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

第142部分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第142部分

小说: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面面相觑,娘娘怎么这会儿又淡定了?合着您只是想确认皇上今天把自己献给了工作?反常,娘娘太反常了。大家低头闷笑。顿悟了。

没想到,几分钟后,她们越来越英明神武的皇上做了一件更加英明神武的事情。娘娘刚刚坐到床沿上,含烟忽然急匆匆进来:“娘娘,小魏子公公求见娘娘,说是皇上有手谕要他亲自送到娘娘手中。”

赫舍里一愣:“手谕?”含烟点头。珍儿和玲儿快手快脚地帮她重新穿衣服敷面,手忙脚乱了一通。扶着她重新坐到榻上。小魏子是玄烨身边得力的内侍,大有未来大总管的派头。玄烨几乎每天都带着他进进出出。让小魏子给自己送手谕,该不会有什么密旨吧?

我去!赫舍里一阵怨念,你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记差遣我啊!历史上没说康熙智擒鳌拜皇后也有份参与啊?难道因为自己这只蝴蝶扇了翅膀,事情出了什么偏差?到底是什么严重的事情,让你刚从南书房出来,就给自己送手谕?自己跑过来告诉我不是更清楚直接吗?这样乱七八糟的念头,让赫舍里的脸色有点儿不活络。

小魏子进来,赫舍里反过来要给他请安,接了手谕之后,赫舍里没有直接看,而是留下了想回宫复命的小魏子:“皇上今儿下了朝就去了南书房?”“回娘娘的话,皇上今儿一天都和几位额驸在一块儿,没让奴才跟着。所以……”赫舍里恍然:“如今,皇上歇下了?”“是的。”小魏子躬身。

赫舍里垂下眼睑,目光落到指尖夹着的叠成方形的黄笺上,没有封套,看着也不像是密旨,难道自己清宫戏看太多了,误以为密旨都是蜡丸什么的。其实完全没有那么复杂:“皇上除了手谕,还有什么指示?”

“没有了,主子只让奴才把手谕送到您手里。”小魏子老老实实地说,赫舍里叹了一声,问他看来是问不出什么了:“行了,你回吧。”小魏子退出去,宫人们自觉地退得一个不剩,赫舍里翻开黄笺。

等到看清黄笺上的内容,赫舍里足足愣了有一分钟。“一切顺利,勿念。”短短六个字。玄烨特地让人珍而重之地送来的手谕,原来只是报平安而已。赫舍里想笑他多此一举,但想想自己刚才留饭的举动不也是多此一举吗?于是决定不五十步笑百步了。随意把纸条往桌上一放;吩咐宫人进来重新梳洗。

宫人们自然是看见了桌上的字条,心说皇上的手谕多么珍贵,娘娘怎么能那么随意地就放在桌上摊开来让大家看到呢?“娘娘,您是不是要把皇上的手谕收起来?”

“不必了,就让它在那儿放着吧!”赫舍里重新倒回床上,心却没来由地跳个不停。他完全没必要来这张条子。今天抓鳌拜的事儿,是朝廷上的变革。这在朝堂上是大事儿,你和南书房的先生们,和大臣们商讨,那是应当应份的。你特地送来这条子,难道你知道我没睡?知道我在等你回宫的消息?

赫舍里又翻来覆去睡不着了,我今天是怎么了?不是早就知道鳌拜一定会被玄烨镇压,知道玄烨肯定没事儿的吗?怎么不知不觉地就自找麻烦,做了这么多无聊的事情。而他的这张字条,偏偏又给这些事情做了最好的注解。

原来我在担心他,我在等他传来胜利的消息。他知道我的这些心思,所以才在回宫的第一时间,送来了这张字条,报平安的同时,也告诉我,我可以安心睡觉了。说笑的吧?我怎么可能担心他在这件事上吃亏?我怎么可能……

不对,我的确担心他,我吩咐小厨房准备晚膳的时候,想的就是他晚上会来吃饭,结果他没来,结果我觉得很丢脸的同时,也为他的过于勤奋表示了担忧。紧接着,他迟迟不归,我迟迟不睡。我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他回了乾清宫才睡?

外面值夜的珍儿和玲儿透过幔帐,又看见娘娘的身影在不停地翻烙饼,各自靠眼神传递着信息:皇上到底对娘娘说了什么?为什么娘娘得了皇上的准信儿之后,反而更加睡不着了?

这不科科学,娘娘从来都是淡定的人,从来都是皇上急得跳脚的时候娘娘出马,娘娘这根定海神针要是也不淡定了,这得是多大的事儿啊?不妙,大大的不妙。

宫人们惊疑不定,赫舍里彻夜难眠。满朝文武人心惶惶,都睡不踏实,玄烨很踏实。内廷女眷从太皇太后到宫妃也很踏实,只有皇后一个人不踏实。玄烨不知道,自己原本想要安抚赫舍里,好让她和自己一样踏实睡觉,结果却适得其反。

 第一百九十九章半 格局

康熙八年,正月十六,鳌拜下狱,之后整整一个月,朝堂上乱象丛生。鳌拜的罪状最终被确定为三十六条,一经宣布,就好比一盆冷水掺进了沸腾的油锅。众大臣有赶紧撇亲关系的,有为鳌拜抱不平的,有三三两两四处张望重新找主人的。

玄烨全不理会,正月十六那天,鳌拜被捕之后,九门和城外的兵丁全部被控制住的消息传到玄烨的耳朵里,他才知道,原来皇祖母一直都在看着他帮着他。更有底气的玄烨重开朝会,当众宣布鳌拜意图谋反,被自己扣押了。他宣布从今天起,停蓝批恢复朱批,三天后恢复乾清门听政。

当天所有的官员都是由佟国纲带着大内侍卫一个一个护送回家的。他们怎么都想不到,新年第一天的朝会,居然会出这么大的变故。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到家之后才知道,原来鳌拜进宫之后,佟国维和尚之隆两人就带人围了鳌拜府。皇上登基后的第一道亲笔批示,就是一叠封条。

等他们三天之后恢复自由,鳌拜府早已被搬空,男女老少一个不留全部进了大理寺的班房。速度之快,让人瞠目。更让官员们人心惶惶的是,大内侍卫们连续护送他们上下班,替他们看家护院竟然持续了一个月。

这一天,正在和师傅们讨论鳌拜及其家属处理问题的玄烨,又遭遇到了瓶颈,趁玄烨的心,最好是杀了鳌拜,家人充军发配。可是师傅们不同意。说杀戒不能开,对皇上的名声有损。他们主张把鳌拜扣在大理寺的监狱里,终生监禁,家人贬为平民终生不能入京。

玄烨的心里极度不舒服。心说我已经看在谨妃的面子上,看在额亦都的面子上放了遏必隆,让他宿卫宫中直至老死不能出宫。至于他的家人,一个都没有受牵连。毕竟遏必隆只是从犯,而且正月十六他事先闻出风声不对,没来上朝,之后也是他带着抄家队找到了藏在暗格中的授命之宝。

看在这点上,玄烨才特别网开一面,毕竟谨妃是自己的女人,很安分也很受太皇太后的喜欢。前朝和后,宫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但是鳌拜不一样,留着他是个大祸害。那些支持他的人不会死心,只要他一天不死,朝廷就一天不安。

但是,南书房的先生们却不支持皇上砍树的同时还要挖根,认为这样牵连太广。朝政将会有大动荡,导致国家不宁。治大国如烹小鲜,要大火熬煮,也要小火慢炖。不能操之过急。

得不到支持的玄烨很郁闷,偏偏这时候太皇太后说大势已定,剩下的得靠他自己。别人教他怎么做,只能被他当做将来后悔的理由。因此拒绝给他任何建议,每天请安。说到这个话题,太皇太后就道乏让他跪安。

被这件事困扰的玄烨心情一直不好,加上亲政后事情繁杂,搞得他总是眉头深锁,觉得时间不够用。一连一个礼拜住在乾清宫没有翻牌子。他是不着急。赫舍里在急了第一天之后,也淡定了。但太皇太后表面淡定,心里着急,心说你小子怎么老改不了钻牛角尖的习惯呢?

你整天泡在乾清宫里开夜车,那是伤身的呀!我一直不给你主意是想试探你有没有乾坤独断的勇气和魄力,更重要的是,我要知道你有没有能听得进逆耳忠言的胸襟。做皇帝要有大格局。这是我一直挂在嘴边说的。通过这件事,我想看看你的大格局究竟在哪儿。

可你现在把自己缩在蜗牛壳里钻牛角尖,这不是退回到孩提时代了吗?小时候,一有事情不顺你的意,你就发狠发疯一样地闯祸,发泄自己,怎么现在还这样?你就不能多征询一下不同意见么?

这都一个星期了,你以为躲在乾清宫里就能解决问题了?太皇太后恼恨孙子一根筋。没法子,只能给皇后派任务,让她尽快劝皇上回到内廷诸女的怀抱。

赫舍里接到任务,很郁闷。自打正月十六玄烨递了纸条之后,她被自己的宫女用异样的眼光看了整整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里,他们有意无意地自动给她汇报皇上的行踪。

诸如皇上去养心殿开会了,皇上传膳南书房了,皇上在乾清宫批折子了。她完全都没有问这些问题好不好?谁要她们吓起劲的?她知道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知道他急于感受亲政后一呼百应的滋味,更知道眼下是接收鳌拜权利的关键时刻。朝中人事变动得离开,他不能不谨慎,忙一点是正常的。

可惜,她不淡定了,大家认为她不正常,她淡定了,大家又不满意了。这不,太皇太后请她喝茶了,可问题是,虽说我是皇后,前朝后,宫总有区别。他不来找我,我上乾清宫找他,回来您老人家又该闲言碎语不断。哎,为什么每次给您办差,都要搞得我头发掉了一地啊!

想来想去,赫舍里决定用最老土的办法,差人给玄烨送“书房慰问品”去。晚饭过后,赫舍里派了珍儿和玲儿,提着食盒到乾清宫门前求见。玄烨正在烦闷。听说皇后娘娘托人送来点心,勉强自己把思绪绕过来,接了食盒打开一看,却是自己最爱的梅花酥糖以及一壶她亲自泡的碧螺春。

东西送到玄烨桌上之后,玄烨还在翻史书,想要找找历史上相近的记载,可惜一条都没有。正在灰心的时候,皇后送来了炖了几个时辰的汤和点心。并且刻意隐瞒了今天所有的告白宣言。

玄烨在思维短路的时候,正好看见这些温馨小食。眼前一亮:“皇后没休息?”宫人点头:“坤宁宫这几日的灯一直熄得很晚。”那走,摆驾坤宁宫。“

众人楞,这鹅毛大雪的,皇上你还是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外面天都黑了。皇上怎么又想起来折腾人了?赫舍里得到玄烨的内部特批:你们不是已经打算在这里扫地了嘛,那还装什么?老老实实交代了吧。

————————————

假期综合症,感冒了,今天就更一点点,剩下我会慢慢补出来

 第二百章 你最好

坤宁宫里,赫舍里专心致志地打棋谱,手边是热腾腾的奶茶点心,有时候想摸棋子摸到点心,有时候抓着棋子以为是点心往嘴里送。

内侍过来传旨说皇上驾到的时候,她正拿着一粒白子想要往棋盘上放,一听到玄烨往这儿来了,想也不想,手里的棋子往嘴里一塞。动作快得边上的含烟都来不及阻止。

等到赫舍里尝到冰凉的味道忙不迭吐出来,才发现自己吃了棋子。顿觉尴尬:“把棋盘收了吧!”连璧走上前,把狐皮斗篷给娘娘罩上:“外头正飘着雪,今年的冬天走得特别迟些,娘娘仔细受寒。”

赫舍里满意地点头:“有你们替我张罗着,我害怕冻着?走,接驾去。”

坤宁宫外,大雪弥漫中,玄烨的车架缓缓而来。车顶和两边仪仗的伞盖上,都积着雪花。赫舍里几步走出屋檐,下跪接驾。玄烨从车里探出头,看到赫舍里跪在雪里,连忙叫停车,自己不等搀扶就跳下车,几步过去把老婆搀起来:“说过多少次了,朕来你这儿,你不用这么多礼。”

“礼不可废,再者,皇上已经许久不出乾清宫了。今儿算是给了臣妾天大的面子,臣妾怎么能不出来迎驾?”

“你都给我送宵夜了,我怎么能无动于衷?”

“原来不是臣妾面子大。而是那些点心……”

“看你说的,你不送那些过来,我还不知道你竟学会熬夜了。这么晚了还不睡。”

“臣妾闲来无事打打棋谱而已,皇上日夜为国事操心,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样有碍龙体康健。”

说着话,两人走进寝宫。桌子上的棋盘棋子早已收去,眼下桌上摆着两个茶碗一碟点心。玄烨坐到榻上,拿起茶碗喝了一口:“果然还是你这里的奶茶好喝。”

“皇上说笑了,这方子臣妾早已交给乾清宫的婢子们了,皇上喝的,定然也是这个。”赫舍里笑眯眯地拿起茶碗抿了一口:“这茶里,有鲜姜榨的姜汁,寒夜里最是暖身的。”

“坤宁宫里就是舒适。”玄烨整个人往后倒去,脑袋正好搁在软枕上。“那还不是托皇上和皇祖母的洪福,臣妾才有这么舒适的日子可以过?”赫舍里依然笑吟吟的。玄烨却双手枕着头。长叹了一声。

“我总算是找回了一点当皇帝的感觉,但是这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并不十分强烈。以前心心念念要除掉鳌拜,但真的除掉鳌拜之后,完全没有了当初急煞人的心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