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

第26部分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第26部分

小说: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金莲看了薛宝钗一眼,这是解围呢,还是火上浇油?听了这话,王夫人不是要更生气了,还没娶媳妇呢,就要忘了娘了,这话说的可不是正好在王夫人心上拿针扎。
便留神去看王夫人的脸色,果然见王夫人本来就沉着的脸上,更是阴沉的能挤出水来了。
贾宝玉漱了口,也顾不上和王夫人说些什么,便急急忙忙地走了。
王夫人浑身都散发着我很生气、别来惹我的低气压,除了薛宝钗是故意而为,潘金莲几个可不想成为被殃及的池鱼,便寻了借口都走了。
薛宝钗自然是要留下,好安慰她那脆弱的心灵受到了伤害的好姨妈了。
潘金莲回了缀锦楼,手里拿了本书看,老半天还没翻动一页,她的心思哪里在书上,其实是在仔细思量王夫人在林黛玉吃的药里动手脚的可能性。
是了,不想让自己讨厌的人成为自己的儿媳妇,碍于孝道,又不能和头顶的婆婆明晃晃地对着干,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只有一个,让这个人死去或者虚弱地不能成亲,一了百了,干净彻底,釜底抽薪,任是贾母再厉害,也不能让一个死人或者是一个明知道命不长久的人给自己当孙媳妇。
而死亡又分为暴毙与久病、缠绵病榻,无药可救两种。一剂药害死林黛玉这种事情,极为容易暴露,作为王夫人这种内宅妇人来说,不会蠢笨到选择这种方法。
那么,在林黛玉经常吃的药丸中动些手脚呢?这就很好办了,林黛玉因为瘦弱,给人的感觉就是身体不好,只要稍微在药里动上那么一点手脚,不管是在里头下点慢性毒药,还是放一点根本就不治病的东西,天长日久,不是这毒药要了她的命,就是小病拖成了大病,药石无效了。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林黛玉的身体慢慢地垮掉了,别人都会说林黛玉父母的身体都不好,她胎里就弱,所以才会早夭,和荣国府一点关系也没有,也不会有什么人起疑心。
放在潘金莲面前的,看起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告诉林黛玉,一种是视若无睹,其实,她从来都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凡是对二房和王夫人不利的事情,她都得去做。若是在王夫人通往贾家最高权力的路上,不给她放几块拦路石,那就可以想见,等着大房的将会是什么。
便宜老爹贾赦只有两个儿子,嫡子贾琏,庶子贾琮。贾琏娶了王夫人的侄女儿王熙凤,并且和王夫人走得很近,更为重要的是,贾琏没有儿子。贾琮那就是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人,如果贾琏以后一直没有儿子,大房就算完了。
贾赦承继的爵位不知道最后会落到哪里去,她不是没有听说过,有犯了错的人,被皇帝给夺爵,将爵位赏给了那人的弟弟。
贾赦昏庸无能,邢夫人贪财无知,贾琏和王熙凤简直就是王夫人的贴心人、她命令的最忠实的执行人,她不过是个庶女罢了,也左右不了贾家的大局,可是她就是不甘心,不愿意让王夫人一帆风顺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即便只是小小地给王夫人添点堵,让王夫人不快,她也是高兴的。
潘金莲合上书,唤绣橘:“去林姑娘那里,就说我见林姑娘身上带着的那个香囊很是别致,问问是谁做的,叫她来给我说说如何做的。”
绣橘应了一声,便去了。
不多时,青雀就到了,给潘金莲行礼请安。
潘金莲便说:“坐吧。”
青雀便斜着身子坐了,将自己拿来的画图打开,说:“姑娘看看,这就是那香囊上绣的图案。”
潘金莲便让人找了布料来,让青雀给自己描图案。
潘金莲左右无事,便和青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说了许多这图案的别致之处,又叫绣橘去倒茶,忽然不经意地提了一句“听说林妹妹吃着什么人参养荣丸、天王保心丹的,我听说有的药性相克,也不知道真假”,随后就又说起了香囊怎么做才好看。
等青雀将图案描好,潘金莲便谢了她,绝口不提其他,倒是真的开始做起了香囊。
青雀是个机灵的,早在绣橘来叫她的时候,就知道潘金莲肯定是有话要和她说,因此,格外警醒。看着是心无旁骛地描绘图案,其实潘金莲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认真听了。中间那一句自然格外放在心上。
描好了图案,也不多说,转身就回潇湘馆去了。
到了晚间,自然找了个合适的时间讲话一句不拉地学给了林嬷嬷和红鸾听。
林嬷嬷便让红鸾拿了一枚林黛玉素日吃的人参养荣丸来,自己仔细收了,自去安排不提。
早在林黛玉还在扬州还未回京城的时候,林如海因为对荣国府起了疑心,私下早已安排好了人手,悄悄到了京城,开起了铺子,做起了生意。
贾府的奴才就没有不贪心的,只花了点小钱,自然就有人肯给林嬷嬷行了方便。
过了几日,外头就传来消息,说是那人参养荣丸里掺进了一些萝卜汁,与人参药性相克,吃的少了倒是不打紧,时间长了却是会损害五脏六腑。
得了消息,林嬷嬷心中暗恨王夫人阴毒,竟然用这等手段来害林黛玉。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便也不做声,打发人给林如海送了信。悄悄将王夫人处送来的人参养荣丸都给替换掉了,其后,王夫人处送来的什么天王保心丹自然也是被掉了包。
林如海接到来信,气得恨不得打到荣国府门上,只是他官场历练多年,早已沉稳老练,心中暗恨王氏,愈发疏远贾家了,明面上却是和荣国府来往不断。
王夫人还不知道自己精心想出来的法子被人识破了,还正高兴于林黛玉命将不久的梦幻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


、打平安樵道士说亲

潘金莲自己拿着把小团扇子扇风,一边扇还一边说:“今年这天气真是怪了,往年哪里热成这样?这才到什么时候,就热得人浑身不得劲,就连园子里头有山有水的,都热成这样。”
贾惜春抿着嘴笑:“人都说‘心静自然凉’,二姐姐可是心里有事?”
潘金莲笑骂:“你倒是我肚子里的虫儿?”
贾探春说:“都快到端阳了,可不是热?只是今年,似乎热得很了。”
几人正说话,贾母那里就来了丫鬟传话:“宫里娘娘赏赐的节礼到了,老太太让各位姑娘去呢。”
潘金莲笑道:“还是娘娘惦记我们。”说着,便起身和贾探春、贾惜春往贾母那里去了。一路上还叽叽咕咕地说着不知道娘娘会赏赐些什么东西。
到了贾母那里,给贾母请过安,贾母吩咐丫鬟:“将娘娘赏赐给几位姑娘的东西拿来。”
便有丫鬟将东西取了过来。
几人一看,上头还贴着签子,写着各人的名字呢。只见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
潘金莲拿起一把宫扇来,站到贾母身边,给贾母打起扇子来,贾探春和贾惜春见了,也不甘落后,都拿了扇子给贾母扇风。
把贾母乐得心花怒放,笑道:“真是孝顺的孩子,不枉我疼你们。”
鸳鸯便讨贾母的欢心:“老太太慈爱,对几位姑娘都是一样的好,三位姑娘才这般孝顺。”又和三人开玩笑,“三位姑娘长来才好呢,我们也好省省心,歇一歇。”
潘金莲笑说:“只怕我们要是日日这样服侍老太太,你们要不高兴了。”
贾母也凑趣说:“既然有了迎丫头、探丫头、惜丫头,还要你们几个做什么,明儿个就送你们都回家去,也让公中省了不少的银钱。”
鸳鸯听了,忙也拿了一柄宫扇,往贾母身边凑过来,将潘金莲挤到一边,说:“这可不行,我可不离开老太太。二姑娘,你行行好,就让我表现表现吧。”说和,就给贾母扇风。
潘金莲故意不肯让,又将鸳鸯挤到一边,鸳鸯又回过身来挤她,两个人是你争我抢,互不相让。直把贾母和贾探春、贾惜春、一干丫鬟笑得前仰后合。
两人见贾母笑得开心,就愈发争的卖力,贾母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拍着床榻,说:“可乐死我了,这迎丫头和鸳鸯两个还真是有趣。”
最后,还是潘金莲住了手,怏怏地往地上椅子上一坐,叹息说:“唉,不抢了,抢不过鸳鸯姐姐呀。”说着,看向贾探春和贾惜春,“你们两个只顾看戏,都不帮我。”
鸳鸯故意做出一副胜利的喜悦样子,一脸的得意,站到贾母身边。
贾母看看潘金莲忧郁愤懑的样子,再看看鸳鸯得意洋洋的样子,顿时又大笑起来。
贾惜春就问道:“不知道老太太得了什么赏赐?”
贾母笑着推鸳鸯:“还不快把我的东西拿出来,也好让她们都开开眼界。”
鸳鸯和琥珀便将东西拿了出来,几人一看,比自己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便都上前去看,潘金莲笑道:“到底娘娘有孝心,这东西确实好。”
贾探春、贾惜春便也都称赞。
贾母说:“你们大嫂子、二嫂子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宝玉比你们多了二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
潘金莲便笑道:“宝玉是娘娘的至亲兄弟,原也该多给的。”
到了次日,王夫人那里打发人来说:“娘娘让人送来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清虚观凉快,五月初一日,老太太要去那里看戏。姑娘们若是愿意,也可以跟着去。”
贾惜春忙向潘金莲道:“二姐姐,你前儿还正说天热。不如我们也去,也好凉快凉快。”
贾探春也说:“一年到头,也难得出去一趟,现成的机会,我是要去的。况且,这清虚观不必别的道观,那里的观主是张真人,当年还是咱们祖父的替身呢。先皇都称他为‘大幻仙人’,现在又掌管‘道录司’印,又被当今圣上封为‘终了真人’,人都说他是神仙呢。我们就是去沾沾张神仙的仙气也是好的。”
潘金莲便说:“你们都去,就剩我一个也没什么意思。我也去。”说着,就叫司棋,“去回太太的话,就说我们姐妹三个都去。”
司棋应了,便往王夫人那里去了。
到了五月初一,众人起了个大早,早早的就去了贾母那里吃饭。
贾母兴头也极好,还给几人讲往年去清虚观上香的事情。
到了时辰,外头便请贾母等人往清虚观去。
贾母是一品诰命夫人,自然要乘坐匹配她身份的轿子,便坐了一乘八人大轿。
李纨、王熙凤、薛姨妈等三人每人做了一顶四人抬的轿子。
薛宝钗、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
潘金莲、贾探春、贾惜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
贾宝玉乘了一匹马。
其余跟去的家下人等不可胜数。
虽然路程不近,但贾家去的人多,倒也不显寂寞。三人说说笑笑,偶尔还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还掀起车帘子,往外看看风景。刚开始还是街上的风景,后来,见出了城,才有些趣味。
刚到观前,就听见钟鸣鼓响,十分热闹。
潘金莲笑道:“你们听,这里好生热闹。”
就听跟来的丫鬟说:“姑娘们,下车吧,老太太已经落轿了。”
几人便都下车,自然有婆子在下头搀扶着。
就见前头林黛玉和薛宝钗也下了车,等着三人一起进去。
潘金莲等人便都跟着贾母,一层一层的瞻拜观玩。
因贾母年老,过了不多久,就入了净室歇息。就听贾珍说张道士来给贾母请安。
贾母连忙让他进来,两人讲些闲话。
这张道士便问起了贾宝玉的亲事,还说:“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潘金莲心内一突,这个张道士,怎么倒是管起贾宝玉的亲事来了,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仔细一想,便有些回过味来。
刚刚十五岁,长的不错,根基家当,都匹配贾宝玉,这些词语都指向一个人——薛宝钗。可不是,贾母刚刚替薛宝钗过生日,过得就是十五岁的生日,薛家虽然没落了,可毕竟还是巨富,且薛姨妈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
怪道贾元春专门让人从宫里送了银子出来打平安樵呢,感情就是应在这里了。
是了,昨日就听说贾元春赏赐的东西,贾宝玉的和薛宝钗的是一样的。当时自己还纳闷来着,自己和贾探春、贾惜春的三人的一样倒是说得过去,都是贵妃娘娘的妹子嘛,倒是一视同仁的意思。可林黛玉的东西和自己三人的也一样,这倒也能说是贵妃将她看做是自己的妹妹。贾宝玉是贾元春的同母兄弟,多赏赐几样东西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任凭是谁也说不出什么来。论理,贾元春和林黛玉是姑舅姐妹,和薛宝钗是两姨姐妹,自然是和林黛玉更亲近的,怎么反倒更为看重薛宝钗呢?若说是贾元春看薛宝钗更为亲近,那也显然是不可能的,贾元春在省亲之前,根本就没见过薛宝钗,哪里来得看重?这件事情还真是奇怪。再者说了,省亲的时候,贾元春看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