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康熙国策顾问 >

第76部分

康熙国策顾问-第76部分

小说: 康熙国策顾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晚上,秦有福也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反正他只知道纳兰明珠是最先喝倒下的,至于后来的事他就不知道。

“老爷,老爷,快醒醒,你该进宫了。”秦有福正迷迷糊糊的,觉得有人招呼他,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居然没睡在自己的床上,熊婉儿正焦急的招呼着他。

一阵头疼欲裂的感觉,秦有福知道,自己是喝多了。

“呃这是谁的房间?”一边揉着脑袋,秦有福一边问道。

“这是蕙兰的房间,昨晚上老爷喝醉了,我怕你压着孩子,所以让你睡在蕙兰这了。”熊婉儿回答道。蕙兰是熊婉儿的陪房大丫头。

秦有福一听紧张了,当时就有一种被人捉奸在床的感觉,这也难关,他可是现代人,习惯了一夫一妻制的。

“那蕙兰昨晚上睡哪?”秦有福有些不自然了,他生怕自己酒后乱性,把人家蕙兰给办了。

“还能睡哪?不是跟我睡喽,你睡得那么沉,屋里总得有个人帮忙的,我就叫蕙兰进去睡了。”说到这,熊婉儿的脸突然红了起来,她想起昨天父亲来的时候跟她说的话。按熊赐履的意思,让女儿想办法让秦有福把蕙兰收了房,毕竟蕙兰是信得过的,也免得秦有福在外面动了心思,那样反倒不美了。熊婉儿可不是秦有福,在她看来,男人三妻四妾本就是正常不过的事,与其让秦有福真的从外面找一个回来,还不如收了蕙兰,要不熊赐履也不会这样劝她了。

“我爹让我劝劝你,蕙兰总是跟我一起嫁过来的,这辈子注定是咱们秦府的人了,若是你不嫌弃,还是收了房吧,不然等蕙兰上了年纪,就只好去做姑子了。”大户人家不是白给的,三从四德是当小姐的必须熟记的东西,有了子嗣以后,为丈夫纳妾乃是天经地义的。

秦有福能理解熊婉儿说的这个事,但是这跟能不能接受就是两码事了,秦有福面红耳赤的,连头也忘了疼了,一骨碌爬了起来,一边往身上套着衣服,一边岔开了话题:“刚快给我准备洗漱的东西,这天也不早了,今天还得进宫呢。”秦有福算是投降了,三妻四妾谁都想,可是让自己的老婆给“拉皮条”就有点难以接受了。

熊婉儿知道这个事急不来,再说今天最重要的还是奉召进宫的事,这是耽误不得的,于是也不再多说,赶忙服侍着秦有福洗漱好了,安排轿子跟秦有福进宫。

“朕本以为三藩能体谅朕的苦心,体面的撤藩,这样也免得江南百姓免受战火之苦。谁知道三藩贼心不死,一方面拿着朕赏赐的无数金银财宝,哄骗着朕给他们提供粮草军饷,一方面招兵买马,等朕这边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三藩撤藩北上的时候,他们居然举起了反旗。现如今南方打得乱成了一团,朕的十几万军队被困长沙,若是让三藩将这十几万人都给吃下去了,恐怕三藩读讲就成了定局,到时候我们满人恐怕就得退出关外,这大好河山恐怕就得落入乱臣贼子之手了。”康熙先是发了一通牢骚,然后说出目前的战况,也算是对秦有福的考核吧。

别看秦有福很久没有管朝廷的事了,但是并不表示秦有福不知道事实是什么情况,可对于他来说,知道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不过是还原了历史,三藩终于造反了,虽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吴三桂甚至还当了几天大周皇帝,可是那又能怎么样?临了他还不是没能打过长江,最后以一个大汉奸的面目出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与历史上的三藩作乱相比,吴三桂现在的条件更是差了许多。康熙利用安抚三藩的两年时间完成了对军队的全面控制,黑龙江将军和陕西总督都换了人,大清无需四处作战,三藩更是不可能成功了,再说吴三桂也是将近七十的老头了,就算还能撑两年又怎么样?等他一死,就凭吴应熊的那个儿子想控制住耿精忠和尚可喜的人?空怕连自己手底下的几个将军都控制不住,更不要说跟康熙的八旗兵对抗了。不过这些话秦有福当然不会说出来,秦有福知道,康熙并不是想听自己分析该怎么打这一仗的,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康熙也不至于等这么长时间才动手了。

“皇上不必担心,臣当初就说过,三藩之乱不足为患,长江天险足以令三藩寸步难行。至于长沙城里那十几万兵马,若是皇上愿意,只管讲岳乐将军调往武昌,吴三桂自然知难而退,实在不行,让岳乐将军渡江南下就是,到时候长衫的兵马北上,岳了将军南下,谅吴三桂也没有什么招数。”秦有福随口说了几句,其实这本是谁都能看出来的,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秦有福想说的并不是这个。

“现在的情况在于,皇上必须站在舆论的至高点,让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吴三桂本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当初三海关降清,现在又挑头扛起了反清的大旗,这样的人根本毫无信誉可言,本来就是一个败类,当受万世唾弃。我大清满人本就不多,多的还是汉人。吴三桂怎么说都是个汉人,他起来造反,难免有些人想着让满人退出关外去,用我们汉人的话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天下的汉人都站起来反对满人,想来满人想控制整个国家还是有难度的。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天底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不管是不是满人当皇帝,统治着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当然是希望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先皇顺治已经说了,大清永不加赋,这就使得大清站在了一个很有利的位置上。但是若是想要管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想要让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肯定是不对的,满人只有融入汉人,才能真正成为这天下的管理者。”秦有福知道,只要不是在正式的场合,康熙还是很能接受心思想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找几个传教士来给他当老师了。

“说得有道理”康熙点了点头,尽管秦有福说的这段话中有些词他不是很明白,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能听得懂秦有福的这藩话。“那么你认为朕该当如何才能让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认为吴三桂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有如何认为他们是辜负了朕的一番苦心呢?另外你说的让满人融入汉人,这可行么?对汉人来说,我们满人始终都是异族。”

“这么说把,臣是汉人,臣手底下有好几千跟着臣吃饭的人。打个不太合适的比方,若是臣现在想造反,于是告诉手下的人,说三藩本是老实的,他们也不愿意打仗,可是皇上因垂涎三藩封地上丰富的物产和莫须有的罪名想要将三藩一网打尽,三藩被逼无奈,只有起兵自保,试问皇上,臣手下的这些人会信么?”秦有福知道,康熙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的,否则他也不会专门把自己叫来谈这些事情了。

“朕相信你的那些手下中会有一部分的人听信你的,但是官府也很快会接到告密,用不了多久,你的脑袋就在菜市口了。”康熙很不舒服秦有福说这些东西时的口气,于是想在气势上压一下秦有福。

“这一点臣相信,不过皇上若是把臣给砍了,臣手底下的那些人会怎么看?他们难道就不会认为是皇上恼羞成怒才杀了臣的么?如此一来,就算是假的都变成真的了。”秦有福不在乎,他知道,自己之所以现在还能坐在这里,正是因为康熙需要一个会讲真话,能给他出主意的人。

康熙想了一会,这才说道:“那么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才能堵住悠悠众口呢?”

秦有福一听,知道自己算是赌对了,当时答到:“其实这个很简单,我朝普通百姓多不识字,在他们看来,识字的人才是有学问的,有学问的人说出来的都是孔孟之道,是真理,皇上只需要让这些读书人去替皇上宣传三藩乃是大逆不道之徒,那么天底下的老百姓就都相信三藩不是什么好东西了。接着皇上再表现出亲民的一面,让天下的百姓都觉得皇上是一个好皇帝,满人其实跟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只要天底下的汉人都认同了满然,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反清复明了,毕竟明朝天天加赋添税,大清则永不加赋,单凭这一点,老百姓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秦有福是知道历史的,特别是对清朝晚期的那个老佛爷更是恨之入骨,若是那个老太婆能有骨气一些,若是清朝别搞什么闭关锁国,跟上时代的脚步,那么中国就不会受那么多苦难了。

“谈何容易啊”康熙叹了口气,“朕何尝不想让天下人认同,我朝也是学孔孟之道的,可是满汉之间间隙太大,汉人中的世家更是视我满人为鞑子、是异类,何尝会与我朝合作?更不要说为我大清说服万民了。”

第八十五章大清报业…1

第八十五章大清报业…1

别看秦有福的话说的不好听,甚至还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但是康熙没有发作。自从认识秦有福这个人的时候康熙就一直认为,这个秦有福是个心思缜密、凡事都留后手的家伙。若是按照一般人看来,像秦有福这样的,就算有一百个脑袋都该砍了去了,可是怎么样,别人现在过得比谁都滋润。如果不是他特立独行,如何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想当初,像秦有福这样恩赏面圣的几乎隔几天就有一批,可是那些人中有谁真正见过自己的面的?一个两个进了宫以后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让他们面君的时候除了知道磕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可是再看看秦有福,无时无刻都表现的与众不同,刚刚立了点功,马上就捅出点篓子来,自己摘了他的顶戴花翎,本想着逼他给自己低头认错,也好杀杀他的威风的,可没想到这家伙不但没事人一样,转头就变成了京城乃至全大清有名的商贾,临到头来,自己还得去给他撑门面,若不是想着他或许还有用,就凭他那玩世不恭的样子,康熙就恨不得一刀砍了他,这就是他聪明的地方,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吧,康熙心里暗暗说到。

比如说今天秦有福说的这些东西,如果追究起来,秦有福根本就是藐视皇权、抨击朝政,随便挑一两句话出来就够砍了他的头的了,可是秦有福就能说得振振有词的,他难道不知道他说的这些东西很危险么?不秦有福肯定是知道的,像秦有福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他说的这些东西犯忌讳?他当然知道,不但知道自己说的这些东西犯忌讳,还知道自己现在正在琢磨着这些问题,这是一个睿智的人啊康熙心里叹服了。这样的一个人,为农,他可以利用手头上别人都不愿意要的一点山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富户。当幕僚,他帮助着自己的父母官立下了大功。轮到自己当官了,他又能文能武,让满朝文武都相形失色。做商人,他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成了名动天下的商场奇才。就算是当家过日子,尽管大家表面上都笑话他,可暗地里,谁不羡慕他家的舒适?哪家的夫人不羡慕他的夫人?就连各府的下人都羡慕秦府管得宽松,银子也挣得多。这样的一个人,若是能好好的用起来,绝对是治国良才只可惜,秦有福还是不太信得过自己,或者说他考虑得太长远了,甚至已经考虑到自己会不会学当年的汉高祖刘邦、要么就像当年的朱元璋一般卸磨杀驴。康熙也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为了巩固统治,维护地位,类似三藩这样的,到了必要的时候就得想办法铲除了,可是看看秦有福,给他大官他不要,甚至连具体的事物都不愿意负责,还隔三差五的捅点小漏子,这样的人会有危险么?他不正是用这种手段告诉自己不用担心他么?一时间,康熙想了很多关于秦有福的事,康熙觉得,秦有福还是可靠,他这样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

“”秦有福正跟康熙说着宣传的必要性和手段,突然发现康熙目光游离,显然根本就没在听自己说什么了,于是试探着招呼了起来:“皇上?皇上”

康熙一下清醒了过来,发现自己招呼哪个字听秦有福分析当前时政的时候走神了,顿时感到不好意思起来。在康熙看来,秦有福能说得那么头头是道的,肯定不止想了一天两天的了,好容易有机会进宫跟自己这些年来总结出来的时政弊病,自己这个当皇上的居然走神了,实在有点对不起秦有福的味道。

当然了,康熙怎么说都是皇帝,若是说出自己没有仔细听走神了是肯定不干的,可是刚才漏掉的怎么办?

“秦爱卿,朕今天有点累了,你刚才说得非常有道理,朕觉得你不如上个折子,将这些东西仔细写下来,朕也好仔细考虑考虑。”康熙说道。

秦有福一听得写先来,顿时脸就变成了苦瓜了。别看秦有福这两年多按规定完成了康熙布置的作业,但是他实在不愿意提笔写东西,特别是公文的要求又高,秦有福不认为自己有那个本事能完成这个工作。熊婉儿倒是能写的,可现在熊婉儿还得带孩子,哪有这个功夫来写这些东西?

“皇上,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