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859部分

华夏海权-第859部分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操作人员可以从强度高达20倍左右的干扰云中发现目标。为了保证重要的物资集散基地。华夏也适当的增加了大口径高炮的数量,大量的90mm自行高炮被从后方运输到前线。而先赶到的工兵部队也开始在基地周围构筑高炮阵地。

至于所谓的软对抗吗?看似很玄乎,说白了就是各种骗!草船借箭知道不,就是那个意思!只不过做的更真实一些罢了。正当华夏作战部队在休整的时候,工兵们可是没有闲着,在一群刚刚从总参谋部下来的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开始对华夏各处基地以及前线部队进行伪装。

“把那些废旧车辆集中一下,他们可以帮我们分担炸弹,另外。我们从家里拿出了一些充气玩具,这东西收起来只有实物体积的几十分之一,但是充气后。从空中看去,很难分辨出真假。还有那些木头天线和各种板材是用来模仿机动雷达站的,希望能骗过对手。”一名军官向手下命令道。这种东西在历史上就出现过,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盟军就曾经空投了大量的假人来迷惑对手。同时也在加莱方向部署电子战舰队,从雷达屏幕上看去。这些小船立即变成了高大上的主力舰。这是华夏第一次大规模伪装,徐杰对此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除了普通的“造假“之外。华夏还需要搞一些高大上的“造假”。比如说伪装雷达站或者指挥部什么的,除了表面功夫要做到位之外,还需要模拟前者的无线电信号。否则的话,当对方发现一个疑似雷达站,结果没有探测到半点电磁波那不就全演砸了?于是乎,在德国人的电子战部队的作战记录中,华夏的对空雷达和指挥部的数量在极端的时间内翻了数倍!

“虽然奥匈军团被重创了,但是德国人似乎依然从基尔库克的守军中抽掉了一部分部队来加强克鲁格军团的战斗力。从兵力对比上看,德国人在陆空两方面都占据较大优势。南线的德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战斗力恢复较为迅速,我们至少需要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旅的兵力才能维持南线的稳定。然后北面我们可以再一线集中3个主力师,然后留下一个整师以及军区直属部队作为总预备队。”彭毅在一次高级军官会议上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根据最新情报,德国人从基尔库克征集了近两个步兵师的兵力,再加上北线2个装甲师和2个机械化步兵师,对方兵力上有2比1的优势。而且他们还有空军优势,考虑到我们后勤运输线不再那么可靠了,三个师是不是少点啊?”周宣说道,作为一线指挥官,他对上次大战打的多么血腥可是有很深的了解的。虽然后方已经尽全力进行补充了,但是到现在,他的部队实际战斗力也不过战前的8成左右!而北面是4个齐装满员的师和2个炮灰师,这让他感到十分不稳妥。

“我们手中还有一支伞兵部队,他们装备好素质更是没的说,如果能把他们也放到一线的话,那么将极大的改变我方兵力不足的现状。”周宣想了想又补充道。

“这些伞兵虽然精锐,但是毕竟是轻装部队,他们的长处在于机动性。而不是正面对敌。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将他们放在前沿当成普通步兵的话那可就太浪费了。如果能把伞兵部队集中起来用来干扰对方后方的话,那起到的作用会更大一些。”一旁的徐怀德说道。

“后面可是有2个步兵师啊!在没有阵地依托的情况下,轻装伞兵部队和步兵师交手也不占优势啊。双发的火力构成就决定了伞兵除了在轻武器上有些许优势外。重火力方面完全劣势,如果是防守的话,还可以获得军直属火力的支援,而要是出去游击的话,连这点火力支援可都没有了!”周宣反驳道。

“不一样的,德国人找来的两个步兵师只不过是架子货。各位想想,土耳其人的装备相当一部分都给了德国人。奥匈帝国和我们更是连续打了两次。他们的重装备还能剩下多少?人员可以从基尔库克抽调,但是装备呢?德国人的补给优势没有那么大。不可能一方面迅速恢复被打残部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又成建制增加新的部队。毕竟南部的巴士拉港吞吐量有限,北面的中东铁路运输能力也有限”田勇的意见更倾向于周宣。田勇不相信这些仓促组建的步兵师能有多少战斗力!

“硬拼绝对是不行的,对方总体实力比我们强上一截,尤其是空军优势。在开始的时候会很大。如果我们结硬阵打呆仗的话那么就和我们当初在和南线德国师的交锋情况一样,不过是双方对换了一下而已。优势一方从来都希望和对方硬拼,如果我们将全部精锐集中在一线的话,那么德国人会很高兴的,一旦主防线被洞穿,我们连稳定战线的机会都没有!”彭毅看了一眼有些难堪的周宣后继续说道。

“当然,周师长说的也有道理,敌我双方兵力差距巨大,如果没有足够兵力的话。肯定挡不住德国人的地空联合攻势。对方占据主动,我们要根据对方的战术来确定我们的计划,所以我们需要时间。不能趁早的和对方撞在一起。如果对方4个主力师全部上阵的话,我们正面的压力会很大,但是他们后方会空虚,他们部署就会像一只藏獒一般,铁头豆腐腰。我们如果能抽出一支机动力量来攻击对方后方的话肯定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如果他们留有余力的话,我们倒是可以依靠防线和他们消耗一番。我们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投入最为强悍的力量!”彭毅算是给双发来了一个折中。把精锐的伞兵部队留在预备队中,同时也不轻易撒出去。

作为华夏在中东的最高级别指挥官。彭毅所要考虑的事情远比手下的师长们要多得多。在前线的师长们只用考虑当面之敌和手头的本钱,而彭毅则需要考虑南北两线的情况。总体来看,华夏北面的压力相当大,德国空军在开始的时候优势会极大,秦岳的空军需要抽出相当一部分兵力留着对抗德国人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在对方统治天空的情况下,华夏陆军悍然和对方死磕是极不理智的。所以他采取一个拖字诀。通过一道道防线消耗对手,赌德国空军在秦岳的空中防御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当空中形式发生改变的时候,再和德国陆军进行决战!

所以,为了让德国空军首先发动全面攻势,彭毅必须让进攻的德军感到各种腻歪和不适,通过多道防线和大纵深来消耗对手就成了彭毅必然的选择。为了让德国空军和陆军的总攻能错开,至少是在德国空军总攻的时候,德国陆军不至于和华夏主力碰上,彭毅必须在开始的时候小心的隐藏己方主力。随着距离的增加,德国空军的滞空时间也会缩短。当德国空军拼的筋疲力尽的时候,彭毅才会拿出雪藏的主力和德国陆军交手!

也许有人会问,德国空军难道不会和陆军协调一致后再动手,怎么说呢?双方之间的战略目标不同导致了双方在作战步骤上难以协调。首先陆军关心的是空军如何保证自己头顶的安全并且如何帮助自己攻陷对方的阵地。至少一线德军指挥官是这样想的。而空军在考虑前线战术支援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地方纵深目标的打击!尤其是对对方机场的打击。虽然德国空军优势比较大,但是也远远达不到巴比伦行动末期华夏空军对奥匈空军那么大优势!那场交战中奥匈空军到最后已经几乎被逐出战场,华夏战略轰炸机部队可以肆意攻击。而这一次,华夏好歹还是有几百架战斗机和完善的高炮防御体系。而且还可以从国内源源不断的补充战斗机。为了能较快的削弱华夏空军的战斗力,德国空军在对前线目标实施空袭的同时还要抽出一定的兵力对华夏后方机场进行战略轰炸!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德国空军有两个作战目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轰炸机,但是战斗机数量有限!在一段时间里只能选择一个主要目标!如果德国空军按照陆军的要求将重点放在战术空袭的话,那么双方空军将进入消耗战,华夏可以用源源不断的战斗机来逐渐消耗掉德国空军宝贵的战略轰炸机。而如果开始的时候就对华夏纵深目标进行打击的话,那么德国陆军就不满意了。至于说先让空军炸完然后再让陆军上。那么没有压力的华夏陆军完全可以抽出部门高炮和雷达用来支援空军的防御战。所以在战略目标不同的情况下德国陆空军的需求必然会有差异,双方的步调只能尽可能一致,而无法达到完全一致。

而华夏的目的就是让这个差异尽可能的扩大化。当然,德国人也清楚这一点,德国空军和陆军在发动这次战役之前进行了多次协调。空军希望陆军能先让陆军能给尽可能的拖延战役发动日期,以便对华夏空军基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打击,而陆军则担心空军把重点放在对方空军基地上的时候,会放松对交通枢纽的打击,进而造成华夏军团通过源源不断的补给变的更加强大。双方在不断争执中求同存异,逐渐敲定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下周有推荐,希望能一改最近的颓势……!求订阅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季风行动

在彭毅等人苦逼的考虑着如何最日耳曼战鹰机翼下作战的时候,德国陆空两军也在考虑着最后一仗怎么打,陆军方面很简单,那就是南北两路同时发动向心突击,南线布劳希契战斗群的任务是尽可能的牵制住华夏兵力,而北线齐装满员的4个德国师以及2个步兵师将作为进攻的主力。陆上的战斗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突破一层层的防线,最终彻底碾碎对手。不过考虑到华夏部队的战斗力和规模,德国陆军认识到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还要看空军的支援情况。所以在制定这次代号为季风行动的攻势时。陆军必须照顾空军的需要。

这次行动事关重大,由德国空军司令红男爵里希特霍芬亲自制定,凯塞林负责前线指挥。为了这次行动德国空军整整集中了约1600架各种飞机,注意,这可不是飞机总量,而是可用飞机数量!这1600架飞机都是可以随时投入战场的!论可用飞机数量的话,德国空军这次为季风行动投入的兵力甚至超过了当初巴比伦行动时德国海空军可用作战飞机的总数!为了支持这次行动,德国空军几乎把其它地区可以调集的物资和燃料都抽调过来支持中东战区。套用华夏一句俗话,那就是德国中东地区空军把棺材本都压上了!

德国空军兵力分成三大块,除了原本的南北线分配给陆军的两大战术空军集群之外(每个航空集群约500架飞机。)。还有一个独立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拥有600架飞机,从规模上看已经达到了一个航空军的标准了,而如果看造价的话。凭借昂贵的he177战略轰炸机,这个航空集群的造价甚至比当年横行意大利上空的帝国航空军总造价还要高,别看后者是一个拥有近1000架飞机的大号航空军,但是这个新成立的代号雷霆的临时战斗群单纯凭借250架he177型轰炸机就足够在战斗力和造价两方面碾压帝国航空军中的轰炸机部队了!

想想这么金贵的部队就这样交到了自己手中,凯塞林晚上睡觉都不安稳。生怕自己一觉醒来,一名参谋破门而入拿着手中的电报吼道将军阁下,我们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损失惨重!虽然凯塞林自认为神经足够坚韧。但是这压力也着实有些大!德国陆军给空军留下了大概5天的时间用来清理华夏后方的飞机场和飞机。季风行动开始5天后。德国战略空军必须把轰炸重点放在后方的补给线和交通枢纽上!同时前线战术空军也必须掩护陆军展开攻击。

一位伟人说过,没有知识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理。一个不做侦查就甩开膀子上的军队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在季风行动开始前,德国空军就开始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手段来侦查华夏空军部署情况,而随着侦察机陆续送来各种情报,凯塞林的睡眠质量开始进一步下降!“太狡猾了吧!”根据身边人会议。凯塞林不止一次对着电报这样说道。

在凯塞林看来,此时的华夏空军如同一只缩头乌龟一般,将身体缩在了后方的机场之中。意识到情况部队的华夏空军在很早以前就把大量的前线飞机有计划的向后方撤离,反正华夏战斗机的航程偏大,所以后退一些不是问题。德国轰炸机航程也不是问题,但是奈何华夏空军后撤150到200千米后,德国战斗机的航程就很成问题了!(bf109再一次哭晕在厕所里)

在一方面大量后撤机群的同时,华夏还在伊朗国境线边缘大兴土木,修筑各种野战机场。用来容纳从前线和后方调拨过来的大量战斗机。大量的狐蝠式战斗机通过连续转场前往伊朗根本瞒不住德国人的眼睛。无论是从里海进入伊朗的机群还是从印度途径阿富汗的机群都或多或少处于德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