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381部分

食王传-第381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嘴上却是不慢,路过mén口的时候,还不忘冲mén房叫来个人,抄个簸箕跟着。”

王况被孙二这番话也给逗乐了,孙二年纪其实不大,也只比林荃淼大几岁而已,前些年刚成的家,这次王况本来是要孙二也把家里的带来,孙二不肯,说是现在大家都没安顿下来,他单身一人,随便往哪一挤都成,真要把婆娘带了,老娘在家也没人照顾,还是等过段,等这里都妥妥的了,再置个小院子,把一家老小都接,那才叫安逸。

左右闲着也是没事,王况就踱到后院,把正在练武的黄大叫了,让他去找块松软的厚木板,照着那条鱼的样子挖个坑,正好能将半边鱼身放进去的样子,黄大本来就是yù器店学徒出身,挖这个坑那是手到擒来,比王况要速度快多了。王况安排好黄大要做的事,就跑到书房去,把买来的颜料和好,这个调sè,王况干不来,毕竟是没学过绘画的,也不了解这时候的矿物颜料的xìng状,万一要是hún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了呢?王况拿不准,但王冼却是会的,等他调sè就是了。

等到王况这边忙完,黄大也挖好了,正好王冼也,他这些天也是没事情,房陵上下,从县令到衙役,都指着王冼给房陵的崛起添火加柴的,自然不会拿那些琐碎的事情来麻烦王冼。在衙mén里hún的,基本都不是傻子,建州各官员那升官速度,谁不眼红呀,现在也有了这个可能,谁要是敢给王县丞上眼yào,那就是跟全县官员的前程过不去,他们也不指望着能有建州那样的速度,能比其他县的快也就满足了。

当然,这时候他们是满足了,可真要达到了目的,他们的炽热程度绝对会被进一步点燃起来,人心,都是不足滴。

王况见王冼来了,赶忙叫道来来,二子,正好你懂这个,你来试试。”

王冼不解,二哥在书桌上摆满了颜sè,还有块木头,挖了个坑,边上还有个盆,盆里有鱼,这是要做呀?

“诺,从长安到房陵这一路上,见过不少的碑刻,也见到有人在拓碑文,我今天正好见到这鱼漂亮,就突发奇想,这鱼身也是不平的,若是也用了拓碑的法子来拓,说不准还真能拓出条活灵活现的鱼来,左右闲着无事,那就试试了,可你也,我又不会绘画,颜sè也不会调,正好,这个你拿手,就你来试试。”既然要王冼来推出拓鱼,王况是不会去拓出第一张来的,而且,还不能把拓鱼的法子全说出来,最好是让王冼试一试,不成了,再点一两句。

至于说那放鱼的坑,这也好解释,不就是怕鱼滑么,在桌上放不稳么。

王冼的好奇心也是不小的,听王况这么一说,也是跃跃yù试,瞧一眼黄大挖的那坑,自然就肯定是为了放鱼的,于是俩合力把鱼捞起来,放到坑里,不料鱼离了水,就活跳起来,还是黄大手快,一把按住,不然掉到地上,那就有损了。

王况不说拓鱼的步骤,由着王冼去试,作为学子,拓碑文的工具都是一应俱全的,刷子,磨粉,细沙包等等都有,王冼就先调好颜sè,在这点上,他倒聪明,要调出不同的颜sè来,比如鱼背是青的,然后过渡到鱼腹颜sè渐渐变淡;而鱼鳍呢,也是根部略红,然后往外变淡。

但是上颜sè的时候就来问题了,一个是鱼总是在动,不好上sè,二个是鱼身上有粘液,颜料沾不住,王冼试着涂了几次,都是不行,王况给黄大使了个眼sè,黄大就道这粘液似乎要先去掉?”

“着啊。”王况一拍脑袋,“去粘液不难,用盐水洗就成,而且盐水中泡着,这鱼也就死了,不再luàn动了。”王况没拓过鱼,但却是拓,鱼外表的粘液必定要洗掉的,不过为了装得bī真,所以这话只能暗示黄大来说,也得亏王况在王冼前就已经跟黄大串通一气了。

于是又拿来盐,忙乎了一阵,总算把鱼身上的粘液去了,这时候王冼心灵福至的,找来块干的巾帕将鱼身擦干,这才按照鱼本来的颜sè上sè,上好了sè,王况和黄大就一人扯着宣纸的一边,慢慢的将纸张放下接触到鱼身,王冼则拿了刷子将纸刷到与鱼贴合得严丝合缝。

三人满头大汗的忙了半柱香工夫,总算是每一处地方都刷到了,这才的揭起宣纸,这一揭开,王冼就沮丧了是一坨颜sè了?一点纹理都没,鱼鳞也分辨不出来。”

王况这时候才道你换用细沙包试试?这鱼鳞的纹理本来就浅,用máo刷刷是不管yīn纹阳纹全刷到了,若是换细沙包的话,可能就会拓下阳纹,而不会将yīn纹的颜sè给拓上来。”

王冼想想,觉得有理,便又将鱼身上已经luàn了的颜sè洗去,重新上sè,按王况说的法子只用细沙包轻轻的扑,这会就效果好过了,揭起的宣纸上一条bī真得连鱼鳞上的弧纹和直条纹都清晰可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王冼这是第一次,许多地方都没拓好,所以这鱼形并不完美。

这时候已经不再用王况点拨了,王冼看着那并不是很完美的鱼拓,高兴得手舞足蹈,积极xìng也被调动了起来,又抱起鱼丢到水里洗净上sè,一直拓了四五次,一次比一次的效果好。

最后终于拓出一张完美的鱼拓来,剩下的就是画眼睛,眼睛是这鱼拓的关键,如果画好了,这条鱼也就活了,如果没画好,这鱼拓看都不美丽。

王冼照着那鱼的眼补了几笔,结果等离笔的时候再看,那鱼拓是半点生气也没,王况就笑道既然想将鱼画活,那么必定得照着活鱼眼来画才行,你照死鱼眼来画,画出的鱼自然是死的了。”王冼听了,细想下,觉得有理由,若是真的就这么按死鱼眼去画,那是无论如何也画不活的,于是干脆不拓了,直嚷着要去买活鱼来,先把鱼眼画好了再来拓。

第四四二章

拓鱼

第四四二章

拓鱼

第四四三章房陵纸贵

更新时间:2012…8…2623:23:44本章字数:5748

巧巧的,丑丑喜滋滋的回来了,跑到王况和王冼跟前,手一举:“哥哥瞧,不光有鱼,还有虾,还有小螃蟹,都是活的哦。”他的手上,正举着一个璃瓶,这也是王家,要是换了谁家,谁舍得将璃瓶给小孩子拿去装鱼装虾来耍?都是要用红绸缎子衬着,摆在书房里赏玩或者是摆在家中显眼的位置,好向客人炫耀用的。

“瞧,这不就有了?正好,还可以试试看虾蟹能不能拓。”王况拍掌大笑,璃瓶里的鱼虾都不大,也不过是两寸来长的有一条,其他的大多还没过寸,但这并不会影响到王冼按其神态来将鱼眼画好。

至于说虾蟹,一样是有着yīn阳纹的,不过没有鲤鱼那么明显就是了,这个拓起来难度会比较大,但用拓的却有一条是用手画比不上的,那就是比例绝对不会岔了。

王冼又跃跃yù试,被王况拉住了:“你如今也是个官身,除了家中有事要忙,还有衙mén里的事,事情多就容易伤身劳神,注意劳逸结合才是,以后我不在身边,自己可要注意点,身体可是最重要的本钱。”王冼羞愧的应了,放下笔,跟了王况去吃饭不提。

王况一直呆到建富酒楼开业后才离开房陵,建富酒楼可以说是中华饮食业改革的一个试点,它的作用现在还没人能看出来,但却是王况最为关心的,如果建富酒楼的授课模式能被世人接受,那么以后房陵将和建安一起,一北一南成为中华饮食的两大圣地。

建安的地位目前无人能撼,但它有个缺点,那就是偏居一隅,全大唐至少有一半的地方的人想到建安去,路上要huā的时间太多,尤其是从安西,从渤海去建安,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马的,这时候的马,普通人家两三年的收入也买不起,就是买得起,也养不起。至于说驴车牛车,也一样是价格不菲,所以,才会有长安车马行的生意兴隆,但就是车马行的费用,也不是那些还没什么名气的厨师能负担得起的,因此,大多还是选择走路,如此一来,从安西到建安,没个两年时间是绝对下不来。

房陵有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基本上是处于腹地位置,这么一来,不管是南北西东,各人所要huā的时间都差不多,而且作为一个下县,在这里生活上三四个月,huā费可能只需要在长安的一个月的huā费就够,这样也就照顾到了困难人群,哪怕是以后有机会升格到上县,huā费也高不到哪里去,建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建富酒楼开业的这一天,发生了一件趣事,去酒楼道贺的人无意中一抬头,不少人就吃了一惊:怎么有一条鱼挂在墙壁上?再仔细一看,有题跋,有印章,凑近前再看,原来是新科状元王县丞所作。那鱼“画”得简直是要从纸上跃了下来一般,不光是形态像,就连那鱼鳞和鱼鳍上的细节也是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天天画鱼,或者说没有天天看鱼,观察入微的话,那是绝对画不出如此bī真的画来的。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开始是房陵的士子mén拿了笔墨涌到建富酒楼来临摹,后来发展到周围县的士子也蜂拥而来,几天之后,房陵纸笔店里的笔墨纸砚及颜料全部售謦,一时间,房陵纸贵

本来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怀疑这不是王冼所做,谁不知道建安侯总是能整出什么新奇古怪的东西来啊,谁不知道建安侯和朝中各大佬的关系啊,凭建安侯的本事,想要让阎大家帮着画一幅画,那是轻如反掌的,以为这又是建安侯使了个什么法子,从阎大家或是某个画坛巨匠那求了来的。

从几个大家那求画来,对其他人来说或许是个难事,但对建安侯而言,就是小菜一碟。

渐渐的,关于王冼用求来的画来冒充自己所作的流言越传越广,传播速度比王况回长安的速度还快,王况还没到长安,流言就传到了阎家兄弟的耳朵里去了。

王况家有阎家兄弟的画,而且不少,这里面,除了有那么三两张是王况自己去求来的外,其他的都是王况授意了建林酒楼用铁牌去和人换来的,一张阎立本的真迹,如果放到后世,那就是价值连城,尤其是后世还没人见到过阎立本的纸质真迹的情况下,其价值可想而知,看看那元青huā飙到什么价格就知道了。

阎家兄弟所作,大多以壁画为多,流传出来的画在纸上或者绢上的画作很少,这就更显珍贵,所以王况所得的阎家兄弟画作,全都是找人jīng心的做了卷轴,然后由王五帮着装裱好了然后裹上几层棉纸再放进在石蜡中煮过的竹筒里封好,竹筒又都放在huā梨做的箱里,箱里面除了铺上一层石灰用以隔绝cháo气外,箱子本身也是不惜本钱的密封得严严实实,还有一千多年,会发生什么王况心里没准,只能用数量来取胜,在王况的计划里,只要一千多年后,能存留了三五幅画来就可以了。

给画装裱加卷轴这是宋或者更以后才出现的工艺,因为王况没有将装裱好的画挂出来,所以这个手艺也就没流传出来,同时,也正是因为王况没将画挂出来,所以许多知道王况有阎家兄弟的画作的人自然而然的就联想到了王冼推出的鱼拓上去。

路上,王况也听到了流言,黄大开始听到后都会和人争辩几句,但人们嘴上是信了,可眼神中透lù出来的还是不信,有几次,黄大甚至想亮明身份,将那些在酒楼食肆客栈里嚼舌头的人抓了胖揍一顿,被王况拦住了,流言传的越广,初期对王冼是不利,但是可别忘了,现在王冼拓鱼的工夫虽然不敢说是一流,但毕竟是有绘画功底的,拓出来的鱼连王况都赞叹不已。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王况相信王冼应该能把握住局面,如果这点事情都处理不好的话,那他这个县丞干脆趁早别当了。

三白没有跟着王况回长安,在房陵的那几天,三白天天去找máo人母子,最后竟然还被三白带回了一只母金丝猴,金sè的máo发,浅蓝sè的脸,féi厚的上chún,嘴角上的两个突出很像是在笑的样子,很是漂亮。而且那母猴丝毫也不认生,到了王冼的县丞府上就很是自来熟的和府中上下打成一片,三白抱着王冼的一条tuǐ的时候,它就抱着另一条,左右对称,一白一金,很是醒目。

王冼又是很不争气的给那母金丝猴取了个小金的名字,王况无语。不过让王况感到奇怪的是,猴子应该是属于群居类动物,怎么三白就知道会拐带个母猴回来,而不会拐带一群?以三白的聪明,要争个猴王的位置那是轻而易举的,而且,还有máo人母子会帮它。

也正是因为三白不在身边,王况等人又是轻车从简,一路是慢悠悠的往长安赶,这半年多,王况已经算是频频出招,动作搞的不小,还是要悠着点,观念的改变,新技术的推行,都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的,只有温水煮青蛙才不会引起jī烈的反弹,若是动作幅度大了,被人瞧出自己的意图,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