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

第173部分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第173部分

小说: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她驳斥简亲王妃的话让其他人感觉是如骨鲠在喉的别扭。幸亏她是皇后。场面上没人敢反驳她,但当朝皇后亲汉的形象却在满蒙女眷的心中落下了不好的影响。

只不过眼下,三位汉妃眼见皇后为她们说话,自然是满脸笑容。谈话间也放松了许多。与赫舍里讲一些西南边陲的风土人情,赫舍里听得兴起。

云南,广西,广东,这三个地方碰巧前世她旅游的时候都去过。相较于现代旅游风景区的人工圈景。实际上她更向往现在三地原生态的风景。

心里知道因为路况等一系列的原因,可能这辈子也不能到这些地方去走访。但是现在听当地人讲讲故事解解渴也好。

令三妃觉得好奇的是,皇后娘娘对汉文化以及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的风俗很是捻熟。基本上她们说什么。她都能插上话。

一点都不像她们之前担心的,对方只知野蛮落后的草原部落,而不知中原真正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缔造者是目前人口分布最广的汉人。

皇后对汉文化如此了解。想必皇上也查不到哪里去。看起来,民族矛盾真的要退居二线了。她们三家的王爷可以世代镇守封地,没有后顾之忧了。

可以说,这场恳谈会非常的成功,从早上一直聊到中午吃饭。赫舍里别出心裁地请她们吃了一顿结合了粤菜,淮扬菜,鲁菜以及湘菜的混合席面。为此,御膳房还专门研究了突击筹备了整整一个月。

就连赫舍里自己也感叹,果然潜力什么的,都是靠挖的。在吃这顿之前,她都不知道原来御膳房能做出这么地道的地方菜。

在缺少咖喱,番茄沙司。洋葱等辛香料的情况下,中国菜最原始的味道让赫舍里觉得以前吃了那么久的宫廷菜,果然还都只是家常菜,没有到宴会级别。

中国人的传统,好东西只会特殊的时候拿出来给别人享用。自己日常吃用都是稀松平常。就连御膳房的厨子都是一样。要不是她开了菜单特别要求,他们才不会拿出看家本事。

客人们很满意。赫舍里自然很高兴,她自己也过了一把瘾。饭后,还有下午茶,下午茶之后,是互赠礼物。

三位汉妃进贡给皇后的,当然是西南的特产,而赫舍里赏给她们的,除了身上穿的这套行头之外,还有一人一支满族式的花簪。

一天的应酬下来,她非但没觉得累,还很舒适。这么长时间,在满蒙之间周旋,听着她们说蒙古草原说满族传统。心里即便不屑也不能表露出来。

今天不一样,表面上是为了安抚三藩,可是实际上,她并不是曲意讨好适应,而是重温旧梦,汉民族在清军入关之后,遭到了几乎变态的打击。

仅仅是剃发易服一项,就使得汉服在后世被旗袍取代,以至于现代大多数人都认为旗袍才是代表中国的传统服饰。而辫子头的出现,更是把汉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思想彻底颠覆了。

理发行业空前兴盛,就是从清军入关开始的。虽然赫舍里对男人女人全都留长头发,搞得和雌雄同体一样很不感冒。但清朝人这样留一根鞭子更让人觉得别扭。要剪就索性剪成齐耳短发,干净利落。

至于衣服,汉服虽然繁琐不便于穿戴,但貌似长袍马褂也是一样,所以有钱人家的小姐都有丫鬟伺候,实在是身上的衣服,她一个热穿不了啊!

可惜,自己现在是少数民族妇女,不能对这项坑人的国策发表修改意见。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眼前这件大事一了,赫舍里放下一桩心事。只等中秋节的时候,玄烨和太皇太后回京,让太皇太后出面再请她们吃饭。

也不知道太皇太后是不是真的能够洞察世事,早早地就预判到清朝的历史即将进入新的一页,所以突然之间把三藩王找来,打预防针。

八月初,康熙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回京。赫舍里带着懿妃谨妃到西华门接驾。左看右看不见玄烨身边有蒙古小妹妹出现,小松一口气。看起来某人还算识相,没像上回一样,太皇太后一开口,就服了。

安顿好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赫舍里首先向太皇太后汇报了宫里这一个多月的动向。以及招待三位汉人王妃的过程。

圣驾回来后没几天,八月初十,昭嫔马佳氏再传喜讯,她竟三度怀孕。赫舍里因此找玄烨商量,景阳宫的张佳氏七月里病卒,她的意思是,把原来住在长春宫的易常在,董答应迁入景阳宫。长春宫只留下马佳氏和一位答应乌拉那拉氏。

玄烨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至此内廷的格局初定,具体安排如下:

东六宫:

钟粹宫:惠嫔,和常在

景仁宫:懿妃

景阳宫:易常在,董答应

承乾,永和,延禧三宫暂时空置。

西六宫:

启祥宫:李常在,王常在

咸福宫:谨妃,乌常在,陈答应,伊答应

长春宫:昭嫔,那答应

储秀,翊坤,永寿三宫暂时空置。

翊坤宫和承乾宫,由于名字中带着“乾坤”二字,不能随便安排人。永寿宫离养心殿最近,赫舍里猜太皇太后会把它留给某个特定的人。至于永和宫嘛,不知道乌常在是不是还有这个福气入住呢?

随着马佳氏的三度怀孕,赫舍里开始相信,历史自动修复了,因为惠嫔生了三阿哥,反倒让玄烨想起了二阿哥的生母,这不能不说是马佳氏真的得了玄烨的心。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居然是自己。

眼见得马佳氏这块挡箭牌越来越给力,赫舍里却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真的要看着他和别的女人生出五十几个子女吗?她问自己。

然而,想来想去,纠结来纠结去,答案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这事儿,她做不了主。就连和玄烨最没距离感的懿妃,都不能留玄烨在景仁宫四天以上,都不可能。更何况是自己?

皇后固宠是一回事,皇后独宠也许可行。但若后宫只有皇后一个人生孩子,绝无可能。福临算上早夭的孩子,一共八个儿子六个女儿。

这十四个孩子中,除了荣亲王是孝献章皇后所生,福全和玄烨是妃子所生。其他的儿子女儿都是庶妃所生。所谓庶妃,既不是答应也不是常在,没有封号,还生卒年不详。

可见得皇帝爱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只不过是让这个女人生的孩子得到最好的待遇,让其他女人统统都默默无闻而已。

先皇的那些庶妃们,待遇还不如张佳氏,她至少是个答应,他日玉牒上,会有景阳宫张佳氏的字样。

赫舍里只能这么安慰自己,目前玄烨内廷的这些女人,都是可追溯源头的,他没有招惹来路不明的共女子。这说明他没有到处拈花惹草。至于现在的这些,都是合法的,有头有脸。

她发现,现在自己真是越来越淡定了,只需一番心理建设就能让自己安于现状,不去想这是和许多个女人分享一个丈夫。

前世死活不能接受的丈夫出轨,在这里居然合法化了。而且还必须做出求之不得的样子。老天,你这是在讽刺我以前心眼儿太小了吗?

赫舍里把东西六宫的安置情况和太皇太后一说,老太太眼睛一眯,笑了出来:“这样很好,空着的就让它空着吧,如今你当家,我是越来越放心了。”

“全凭皇祖母的教诲,孙媳妇半点不敢擅专的。”赫舍里老老实实地低头,意思是你还有什么中意的姑娘想要弄进来的,尽管都弄进来吧。

我把地方都给你留好了,足够安置一二十人,您来一个我收,哦不,玄烨收一个。您来一打,他也照收不误,有的是地方。

————————————————————————

重点推荐

《大清俏警花》作者:维洛溶溶。女刑警清穿,破案谈情两不误。

 第二百二十八章 送客

太皇太后觉得赫舍里终于彻底乖顺听话了,玄烨则觉得赫舍里越来越和自己的心意了。自己想到没想到的事情,她都有本事帮自己打理得熨熨贴贴的。有她这位贤内助坐镇内廷,他完全无后顾之忧。

因此,每天晚上到坤宁宫吃晚饭,成了他的保留节目,即便今天已经想好要别的宫里留宿,饭还是要在老婆这儿吃。

于是,经常吃完晚饭就顺便留宿了,别的宫里即便翻了牌子得了通知也只能是空等一场。赫舍里对此听之任之。她不觉得这是特权。

因为她的心里价位虽然逐年降低,朝封建家庭正妻的方向靠拢,但毕竟是由高到低的转变,真要她像古代贤妻那样,看着丈夫和和别人同房,自己甘守空闺却还没到这个境界。

这段时间出门避暑,自己和三个孩子日日相守。她才开始真正进入母亲的角色。渐渐从心里上认可自己的丈夫是个皇帝。

要把一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认作丈夫,对她来说难度不是一点点。不过好歹认识他十几年,做夫妻也快十年了,再不适应也适应了。

更何况,环境磨练人,他的成长非常迅速,现在已经完全独当一面,支配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了。而她也在和太皇太后以及一众属下的博弈中,找到了平衡点。

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天,玄烨在保和殿摆宴,款待三位藩王,许下了很多承诺,其中包括朝廷的财力物力支持,以及三位在西南边陲的自主权不变等等。

这个时候,边上其他陪坐的王爷比他们的老婆要识相许多,他们纷纷对吴三桂等人表现出了善意。现任显亲王是耿精忠妻子的侄子。见了耿精忠要叫姑父的。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这场宴席请的都是爱新觉罗家的自己人。

慈宁宫里,太皇太后宴请三位王妃,也是这么个状况。有太皇太后压阵,那些个满蒙王妃们只管低头吃饭,不敢有任何不满的情绪。

赫舍里在边上做陪客,看着大家表面上其乐融融实际上互相利用。心说怎么和现代谈生意的饭局这么像呢!

三藩王在京中呆了三个月,直到十月底才动身回家过年。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次三藩王进京。埋下了一颗不大不小的炸药。吴应熊的长子吴世藩,被爷爷藏在装行李的箱子里,带出京了。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

十二月。皇后千秋节,内外命妇进宫朝贺的时候,建宁公主带着小儿子吴世琳进宫,谎称自己的儿子感冒了,身体不舒服。赫舍里信以为真。还送去了好多药材。

等到除夕吃年夜饭的时候,公主带来的吴世藩已经是家奴假冒的了。当然,现在是没人看出来。只是这次过生日,赫舍里收到了许多茶叶和刺绣织物,一看就是江南来的东西。心中喜欢,却也疑惑。往年收到的都是金银珠宝珊瑚玉器之类的,今年风向怎么变了?

她不知道,自己招待汉妃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堆汉人吃用的东西如何讲究,汉人的养生之道之类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众外命妇们这回就来投桃报李了。无意间在京城吹起了一股汉文化热。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清初反清人士的热情,南边的凤还是越吹越紧。曹奎送来的密折无不传递着山雨欲来风满楼起气息。

玄烨对此早有安排,一方面让曹奎做了一次小报记者。用政府公告的形式把三藩王进京接受接见,宴请,以及皇上皇后太皇太后三方面赐下大批礼物的事情公诸于众。

一方面以明年是太皇太后整寿为由,加开一次恩科,由玄烨亲

自命题,而且放宽了限制,那些取消避讳不得参考,以及守孝不得参考。宣布明年为了给太皇太后庆生,大赦天下,要普天同庆。

除了这些,玄烨还在正月祭祖的时候,特别给三藩王留了福果,派人星夜兼程送往三藩驻地以示恩宠,这在往年都是从来没有的。

让然,这一切都让曹奎给事后直播了。于是,玄烨希望看到的场景出现了,反清志士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三藩王。有一些秘辛一一被挖掘,三藩顿时成为众矢之的。

朝廷大方承认,有些事情是他们为了讨好我们而做的,虽然事先不知情,但是事后我们表示很高兴。

其中包括吴三桂私自诛杀南明桂王以及其他王室成员的事情,尚可喜尚之敬父子私自屠了广州城的事情,以及孔有德镇压广西农民起义军的事情。

朝廷就是因为这许多的“丰功伟绩”所以才给了他们异姓亲王的殊荣。许诺他们割据一方的权利。这些密料,汉人们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玄烨这个时候却把它们全部公开了出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宣扬“功绩”是一方面,努力制造事端是另外一方面,赫舍里完全不知道,当年玄烨用来打到鳌拜的法子,这回用在了吴三桂的身上。

平西王在三藩中所辖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玄烨这次就选择他作为重点“照顾”对象。所以,光传绯闻是不够的,康熙十三年二月,玄烨下令吏部,把云南一省的官吏任免权,以及财政大权以实物形式送往云南。

所谓实物形式,就是把空白的任免公文,以及刻好的官方印章送到云南。本来,朝廷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