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

第11部分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第11部分

小说: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舍里氏诸位先祖在上,小女子窃夺了赫舍里氏的气运,从几百年后的现代社会来到这里。实在是无奈为之,如今索家虽有爷爷健在却依然风雨飘摇,小女子虽对未来的走向有些了解,却也知道索家如今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
爷爷已经年逾花甲,这家族的重担眼看着就要落到二叔的身上,小女子一介女流,无力改变现状,只求列为神明护佑,让小女子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爷爷一句无心之言却道出了真相,他日小女子进宫为后,索家一门的荣耀,全在我一人身上。
两位哥哥的前程,二叔的前程,小女子当勉力为之,尽我所能,在有生之年保索家满门富贵,还请诸位显灵给于庇护。”
其实索尼一直都在担心孙女的状况,每天送饭的小厮出来,老爷子都要系询问二小姐的谨慎状态,饭有没有少吃,觉有没有好好睡。在得知孙女一切如常,没有哭闹紧张,更没有焦躁不安,每天只是跪在排位前默默祷告。老爷子心里又是愧疚又是惊讶,孙女儿真不是一般的早熟。
想想她为了给自己拖延时间,一个人去面对太后,这么小就这么有胆识有魄力,实在是难得,但是孙女啊,你还太小不明白,藏拙是一个人的本能,毕竟人人都怕丢脸。可是藏锋芒,做到圆融如意,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大讲究。你读汉人文字,怎么没发现汉人是最讲究中庸之道的呢。


第十六章 佛与家

 视线回转,就在赫舍里被索尼变相冷冻的时候,太后却在寻找能够说服儿子的第三者,索尼的意思她明白,必须找到一个和这件事没有切身利益冲突的人,又要皇帝能听他的话。这样才能取信于儿子,让他改变主意,可是想得是很美,这样的人要到哪里去找呢?
儿子现在沉迷佛教,难道让和尚去说?不成,出家人不管俗务,让和尚去说,儿子会起疑心的,就在太后举棋不定的时候,时间已经悄然走到了顺治十七年的十一月低,福临不但一点都没有醒悟的迹象,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不上朝不理政,每天和五台山的僧人们讲经说法,早课晚课一样不差,真的把自己当成是和尚了。
孝庄又气又急,却是无计可施。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儿子一甜甜颓废下去,十二月初的某天,许久不来请安的福临忽然来了慈宁宫,太后竟然有了受宠若惊的感觉,欢天喜地地亲自给他斟茶:“今日怎么得空到额娘这儿来坐?”可怜太后连“皇额娘”也不敢自称了、
福临咽了咽口水:“皇额娘,儿子欲立福全为太子,朝臣们意见不一,诸王亲和皇额娘的意思儿子明白,可是玄烨才八岁,实在是难当重任……儿子想……”
太后心里咯噔一下:“想什么想,你才二十四岁,有什么好想的,董鄂氏走了,额娘知道你难过,你要请高僧来念经,额娘依你,你要封她做皇后,只允许她附葬孝陵这些额娘都依了你,额娘知道你挂心董鄂氏的族人,已经命人前往盛京,把她那个弟弟接进京来,准备送往丰台历练,将来也好出仕朝廷。”
“额娘……您不生董鄂氏的气?你还愿意善待董鄂氏的族人?”福临有些吃惊地望着额娘,这些年自己独宠董鄂氏冷落皇后还顶撞额娘,额娘竟一点也不生气?
太后的手轻轻地在儿子肩上拍了一下:“你是我十月怀胎生的,你是我的儿子,我又怎么会生你的气,又怎么会和自己的媳妇过不去?董鄂氏不过是个女人,你喜欢便喜欢了。额娘可曾说过什么?”
“额娘,额娘对不起,儿子……儿子……”福临听了这样的话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
就在太后以为儿子终于回心转意的时候,顺治给她扔了一个重磅炸弹:“既然额娘能够体谅儿子,明白儿子心里的苦,那么,一定能理解儿子立福全为太子的愿望……”
“好了,只要你能明白过来,重新振作,立太子的事情,缓一缓也成!说到底,你才是这龙椅上的正主儿啊!”太后截住了儿子的话,语重心长地道。
“不,儿子……儿子想,想立了太子之后……”顺治欲言又止。太后奇了:“立了太子之后?你想怎样?”
顺治忽然撩袍跪倒:“儿子不孝,请额娘原谅,儿子想……想出家为僧!”这一句话,说得急促又响亮,就连隔间里的苏麻喇姑和孔四贞都听到了,饶是镇定如苏麻这会儿指尖都颤抖了,孔四贞更是吓得六神无主,一把抓住苏麻喇姑的手,整个人瑟瑟发抖。
她们两人都这样了,更不用说近在咫尺的太后,她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因为自己耳朵聋了:“你,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顺治伏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起来,声音也低了,但还是重复了那句话:“儿子想出家。”
太后抬头望天,几乎想把屋顶看出一个洞来,半响说不出话,顺治跪在地上,说出了心里话,他反而是轻松了,等了半天,额娘都没有反应,也不说同意或者反对,平静得有些反常。忍不住抬头想看个究竟,却吃惊地发现额娘的眼泪顺着面颊滴落,一滴滴落在交叠的手上袍子上,而她的双手紧紧地扣着,指甲都掐进了手背里。
这一下福临也伤心了,这是他的额娘,他为了爱情竟要舍弃母亲,可是话已经说出口,伤害已经造成了,他只能咬咬牙,伏地给额娘磕了个头,爬起来忍着眼泪走出慈宁宫。整个过程中,太后一直保持着望天的姿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顺治走后,苏麻喇姑连忙从隔间中走出来,孔四贞却犹豫了,听到了这么惊世骇俗的话,自己怎么出去见太后呢?毕竟自己是汉家女儿挂了和硕公主的名头,到底不是皇家人。
苏麻喇姑走到太后身边:“太后,皇上已经离开了……”太后缓缓地低下头,一开口是哽咽的声音:“格格,这就是你说的孝顺的儿子,这就是你说的会变好的孝顺儿子!”
苏麻喇姑默然,只能把手上的帕子递给太后,自己垂头站在一边。好半天,太后才缓过神来:“哎,我为他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的闲言碎语冷嘲热讽,到头来他竟是这样回报我的,皇帝要出家?好,很好,太好了,汉人改朝换代了几千年,都没有过皇帝当到一半要出家的,我们满人入关才十七年,就改了这个风水了!好,真好啊!”
“太后,您别这样,兴许皇上是一时兴起,痴人痴语,慢慢开导,会好的。”格格,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说这种话,恐怕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了吧?好了四贞也出来吧,我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摊上这么个儿子,我还能有什么指望?”
孔四贞既尴尬又惊恐,从隔间里蹭出来:“太后……”就在一屋子人唉声叹气的时候,一只小脑袋从门外探进来:“皇玛嬷……”听到这个声音,太后的眼泪再次决堤:“玄烨?好孙儿!你……你什么时候来的?来过来玛嬷这里……”
玄烨艰难地跨过门槛,快步奔到太后面前,双膝跪地:“孙儿给皇玛嬷请安,皇玛嬷,皇阿玛他真的要出家吗?”
太后一把把他抱起来,搂在怀里:“你皇阿玛啊,他不要我们了,他的心里连皇玛嬷都没有了。”
小玄烨顿时不干了:“皇玛嬷不会让皇阿玛出家的对不对?对不对?皇玛嬷,只要您不同意,皇阿玛就不会出家了……“太后忍着伤心:“是,皇玛嬷不会同意的,列祖列宗都不会同意的!”
很快,太后拘禁并处死了一直规劝顺治出家的五台山僧人,并且把其余僧人都赶回了五台山,即便是这样也不能阻止顺治出家的决心,他在寝宫里私藏僧袍,并且不在结辫子,而是披头散发地在宫里面行走。惹得众宫女太监都以为皇上疯魔了。
宫外养病的索尼也得了消息,仰天长叹,太后啊,您要抓紧时间啊,小主子这个状况下去,不是他疯,就是我们疯啊!
赫舍里还在怀思堂呆着,前几天,下人送来了碳盆和手炉等御寒用品,她对着牌位感叹:“爷爷,时间真的不多了,您若现在还不销假上班,也许几天之后,朝上就再也没有您的立足之地了!
这个时候,太后才是最苦逼的人,皇上看破红尘要出家,这对皇室来说,是天大的丑闻,根本不能让朝臣和天下百姓知道,不知道就不能劝说,大臣们不能劝,自己又劝不动,太后郁卒了,就是在这个时候,苏麻喇姑提起了一个人。钦天监正使,德国人汤若望。
汤若望原本是顺治最信任的老师,他甚至要皇子们叫他“汤玛法”,汤若望在顺治的支持下修订立法,向清廷贡献了自己几乎所有的才华,唯独传教一项,一直受阻,但是他不在意,以科学传教是他的信仰,加上顺治早起真的十分尊敬他,这些年最然因为佛教的关系皇帝冷落了他,但这份尊敬是改不了的。
加上,汤若望的身份是钦天监正史,观星测命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钦天监的人说出来,是最有可信度的。
皇帝吵着要出家,额娘劝不动,也许汤若望这个外人能劝得动呢?太后找来汤若望,老人家原本金黄的头发如今都灰白了,因为风湿的原因,腿脚很不利索,太后特别赦免了他的规矩,还特别赐座,言辞恳切地把皇帝的状况告诉了他,希望他能够出面说服顺治打消出家的念头。
结果让太后失望了,汤若望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佛教根本是两个体系的,顺治信奉的那些,汤若望认为不可信,汤若望信奉的那些,顺治认为是扯淡,汤若望劝了皇帝两天,非但没有劝得皇帝回心转意,反而差点引发佛教和天主教的理念冲突。
太后见儿子怎么都不肯回心转意,终于动了真心气,火气一上来,她下了一道懿旨,把儿子身边的宫女太监侍卫统统抓起来,准备用顺治最亲近的人来威胁他就范。
被抓起来的人中,当然不包括索额图,但是包括吴良辅。吴良辅是顺治的随侍大太监,是顺治最亲近的人。他的被抓,让顺治彻底心灰意冷,额娘不理解他,甚至连汤若望都请出来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死去的爱妃能理解他之外,其他的人,都把他当怪物了吧?
 

第十七章 最后的晚餐

 十二月初三,顺治一改往日僧袍披发的形象,剃头束发,恢复了青年帝王的形象,临武英殿,宣布将在封笔之前完成立储事宜,但是具体立谁却没有明说。
大臣们见皇帝终于临朝了,一时间群情激奋,各种这折子堆到了御案上,顺治象征性看了几本就把政务扔给了内阁,退朝到慈宁宫去了。
太后见儿子神清气爽地来请安,心里也高兴不起来,淡淡地吩咐起身,她都不敢奢望儿子能改好了。结果,儿子跟他说:“皇额娘,儿子知道往日的荒唐让额娘伤了心,儿子已经决定,明年开始重新临朝。做一个勤政的皇帝。”
太后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皇额娘能相信你吗?你不是已经决定在年前决定储位人选了吗?”儿子想过了,无论是福全还是玄烨,都还太小,难当大任,儿子之前想岔了,人不能只考虑自己,即便为了他们儿子也该留在朝堂之上。”
这一下,太后有些相信了:“你真是这么想的?没有哄骗额娘?”“儿子不敢,儿子还有一事,请皇额娘恩准。”顺治轻声说。
太后的嘴角瞬间下扯:“我就知道,你说这番话一定是有目的的,你知道额娘不想听什么话,自己掂量着说!”
顺治苦笑:“额娘儿子是真的知错了,儿子想,儿子虽然定了选秀的规矩,可是一次都没有选过,不如明年皇额娘做主,选一次吧。”
“你说你要选秀?”太后的表情好像吞了一个鸡蛋这么吃惊,儿子前脚还为了董鄂氏要死要活,后脚就决定要选秀了?难道汤若望真的有这么神?难道儿子真的想通了?不在一棵树上条死了?太后来不及细想为什么,既然儿子提了,就要迅速答应,免得他变卦:“好,好啊,眼瞅着近年关了,明年正月十六,正月十六就选吧!这可是头一回选秀,额娘亲自主持,一定选最好的!“
顺治继续苦笑:最好的?世上除了她,哪儿还有最好的?但愿她不要怪我,这实在是无奈的权宜之计。
“既然额娘答应了选秀,那请额娘再答应儿子一个请求,放了吴良辅,儿子身边,只有这一个贴心人了,他一直都跟着儿子,请额娘放了他,儿子想,趁着离过年还有些时候出门走走,想要他陪着儿子。”
太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儿子说了这么多话,原来还是有所求了,为了那个奴才啊!不过,既然儿子答应了明年亲政并选秀,就表示他至少是暂时放弃了出家的念头。既然如此,吴良辅什么的,就依了他吧。
“好吧,额娘应了你,出去走走也是好事,吴良辅额娘就不追究了,只是最近天花的风头还没有过去,你出去注意一点儿。”
“额娘放心吧,儿子会小心的。”顺治这才露出了笑容:“那么儿子先行告退了。”太后喊住他:“别忙,用过晚膳再走,玄烨的师傅说,他的功课又进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