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

第66部分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第66部分

小说: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不妨好好和你们相处,就是为了面子上头好看,你们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少不得敬着她,将来分家的时候给她儿子也分一些,她儿子若是个成才的,将来何愁没有好日子过?若是不成材,再多的家业到他手里,也迟早都是被败坏干净的结果。”
潘金莲点头道:“你说的是,理就是这么一个理,可谁能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不心动呢,更何况我那婆婆娘家穷怕了,看银子看得比什么都真。她打得什么主意,我也看得出来,大爷一向防着她,哪里肯和韩家做亲家?昔年大爷该娶亲的时候,她就一门心思地想让大爷娶她外甥女儿,将来好和她一条心,幸亏那时候老太太还在,没让她得逞不说,还将她外甥女儿活生生拖成了一个老姑娘,最后不得不也做了续弦。如今大爷都娶了我,没想到她还是不死心,眼看她侄女儿也长大了,还有几分姿色,竟是连脸面都不顾了,要让她侄女儿给大爷当二房。反正我也不是那等贤良的人,刚成亲才没几个月,就要巴巴地给夫君纳二房。就让她等着吧,说不得也落得个她表姐的下场。”
王熙凤笑道:“话是如此说,只是你也要当心,美色当前,男人哪里有一点都不心动的,多防着她点。”
潘金莲点头,说:“我会的。”
王熙凤说道:“幸亏太太没生出儿子,将来还要指望你哥哥,否则如今只怕我也要防着了。”
潘金莲会意,说:“续弦生下的儿子和前头发妻留下的儿子,都是嫡子,偏又不是一个肚皮里头出来的,自然不一心,若是那等教养的好的,许也能够兄弟同心,若是教养的不好,和仇人也差不多了。”说着,笑王熙凤,“你怕什么,太太的侄女儿邢蚰烟是个有成算的,虽然家境不好,她这个人却是要脸面讲廉耻的,哪里肯给人当小,不像我那婆婆的娘家人,一听说有银子可图,就忘了什么是廉耻了,浑然不顾体面,就巴巴地将女孩子送了过来。还说什么书香门第呢,我看呐,就是一般人家都做不出这等事体来。”
王熙凤附和着:“你说的是。也不知邢家是如何一回事,邢大舅夫妻两个没一个是明白人,一个是吃酒赌博、眠花宿柳,不务正业,只知道问自己已经出嫁的姐姐要银钱;一个是一味听从夫君的主意,贪图享受,不问是非。难得这两个人居然生出了这么一个水晶心肝的姑娘,实在是通透的很。学问什么的我也不懂,就不说了,看她为人处事,真不像是邢家的人,也不贪慕富贵,我往常给她送点东西,她不但不收,反倒要打赏送东西的丫鬟点什么。真真是叫人敬服,这样的姑娘生在邢家,遇上那等不晓事理的父母,真是可惜了。偏又许给了薛家,那薛蝌倒是个好人,可惜他母亲病着,管不得家事,如今一应事体都是薛姨妈管着,又有夏金桂这个堂嫂在上头,将来还不知道要怎么磋磨呢。”说着,便连声叹息。
潘金莲笑道:“我倒是没你这么悲观。幸亏薛蟠娶了这么一个媳妇,薛姨妈如今想必也没什么心思管薛蝌了,邢蚰烟过去了,日子才好过呢。”
王熙凤一想,点头说:“果然是这个道理,是我想的差了。”说着,便笑了起来,“当初薛姨妈将邢蚰烟说给薛蝌,还特特地说邢妹妹安贫乐道,是个荆钗裙布的女儿,怕薛蟠匹配不上他,才说给薛蝌。未曾没有给薛蝌娶个没有什么家产,娘家也无势力的女孩,好压制薛蝌。不然,你只看,薛姨妈怕糟蹋了邢妹妹,那夏金桂出身也好,容貌也好,怎么反倒不怕糟蹋了夏金桂呢?还不是嫌弃邢妹妹的身家。看中了夏家无子,好谋夺人家的家业。不曾想夏金桂性子如此之暴烈,竟然拿住了薛蟠。我那好姑妈还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潘金莲说道:“意料中事,那夏家无子,只有夏金桂一个女儿,将来指望她管家理事,招个上门女婿的,若是性子软弱,可不是被人给拿捏住了,如何保得住家业?必定是夏家早想到不肯让她受委屈,才将她教养得十分厉害。也亏得她厉害,才没吃亏,否则依着薛蟠的性子,她也落不着什么好,只怕连嫁妆、家产都给人夺了。”
王熙凤叹道:“你是不知道,这夏金桂确实难缠,如今不但薛蟠都被她给辖制住了,连我那好姑妈都说不过她,一说她她便寻死觅活的,将家里闹得不得安宁。还是薛宝钗说她,她无话可答。”
潘金莲便抿着嘴笑:“那是,薛姐姐锦心绣口,见闻又广,心计又高,为人又好,最是个人人敬慕的好人,哪里有她摆不平的人。只是不知道,将来谁有那么大的福气,能得了她为妻呢。”
王熙凤听了,笑道:“你这张嘴儿,还真是的,若是叫我那好姑妈和表妹听了,还不知道要气成什么样呢。”
潘金莲笑道:“生什么气来?我这都是好话,恨不得将全天下的好话都加到她们头上呢。她们只有感激我的份,哪里会生气?”
王熙凤瞅着潘金莲笑:“我不信我那两个姑妈的心思,你就没看出来?”
潘金莲笑道:“二太太和薛姨妈的心思,如今是尽人皆知了,她们倒是谋划的好,什么金玉良缘的,好大的名头。我只知道,老太太在一日,她们便难以得逞。”
王熙凤说:“唉,说句不好听的话,老太太毕竟年事已高,又是个*热闹的性子,不大注意保养自己,我只担心……”
潘金莲会意,说:“各人有各人的缘法,都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了那时候,依着宝玉的性子,只怕还有的磨呢。”
王熙凤摇了摇头,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我看宝玉近来对薛宝钗倒是亲近了些,反倒是二太太似乎开始担忧拿捏不住薛宝钗了,我听说她近来使人盯着宝玉呢,不许他多与薛宝钗来往,只是叫他攻书。这等事情与我们无关,我担忧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你不知道,当年为了给宫里的贵妃娘娘营造省亲别墅,家里的银子是流水一样的往外淌。你也知道,家里人口多,进项少,哪里有那么多的现银用?当时为了此事,老太太亲自发话叫向林姑父借银子。当时想着宝玉与林妹妹定是能成的,家里谁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谁曾想到,林姑父刚一到京,就给林妹妹定了门亲事,家里少不得将银子还给她。”
潘金莲对此倒是并不知情,闻言惊讶道:“怎么,修大观园还用了林妹妹的银子?唉,也不知道二太太是怎么想得,一边花用人家的银子,一边还指使人说林妹妹家里穷,连一应供给都是花用舅舅家的银钱。”
王熙凤冷笑道:“她自然是要给她的外甥女造势了。”
潘金莲笑着说:“你也别为此费心,横竖如今你也不管家了,这些和你也没多少关系。将来若是真要还钱,自然有老爷和二老爷呢,断然没有要你拿着嫁妆替公中填补的道理。”
王熙凤笑道:“正是如此。如今我只管哄着巧姐儿和荃哥儿,什么管家理事,都和我没关系。”言毕两人相视而笑。


、韩氏出招金莲破解

韩氏不傻;当日见邢夫人只是转移话题;就知道将贾宝玉说与张家姑娘是没门了,心里不免十分遗憾,然而她也明白,若非无奈,谁肯将自己的儿子送上门去与人做赘婿?寻常人家尚且不肯的事情,荣国府是公侯之家;那贾宝玉又正是荣国府老太太的心尖子;宫里贤德妃娘娘的亲弟弟;僭越一点说;那就是当今圣上的小舅子,这样的人当然更是不可能去给人当赘婿了,也只得熄了这个心思,将注意力都集中到孙绍祖身上去了。
然而孙绍祖早就在她入府的十多年之间养成了极高的警惕性,除了先头她和韩玉恒刚到京城的时候,见了一面,这段时间,根本就连个面都不露,照此发展下去,韩玉恒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勾引上孙绍祖?韩氏越想越急,一时却也无法。这一日她猛然想到自己并不了解孙绍祖的喜好,如何能够对症下药?顶好是让韩玉恒了解到孙绍祖的喜好,以便投其所好,赢得孙绍祖的欢心,方能成事。
而要想知道孙绍祖的喜好,最好最快捷的法子莫过于直接到孙绍祖房中,看看孙绍祖的日常用具。还可以顺便看看潘金莲房中的摆设,看看她的嫁妆,若是能够从她手中弄出一些好东西,就更好了。打定主意,便带了韩玉恒直奔潘金莲房中而去。
潘金莲听得韩氏带着韩玉恒来了,心中明白两人这是来打探消息的,也不说出,只满脸笑容地迎了出去:“太太和表妹怎么来了,也不提前知会一声,媳妇好服侍着太太过来。”
韩氏笑着说:“左右今日无事,我就带着你表妹来看看你。你表妹成日家说不知道如何收拾屋子,我想你是在京城长大的,又是公侯之家的女儿,人又妥帖稳当,必定十分擅长收拾屋子,就叫她来问你。偏她脸皮薄,不好意思自己来,非要缠着我也一起来,我只好一起来了。”
韩氏带着韩玉恒到潘金莲房中一看,只见陈设十分简单大方,倒是也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便称赞道:“到底是大家子的姑娘,看看这眼光,就是好。玉恒,你多学着点,若是不懂,回头多向你表嫂学习。”
韩玉恒接着奉承:“姑妈说的是,表嫂真是蕙质兰心。玉恒以后常来向表嫂请教,还请表嫂不要嫌弃玉恒愚笨。”
潘金莲忙道:“太太谬赞了,媳妇当不得这样的夸奖。表妹才真是人中龙凤,单是看表妹这一身妆扮,就别出心裁,应该是我多向表妹求教才是。”
韩氏笑说:“你们也别互相夸奖了,都是亲戚,常来常往才好。”
潘金莲心道,你们谋算我男人,我可不想和你们常来常往,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韩玉恒是巴不得经常来,好多见孙绍祖几次,争取早日勾引成功。各怀鬼胎的两人忙应了。
那韩氏见几上摆了一件汝窑美人觚,知道是件好东西,便示意韩玉恒索要。
韩玉恒得了韩氏的暗示,便目不转睛地盯着看,露出十分喜*的神色。
韩氏咳了一声,呵斥韩玉恒:“你这丫头怎么这么没见过世面,盯着你表嫂的东西看什么看?”
韩玉恒一脸无辜:“姑妈,这个美人觚真好看,我想着,这样东西若是摆到姑妈房里,岂不是相得益彰。”
韩氏便看向潘金莲:“媳妇,你看?”
潘金莲便露出十分为难的样子:“可是不巧了,表妹若是看上了别的东西,我自当双手奉上。只是这件东西却是宫里贵妃娘娘赏赐的,我实在是不敢擅自送人。”
韩氏听了,只得罢了。
韩玉恒笑道:“还是表嫂有福气,有个当贵妃娘娘的姐姐真好,能有这么多好东西赏赐,只恨妹妹没有这样的一门好亲戚。”
潘金莲闻言,正色道:“表妹此话差矣。有道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荣国府能够出一位贵妃娘娘,那都是圣人的恩典。荣国府上下都深感皇恩浩荡,都想着尽忠职守,报答皇恩,哪里敢想着谋取什么好处?”
韩氏听潘金莲拿冠冕堂皇的套话糊弄自己,心中不悦,可又无法说她说的不对,也不好帮着韩玉恒分辨,便瞅了韩玉恒一眼。
韩玉恒讪讪地说:“表嫂说的是,玉恒年纪小,不懂事,表嫂莫怪。”
潘金莲含笑说道:“京城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说话行事都当谨慎小心。表妹刚来,以后小心些就是了。”
韩氏与韩玉恒碰了一鼻子灰,见潘金莲拿大道理压自己,眼看也沾不上什么便宜,便略坐了坐,就走了。
潘金莲送了两人出去,眼见两人越走越远,冷笑两声,想占老娘我的便宜,你们下辈子再想吧。扭头便叫司棋:“叫人将屋子里头的地都给擦了,我嫌脏。”想了一想,又说道,“将韩氏姑侄用过的茶碗也收起来,脏得很,别弄混了。”
司棋笑问:“奶奶既然嫌脏,不如干脆给扔了?”
潘金莲白了她一眼:“保不齐这姑侄两个还要来,若是扔了,到时候还要拿新的给她们用,我都可惜我的茶碗。”
司棋忍着笑:“还是奶奶会过日子,奴婢这就叫人去收拾。”
潘金莲便在院子里头站着,只等到屋里里头收拾干净了,才进屋。
却说韩氏姑侄回到房中,不免说说潘金莲。
韩氏说:“看起来倒是个绵软的性子,真接触起来也是个滑不留手的货色。”说着,又叹气道,“好一个汝窑美人觚,值不少钱呢,可惜没弄到手。”
韩玉恒接话:“她抬出宫里头的贵妃娘娘,我们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不是贵妃给的,只好不提了。”
韩氏说:“明日我便叫她来,直接和她说你的事情,看她如何反应。”
韩玉恒忙道:“此事全凭姑姑谋算。”
到了次日,韩氏便打发了人叫潘金莲,说有事情和她商量。
潘金莲心知韩氏叫自己就不会有什么好事,十之□就是为了韩玉恒的事情,因孙绍祖对韩玉恒确实无意,便也不担心,施施然地去了。
果不其然,韩氏刚一见面,便对潘金莲说道:“你嫁到孙家也几个月了,到现在肚皮还没个动静,大爷如今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