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雅骚 >

第157部分

雅骚-第157部分

小说: 雅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一眼,穆真真忙道:“爹爹,我饿了,没有力气。”

穆敬岩摇摇头,心想女儿自从到了东张,似乎变jiāo贵了,以前何曾说过饿了没力气的话,不过昨天也的确累了,又没怎么休息…便道:“好了,赶紧洗衣服,洗了去吃饭。”独自开练。

穆真真蹲在井边洗衣服,一边看爹爹练武,忽道:“爹爹,日后你在军中出人头地了…可以给女儿再娶一个娘,生个弟弟。”

穆敬岩收住哨棒,“嘿”的一声,走过来蹲在女儿身边,用汗巾擦脸擦身子,说道:“爹爹不用你操心,你照顾好自己就是——好生服shì介子少爷,以后给介子少爷生下一男半女,你下半辈子也有依靠。”

穆真真咬着嘴chún,jiāo嗔道:“爹爹你说什么呀!”

穆敬岩“嗬嗬”的笑:“爹爹是说真的,介子少爷难得——”

“爹爹不要说了——”

穆真真不睬爹爹,低着头奋力洗衣,差点把衣服搓破,过了一会抬起头,身边已经没人,爹爹走了。

穆真真独自发了一会呆,见有客栈伙计来汲水,这才赶紧将衣服拧干晾好,回到客房去换衣衫,她与张原同房,一个大客房隔成里外小间,她在外间,探头往里看,少爷睡得很香,便缩回来,悄悄脱去汗湿的衣衫,换了一件松江棉褙子,然后到客栈饭厅要了米粥和黄饼,与爹爹一起吃。

这时能柱、冯虎等人都起来了,嚷着饿死了饿死了,抓起黄饼狼吞虎咽,客栈伙计跑进来道:“几位大哥,相公们都起chuáng了吗,有本县相公来拜访张介子相公和诸位相公。”

穆真真道:“我去看看。”回到客房,见少爷还在睡,便去回话说介子少爷甚是劳累,午后再会客吧。

能柱、冯虎、来福几个与客栈的伙计眉飞sè舞说昨夜董其昌自己放火烧宅的事,来福特别解气,说道:“真是笑死人,那董其昌让两个人抬着出门避火呢,想去府衙诬陷诸位相公,不料我家介子少爷早料到董其昌会有此毒计,早早把吴老爷和刘老爷请来了,亲眼看着董其昌自己放火烧宅,真是天大的笑话,这笑话,华亭人要讲几辈子、讲一千年——董其昌不知气死了没有,就算没死,以后哪有脸出门。”

舞鹤客栈的伙计对来福极是羡慕,来福那句“我家介子少爷”说得重自豪多神气,舞鹤客栈的伙计都认得来福,这来福不就是望海楼新来的酒保吗,却原来是张相公的家人,看来张相公是处心积虑要对付董氏,来福是内应呢。

饭厅里都是男子,穆真真退回客房去,磨墨习字,练华山碑,写满了一张铅山竹纸,听到少爷在chuáng上转侧,还吟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真真?”

真真赶紧应了一声,搁下笔起身走到里间,见少爷已经坐起身,问她现在什么时辰了?

穆真真道:“临近午时了,少爷饿坏了吧。”

张原道:“还好,饿过头了,不觉得饿。”接过穆真真递过来的茶水喝了几大口,吩咐道:“真真,去把门关上。”

穆真真一愣,大白天的关门做什么,这么一想,脸就有些发烫,因为前几日在青浦陆家,她看到西张的燕客公子就是大白天把shì婢绿梅拉进房间去,关上门……

张原“嘿”的一笑,心想真真最近想法有点多啊,还是早日—说道:“对了,看宗子大兄起来了没有,请他过来一下,莫要惊动他人。”

穆真真“噢”的一声,快步出门,心里有点难为情,好像自己老盼着少爷对自己那样似的,少爷可不象燕客公子那么荒唐,嗯,少爷十七岁了张岱伸着懒腰走过来,问:“介子,何事?”

张原让穆真真把门关上,指着堆在角落里的那十二只大木箱,说道:“先开两只看看有什么宝贝?”

张岱精神一振,说道:“董其昌精赏鉴,古董珍玩肯定不少,这还是他特意要带走的,当然最是珍贵,看看。”又道:“若是书画那可糟糕,肯定被水浸湿了,古画进水就更不妙-,得赶紧请装裱匠修复。”

张原曲指弹了弹那厚实的樟木箱,说道:“封固严密,不易进水。”心想:“若全是书画倒是麻烦,我要的是金银珠宝,书画的话要换成银子又要费一番工夫。”

穆真真将最顶上的那只大木箱笼络着的绳子往两边扯开,忽道:“少爷,这箱子有锁的。”

张原凑近一看,箱子上果然有那种长条形的铜锁,笑道:“还得找董氏要开锁的钥匙。”

张岱笑道:“与虎谋皮。”

穆真真道:“少爷,要不要叫我爹爹来,我爹爹手劲大,这种铜锁不怎么结实,可以拧断。”

张原道:“不急。”弯腰仔细一看,喜道:“这里有两只箱子没锁。”便与穆真真搭手,将上面叠着箱子搬到一边,拨开其中一只未上锁的木箱上的绳索,摇了摇,这箱子不重,估计是书画,这木箱设计精巧,闭合时严丝合缝,打开箱盖一看,果真是一轴一轴的书画,而且箱子里只有一点点湿痕,这些书画未受影响——

张原取出一卷,对张岱道:“大兄,这十万不要是董其昌自己的书画,他的书画现在一钱不值了。”心道:“满清的康熙欣赏董其昌的书画,董的书画由此身价倍增,我既来晚明,康熙还会有吗!”

张岱与张原各执画轴一端,两边缓缓展开,张岱眼睛一亮,惊喜道:“这是《溪水行旅图》,南唐董源的名作。”

二人又取一卷,展开一看,张岱喜道:“这是黄公望的《溪山雨意图》,妙极!妙-极!”

张原现在无心欣赏书画,便不再管这只箱子,让大兄张岱翻检,他与穆真真移出另一只未上锁的木箱,这只箱子很沉重,估mō有一百多斤重,箱子也没那只装书画的箱子设计精巧,只是一般的木箱,张原道:“这箱子肯定进水了。”打开一看,银光耀眼,竟是一箱大锭小锭的银子,不下一千五百两,这些银子堆放杂乱,大小不一,想必是董其昌临时让人把银子收存在这里好带走——

张岱听说是银子,看都不过来看一眼,自顾一卷一卷看书画,惊叹声不绝。

张原直起身,找布巾拭干手,说道:“很好,有银子就好,长生桥畔那些流离失所的民户我可以救助一下,在华亭做了恶事,也要行善嘛。”

穆真真喜孜孜道:“少爷哪里做恶事了,少爷是梁山好汉,劫富济贫。”

张原道:“济贫只是济一部分,大部分还是留到自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感谢书友们的票票支持,感谢书友富翁的成长成为雅sāo第八位盟主,谢谢鼓励,今天有二更,第一更奉上,书友们如果有月票的话,请继续支持小道。!。

卷一 当时年少春衫薄 第二百三十三章 折扇之祸

十二只大木箱有十只上了锁,一时不便打开,既已有了那一箱银子,张原也就不急着开另外的木箱,只是一只只箱子去推搡了一下看看沉重与否,十只箱子当中有八只较重,应该是金银之类,另外两只较轻,想必也是书画古籍或者珍奇古玩之类,暂时也不必去管——

再看张岱,好似猴子摘玉米,把一箱的卷轴全翻出来,展开一幅,欣赏片刻,赞叹几句,然后丢在张原chuáng上,又取另一卷看,最后笑道:“介子,董其昌最珍爱的书画收藏全在这里了,丢失了这些,董其昌真要活活气死啊。”

张原道:“这些前贤名作,既落到我们兄弟手里,我们好生爱护收藏就是,在董的手里和在我们手里是一样的,至于这些银子,这是董氏盘剥的民脂民膏,自然是归我们了,拿出一部分做些善事,可以得些好名声。”

张岱道:“介子,倒董主要是你的功劳,我只是看热闹,这箱子里的东西也都是你的,任你处置,那些书画嘛送我几幅就可以了。”

张原便与张岱商议,以山yīn张氏的名义,对长生桥畔那些被董祖源逼的无家可归的民户进行救济,这事可让来福去联络,来福就是长生桥畔的住户——

商议已定,兄弟二人去客栈饭厅用饭,现在已是午时,算是早饭、午饭合并一起吃了,张萼、杨石香等人也已起chuáng,只陆韬不在,一问才知陆韬带了两个仆人去府衙了,为营救其弟陆养芳而奔bō。陆养芳是被吴龙的手下以jiān污良家控告入狱的,现在董祖常、吴龙都抓起来了,陆养芳的案子当然能翻过来,无罪出狱应该是没问题的,当然这需要陆韬努力申救才行——

张萼道:“陆养芳那种人救他作甚,让他在狱中呆着,省得出来给若曦姐和陆姐夫呕气添麻烦。”

张岱道:“这话只能是我们说说,陆姐夫与陆养芳是兄弟之情。陆养芳再怎么不堪,陆姐夫都要竭尽全力相救的。”

张萼点头道:“说得也是,若是大兄入狱,那我当然也要拼命去救。”

张岱正想感动一下,突然瞪眼叫道:“胡说。我为什么要入狱!”

张萼大笑,杨石香等人也都哈哈大笑。

用罢午饭,张原把来福叫过来,先问来福以后有何打算,若是愿意留在家乡华亭,那张原就给他购置一栋房子让他干老本行——竹匠。

来福赶紧跪下道:“少爷,小人来福啊,少爷现在已知小人的忠心。小人当然要跟着少爷。”

张原道:“那好,以后你跟着我,我也不要你签什么奴契,算是我雇佣你为仆。”

来福跪着不肯起来:“少爷不与小人签奴契,那小人就不能算是少爷的人——少爷还是信不过来福吗?”

张原道:“不是信不过,你看华亭董氏的恶行,有一半是其家奴作的恶,那些家奴仗势欺人。实在要不得,所以我只雇佣,不收奴仆入户籍。”

来福赌咒发誓,跪地不起,就是要做张原家的家奴,不然他不安心。

张原还有事要吩咐来福,懒得和他在这事上纠缠不清。就空口答应下来,来福顿时大喜,连连磕头。

张原让来福去搜寻长生桥畔那些搬迁的住户,他们山yīn张氏兄弟将对那些贫困失所的民户给予相应的救济,来福喜道:“那些都是小人的左邻右舍。他们的底细小人一清二楚,小人这就找他们去。”起身要走,张原又道:“昨日那个汪大锤的母亲,你也去看望一下,我念汪大锤还有孝心,答应照看其母,不能食言,你需要银钱,只管向武陵去要。”

来福道:“小人先去把情况了解清楚,再来向少爷禀告。”兴冲冲去了,出门遇见望海楼的掌柜,那掌柜大喝一声:“来福,你跑哪里去了,不想在我酒楼做事了是吧,哼哼,这月工钱扣一半!”

这掌柜原以为来福会惊惶失措来求他,不料来福道:“我来福现在是张少爷的家人,山yīn张少爷,对,就是倒董的张公子,我家少爷吩咐我办事,没空搭理你,掌柜的,我那差事你另找人吧。”说罢,大步而去。

来福走后,张萼和洪道泰等青浦诸生去府衙为陆韬助威,要求严惩董祖源、董祖常还有松江打行,这案子必须盯着,一定要给官府持续施加压力——

张原现在不出面了,大局已定,他还有别的很多事要做,他邀大兄张岱和杨石香与他一起审阅那五百篇八股文,这是杨石香托他选评的,杨石香见张原没忘了这事,大喜,今日的张原,名声更非去年可比,趁此倒董的声势迅速推出张原选评的时文集子,那肯定是大卖啊,绝对松江纸贵——

通过这一次倒董,杨石香对张原的心计和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张原何止是八股文作得好,这样的心计和手段,他日必青云直上,且不说其他,单就张原为他青浦书铺操选政,他杨石香就能大赚,所以杨石香决定以后张原编造的时文集的收益与张原五五平分——

松江三县诸生的五百篇制艺也有近二十万字,一篇篇看完需要不少时间,三个人看当然快许多,杨石香和张岱各分到一百五十篇,张原请他二人从这三百篇中初选出一百篇,然后由他再选并进行点评。

三个人还没看得几篇,武陵进来道:“少爷,翼善公子来了,还有翼善公子的父母。”

宗翼善曾在张原家里住过几日,武陵一直都是称呼其为翼善公子,现在虽然知道宗翼善和他一样是奴籍,但因为少爷对宗翼善相敬如初,所以武陵、穆真真等人见到宗翼善依然以翼善公子相称——

宗翼善的父母都有五十多岁了,一看就是长年卑微生活着的,见到迎出来的张原,便要跪下见礼,张原抢步将二老扶住,说道:“两位老人家,我与翼善情同手足,两位也是我的长辈,快请坐,请坐。”

张原让穆真真陪这两位老人说话,他挽着宗翼善的手进到客房,说道:“宗兄,因我之故,让宗兄受了很多苦,现在,应该是苦尽甘来的时候了,宗兄放心,我必设法为你另造户籍,摆脱董氏的束缚,当然,需要宗兄改名,以后宗兄也可以参加科举。”

晚明时奴仆之子参加科举的很多,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