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砂满园by原非西风笑 >

第12部分

砂满园by原非西风笑-第12部分

小说: 砂满园by原非西风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了砂,到屋里来。”
苏铮挑了下眉,跟着走进去。一进去就闻到泥巴不像泥巴石头不像石头的特殊气味,她睁大眼睛到处看起来。
这间屋子比她住的那间大些,还有一道小门通向里面的一个棚子,旁边靠墙摆放着许多个大小不一的缸,上面都用布封着口。角落里堆着好几堆不同的石头,应该是不同种类的紫砂矿土。
左边靠墙是苏铮之前偷看时看过的一张木桌和椅子,上面摆着各色工具,泥团什么的倒是没有,桌子也很干净,估计是因为暂时不做坯,泥料都收起来了。再旁边还有一张桌子,桌上桌下都摆放着许多杂物。
黄氏喊苏铮一起把已经磨好的青泥粉抬进来,一共是两个大木盆,都装到半满。
黄氏把其中一盆拖到屋子中央的空地上,然后又拿出两个空木盆,两个圆形的竹筛子,每个筛子都有脸盆那么大,不过比空木盆要小一些。
她又拿出一件脏兮兮的薄薄的罩衣,跟苏铮说:“不想弄脏衣服就得穿上这个。”
她说着自己穿起来,坐在小板凳上,拿了一个竹筛子放在一空木盆上方:“筛子放低一点,不然风吹过来泥粉就直往脸上扑了。”
她用一木头做的瓢舀了两瓢泥粉均匀撒在筛子上,然后两手扶在筛子两边轻轻用力小幅度抖动起来,泥粉就簌簌落下,最后剩下较大的大颗粒,被倒在另一个空盆里。
她又倒了两瓢,一边示范一边说:“这两个筛子孔眼不一样大,这个要大一点。每个筛子都要过两遍,你两盆泥粉都筛完一遍之后再筛一遍,筛出来的粉就可以制坯了,不过这批青泥质量不错,就再用小孔的筛子筛两边,把粗细不同的粉粒细分出来。”
“分出来做什么?”苏铮不懂就问。


第二十三章 拖油瓶还是亲人,自己选

 黄氏老大不愿回答,不过想想现在不能招惹这人,只好敷衍着道:“粗有粗的做法,基本上就是做做大路货,不值钱的玩意,细的颗粒嘛,到时候捶打出来的泥块也细腻,就能做高级一点的,行里叫做细货。”
苏铮点点头表示理解。
示范了两遍黄氏就放手不干了,脱下罩衣给苏铮:“看明白了吧,先跟你说好,这是你自己要求干的,可没人逼你。还有,屋子里任何东西都不许乱碰。”
苏铮满不在乎地摆摆手:“知道了。”
这态度,黄氏脸色难看,不情愿地两步一回头,好像生怕苏铮趁机给她捣乱一般,苏铮透过窗户的缝隙看见她的影子就杵在那里,偷偷监视着。
她好笑地摇摇头,拿起罩衣分辨了一下前后左右就麻利地套起来,系好带子,然后坐在小板凳上,学着黄氏的样子,小心翼翼地舀泥粉,抖动筛子,泥粉扑簌簌地落下来,渐渐铺满了盆底……
又是一天劳碌,晚上苏铮吃得饱饱捏着手臂坐在床上休息,团子脱了鞋上床,乖巧地帮她揉手臂,小心翼翼地问:“大姐,你痛吗?”
他人小力气也小,揉起来像在挠痒痒,苏铮忍了忍,终于没忍住,把手抽了出来,对上他不解委屈的表情,用力揉了揉他的脑袋:“你是小男子汉,露出这种表情做什么?”
团子一脸茫然。苏铮沉声道:“挺直,坐正,严肃点,老是要哭不哭的样子像什么话?”
小孩儿连忙照做,认真得不能再认真。苏铮这才说道:“人要活得好,就要吃得起苦,这点累算什么?你以后长大就明白了,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做什么事都是这样的。”
或许她声音响了点,苏小妹忙过来张开双手护着团子,满脸紧张样:“大姐,团子还小,别吓着他。”
苏铮皱眉,动了动嘴唇,最后还是没有驳斥回去。
虽然占了苏平安的身体,但她既没继承其记忆,又没有她的情感,这十二岁的妹妹和五岁的弟弟对于她来说,就好像从人群中随便拽了两个出来硬要她认下一般,说不嫌累赘,是不可能的。
苏铮不是一个情感丰富悲天悯人的人,因为身体上的血缘关系或者同情这两孩子可怜不幸,而一下子对他们掏心掏肺,苏铮觉得那不是爱心泛滥的圣母就是缺了八辈子爱的小白。
可惜,她苏铮一向冷情,当上苍带走她最后一个亲人,她对这个人世便只剩下冷漠,至今没有独自逃离这个小山村,无非是人性中的良知和对苏平安的愧疚在起作用。
她会照顾这两个小东西,除非对方舍弃她。
但这不代表她能够纵容他们。
胆怯,懦弱,无知,愚昧,这些东西她决不允许出现在自己人身上,别最后忙没帮上一个,却尽在关键时刻拖后腿。
想到这里,苏铮严肃而不容置疑地道:“我不管你们以前怎么样,也不管我以前怎么样,现在形势已变,这个家已经容不下我们了,未来的生活不会容易,你们要是想跟着我,就把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心态改一改,我不需要两个只知道哭哭啼啼的长不大的孩子。”
她清冽的目光扫过他们,将苏小妹的震惊和团子的懵懂紧张看在眼里,随即闭上眼睛:“明天我会让外婆给你们安排事情做,是该锻炼锻炼了。”
她闭上眼睛却是进了系统,又高强度劳动了一天,赚了多少能量值了?有没有还清债了?苏铮发现自己竟有些不淡定,一时将因两个孩子产生的淡淡烦躁抛之脑后,定眼瞧个人中心那块。
姓名:苏铮
等级:0
能量值:954
经验:39%
苏铮微愣,随即在心里大大地振奋了一下,喊了个耶。
和她估算得差不多,上次能量值还是负三千多,一个小时能赚500点能量值的话,今天她差不多劳作了8个小时,确实应该是这个数。而经验嘛,她发现差不多赚500点能量值能涨一个百分比的经验,不知道使用能量值时是不是同理。
有了能量值苏铮就按捺不住了,连忙进入“选择域”,在十样目前可以选择的事物上徘徊一阵,她选择了水。
“饮用水每500毫升5点能量值,普通生活用水500毫升2点能量值,请选择类别和数量。”
系统那冰冷清脆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苏铮听来却是亲切莫名。
她睁开眼,发现苏小妹和团子都已经乖乖爬上床了,许是被她说了一通,两人见着她都有些闪躲害怕,忙双双缩进被子里。她撇撇嘴,如果他们一直是这样的话,那就只能被她当做照顾的对象,就好像两只略大略碍事的行李箱,而非可以商量事情分享喜悲的亲人了。
这不是她能绝对的,苏铮穿上鞋子出门,此时天已大黑,她来到厨房,掩上门,抹黑抓了个洗干净倒扣在橱柜里的碗,心中默道:“我要50毫升饮用水。”
几乎是想法落下的同一刻,手上便一沉,睁眼一看,碗里水光悠悠的,她点起油灯一瞧,竟是小半碗清澈的水。
苏铮惊奇万分,凑近嗅了嗅,嗯,没有古怪气味,喝了一口,虽不是传说中的甘泉,却也没有特殊味道,和前世的矿泉水一个感觉。
太棒了!
苏铮又进入系统,发现能量值已经被扣掉了0。5,经验则没变。
她喜滋滋地摩擦双手,又把目光投向其余九样事物,然后选择大米。
“米饭一碗210点能量值,请选择是否加热,若加热需额外加扣10点能量值。”
还要另外加热?饭不该就是热的吗?
苏铮不满地想,忽然想到什么,又选择了馒头,同样,馒头也分冷热,加热要额外10点能量值。
这次苏铮却笑起来。
因为她突然想到,要是从系统里一拿出来就都是热乎乎的,那样很奇怪,因为出门在外饿时拿一个吃,冷的话还可以假称自己一直随身藏着,可如果是热的怎么解释,一直用体温在保温吗?别开玩笑了。


第二十四章 苏平安,是你吗?

 苏铮很满意自己的系统,不过看看那可怜的九百多点的能量值,到底不舍得就这么花掉四分之一去尝尝饭或馒头的味道,只好把碗里的饮用水喝得干干净净。
坐在桌边想了想,她没有选择立即去睡,而是回卧室提了代笔老张给她的小木箱过来。
这只箱子拿到手后,先是太累,今天又太忙,还没好好看过呢,她把它放在油腻发黑的饭桌上,轻轻打开。
正如代笔老张所说,里面是文房四宝,半指来厚白中透黄的纸张,两支用过的木杆毛笔,一只圆砚,一根剩下大半的墨锭。大概因为之前赶路缘故,东西有些乱,苏铮动手规整了一番,发现箱底有个小册子,拿起来就着灯光一照,装订手法粗糙,应该是自己弄的,再看里面,写满了字。
这个时代的字!
苏铮怔了怔,微微激动起来,屏着呼吸去看,不过很快她就失望了,因为她发现这些字她全都不认识,跟汉字像是很像,但一个个什么意思她就懵了。
叹了口气,看来注定要做个文盲了,那该多不方便啊,难道自己还要从头开始学?
苏铮轻皱起眉,某一刹那间,仿佛有一个镜头从脑海里一闪而过,依稀是精致阁楼里,落落春光中,小女孩端坐读书的场景。
她悚然一惊,待想要再次去琢磨时,脑海中却是空空一片,仿佛刚才只是她的幻觉。
苏铮复杂地看着手上的册子,像要试探什么,又像抗拒着什么,慢慢地再次将册子翻开。
仍然是似曾相识的异界文字,可是这次,她竟然完全看懂他们代表的意思了。
“老张札记,多年来做代笔总结出的一点经验。”
第一页上面就写着这一行字。明明是不认识的字型,她却知道什么意思,就好像脑子里装了一个高级翻译软件,这感觉别提多怪异了。
苏铮皱紧了眉头,手指也将册子捏得变形,半晌她忽然往砚台里注了点系统里的生活用水,用墨锭磨了几十下,蘸了蘸毛笔,正襟危坐地在纸上书写起来。
一笔,一划,一个不大不小的苏字跃然纸上,端正清秀,虽无大家之风,但在苏铮看来已经是漂亮得不得了了。
落笔时那种微妙的熟悉感,就好像练字练了许多年一样。
可苏铮凝视着这个漂亮的字,却缓缓颓下了脊背,眉间一股郁色,半晌扔了笔,闭了闭眼叹出口气,轻声喃喃道:“是你吧,苏平安,刚才的画面是你曾经的记忆,认识字也是你的能力。”
她低垂着眼睛,摇曳晦涩的灯光照落清秀脸庞,神色有些落寞,又似解脱后的松快洒适,平生一抹决然:“你还有意识吗?想回来就回来吧,这个身体是你的,这个世界上的牵挂也是你的,我得老天眷顾,已经多活了几日,又到异地一游,已是赚了,接下来,我退出。”
清凉似水的声色在寂静厨房里荡开,除了灯火因说话的气流而微微晃动,再无其他任何变化,苏铮等了许久,淡淡一笑,无喜无悲地道:“不回来吗?那我便继续过下去,你可得小心了,待哪日若出现什么人或者事令我心生眷恋,我便不会轻易放手了。”
可是,真的可能有那么一天吗?苏铮自己心中亦是无尽的茫然。
她深吸一口气,抛开不合时宜的悲凉,无论如何,能读能写以后就多了一份保障,至少不用担心会分不清户籍和卖身契,也不会看到一个路标都要猜测半天。
她抚平被捏皱的册子,看起里面的内容来,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却喜上眉梢。
原来册子里记录了庚溪镇里适合做代笔生意的地点、当地特征,怎样和客人交流、接触,客人的要求一般是哪些,如何写才能满足他们。简直像给接班人的教科书一样。
苏铮不禁感叹,这个代笔老张是真的用了心的,一件小小的事也能做得这样细致。
而现在这本教科书到了自己手里,那是不是可以借此做点什么?
苏铮将册子从头到尾看了个彻底,眉梢微动,片刻便有了计较,不过,她看看自己的左小腿,碰了碰,还是疼得挺厉害的,在痊愈之前还是要老实宅着。
熄灯,回房,此时已万籁俱寂,天空又乐此不疲地飘起碎雪,苏铮毫无睡意地立在屋檐下,因为有雪光,天地间倒也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而是隐约有些发白,是那种惨淡孤旷的色调。
苏铮任由一道又一道的寒风扑打得脸颊带痛,眯眼瞧着远处只剩下一个不甚分明的黑糊轮廓的山头,从怀里摸出一团干巴巴的事物。
这是那日老方来收坯回去后,她从院子里捡到的被踩扁的泥团,过了这么几天,已变得又干又硬,好像用力一搓就会散掉。
苏铮心念一动,手掌里便蓄满了水,将这块泥浸润其中,一边从系统里抽水,一边揉捏它,费了不小的力气将其揉到半干半湿的程度,还好,因为紫砂土富于黏性的特点,竟然还是颇为完整的一团,没有散开,就像一块橡皮泥。
她低头打量了一会,动手塑造这团泥,忽又手腕一翻,锋利小巧的水果刀凭空出现,刀尖闪烁着绚丽的光彩,泥屑纷纷坠落。
不一会儿,形状出来了。
一座两层小楼,大门前是带花园的宽敞的庭院,二楼有个大大的阳台,还有青藤架子,上下楼四面都有窗户,里面飘着窗帘。
光一眼就觉得很开阔温暖。
这是得知那个人知道了她的情况,将从外地赶回来收养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