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重生之妙尼 >

第103部分

红楼重生之妙尼-第103部分

小说: 红楼重生之妙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菱见了薛宝钗,站起来双手合十道一声:“姑娘。”

薛宝钗微笑道:“你现在很好。我可得恭喜你,如今能进宫了,步步高升了。只是以后若出息了,别忘了咱们这些人便好了。”

香菱忙道:“一尘不敢忘了姑娘和太太的大恩大德。以后也会天天在菩萨面前替姑娘和太太诵经祈福的,保佑太太和姑娘一辈子平安喜乐。”

薛宝钗笑一笑,道:“多谢你的这一片好意了。你如今进宫,跟着妙玉师父好好修行过日子吧。”说完便自跟王熙凤等人说话去了。

贾宝玉和林黛玉见了妙玉等几个,心里很是舍不得,只是贾母在跟前,不好表露出来,只能略略说上几句客套话,那眼里却是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来的不舍。

贾母命上早点,王熙凤忙服侍着给贾母挑点心,道:“有备好的百合粳米粥和莲子银耳汤,老祖宗用什么?”

贾母道:“粳米粥不大能消化,就来一碗银耳汤吧。”

王熙凤忙去张罗。

贾母又对妙玉等人道:“进宫的路还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到宫里的饭,你们就多用一些吧。”

妙玉四人坐在备好的素席上,各自吃了一些。晴雯本自要多吃一碗,见别人也都放了碗,忽地眼又瞥见宝玉正往这边看,一脸不舍的样子,忽地吃不下了,也下了席。

尤氏此时过来了,见过贾母,又跟惜春说了几句送别的话。

薛宝钗和林黛玉几人也都吃过了,过来仍陪了贾母坐下。

这时林之孝家的进来,禀道:“老爷让老奴来禀一声,宫里来的车马已候在府外,来的宫里的公公也已用过酒饭,还请几位小师太早些出去。”

妙玉等几人一下子站了起来,心里忽地生出一种不舍来。

贾母率众人送出仪门,两辆青布大车候在那里,惜春忽地给贾母跪下,磕了三个头,有些哽咽地道:“孙女任性,让老太太操心了。孙女就此别过,请老太太别挂念了,只当从来没有我这个人好了。”

贾母也甚是伤感,扶了惜春起来,道:“也罢了,咱们祖孙一场,缘分也还在的。只是以后你可不像是在家中了,要什么有什么,以后你可得自己照顾自己了。”

香菱和晴雯也都跪下,向众人磕头。

贾宝玉和林黛玉也都有些伤感,看着妙玉在一旁合十垂目,对四周不闻不问,好似一切与她无关似的。他们心里想着的是妙玉,舍不得的是妙玉。探春也很不舍,但她心里挂念的是惜春,好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只是这一切都无法表露出来,各自伤感罢了。

忙乱一阵,四个人终于一起上了前面那辆大车,后面的车里装的是妙玉和各人的箱笼行李。

几个婆子媳妇一起将车拉到外院,然后换了小厮拉车,出了侧门,早有人拉了马候着,这时套上车。这时另有贾珍带了几个家人,同了宫里来的的三个太监,骑了马一起往皇城方向赶去。

从此,世上再无惜春、香菱和晴雯这三个世俗中人了,只在佛门多了一花、一叶、一尘三个弟子。

这一去,四个人将开启另一段人生。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她们呢?

ps:

这一去,四个人将开启另一段人生。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她们呢?继续关注哦个世俗中人了,只在佛门多了一花、一叶、一尘三个弟子。

这一去,四个人将开启另一段人生。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她们呢?

ps:

这一去,四个人将开启另一段人生。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她们呢?继续关注哦

 69。刚入宫嬷嬷暗轻慢 初相见公公实倾服1

(六十九)刚入宫嬷嬷暗轻慢初相见公公实倾服

妙玉、一花(晴雯)、一叶(惜春)、一尘(香菱)四个人坐在车里,并不敢揭帘往外看,只听得外面车来人往,马蹄声急,很是热闹,想是在繁华的大街上行驶。

行了半天路程,终于到了停了下来,只听外面有人交涉,原来是到了皇城的城门口了,这便是皇家禁区,等闲人是进不得的。只听贾珍跟那三个太监道了别,隔了车,对一叶道:“妹子,往前便是皇宫了。哥哥也不能去了,你自己多保重吧。”

一叶此时倒有些伤感,低声道:“多谢你来送我。以后你就当我死了吧,别挂心。多替嫂子想想,跟她好好过日子,少折腾便好了。”

贾珍本自跟惜春不大亲密,但此时知道她这一去便是再也见不着了,心里也不禁伤感,道:“妹妹说的是。哥哥以后一定想着妹妹今日说的话,好好过日子的。妹妹,你自己保重,哥哥这就去了。”说完,便打马带了那几个家人小厮,回府去了。

这里城门关口查看了令牌,见是平日时常出入的太监,便也放行。那三个太监的马已由贾珍带了回去,两个太监亲自驾车往里边走,另一个坐在车前引路。

妙玉等人这才明白,原来那两个太监不过是宫里粗使的太监罢了,另一个是跑腿带人的。

行了一顿饭工夫,便又到了内城门口,那个领头太监一样地拿出令牌,说明原委。但内城门的盘查更严了一些,就有人来掀帘看了一下,见是几个妙龄尼姑,没有别样,笑一笑,又去看后面箱笼。经领头太监解说了一番,才放行了。

进了内城门,又行了一盏茶的功夫,那个太监便请四个人下车。早有一乘精致小轿候着,还有一辆华盖缨络车,三个小太监垂手侍立,还有一个穿戴不凡的嬷嬷领了两个小宫女等着。

那太监便交待道:“这位是慈恩堂管事的董姑姑屋里的蔡嬷嬷。董姑姑以前是宁太妃跟前的老宫女,伺候着太妃娘娘升仙,如今不舍得离宫,皇上建这慈恩堂供奉太妃娘娘,董姑姑便求了皇上来这里管事。”

妙玉想不到自己到慈恩堂主事,却还有一个管事的。不禁低声问:“公公,在慈恩堂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听董姑姑的?”

“差不多吧。皇上因为她是太妃娘娘的旧人,爱屋及乌,自然也要尊重她的意思。你们到了慈恩堂,可得讨了她的欢心才好,不然日子可是不好过的。”

“多谢公公指点。”妙玉感激道。

“不客气。到了宫里,大家伙都是一样的了。你们是贾妃娘娘特荐的,咱家也不能不关照一些。”

“公公如何称呼?以后我们也好替公公在菩萨面前请愿祈福呢。”

“咱家姓王,宫里赐名喜寿,新来的都叫我喜公公。”

“多谢喜公公了。”

王喜寿领了四人见那蔡嬷嬷。四个人一齐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尼见过蔡嬷嬷。”

那蔡嬷嬷上下打量了一番妙玉,再看了看跟在后面的三个人,微微皱了皱眉头,道:“你就是妙玉?老身只当是如何得道的**师,却原来是这样妙龄的女子,再怎么,道行只怕也浅,哪里担得起这样重任!原来贾贵妃的眼光却并不风见得如何高明。”

妙玉听在耳朵里,却并不生气,微微一笑,道:“嬷嬷说得是。贫尼还年轻,道行也尚浅,自己也疑惑为何贾妃娘娘会青眼相加。贫尼心里也是诚惶诚恐呢。如今不得已到了这里,还请嬷嬷多担待一些,不吝赐教,以保贫尼等人替皇上当差不致有差。”

那蔡嬷嬷听得妙玉如此沉着大气,说话也婉转妥贴,不由又多看了妙玉一眼,方笑道:“你倒还有些见识。看来贾妃的眼光也不算不高明。罢了,董姑姑还等着呢。咱们一起过去了吧。”便先上了轿。

那两个小宫女让四个人上了车。两个太监抬轿,一个太监驾车,那辆装行李的车仍跟着,两个小宫女便坐在行李车的车辕上。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七弯八拐的,终于到了一个所在。那两个宫女跳下车,一个去扶蔡嬷嬷,一个来请四个人下车。

ps:

妙玉初一入宫便遇上厉害嬷嬷;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继续关注哦(六十九)刚入宫嬷嬷暗轻慢初相见公公实倾服

妙玉、一花(晴雯)、一叶(惜春)、一尘(香菱)四个人坐在车里,并不敢揭帘往外看,只听得外面车来人往,马蹄声急,很是热闹,想是在繁华的大街上行驶。

行了半天路程,终于到了停了下来,只听外面有人交涉,原来是到了皇城的城门口了,这便是皇家禁区,等闲人是进不得的。只听贾珍跟那三个太监道了别,隔了车,对一叶道:“妹子,往前便是皇宫了。哥哥也不能去了,你自己多保重吧。”

一叶此时倒有些伤感,低声道:“多谢你来送我。以后你就当我死了吧,别挂心。多替嫂子想想,跟她好好过日子,少折腾便好了。”

贾珍本自跟惜春不大亲密,但此时知道她这一去便是再也见不着了,心里也不禁伤感,道:“妹妹说的是。哥哥以后一定想着妹妹今日说的话,好好过日子的。妹妹,你自己保重,哥哥这就去了。”说完,便打马带了那几个家人小厮,回府去了。

这里城门关口查看了令牌,见是平日时常出入的太监,便也放行。那三个太监的马已由贾珍带了回去,两个太监亲自驾车往里边走,另一个坐在车前引路。

妙玉等人这才明白,原来那两个太监不过是宫里粗使的太监罢了,另一个是跑腿带人的。

行了一顿饭工夫,便又到了内城门口,那个领头太监一样地拿出令牌,说明原委。但内城门的盘查更严了一些,就有人来掀帘看了一下,见是几个妙龄尼姑,没有别样,笑一笑,又去看后面箱笼。经领头太监解说了一番,才放行了。

进了内城门,又行了一盏茶的功夫,那个太监便请四个人下车。早有一乘精致小轿候着,还有一辆华盖缨络车,三个小太监垂手侍立,还有一个穿戴不凡的嬷嬷领了两个小宫女等着。

那太监便交待道:“这位是慈恩堂管事的董姑姑屋里的蔡嬷嬷。董姑姑以前是宁太妃跟前的老宫女,伺候着太妃娘娘升仙,如今不舍得离宫,皇上建这慈恩堂供奉太妃娘娘,董姑姑便求了皇上来这里管事。”

妙玉想不到自己到慈恩堂主事,却还有一个管事的。不禁低声问:“公公,在慈恩堂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听董姑姑的?”

“差不多吧。皇上因为她是太妃娘娘的旧人,爱屋及乌,自然也要尊重她的意思。你们到了慈恩堂,可得讨了她的欢心才好,不然日子可是不好过的。”

“多谢公公指点。”妙玉感激道。

“不客气。到了宫里,大家伙都是一样的了。你们是贾妃娘娘特荐的,咱家也不能不关照一些。”

“公公如何称呼?以后我们也好替公公在菩萨面前请愿祈福呢。”

“咱家姓王,宫里赐名喜寿,新来的都叫我喜公公。”

“多谢喜公公了。”

王喜寿领了四人见那蔡嬷嬷。四个人一齐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尼见过蔡嬷嬷。”

那蔡嬷嬷上下打量了一番妙玉,再看了看跟在后面的三个人,微微皱了皱眉头,道:“你就是妙玉?老身只当是如何得道的**师,却原来是这样妙龄的女子,再怎么,道行只怕也浅,哪里担得起这样重任!原来贾贵妃的眼光却并不风见得如何高明。”

妙玉听在耳朵里,却并不生气,微微一笑,道:“嬷嬷说得是。贫尼还年轻,道行也尚浅,自己也疑惑为何贾妃娘娘会青眼相加。贫尼心里也是诚惶诚恐呢。如今不得已到了这里,还请嬷嬷多担待一些,不吝赐教,以保贫尼等人替皇上当差不致有差。”

那蔡嬷嬷听得妙玉如此沉着大气,说话也婉转妥贴,不由又多看了妙玉一眼,方笑道:“你倒还有些见识。看来贾妃的眼光也不算不高明。罢了,董姑姑还等着呢。咱们一起过去了吧。”便先上了轿。

那两个小宫女让四个人上了车。两个太监抬轿,一个太监驾车,那辆装行李的车仍跟着,两个小宫女便坐在行李车的车辕上。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七弯八拐的,终于到了一个所在。那两个宫女跳下车,一个去扶蔡嬷嬷,一个来请四个人下车。

ps:

妙玉初一入宫便遇上厉害嬷嬷;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继续关注哦(六十九)刚入宫嬷嬷暗轻慢初相见公公实倾服

妙玉、一花(晴雯)、一叶(惜春)、一尘(香菱)四个人坐在车里,并不敢揭帘往外看,只听得外面车来人往,马蹄声急,很是热闹,想是在繁华的大街上行驶。

行了半天路程,终于到了停了下来,只听外面有人交涉,原来是到了皇城的城门口了,这便是皇家禁区,等闲人是进不得的。只听贾珍跟那三个太监道了别,隔了车,对一叶道:“妹子,往前便是皇宫了。哥哥也不能去了,你自己多保重吧。”

一叶此时倒有些伤感,低声道:“多谢你来送我。以后你就当我死了吧,别挂心。多替嫂子想想,跟她好好过日子,少折腾便好了。”

贾珍本自跟惜春不大亲密,但此时知道她这一去便是再也见不着了,心里也不禁伤感,道:“妹妹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