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

第17部分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第17部分

小说: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金莲心里盘算着,在座的人自然也都没有闲着,都在猜测着到底是什么事情。
外面的戏曲早就停了,众人各有所思,一时之间,整个贾府静得可怕。
然而,等了许久,也不见贾政回来,贾母心中喜忧不定,便起身往大堂门外廊下走去,众人,便都跟着往外走。
又过了许久,就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说“给老太太、大老爷、大太太、太太报喜。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
贾母忙问道:“喜从何来?”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贾母听了,只觉得贾元春总算熬了出来,顿时高兴不已。
王夫人听了,心中更是欢喜,瞥了邢夫人一眼,哼,我的女儿当了皇妃,想和我争,做梦去吧。
邢夫人听了,虽然也高兴了片刻,看见王夫人那由内而外的气势,发自肺腑的笑容,怎么看都觉得刺眼。
潘金莲听了,便知道从此贾家大房是彻底没有和二房抗衡的筹码了。
薛姨妈听了,心中暗爽,看,我多有先见之明,早早地和姐姐说定了薛宝钗和贾宝玉的亲事,现在,贾宝玉那就是皇帝的小舅子啊,正经的皇亲国戚。一时心里有又几分难过,若是当时不听姐姐的,让薛宝钗入宫待选,说不定也能博得皇宠啊。那脸上,便有几分阴沉不定。
李纨是觉得和她根本就没有关系,贾元春当了皇妃,心里念着的肯定是她那个兄弟贾宝玉,是绝对想不起来贾兰的,既然对贾兰并无帮助,那和她也没关系。
尤氏是想着,幸好自己一直和荣国府交好,对王夫人也是毕恭毕敬的。
贾母笑得满脸都是褶子,高兴地说:“有品级的,都穿了服饰,跟着我去给宫里谢恩。”
说着,便由鸳鸯等丫鬟服侍着回去穿上自己的诰命服饰了。
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也都按品装饰了,跟着贾母乘了轿子入宫谢恩去了。
贾珠生前只是个举人,李纨自然没有品级。贾琏虽然是同知,可他是花钱捐来的官,因此,王熙凤也没有品级,便留下来和潘金莲等人说话。
王熙凤笑道:“娘娘的生辰好,早就有人说她命格贵重,入宫这几年,总算是熬出头了。”
李纨说:“娘娘不但封妃,封号还是贤德二字,可见娘娘真是品行出众。”
潘金莲说:“还不知道娘娘是如何高兴呢。”
贾探春笑言:“太太昨日还正提起大姐姐,说不知如何了,今天就听见大姐姐的喜讯。”
贾惜春道:“大姐姐品行出众,得此大恩倒是并不稀奇,难得的是正好赶到二老爷的生辰。”
几人听了,都说:“可不是,这喜讯正好在今天,可不是娘娘的孝心让老天都感动了。”
不说主子们是如何高兴了,就是宁国府和荣国府的丫鬟小厮婆子们,也都是欢欣雀跃、得意洋洋,觉得荣国府成了皇帝的亲家,自己便是做奴才的,也觉得脸上有光。
好消息传得非常快,许多有来往的人家不等贾家去报喜,便派了人来道贺,便是一些素日没来往的人家,也都巴了过来。
荣国府迎来送往,更是热闹非凡。
次日一早,几人到贾母那里给贾母请安,就听贾母讲些天家气象的闲话。
就听王熙凤处的平儿亲自来报信,说是贾琏和林黛玉明日便到了。
贾母闻言,愈发高兴。
果然,次日午间,就听说林黛玉回来了。几人便都道贾母那里去等她。
过了不多时,就见一群婆子丫鬟簇拥着林黛玉来了,林黛玉出落得越发超逸了。
贾母一见林黛玉,便将她搂到怀里,问了在扬州的琐事,才说起贾元春的喜事。
林黛玉便又给贾母和王夫人道喜。
贾母见跟着林黛玉的婆子却不是她的奶娘王嬷嬷了,且又多了两个眼生的丫鬟,便问:“这是谁,怎么不见你的奶妈了?”
林黛玉便答道:“这是父亲的奶兄家的,原是我祖母的陪嫁丫鬟所生。王嬷嬷身体不好,到我来的时候,竟然起不来身,就先留在苏州了,便由林嬷嬷跟着我。这两个都是昔日母亲挑了服侍我的姐姐,都曾经在母亲身边服侍过的。实在不忍心让她们也留在苏州,便也带过来了。”
林嬷嬷和红鸾、青雀便上前给贾母行礼请安。
贾母因听说林嬷嬷是林如海的奶兄之妻,想来也是在林家颇有几分脸面的,就让琥珀将她扶了起来,还叫琥珀搬了凳子给她做。贾母见红鸾、青雀行礼说话都不错,又得知她们都服侍过贾敏,便没说什么。
林嬷嬷谢了贾母,便侧着身子坐了,拿出了一叠子清单,“来之前,老爷吩咐过,虽然老太太是姑娘的外祖母,可姑娘毕竟姓林,断没有然外家替自己养女儿的规矩。这是老爷备下的银子,还请老太太收了,否则,姑娘也不好长久在这里住着。”
这话,很明显,那意思就是,林黛玉可不是来打秋风的,她是来贾家借居,花的可是自己的银钱,可不是来蹭吃蹭喝的。
贾母心中不悦,便沉了脸:“嬷嬷这是何意?难道我贾家还养不起一个外孙女了?”
林嬷嬷的一大优点就是坚持不懈:“老太太慈爱,只是如今专门有那一起子小人,最是好盯着来往的亲眷。而且这是老爷安排的,奴婢也是奉命行事。”
贾母只得当众接了林嬷嬷递过来的清单,说以后林黛玉的一应开支都从里面支取,并不用贾家的一文钱。
在林府的时候,红鸾、青雀两人就将紫鹃和林黛玉给隔开了,只让她歇着,或做些杂事,紫鹃虽然有意接近林黛玉,奈何却没找到机会。如今,回了贾府,紫鹃便想着将两人排挤出去,可两人配合默契,还有个雪雁给两人打下手,林黛玉又习惯了两人的服侍,因此,这贴身服侍的活儿,紫鹃就没抢到手里过。有心向贾母告状,可那样就显得自己没本事,紫鹃姑娘郁闷了。
林黛玉是个心细如发的,又有红鸾、青雀两人打理,林嬷嬷坐镇,给贾家众人的礼物便都派人给送了过去。
不说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潘金莲、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几个,就是寡居的李纨和李纨的儿子贾兰、宁国府的尤氏、来贾家住着的薛姨妈、薛宝钗,以及赵姨娘、贾环和周姨娘都得了礼物。一时之间,众人都说林黛玉会做人。
王夫人处无趣,几人便还时常借着给贾母请安的借口,到贾母院子里去找林黛玉玩耍。
就听林黛玉说:“你们知道不知道,听说贵妃娘娘要回来省亲了。”
贾惜春抢着说:“前儿刚听二嫂子说了,说是如今当今圣上
最是贤孝,对太上皇、皇太后都极为孝顺的,因他如此孝顺,便也体贴别人父母儿女的心思,每月逢二六日期,便准许亲眷入宫探视娘娘们。太上皇、皇太后又下了圣恩,说是准许凡是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都可以请娘娘们回家省亲。”
贾探春也说道:“听说如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这岂不有八九分了?
潘金莲笑道:“我们贾家家世也不弱于周、吴两家,且这事情还关系到贵妃娘娘的脸面,想来必然也会有行动的。”
林黛玉说:“你们的消息可都落伍了。我听宝玉哥哥说,家里已经开始准备要动工了。”
贾惜春连忙问道:“可知道在哪里不曾?”
林黛玉笑道:“自然还是就在园子里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的地方呢,图样都画好了。”
几人想了一想,都说:“三里半大小的地方?着实不小了。也就该在园子里,倒是省些事情。”
又过了几天,就听说园子里已经开始动工了,贾宝玉时常带着人去看,潘金莲叹息道:“可惜我们姐妹都是女儿身,不然,也可以跟着去看看,也不知那里现在改成什么样子了。”
林黛玉笑说:“我们都不急,二姐姐倒是急了。叫宝玉哥哥来给你讲讲。”
便打发了小丫鬟去叫贾宝玉,贾宝玉便兴冲冲地来了,绘声绘色地给众人讲述自己的见闻。
几人听了,愈发神往,半晌,贾惜春叹气说:“不听了,听了也不能去看,愈发愁人的慌。”
说着,便起身走了。
几人哈哈大笑,也都散了。
不提贾家众人为了贾元春省亲花费了多少心思,到了十月末,才将将准备齐全,贾政便上本申请贾元春省亲。皇帝便批准贾元春次年元宵节的时候回贾家省亲。
到了省亲的正日子,贾母等有品级的,都穿着了合品级的服饰,潘金莲等人也跟在旁边,就站在大门外等着贾元春的到来。
等了许久,才见贾元春坐着一顶八个太监抬着的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
贾母带头在路边跪下,潘金莲等有样学样,也都跪了下来。
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潘金莲等人便自己站了起来,眼看着贾元春进了贾府的大门。
一时,贾元春游览完省亲别院,便到贾母处去了。
见到贾元春,众人便都行礼。
贾元春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呜咽对泣。
潘金莲等人在旁,见此情状,也不免陪着流泪。
跪了半天,自然贾元春也赏赐了些东西来。
等贾元春走了,贾府众人才算是松了口气,夜里也睡得香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心直还是有意为之

因贾母想念史湘云,便打发人去史家接了她来,史湘云来得倒是快,潘金莲等人得到消息便都陪着在贾母那里说话。
贾母见一屋子的小姑娘们,便问几人的生辰。
各人便都说了,因薛宝钗正好将要过十五岁生日,贾母便问:“你母亲打算怎么给你过生日呢?”
薛宝钗笑道:“倒是不曾听她提起。”
贾母便说:“姨太太也太减薄了,如此,便由我给你过生日吧。”
薛宝钗忙推辞说:“不过是个小生日罢了,哪里值得让老太太操心呢?”
贾母正色道:“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倒是该好好办一办。”
潘金莲心中暗笑,可不是,贾母的潜台词就是,看,薛宝钗你都十五岁了,都到了及笄之年了,就该说门亲事了,怎么还赖在我贾家不走呢?
薛宝钗对贾母的潜台词也是心知肚明,只是不能言说,便只得低了头,谢过贾母的心意。
贾母便让人叫王熙凤来。王熙凤听得贾母叫她,急忙过来了。
贾母便说道:“你薛大妹妹将过十五岁生日了,她素来稳重,不喜奢华,我便替她过生日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出资二十两银子,你看着操办吧,不过一定要热闹些,要有酒有戏。”说着,便让鸳鸯从自己的私房里拿了二十两银子交给王熙凤。
王熙凤笑嘻嘻地接了银子,故意对贾母抱怨道:“老太太也太偏心了。我整日在老太太跟前伺候,也不见老太太说一句给我过一个生日的话,就更别提还出银子了。”说着,便扭过头去问薛宝钗,“薛大妹妹,你也教教我,怎么把老太太的心给拉过去呢?”
薛宝钗笑而不言。
王熙凤便故作沮丧:“唉,我们就是不招人待见呐,得,我也不问了。”说着,拿了银子左看看右看看,看个不休。
贾惜春觉得奇怪,便问道:“二嫂子,你看着银子做什么?难道这银子有什么奇怪的吗?”
王熙凤说道:“好妹妹,你不知道。嫂子是在看,这银子能不能生得出银子来。”
贾惜春更奇怪了:“银子难道还能生得出银子来?”
王熙凤道:“我也知道不能,只是,老祖宗说了,这二十两银子,还要热闹,要有酒有戏的,我是看看,这银子是够支付戏钱呢,还是够支付酒钱呢?”
贾母笑道:“这个凤丫头,你这是变着花样地说我给的银子少了”
王熙凤说:“老祖宗也知道不是,您那库房里,多少好东西呢,巴巴找了一块不知道放了多久的银子来给我。这不是摆明了要我往上再贴补些?”
贾母笑道:“我不管,我就出这二十两银子,够不够的,你看着办吧,若是花不完,你就留着自己花,全当是我赏给你的,若是不够用的,也别来找我,你就自己想法子填补上。”
王熙凤听了,面上现出害怕的模样来,抬脚连忙往外走。
贾惜春见她走得匆忙,含笑问道:“二嫂子,你走这么快做什么?”
王熙凤回头说:“哎呀,四妹妹,你不知道,我怕自己再不走,老太太连这二十两银子也不给了,要让我自己都出呢。”走到门口,还不忘回过头来说“老太太真是偏心。”
惹得贾母和潘金莲等人都哈哈大笑。
贾惜春笑道:“二嫂子真是有趣。”
贾母笑道:“她也是大家出身,哪里就少了这二十两银子来着?我就爱她这样,好哄着我笑。”说着就问薛宝钗:“爱吃些什么东西?爱听什么戏?你说了,我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