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蜀山封神 >

第137部分

蜀山封神-第137部分

小说: 蜀山封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星衡是又惊又怒,他虽然知道这些都是阵法衍化出来的幻像,但想到这两人日后上了封神榜便要成了这副嘴脸,心中的怒火便不住地上涌,大喝一声:“老子我就是要反抗天庭,从来就没有把那玉皇大帝放在眼里,你们能奈我何!”
“放肆!”这句话是朱厚燳说的。
“大胆!”这句话是白玠说的。
两人立即命令身后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动手,齐星衡已经动了真火,凛然不惧摆开血魔诛仙剑荡起千层血浪,这些南北二斗的星君生前便不是齐星衡的对手,死了之后,身上仅有一件封神法器随身,即便有北斗大阵也是无济于事。
齐星衡大发神威,血魔饕餮,顷刻之间把十三位星君杀了个干干净净。
朱厚燳和白玠大怒,同时出手,一祭紫薇玉,一祭长明灯,这两件宝物都是四御神兵,非同小可,齐星衡的血魔诛仙剑竟被压制,他被二人打得连连倒退,忽然大吼一声,放出剑中神魔,再次布成魔阵。
只是这次与先前不同,朱厚燳放出紫薇玉中九条紫气神龙,张牙舞爪,咆哮飞来,竟然一次缠住九个神魔,他冷哼一声,紫薇玉发出一声轻鸣,紫气震动,被裹住的九个神魔立即悲鸣一声,消散于无形,而另一边白玠也将剩下的三个神魔收入长明灯中炼化。

第一第二回 封神奥秘(下)
朱厚燳和白玠真的仿佛不认识齐星衡一样,一出手就都是杀招。而紫薇玉和长明灯作为四御神兵,威力无穷,血魔诛仙剑竟然完全被这两件宝物压制。
灯火和龙形紫气瞬间便将魔阵撕破,紧跟着就到龙气将齐星衡缠住,不待其挣扎,便被收入长明灯的灯芯紫焰之中。
火光一转,齐星衡整个人便砰地一声爆炸开来,化成一片血水,那看似微弱的灯芯被血水浇灌,非但不灭,反而哗啦一声,剧烈燃烧起来。
在不远处,齐星衡现出身形,他手持血魔诛仙剑,皱着眉,十分郁闷地看着面前的两个人。
朱厚燳冷笑一声:“齐星衡,你难道还要负隅顽抗么?”伸手一抓,九条龙行紫气成漩涡状盘旋飞出,带着一声声的龙吟,响彻整个星空。
而白玠也催动长明灯,一口仙气喷去,伸手一指,那灯光从里到外九种颜色层层相逆转动,放射出万道彩光,那光芒拥有无穷的能量,凡是被光芒照射到的地方都燃气熊熊烈焰。
“你们两个,去死吧!”此时齐星衡已经收回了第二化身天杀,修炼四部八凶秘典的他,此时凶性大发索性收了血魔诛仙剑,“天魔神光幻影!”
只见他浑身笼罩上一层血光,身体淹没在血红色之中,逐渐变得朦胧透明,双手开合之计,身形暴涨到三张多,眨眼之间已经化成一道淡淡的红影,双手结成的法印之中,射出无数道令神佛闻之变色天魔泣血神光,,真似天魔落泪,万里飘红,红光所到之初,连空间都似乎要被魔光融化。
这天魔泣血神光本来就是魔教的无上大法,此时齐星衡与恶念融合,全力施展比当初由化身天杀独自使出威力更强了百倍!
猩红的魔光与万彩灯光相遇,竟然不住地相互抵消,不过那长明灯毕竟是四御神兵之一,如果两人长时间相持,魔光不免被神灯化去,不过短时间内二者分不出胜负。
这时九条紫龙飞来,齐星衡大喝一声,浑身金光涌现,瞬间结成一具蚩尤魔铠,头生双脚,此乃蚩尤法身,万法不侵!任凭九条紫龙盘在身上,右手五指揸开,使出夸父擒日的神通,隔空向朱厚燳抓去。
朱厚燳被封做紫微大帝,身上有星辰之力护体,虽然被齐星衡捏在手里,紫衣上面自动飞出七点星光,环绕护体,夸父巨手捏之不破,他反而笑道:“原来你修炼了被陛下封印的八部乱世魔经,如此便更加留你不得!”骈指朝齐星衡一点,指尖飞出一道星光银线,趁着齐星衡全力应对两件神兵无法还手的功夫,闪电般飞射,正好从喉咙穿过。
“呃……”银芒一闪,齐星衡人头应手而落,不过那头颅却不落地,尸身更是不倒,人头飞在空中,一股仙气从泥丸宫中射出,在天上化作一柄刑天巨斧,兜头一下,登时将朱厚燳劈成两半!
白玠一见朱厚燳被斩,顿时慌了手脚,那天魔泣血神光最擅乘隙而入,仅有发丝般的一道血光从长明灯的灯光之中透入,正射中白玠眉心,他身子一顿,随后化成一片星光,飞上天空。
此时由于四圣归天,南天门已经立起,遥遥在望,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也隔空照耀,甚是明亮。
齐星衡收了神通,心中暗想,贾筱煜做出来这一切是要告诉我什么呢?难道是她参透了封神榜的奥秘,通过这个阵法将大家将来死后要封的星位都告诉我?还是要让我知道诸天神仙们的神通绝招,好让我日后遇到有个准备?
他正想着,南天门内又飞出一片黄云,晃眼之中飞到近前,黄云之上,立着十余位天神,数千天兵。
那为首的一位天神身披瘟癀铠,坐骑蟆狮兽,现出三头六臂,分别持着播瘟钟、种瘟丹、行瘟印、射瘟弓、两口天瘟轮,眉心处生出一直竖眼,射出耀眼金光,头顶上悬着一柄缓缓转动的宝伞,正是瘟癀伞。
单明轩!齐星衡一怔,看他左边立着四季瘟神:李中兴、宁寂子、窦秋雨、旗凌,右边站着五方瘟神,任飞、姜文轩、季衡、方仁、鸠无盐,前方左右分别有行瘟使者裘昆摇铃,施疫使者僧清华持幡。
单明轩大声道:“齐星衡,你竟然敢弑杀二御帝君,罪无可恕,趁早进我的瘟癀大阵吧!”说着将瘟癀伞一晃,涌出无量瘟癀之气,各路瘟神齐喝一声,同时出手,衍布阵势。
单明轩活着的时候,拼命想要布成的可诛天仙的完全版本瘟癀大阵,竟然在这里布成了!
齐星衡被困在幻波池内,贾筱煜布下的周天星斗封神大阵之中,毫不停歇地应对封神榜上的各路天神,一困便是三十六年!在这三十六年里,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件大事,就是满清成功粉碎了大明朝连番派出去的三十六路大军,在东北三省牢牢站稳了脚跟。祝锡吉先后进行政策改革,使原本处于穷山恶水之中的原始生番完成了向文明熟番的转变。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病重,关外三佛率领大小沙弥,摆下佛门的生死轮回大阵,为努尔哈赤诵经四十九天,妄图以人力挽救这位“明主”的生命,结果天数难改,关外三佛皆受反噬重创,几乎丧命,而努尔哈赤在弥留之际,封祝锡吉为大清朝丞相,让诸子拜祝锡吉为相父,从此撒手人寰。
努尔哈赤死后,诸子夺位,祝锡吉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了军民政体改革,提出满蒙汉三权分立政策,以极其高明的政治手腕,迫使努尔哈赤诸子妥协,虽然还没有达到三族人民平等,但也算是了不起的进步,而且发布国策,无论原来是哪一族人,只要入了清籍便是大清国民,大量吸纳蒙、汉两族的流民,鼓励生育,奠定了大清朝的人口基础。
其次,改革军政,由原来的满蒙汉八旗分开,变为混合部队,打破了原来满八旗高于蒙八旗高于汉八旗的常规,无论哪一族都是一样训练,以功勋决定赏额,除了正黄旗努尔哈赤的龙子凤孙之外,无论哪一旗的满足小孩都要跟其他两族一样服兵役,除非花很多钱的才能免额。
祝锡吉的一系列措施,极大地缓解了大清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增强了大清国力,随时准备出兵灭明,入主中原!
第二件事是在大明朝,1620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病死,其子朱常洛等级,便是泰昌帝,不过这位皇帝只做了几个月的皇帝,便也要一命呜呼。
这时候艾诚凌进言,说国师道行深厚,法力无边,得八景宫太清真传,尤其炼丹之术,便是传说中的太上老君也不过如此,他手上一定有起死回生的绝世仙丹!
甘道清这些年精研丹术,还真炼出一种能够活死人、肉白骨的仙丹,心中那股傲气也使他忍不住想跟当年为弘治皇帝偷天改命的地皇传人比一比,结果便献上一颗红丸仙丹,泰昌帝吃完口鼻窜血,立刻归天。
艾诚凌立即一方面纠集东林党的官员弹劾国师用毒药弑君,一方面呼朋唤友,找来各路神仙朋友帮忙围剿甘道清。
神丹失效,甘道清又羞又怒,一气之下连杀数位神仙,离开京城。
在以往的党争之中,甘道清一直都是有意无意地支持着杨光赫,这次为了对付杨光赫,艾诚凌赶尽杀绝,在随后等级的木匠小皇帝朱由校那里请来圣旨,斥甘宇清与其兄一党弑君,以谋反罪论处。
此时甘宇清还在大草原深处与蒙古人大战,眼看就要全歼蒙古主力,取得彻底的胜利,接到圣旨之后立刻傻眼,手下军将一下子溃逃大半,甘宇清气苦,率领自己的铁杆部队三万多人,日夜奔袭,先杀死继任的大同总兵,紧跟着连叩数城,杀到北京城下,而这时,早有准备的艾诚凌已经调集八镇总兵等在城下。
艾诚凌怒斥甘宇清是叛贼,甘宇清施展轩辕秘法,使天降大雨,大家的火器大部分失去效用,然后双方在滂沱大雨之中展开了厮杀,十余万人杀了七天七夜,使得北京城下鬼哭神嚎,血流满地。
就在这时,杨光赫率领满门老小来到城上,劝阻双方停战,告诫二人,万万不可分裂内耗,并且在北京城楼上,亲自跪在艾诚凌的面前,许诺愿辞去首辅之职,愿作一镇总兵,他日亲自率兵出关,征讨满奴。
因为连年征战,屡战不胜,杨光赫在朝中的威望已经是一日不如一日,朝政大部分为艾诚凌把持,只是他杨家根深蒂固,艾诚凌暂时不能把他怎样,这时见到宿敌服软示弱,也忌惮甘宇清兄弟的实力,便借坡下驴,应允了此事,给甘宇清正名,不过不允许杨光赫外放总兵,只在京中做一闲吏,等国力强盛之时,再让他领兵出征!

第一第三回 金台拜将(上)
在政治上,以杨光赫和艾诚凌为首的两派党争不断;在军事上,杨光赫主持的三十六路诸侯讨伐沈阳,连年出兵,屡战不胜,动则几十近百万大军,从全国各地调上来的物资钱粮全部耗在这上面,从嘉靖朝末年到天启初年,这近百年间,大明朝的国力由弘治朝的中兴昌盛逐渐走向没落。
现如今过时甘道清逃亡,甘宇清率军退出长城,跑到呼和浩特暂驻扎。
杨光赫被贬为城门官,朝堂之上东林党独大。
艾诚凌指出,这些年,连年征战,导致国力空虚,而且屡战屡败,很明显原来杨光赫的策略就是错误的,所以接下来要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调大将洪承畴为蓟辽督师,统兵三十万驻兵锦州,遍地修葺石垒碉堡,连接医巫闾山布下坚固的防线,在后方主持移民耕种,他的反客为主步步为营的策略终于得以实现。
而在大明朝休养生息的时候,大清国由于祝锡吉的军政改革策略迅速强大起来,聚拢满蒙汉三族精兵共一百万,虽然都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半民兵性质,但由于当地民风彪悍,在冷兵器年代,战斗力丝毫不比大明朝那些专业的兵户弱。
从此,大明朝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而大清国由战略防守改为战略进攻,双方经过了一百多年的交锋终于改变了相持形式。
这一日,正是崇祯十五年,春三月,祝锡吉上金銮殿,向皇太极启奏:“我听闻当初明朝天启皇帝病逝,新登基的崇祯帝不满艾诚凌把持朝政,又联系当年破败的杨家人夺权,把个大明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又因连年灾害,地震洪水,气候变冷,使得中原大地,起义军遍地丛生。”
略顿了下,他又接着说:“我大清这些年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康,东北大地,龙兴之所,神佛保佑,连年丰收,灾害不生,百姓安居乐业,可谓一派盛世,然现如今帝星在此,明主降生,天命所归,焉能得让朱家小儿窃得国器?此大明天数将尽,我夜观星象,朱明仅剩一年气运,不过苟延残喘而已!”
“遂请奋起三族将士,整顿兵马,兴龙驾雄师,入主中原,上应天命,下顺黎民,解中原百姓灾祸之苦,消九州大地变革之灾,可择日出师,恭行天罚,则社稷幸甚!百姓幸甚!乞赐详示施行,谨具表以闻!”
此时皇太极已经是病入膏肓,身体虚弱之极,他询问左右,此时朝中大权为祝锡吉独揽,连多尔衮也得来抱他的大腿,那些什么关外三佛、各路神仙论道行都比祝锡吉高,但抡起政治手腕叠成堆也赶不上,文武百官谁也不敢说祝锡吉一个不字。
听见皇上询问,百官纷纷表示力挺,皇太极立即批准,择黄道吉日金台拜将,令大军出征。
夜里,祝锡吉独自一个人在屋内,利用封神之人特殊的联系查看远在峨嵋山上的封神榜,此时榜中已经有一小部分星位亮起,一闪一闪,颇为神秘,祝锡吉运指掐算,忽然脸色一变,张口朝榜中喷了一道仙气,随后便看到封神榜上面似乎有了一个影子,就好像两张不同空间里的封神榜重叠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