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腥的盛唐 >

第35部分

血腥的盛唐-第35部分

小说: 血腥的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义的窦建德死了,不仁义的王世充却侥幸保住了一命。
王世充大为庆幸——看来做人还是不能太仁义啊!可是,王世充高兴得太早了。他只不过比窦建德多活了几天,最后还是被人一刀咔嚓。
把他咔嚓掉的人名叫独孤修德,时任唐定州刺史。他的父亲名叫独孤机,曾在王世充手下任职,武德二年正月暗中谋划归降唐朝,发动政变未遂,被王世充屠灭全家。
这样的血海深仇,独孤修德当然要报。
当时王世充还未被遣送到蜀地,暂时软禁在雍州(长安京畿地区)驿馆。独孤修德意识到这是天赐良机,于是带上他的几个兄弟,冲进驿馆,不由分说就把王世充和他的兄长王世恽砍了。
毋庸置疑,独孤修德这么做肯定是触犯律法了。
李渊当即下诏免除了他的官爵。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黄泉之下的王世充就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不能怪李渊出尔反尔,但是,没过多久独孤修德就官复原职了。
这就让事情变得十分蹊跷。人们似乎有理由怀疑,独孤修德的刺杀行动并不是报私仇那么简单,他很可能事先得到了李唐朝廷的授意。
支持这种怀疑的另一个证据是——王世充的其他兄弟子侄在随后流放蜀地的途中也全部被杀了,其中就包括王世充的长子王玄应、弟弟王世伟。李唐朝廷对外宣称的理由是:他们企图谋反!其实这个理由非常牵强,在当时那种枷锁披身、士兵押送的情况下,这些人即便有谋反之心,也断无谋反的机会。
所以,事情的真相不难推断——赦免王世充纯粹就是一个幌子。
之所以要搞这么一个幌子,原因也很简单:天下尚未平定,几大割据势力仍然在负隅顽抗,所以李唐朝廷有必要让人们相信——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李唐一向宽大为怀、优待俘虏。
至于这些俘虏过后为何死得不明不白,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不能怪到李唐朝廷头上。
仁义的窦建德被杀了,并不仁义的王世充也被杀了,大河南北在经历多年的流血和战乱之后,终于可以太平了!
武德四年的秋天,李唐朝廷上至李渊父子,下至文武百官和军队将士,无不对中原与河北的形势抱有如此乐观的看法。
七月十八日,李渊任命陈君宾为洺州刺史,命将军秦武通等人率部进驻河北,同时任命郑善果为慰抚大使,负责安抚和收编窦夏旧部,并遴选和任命山东(太行山以东)各州县官吏。
然而,就在李渊下达诏书的次日,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河北的漳南县(今河北故城县东)再度燃起了烽火。
有一个窦建德的旧部于七月十九日聚众起兵,当天就攻占了县城。
他的名字叫刘黑闼(tà)。
在今后不算太短的时间内,这将是一个令唐军闻风丧胆的名字。
第七章 李世民的帝王梦
【铸剑为犁是一种奢侈】
当那群神色凝重的人骑着快马向漳南城郊飞驰而来的时候,原夏朝汉东公刘黑闼正在田里种菜。
起初他并不认为这些人是来找他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遗忘了。
自从两个多月前窦建德兵败被俘,整个夏朝分崩离析之后,他就悄悄逃回家乡,老老实实地当起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尽管他从小就对农民这个身份颇为厌恶,但眼下他也没办法。
因为当农民总比当囚徒好,更比被人一刀咔嚓了好。
可是,当刘黑闼硬着头皮在这一亩三分地里熬了两个多月之后,他唯一的感觉就是——当农民比死还惨!
起码对他来讲是这样。想起从前那种跃马扬刀、驰骋沙场的生涯,想起那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刘黑闼还是会一阵阵地热血翻涌、心潮澎湃。
他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战士。
可家里人却不这么看。他们从小就看他不顺眼,给了他一个称谓——无赖。因为他从头到脚就没有一个地方不像无赖。他不但酗酒、赌博,而且游手好闲、打架斗殴、不治产业。父兄们为此经常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可他却屡教不改。家境本来就不好的父兄们最后对他死了心,干脆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让他自生自灭。刘黑闼为此也过了一些三餐不继的苦日子。好在一位与他交好的同乡大哥非常仗义,经常解囊相助,刘黑闼才不至于饿死街头。
这个大哥就是窦建德。
隋末农民起义大面积爆发后,刘黑闼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当即投奔了附近的变民首领郝孝德,从此找到了属于他的人生位置,开始否极泰来、风生水起。不久后他跟随郝孝德并入了瓦岗军,成为李密麾下的偏将。李密兵败后,刘黑闼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素闻其勇猛善战之名,任他为骑兵将领,最后刘黑闼实在看不惯王世充的所作所为,于是投奔了窦建德。
窦建德不忘过去的交情,立刻任他为将军,封汉东郡公。由于他历事多主、见多识广,加之生性诡诈、善观时变,所以窦建德经常把深入敌后的侦察、偷袭等任务交给他,而刘黑闼每次都能出奇制胜,多有斩获,在夏朝军队中享有“神勇”之名。正当刘黑闼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窦建德却在虎牢关下一败涂地,夏朝随之瓦解,刘黑闼看见自己刚刚展开的辉煌人生突然又变得漆黑无光。
命运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刘黑闼多年前赌咒发誓再也不回来的地方。
此刻,刘黑闼拄着锄头在田间愣神,他真的没想到奔驰在官道上的那群人是冲着他来的。
他更没想到从下一刻开始他就将扔掉锄头,重新回到战场,并且在半年之内横扫河北、屡败唐军,最后全部收复夏朝旧境,取代窦建德,自立为汉东王,成为与李唐朝廷争夺天下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那群神色凝重的人在田边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朝刘黑闼走来。
刘黑闼起初觉得有些诧异,可很快就认出了他们。
来人是高雅贤、范愿、董康买、曹湛……都是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昔日的战友。
刘黑闼笑了,把手中的锄头远远地扔了出去。他已经知道他们来干什么了。
刘黑闼猜得没错,高雅贤等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他们要拥他为领袖,再度起兵!
夏朝覆亡之后,相当一部分将领不愿投降唐朝,纷纷逃回家乡。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不要说像刘黑闼这种从来没当过农民的人,就算早年务过农的,在当了好些年威风八面的将军后,回到老家无论如何也不愿再拿锄头了。
不拿锄头拿什么?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拿刀。
虽然将军的头衔没了,可他们的刀还在,杀人越货的本领还在。
于是他们索性干起了老本行——劫掠州县府库,抢劫地方富户,凡是能搞钱的事情都干。如此一来自然成为民间一患。唐朝地方政府本来就想收拾这帮不愿归顺的残兵败将,如今他们又到处烧杀抢掠,已经严重触犯了大唐律法,唐朝各地方政府当然要采取高压政策,于是出动军队大肆搜捕,抓到之后就施以酷刑,严惩不贷。范愿等人不得不拖家带口,离开家乡四处逃亡。可走到哪里都是李唐的天下,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总不能一辈子就这么东躲西藏吧?
就在他们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时候,李渊颁布了一道诏书,要征召他们这些夏朝旧将前往长安,高雅贤等人都在朝廷公布的名单上。
听起来这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当高雅贤等人一碰头,大伙的意见却高度一致——这是个陷阱,长安万万去不得!
原因很简单:王世充投降之后,其麾下的单雄信、段达等人就全部被杀;而今他们要是傻乎乎地去见李渊,不等于自投罗网吗?
不,他们绝不会去!
高雅贤等人不说则已,一说起这些就血脉贲张、义愤填膺,最后大家纷纷表示:自从追随夏王起兵,十年以来,身经百战,此身唯欠一死!可大丈夫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决不能拿脑袋当别人的磨刀石!何不干脆以此残生,再创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
主意已决,众人指天盟誓——“吾属皆为夏王所厚,今不为之报仇,将无以见天下之士!”(《资治通鉴》卷一八九)
起兵计划一定下来,最后就是推选一位领袖了。
为了顺应天意,高雅贤等人决定焚香占卜,随后卜出的卦辞是:以刘氏为主,大吉。于是他们找到了刘黑闼。
这个初秋的黄昏,刘黑闼不仅扔掉了锄头,还宰掉了自己唯一的一头牛,搬出了家里所有的陈年老酒,和高雅贤等人痛快地喝了一场。
他奶奶的,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刘黑闼一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边心花怒放地想。
刘黑闼聚众起兵、攻陷漳南的消息传至长安,李唐朝廷虽说不上十分震恐,但也感到极为意外。七月二十二日,李渊不得不把河北的行政架构重新设置为战时编制,在洺州设立了山东道行台,任命淮安王李神通为行台右仆射。
对李唐朝廷来讲,刘黑闼这帮残兵败将实在构不成多大的威胁。他们觉得让唐朝的地方军队去对付就绰绰有余了。
从武德四年的中秋起,刘黑闼刮起的飓风就开始横扫河北了。
八月十二日,刘黑闼攻陷鄃县(今山东夏津县),唐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刺史权威、贝州(今河北清河县西)刺史戴元祥率部迎战,被刘黑闼击败,权、戴二人皆战死,所部人马和武器全部被刘黑闼俘获。十天后,刘黑闼攻陷历亭(今山东武城县东),俘虏唐屯卫将军王行敏。刘黑闼命令王行敏向他叩头,王行敏誓死不从,随即被刘黑闼斩首。
战报传来,李唐朝廷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李渊随即下诏征调关中的三千精锐步骑,命大将秦武通、定州(今河北定州市)总管李玄通率领,会同幽州(今北京)总管罗艺围剿刘黑闼。
刘黑闼初战告捷之后,流落各地的窦建德旧部渐渐来附,部众增至两千余人。刘黑闼遂于漳南设坛,祭奠窦建德的亡灵,以此激励部众的士气,并自立为大将军。
高耸的祭台上,一杆招魂的灵幡在秋天的大风中猎猎招展,发出阵阵裂帛似的声响。刘黑闼一脸肃穆地站在高台之上,感觉一股巨大而神秘的力量正在他的体内汩汩涌动。
刘黑闼相信,这一定是夏王的在天之灵赐予他的力量。
【大河南北风云再起】
造反有时候也是一种流行病。
尽管隋王朝早已灰飞烟灭,尽管深得人心的李唐王朝开国已经四年,可是这种流行病还是会在某些人身上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这是李渊在武德四年秋天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现实。他不得不相信,某些人就是天生反骨,简直无可救药!
本来河北出了一个刘黑闼就已经让李渊很有些不安了,没想到一个月后,河南又冒出了一个徐圆朗。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群雄中,徐圆朗可以称得上是一株典型的墙头草,或者说是一个资深的造反专业户。他是鲁郡(唐改兖州,今山东兖州市)人,隋朝末年落草为寇,大业十三年据本郡起兵,攻城略地,拥众两万余人,不久后归附李密;李密败亡后,徐圆朗于武德二年七月以数州之地降唐,被任命为兖州总管,封鲁国公;窦建德南下援救洛阳时,徐圆朗又叛唐归附窦建德,发兵参与进攻虎牢;窦建德败亡后,徐圆朗再度降唐,李唐朝廷既往不咎,封鲁郡公,仍任其为兖州总管。
按说到这个时候天下大势已经基本明朗,徐圆朗也该消停了吧?
不,他不消停。因为他并不认为一个小小的兖州总管就是自己的人生归宿。当河北的刘黑闼再度起兵后,徐圆朗便又蠢蠢欲动了。不久,刘黑闼派人与他联络,怂恿他起兵响应,徐圆朗正中下怀,欣然应允。
这一年的八月二十六日,唐将盛彦师奉李渊之命安抚河南,行至任城(今山东济宁市)时,徐圆朗突然发兵将他逮捕,再度举兵叛唐。
屡反屡降,屡降又屡叛!这帮人到底想干什么?
李渊真是搞不明白,现如今这天下像刘黑闼、徐圆朗这种“生命不息、造反不止”的人到底还有多少。
很快李渊就有了答案——这种人很多。
徐圆朗复叛后,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兖州、郓州(今山东郓城县)、陈州(今河南淮阳县)、杞州(今河南杞县)、伊州(今河南汝州市)、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曹州(今山东定陶县)、戴州(今山东金乡县)等八州豪强纷纷起兵响应。徐圆朗遂自称鲁王,随后又被刘黑闼任命为大行台元帅。
一时间,叛乱的烽火又开始熊熊燃烧,刚刚平定的大河南北风云再起。如果不及时将这些反叛势力扑灭,李世民中原决战的胜利果实必将付诸东流,而李唐王朝统一天下的日子亦将遥遥无期。
武德四年九月初,淮安王李神通率领关中精锐火速进抵冀州(今河北冀县),与燕王罗艺会合,同时紧急征调邢、洺、相、魏、恒、赵六州军队共五万余人,在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与刘黑闼展开会战。
这一仗唐军在兵力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