样可以防止漏气么?热气球在二战前就已经出现并且投入过商业航运,那时候可没那么高级的化纤材料,既然他们能做到,难道自己就做不到么?

丝织衣物的重量极其的轻,后世王况就听说过,有记录的最轻的一件一服,还不到五十克重·那是王况听说的,但王况自己家里就有好几箱如此轻薄的衣物,这是王况事实所见·自然是假不到哪里去了,如此一来,则原材料的问题就解决了,做出一个可以承载一人的热气球,恐怕气球本身的重量都不会过百百斤,比后世的热气球还要轻上许多。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燃料问题,用柴火烧肯定是不行的,用石碳也不行,最好的法子是液化天然气,但这个在此时还真没办法实现。

不过有一个变通的办法·王况可以让其实现,就是仿了内燃机的原理,如果能找到石油并且将其粗炼过后,做一个装置,让油从喷嘴里用人力不停的泵出来,经过特制的喷嘴就能雾化·如果此时还有一个人从下往上鼓风,那么雾化后的油就能形成一个快速燃烧的火焰,只要持之以恒的cào作,火焰就不会停歇下来,如此产生的热空气就绝对够用了

想起来是简单,但要cào作起来却是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热气球材料的阻燃问题,刷桐油的东西都非常容易着火,就是不刷桐油的丝绸,也是一碰到火就着,这是第一个要解决的。

第二个要解决的就是找石油,这个其实比第一个还简单,王况知道高昌往西,后世的克"拉"玛"依就发现过天然的黑油湖,而且是在二十世纪初也就是清末的时候就发现了的,远比老外说中国是贫油国这个说法还早了几十年,王况就不明白了,既然早就发现了黑油湖,那么贫油国一说是从何而来?

“高昌以西是哪个部落或国家?”王况只知道高昌国就在吐卤翻(同鲁同番,还是不能出现现代地名的原因)的郊外,而克市则在吐卤翻以西几百里远,并不是很远的,但却不知道那个地区现在在谁的控制之下。

“是西"突"厥五咄陆部及胡禄屋部所在,怎么,建安侯怎么突然问起这个?”王霖泊一脸无奈,建安侯的心思也太能跳了吧,刚说到要上天,还有法子,怎么突然又问到了高昌以西去了?

“王将军马上写信给陈国公,就说是某想要那块地方,要寻找某物有此物,则可送人上天。”能上天的yòu=huò,王况相信侯君集肯定抵抗不了,李世民也肯定抵抗不了,正好,这不是在跟安息人谈判么?在谈判的当间,拿下安息西北部地区,给他们来个东面和西北面两面夹击,形成一股威压之势,安息人从此睡觉都要胆战心惊了。

“好!”王霖泊一听,哦,原来还是关于上天的事,因此回答得特别的爽快,他也隐约的知道陈国公似乎欠了建安侯一个天大的人情,建安侯既然出言求助,而且还不是为的sī事,陈国公没有拒绝的理由。如今高昌的将士大多都还是陈国公的部下,陈国公只消书信一封,那些将士就知道该怎么去做了,拿下几百里的大漠荒滩,其实并不太难,只是在于看拿下来后值得不值得罢了,以前是不值得,不屑一顾,现在建安侯说那里有能送人上天的东西,那些朝堂上的大佬们还不个个摩拳擦掌的恨不得马上拿下那一片地?

第三件,其实却是最难的,那就是喷嘴的制作,这就要涉及到了jīng雕细刻的活了,王况又看想黄大:“大郎,你写信问下王五哥,问问他的同mén师兄弟还有没有在的?有在的话,有没有人能有法子在米粒上刻十个字以上的?”米粒刻字并不希奇,王冼参加常举的那一年里,考场上就抓住了一个考生,竟然想到了将文章抄写在米粒上的法子,一粒米竟然被他写了四五个字,不到百粒就能凑一篇文章了,而常举一考就是五天,五天里带的米,足够那家伙在带的米上抄百来篇文章了,当然也没人那么笨,将所有的米都抄了字,那家伙还是比较jīng的,只选了少部分的米抄写,然后和正常的米一hún,以为没人能发现,结果他倒霉催的,碰到个细心如发的衙役,见他眼总不自觉的往米里瞟,就心生疑窦,仔细一查就看出了问题。

不过那家伙虽然被赶出了考场,但却因为他的这种奇思妙-想被王况知道后,让蒲熙亮帮他换了个名字招进了匠器监,在王况看来,人才不可能要求十全十美的,王况看中的是他的脑子灵活,而不是人品,人品问题可以慢慢的纠正,但脑袋瓜子的灵活与否,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

雾化喷嘴涉及到了微雕这一mén,因此王况才有这么一问,王况的想法就是用铜或者金或者铁又或者是耐高温的宝石来做,铜可能是不行,熔点太低且软,金也够呛,太软,可能没用多久就会被冲变形了,最好的材料估计还得是高硬度的宝石,只有硬度高才能耐得住冲刷。因此这做喷嘴的人还得是从yù石匠人里头去找。

大也应了一声,继续站在一边听着王况说。王况是“天上”来的这一点,黄大在房山的时候已经从王况的口中得到了“证实”,因此在他看来,小东家要送人上天,那还不是砂子里挑石头,轻而易举的事?因此他不希奇,因此他很淡定。他的淡定反而让王霖泊脸上有些赧然,瞧瞧人家黄将军,毕竟是跟着建安侯的,见过的世面比自己可多多了,听说可以上天,却仿佛还是个没事人似的,不像自己,现在这一颗心是卜通卜通的跳个不停。

剩下的就是鼓风问题了,这个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在机械类出身的王况看来却是比较简单,无非就是个凸轮连动装置罢了,只要凸轮的曲线正确,一个人用脚踏就可以同时的做到又泵油又鼓风,想停就停,想点火就点火,并不太难。而且这个装置,现在王况如果jiāo给以前和他在建安讨论轮浆的踩踏装置的那个老船匠估计都能做了出来。

“二郎你们在说什么呢?神神秘秘的?”徐国绪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看着王霖泊那一脸神往的jī动神sè,就问王况,实在是王霖泊那神sè太不寻常了,按理说,一军之将,若不是碰到天大的事情,绝对不会jī动到如此的,而王况又站在一边,想都不用想,必定又是二郎要搞什么幺蛾子了。

“没说什么,不过就是想着怎么把人送上天去而已。你别那么jī动,停,停!别jī动,这上天之事,估计还得等你回来后才能实现,这中间还有许多关节需要理一理,还有许多机栝要做要试,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你如果安安全全的出海回来,某保证你是第一批上天的成不?”王况被徐国绪突然伸出来紧紧的掐住他手臂的神sè吓了一跳,好家伙,徐吃货此时的脸上已经是说不清楚到底是高兴还哭的表情,嘴巴咧着老大,眼睛却眯成一条缝,耳根还chōuchōu着,王况真担心这个家伙一时间受不了而背过气去,连忙的伸出空闲的一只手,不停的拍着徐吃货的脸。

第五三八章焕发第二春的老船匠

更新时间:2012…8…296:07:10本章字数:6748

收费章节(20点)

第五三八章焕发第二春的老船匠

王况突然意识到,自己尽管是已经估计到能上天给时人带来的震撼,但还是远远的低估了这个震撼效果,连徐国绪这个对王况经常翻花样已经司空见惯了的人都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可想而知其他人的感觉了。

“王将军,有可能送人上天的事,暂时不要宣扬,给陈国公的信就不写了,由某自己出面找他,某可不想到时候没法子送人上天而让人笑话了。”想了想,王况还是决定先把这事情压一压,做热气球还就真的只能在这东治港船厂了,首先这里地理位置好,几乎是全封闭的环境,热气球即便在船厂里飘起来,只要没升空,外人根本是看不到的,同时,山高皇帝远的,这里发生什么事情,也不会吸引到长安那么多人的眼球。

其次是这里的人缘条件好,整个东治港水军大营里,建州和福州出身的水兵是最多的,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是最强,如果把看护船厂的兵士都换成这两州出身的兵士的话,保密工作就好做得多。最后这里有那几个老船匠,从王霖泊刚刚说的话里,可以看得出来这几个老头子是闲不住的,而真的等到出海舰队的大楼船一造完,这个船厂就不会这么忙碌,可能一年里能出那么一两艘楼船,但和现在一年要造五六艘相比,估计那几个老船匠肯定受不了,那么好吧,就给他们找点事做做,同时这也能让船厂里的其他工匠不至于一下子没了活干而要愁出路。

“不成,不成,我不出海了,我要等着上天。”被王况将半边脸都拍红肿了才缓过劲来的徐国绪,手上还是不肯放开掐着的王况的手臂,生怕只要一放,王况就跑到天上去了。

“行,不出海就不出海,就让大郎统领罢,反正以大郎如今在军中的威望,足以统领几千人马了,谁都怕这大唐刀神,嘿嘿,没想到,大郎最擅长的功夫没出名,反而轻巧一刀却出了名了。”王况才不理会徐国绪,他那点小心思王况怎么不知道,这是担心王况真个在他出海回来前就将人送上了天,他不放心呢,谁知道这上天的机会是不是只有一次?其实是他出海也想去,天也想上,只不过是两厢里暂时定不下取舍。

“那不成,那不成”一听真不让他出海了,徐国绪反而不愿意了,跺着脚嚷了起来,这时候就听得脚底下一个苍老的声音喝道:“哪个兔崽子脚痒痒了?胡乱跺个什么劲?真要痒了就剁下来丢海里喂鱼去,省得你难受,大家也难受。”声音很大,即便是在人声嘈杂的楼船上,隔了厚厚的一层甲板也听得一清二楚。

不一会,王况等人旁边的甲板突然动了动,随即就掀起了一个四方方三尺来宽的盖子,钻出了一个灰头土脸的老头来,只见他身上满是木屑夹着尘土,尤其是头发和眉毛及双肩上是最多,估计眼睛被尘土迷了眼了,在那使劲的眨着,嘴里尤自在嚷:“是哪个兔崽子,给老夫站出来,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王况没答话,戏谑的看着被这突如其来的喝骂声给搞得尴尬不已的徐国绪,王霖泊则笑嘻嘻的上前去,附在那老头的耳边说了几句。

“管他建安侯建安公,不管是谁,上了船就都得守规矩。什么,你说什么,你刚说的是建安候?”老头连忙揉了揉眼睛,刚刚他看不清,只能看到几个人影子,一来是尘土迷了眼,二来是甲板底下本来就相对昏暗,猛然的上到阳光明媚的甲板上,眼睛还没适应过来的缘故,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迷眼的尘土揉掉了,眼睛也适应过来了,定睛一看,可不是建安侯正笑眯眯的盯着个大胖子看么?而那个胖子,正满脸通红,尴尬的站在那,一只脚还高高的抬起,就那么定格在了空中。

“哎呀,建安候您可来了,某等几个可是天天盼,月月盼呢,就盼着建安侯能来瞧瞧这新楼船,帮着看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没有。”老头正是当年在建安关起门来和王况讨论了好多天的几个老船匠之一,看清楚了王况后,连忙上来见过,但眼脚却是狠狠的瞪了徐国绪一眼,不过却也没再说什么狠话出口,能和建安侯呆在一起的,要么是地位不低,要么也是有一技之长的人物,不是那么好骂的。

“许老这是在做什么呢?灰头土脸的?”王况却不打算放过徐国绪,谁让这家伙的脾气越来越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呢?天天要这个要那个,这脾气虽然是无伤大雅,但以后他可是要在海上和兵士们同甘共苦好几年的,凡事可不能任性着来,得考虑到前因后果才行。

“哎呀,这不是楼船还没好么,这艘楼船是最大的搂船,甲板宽大,若是遇到大浪或者暴雨,甲板上积存的水也就多,因此某等就在甲板下搞了个三尺来高的隔层,一来多一道防护,二来也能达到建安侯所说的隔热效果,某前两天就想,与其让这隔层空着,不若好好的规划规划,也能存储点东西,这几天都在下面丈量呢,这楼船还没好呢,您看甲板上也没抹腻子没上漆,这位,这位一跺脚,那木板缝隙里的尘土木屑可不就都当头落在某身上了?”

徐国绪慢慢的放下了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