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147部分

食王传-第147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回家省亲去了,要过两日才能回来,所以王冼今天也跟着来孙府,孙铭前昨天就说了,孙韩氏这几个月来是天天念叨着:也不知道二子在长安住得惯不?会不会被人欺负之类的话。虽然是明明知道有王况在身边,不用担心这个,但是心里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

见了王冼,孙韩氏难免就搂着“喔咯,喔咯”的叫个不停,又上上下下的仔细看了下有没瘦了,有没磕了碰了,这才拉着王冼去后院了,至于王况带来的礼物,在孙韩氏看来,远不如王冼来了重要。

孙铭前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也幸好三郎是心xìng基本定了之后才碰到你大娘,要不然还不知道要被他宠成什么样子,嘉翰和嘉英你也瞧见了,都是她小时候宠的,也得亏有二郎你,不然这俩小子早成了làngdàng子了。恐怕二郎你是早就有准备的罢?就是担心三郎被宠坏了,要不然当初怎么就死活不肯住进府来呢?”

王况笑了笑,这话可不好回答,好在孙铭前也不用他回答,他只是发个感慨而已。

两人商议了大半天,把一些事情基本按轻重缓急给敲定了下来,以后富来客栈就只负责和烹饪技艺有关的事物,至于调味品这一块,再成立个商行来做,把辣椒酱和椒盐友粉都拨了过去,还是孙铭前和王况两人各占一半的分子,挂孙铭前的名头。这样一来,各做各的专jīng,就都能卯足了劲的“向钱冲”。另外还要成立个果蔬商行,以后的柰果,冬天的绿叶菜,都由果蔬商行来做,这个果蔬商行则是王况,孙铭前,程处默,尉迟保琳,李业嗣,徐国绪各占一份,另外王况还留了一份说是日后有用,孙铭前也不问,王况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就从来没见过王况有一次是算计失误的。

孙铭前把王况兄弟送走后,不禁是老泪:“天可怜见,某孙家从此天光大开,发达有望了。”他可是没想到,王况竟然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就把几个小公爷给拉了进来,那口气,仿佛还是几个小公爷巴巴的凑来要份子的,都是要掏钱或者出人力的,不是白要的份子,听听,那叫什么话,什么“给他们一份,他们就要乐翻天去了”。而且听昨晚的意思,只要王况开口,李镇将给自己儿子谋个小官还是轻松至极的(镇将有流外五等一下军职的任免权)。

从孙府中出来,只在家里吃过午饭,王况又拉着黄良出发了,这回没带上王冼,因为中午客栈那里传来消息说,祝四娘子家的夫家兄弟把三丫送来了,说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昨晚王况回建安的消息就传到了山里,三丫一大早就闹着要来建安了,所以她伯父就一大早起身送了过来,既然三丫来了,自然王冼也就不大愿意跟着王况到处跑,甚至他连饭才吃一半,就跑到客栈里去了,借了名头说是嫂嫂今天做的菜太咸了点,听了这话的王况和王凌兄弟俩是喷饭不已。

王况这是要去见黄良,长安的事情他要和黄良通通气,同时,如果要把整个建州快速的升格为中州,还需要黄良做主导才行,也需要黄良能安下心思来,早早的放出风去,不想外调才行。黄良算是个可以合作的好帮手,基本上王况提的点子,只要不从根子上违制,黄良都会给予支持,也不管有多惊世骇俗。若是再换了个刺史来,谁知道会不会合作呢?会不会以为王况的说法就是痴人说梦呢。

哪知道黄良见了王况却是一言不发,直楞楞的盯着黄大看,脸上的肌ròu一抖一抖的,手也是颤抖不已。

黄老头这是怎么了?王况有点狐疑,看看黄良,再看看黄大,心里猛的一惊,这俩位都姓黄,莫非?

而黄大依旧是那付面无表情的模样,手中抱着王况送给黄良的礼物,也是一言不发的站着,看也没看黄良一眼。

“你,你父可是叫黄耽胜?”黄良半晌这才冒出一句话来。

大这时候也有点动容,“使君如何知道某阿大的名字?”

“某是你三叔啊”黄良泣不成声,上前一步一把抱住黄大,伸出一只手mō着黄大耳朵“你这耳朵上有个三星痣,当时你出生不久,就有道人上mén来,说道是你日后必定有贵人相助,谁曾想,谁曾想,在你三岁那年,王世充那狗贼竟然强征了黄家田产,将你父,也就是某大兄拉去充兵,你父不允,则被luàn棍打死,某得嫂嫂以死相护,这才逃得一劫,你也被那些虎狼兵士掠去,不知所终。谁料到,而今你我叔侄竟然有重逢一日,天可怜见啊。”

这也太狗血了点吧?怎么就整出一出认亲大会了呢?不过前后联系着想了想,王况也有点明白过来,黄大一直说自己是孤儿,又是在洛阳,而王世充又一直是以洛阳为根据地的,那么把他掠到洛阳也是极大的可能,黄大被掠走的时候,三岁了,也应该能记得自己的姓了,若是聪明点的,记住自己父亲的姓名也是可能的。只是他一直不肯说和自己有关的事情,恐怕就是当年的记忆太过惨烈,在他当时还幼小的心里埋下极大的yīn影,潜意识里不愿意去想,要把过往的记忆压在心里。

王况仔细的看了看黄大那只被黄良mō过的耳朵,果然发现了三个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着的小小黑痣,难怪这叫三星痣呢。只是这黄良的眼睛也太好使了罢?那么小的黑痣,黄大跟了自己这么久,自己都没发觉,而黄良呢,这才是第一次见到黄大呢,莫非还真有什么亲人间的第六感应么?王况却是没想到过,其实黄良能认出黄大来,正是因为黄大长得和其父十分的相像,因此黄良才会问了那么一句出来,得到肯定后,自然就是自己家的侄儿无疑了。

幸好啊,幸好自己一直没把黄大当做下人看,而是当做了自己的兄弟,否则,今天可就尴尬了。莫非这也是什么狗血的好人有好报的说法?

第一八七章无形的线

更新时间:2012…8…2623:17:21本章字数:5070

第一八七章无形的线

不过,既然黄大和黄良认了亲,那接下来王况就不大好在这个时候煞风景的商议事情,天大地大,也比不过这时候的叔侄相认大。

那边黄良和黄大在抱头痛哭,也没避着王况,互相说着自己的经历。

王况在一旁听了半天这才明白,黄良原本不叫黄良,本名叫黄耽胥,因为大兄被杀,他一怒之下,投笔从戎,跟在秦王,也就是现在的皇帝帐下。名字也改成了黄恨,平了王世充之后,因为他原本就是秀才出身,所以就得了个官职,名字也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改成了黄良,就这么一年一年的熬到现在,熬了个刺史来。这十多二十年来,黄家开始头几年还到处寻访被掳走的黄大,只是这么多年,都没寻到,因此也就渐渐的死了心。被掳走的时候,黄大还没有起名,所以黄大也就只记得自己在家行大。没想到今天竟然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黄大当初离开洛阳的时候,才十多岁,也正因为有了那样的遭遇,这才发狠下来,于帮行商挑脚的空当,遍访名师,几年下来竟然被他学得一身武艺,不过这些年下来,他也渐渐的淡了报仇之心。

黄大虽然记得自己父亲的名字,却是记不得自己是哪里人氏,因此即便想找家人也是无从找起。说起在洛阳的经历,黄良大怒,但是洛阳是东都,属于都畿道,和建州挨不上边,黄良的手却是伸不了那么长去,而他本又不是科举出身,当年在秦王帐下也不是亲信,可以说,他当初能顺利的当上建州别驾,正是玄武mén事变后,朝廷大量刷下原来属于建成太子一系的官员,而他沾了曾经在秦王军中的光这才上位,不然的话,都不知道要熬多少年。当年同在军中的许多同僚死的死,散的散,能和他说上话的没剩了几个,所以他现在在朝中也是无人,要不是顾念着他算是皇帝的人,恐怕早两年就被人给刷下来了。

想来想去,黄良将目光投向了王况:“二郎,想个法子,替某侄儿将此仇报了,某定有谢。”

“这有何难,黄大郎在长安可是深得卢国公赏识,还想从况身边将他挖走呢,即便是李镇将,那也是很喜欢黄大朗的,使君大可将与黄大朗相认,黄大郎早些年受的苦处说于李镇将便是,有他们出面,想必不成什么问题。至于谢字,使君休要再提,况视黄大郎为兄,这原本是况以后要做的,既然使君等不及,现在做也是一样。”王况后面的话没说,程处默几个都知道自己很看重黄大的,李业嗣知道了,也就等于他们知道了,依着尉迟保琳鬼见愁小黑碳的xìng子,还不火急火燎的跑去收拾人?他们在长安可是憋坏了,正好给他们个由头,发泄发泄。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要我出马?看来黄良这会儿是被惊喜冲昏了头脑了。

事情商量不成,反正急也不差这一天,王况早早告辞走了,给这叔侄俩留点时间去述说离别之情罢。

不过王况才回到家中没多久,就接到了黄良差人送来的帖子,说是要为叔侄相认大宴宾客,还差人驾了辆马车,把王五给接了过去,这也是应该,说实话,王五当初的tuǐ就是为了黄大而落下的病,可以说,没有王五,恐怕黄大早就被入了大狱,这时候估计正在万里之外服着苦役呢。

王况是两手空空去的,被同邀了去的孙铭前本来还想带点什么贺礼,见王况两手空空,他也有样学样的两手空空去了,结果闹到最后,富来客栈里几个被邀的管事都学了王况两手空空的去,没办法啊,小东家都不带,他们怎么敢带礼物?

来到州衙后的黄良住所,王况一看,哟,满当当全是人,几乎在建安的官员都到了,还有一些平日里和富来客栈走得比较近的人家也都在受邀之列,看来黄良这摆宴席是一码,可也暗含着给富来客栈长面子的意思在里面。

王五被黄良给按到了首席上,用他的话来说,若是没有王五,黄大这时候还不知道在哪呢,也正是王五,因了祖上是延平人,所以最后才会带了黄大到了延平,也才有了和王况结实的可能。自然,孙铭前也收到了当初好心的回报,也给安在了主宾席上和王况坐在了一起,同桌的除了王五和孙铭前外,其余都是有品有级的建州头面人物,李业嗣和长孙煜也在其中。

席间,黄良自然难免又把和黄大相认的经过从头到尾的又讲了一遍,听者无不随着黄良的故事做出咬牙切齿状,痛骂王世充的歹毒,然后又开始吹捧了一番王五,说他实在是急公好意,如今既然黄大和使君已经相认,那么他作为黄大的义兄,那也是使君的侄儿了,以后就该多享享清福,说着说着就引到了王况头上,说什么宣德郎不愧陛下封的宣德,当年年纪尚小,就知道救助他人云云。王况也知道,他们这说来说去就是要将话题引到自己头上的,反正嘴巴长在他们身上,自己只当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是。

“不知黄大郎当年所呆的那间珠宝店位置何处?那掌柜的姓甚名甚?”一直默不吭声的长孙煜突然开口问起黄大来。

“东大街口的那家yù满楼便是,掌柜的姓卞。”黄大虽然是淡了报仇的心,但对这段往事的记忆还是刻骨铭心的,想也不想,张口就来。

“可恶至极,某先代长孙家给黄大郎致歉了,这yù满楼便是长孙家的产业,难怪这些年yù满楼总是传出伙计学徒盗珠宝的事情来,却原来是这卞掌柜的捣怪,黄大郎且放心,某定会给你一个jiā孙煜起身朝黄良躬了躬身,做出这番承诺后便不再说话,低头吃起了闷酒。

这一席话让王况对长孙煜刮目相看起来,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揭家短,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的,而且据王况所知,长孙煜并不是长孙家的嫡系,能说出这些话,说明他还是有些担待的,并且可能在长孙家里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但是地位却没这么高,怎么说呢,应该是那种重视不重用的人才,也就是说,他是有一定才能的,而且才能也得到认可,说的话也有人会听,但因为不是嫡系,所以得不到重用,否则就不会被派到建安来了。

既然长孙煜会出面,那就更好,省得尉迟小黑碳他们又借机生事,在长安有自家老爷子压着,他们不会搞风搞雨,一到了洛阳,那就是入下山猛虎了,说不定整个洛阳都要被他们掀翻了。

这个长孙煜,应该是个合作对象,以他的身份,应该是比长孙淖还更靠近家族核心的人物,若是能将长孙煜拉拢过来,有他在中间穿针引线,长孙淖就掀不起什么风làng来。当初本来王况是准备给长孙淖狠狠的来一下的,但臭老酸使了那么一招,就让他怎么也没理由去整治长孙淖了,再要计较的话,就显得他王况太不厚道,但王况偏偏又是那种一定要把落水狗打死的人,留着个长孙淖,谁知道他会不会掀bō澜呢,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王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