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303部分

华夏海权-第303部分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填起来很是费劲;再加上潜艇速度过慢;基本上打一轮后就再也没有攻击的机会了;鱼雷管的数量直接决定了潜艇的打击效率。此外还要给潜艇装备无线电;虽然不打算靠这东西和总部联系上;但是至少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让潜艇之间保持联系。

这年代还没有无线电侧向技术;不用担心使用无线电暴露了行踪。同时可以实现共享数据;如果俄国人真要利用荷兰人的港口的话;那么所有出现在南海的荷兰籍和俄籍运输船都将是打击目标。对了;最好还能带一点水雷;潜艇携带水雷对地方港口实施攻势布雷的话;这倒是很不错吨的主意;想到对方在家门口就撞上水雷;徐杰不由得笑出声来。

总之;潜艇战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现在徐杰需要认真的制定一个体系;一个适合现在情况的潜艇战体系。在对俄国人实施潜艇战的同时;徐杰还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反潜体系;应对俄国人可能采取的潜艇破袭战;虽然历史上俄国人有潜艇并没有投入战斗;但是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徐杰可不敢赌!

感谢书友胖子石的月票支持~~~。

第五百一十一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

任何武器都要依赖一个体系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任何望向单纯靠武器本身的性能而大杀四方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曾经纵横海上的战列舰;还是那些曾经让大英帝国紧张不已的纳粹狼群亦或者是在太平洋上横行无忌的航母战斗群;他们都是依托体系而作战的。

对于潜艇来说也是这样;当年德国2战的海底狼群可以横行一时;其根本原因就是德国海军为潜艇打造了一套从情报收集到后勤补给一整套海上作战体系;其中情报收集和补给被称为德国潜艇横行大洋的根本;毕竟依靠航速偏慢的潜艇想要在茫茫大海上搜索敌人那无异于大海捞针;而在辽阔的大洋上要是没有补给的话;潜艇有限的续航力将使破交效率大大下降;出去一次吗都捞不着也是正常的。

针对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德国人当时是这样解决的;首先侦察方面可以说是三管齐下;在国外的间谍将搜集的情报送回国内;同时在靠近欧洲的地区派遣fw200远程巡逻机进行搜索;最后就是靠潜艇跟踪定位。当得到运输船队的情报后;德国海军部会通过长波电台将信息送到目标海域;然后各潜艇之间进行协调和配合;当夜幕降临后;展开对护航船队的围杀。

而在补给方面;除了尽可能的提高潜艇的续航力外;剩下的重要手段就是举世闻名的奶牛补给潜艇。庞大的奶牛提供的燃料和弹药让u艇的作战范围拓展到了大洋彼岸;曾经让美国沿岸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但是因为技术条件限制;徐杰不可能获得如此全面的体系;所以在情报和补给方面;徐杰打算这样安排。情报方面依然需要依靠隐藏在荷属东印度地区的特工提供情报;但是考虑到有线电报在战争时期一定会被严格控制;徐杰只能想方设法将无线电报发报机送到荷属印度尼西亚。然后藏在隐蔽地点。

也许有人会说一旦被发现了怎么办;怎么说呢?荷兰对殖民地的控制其实还是很薄弱的;有万岛之国美誉的印度尼西亚直到现在都有不少岛屿上没人定居;更别说在1900年时了。在远离城市的地区。只要能摆平当地的土著;弄个无线电台一点问题也没有。当然考虑到临时电台的作用距离;直接给潜艇提供信息还是不够的;为此;徐杰不得不寻求英国人的帮助;依靠英国人在马来亚的电台中转情报。

而在潜艇布局方面。徐杰决定学习2战潜艇警戒线。派遣潜艇组成编队在目标海域呈弧线展开;潜艇之间间距50到75千米;重点区域是在马六甲海峡东部出口和荷兰重要海港附近;在广袤的大洋上寻找敌船无益于大海捞针;但是在一些交通要道上守株待兔就不一样了。如果可以。徐杰还打算趁着夜晚派遣潜艇部队在港口的航道上布上几枚水雷。

而在后勤补给方面。徐杰做不出可以在海上为潜艇提供数百吨柴油和鱼雷的奶油。更为重要的是;没有长波电台的支持;不同潜艇群之间的联系很难进行;也就是说。在大海上双方碰一起都难;更别说补给了。所以说潜艇补给方面要么靠高速商船进行补给;要么就和英国打成协议;在马来亚英国属地进行补给。从效果上说后者无疑更好;不但可以补给所需要的燃料;而且绝对安全。

除了靠岸补给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海上补给;利用高速伪装补给舰在海上为潜艇提供弹药和柴油。考虑到俄国人会有一些高速轻型巡洋舰可能在海上巡弋。不过那是后话;徐杰暂不考虑。

感谢书友松林小马的月票支持和我家开小白的打赏~~~~

第五百一十二章 无畏时代的开启

1900年2月5日。是一个在世界海军史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在这一天;在德国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和基尔造船厂;以及意大利的安莎尔多造船厂和热那亚造船厂;一共4个2万吨级的船台上同时放下了龙骨。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由伟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的新式战列舰将是贵国海权的最为可靠的保证;在这一刻;贵国的优秀设计和德意志帝国精密工业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和它的姊妹舰将是超越整个时代的作品;它们的出现必将导致世界海洋政治的重新洗牌。”在参加完新式战舰铺放龙骨的仪式后;提尔皮茨对华夏驻德公使顾维钧说道。

“我相信;伴随着我国订购的新式战舰的建造;华夏共和国和贵国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自从定远号和镇远号后;时隔20年;贵国再次为我国订购一等主力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虽然我对海军并不了解;但是我知道;军火贸易不同于其他贸易;这种已经超越了商贸范畴的交易已经可以证明两国的友谊已经到了更高的层次上。”顾维钧笑着说道。

对于提尔皮茨来说;争取到华夏海军最新式的战列舰的订单无疑是他去年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不论是从海军建设上来说还是从外交关系上来说都是这样。在海军建设方面;通过获得新式战舰的建造工作;德国海军终于可以接触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设计理念。而在此之前;这都是意大利和北洋舰队的专利。

早在1890年;闻名世界的热那亚级穹甲巡洋舰横空出世;其强大的火力;超高的性价比让当时所有的二等穹甲巡洋舰黯然失色。而归远级作为改型战舰的终极改进版;更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大发神威;即使与英国人7000吨级的埃德加级一等巡洋舰交手也绝对不落下风。而随后;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和pisa型装甲巡洋舰更是在决战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将曾经庞大的日本联合舰队送进了黄海的滚滚波涛之中。

而随后;但丁级战列舰和国王级战列舰更是经历了美西战争和华俄战争。在美西战争中;以但丁级战列舰为首的西班牙舰队跨越大西洋在美国的家门口将拥有4艘战列舰和一打巡洋舰的美国舰队打的大败。重振了这个没落的海洋帝国的雄风;虽然是回光返照吧。而在华俄战争期间;在家门口作战的北洋舰队更是将强大的俄国远东舰队压制的死死的;即使俄国人有像马卡诺夫这样的优秀将领;也无力回天;经过连番血战后;俄国远东舰队剩余主力舰不足一手之数;而北洋没有损失一艘主力战舰。

徐杰及其团队的战舰设计水平经过历次战争的检验后。已经在海军领域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其与意大利之间的合作关系又让优良的设计很难流出。而这次。德国终于抓住了机会;因为建造难度太大的问题;意大利人放弃了徐杰提出的最优解。

“既然懦弱的意大利人不敢尝试;那么这个时代的桂冠必须落在德意志人的头上!”当提尔皮茨将徐杰的12炮战列舰计划递交给威廉二世后。这位对海军极其狂热的皇帝兴奋的说道;而在得知这份设计处于华夏那位徐先生手中后;之前还在抱怨三联装炮塔的可靠性以及船体设计问题的德国设计师们迅速安静了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各国设计师已经对百战百胜的“徐氏设计”形成了一种盲从。经过战火考验的战舰足以打破一切质疑;更何况这是给华夏造的;如果按着设计出了问题的话;那也是北洋买单;对德国没有影响。

就这样;这艘装备了4座三联装主炮的排水量高达2万3千吨的战列舰正式开工。16门6寸副炮全炮塔化。侧线装甲厚度为倾斜19度。那亚型防护巡洋舰不过才30万英镑左右;而一艘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是60万英镑左右;一艘但丁级战列舰则超过了100万英镑;而现在;华夏在我国订购的10炮战列舰的正常卖价已经达到了150万英镑以上;我们为华夏建造的战舰将和我们自用战舰同型;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在这艘战舰完工投入战争之前;我们谁也无法知道他的性能到底如何;所以;对于某鞋出我的见识的设计和技术;我宁可选择更为保守的设计。”

而随后维托里奥又说出了他的担忧:“在实战中但丁级的三联装10寸主炮的散步很不理想;虽然徐先生称可以通过炮术避免散步过大的问题;但是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所以我不敢冒险。使用背负式炮塔同时主炮全中轴布局确实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扬侧弦火力;但是炮位过高对船舶的稳性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为了避免因为两座炮塔位置过近而造成一炮毁掉两座炮塔的情况;炮塔之间的距离必须保证;而这延长船体;进一步增加吨位。到最后;这艘战舰的吨位保守估计都要2万3千吨;而建造如此庞大的战舰;对于意大利造船业来首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还有一个原因;维托里奥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华夏的支付能力让意大利的造船厂有些不满意;在意大利战舰没有打开市场的时候;他们可以低价出售换取声誉。但是当这个牌子已经起来后;对于华夏可以支付的金钱;各大造船厂开始斤斤计较。这不能怪他们;商人就是要追逐利益的;当他们听到一艘2万3千吨的12门12寸舰炮的战列舰;华夏只想支付140万英镑的时候;他们放弃了。

就这样;德国人以低廉的价格为代价获得了同时代中最为强大的战舰设计;而意大利则在权衡后选择了一款偏向保守的战舰;两国可以说各取所需。而华夏海军则获得了第一批4艘新式战舰。而这些战舰在华夏的报纸上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无畏舰c吧;这是徐杰再一次剽窃了英国人的创造。

而这四艘战舰的动工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华夏、德国和意大利三国;一股看不见的超流迅速席卷整个世界。所有对海权有诉求的国家都将目光投到了这几艘新式战舰上;不得不说;徐杰这一步的跨越实在是太大了。从1万4千吨的宁海级战列舰直接到2万3千吨的战舰。而在设计理念和作战方式上更是颠覆性的变革。强调投射量的窒息战法和火炮各自为战的作战方式被扫近了垃圾堆;全重炮和统一火控以及更大的吨位武装了这个钢铁巨兽9未诞生已经震惊世界!

第五百一十三章 无畏之海

“早在设计pisa级装甲巡洋舰的时候;才华横溢的徐将军就已经试图用统一的重炮去武装军舰;同时主炮全中轴布局来提高侧弦火力。但是在美西战争中;pisa级的表现并不如比它稍晚的国王级装甲巡洋舰。国王级4门11寸40l主炮和众多的副炮显然比pisa级的6门10寸炮和4门6寸炮更加实用。许多人认为还是投射量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但是没有人注意到大口径火炮对防护全面的战舰的毁伤效果。中央布局;全重炮布局本身没有错;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主炮数量一定要多!”——委托里奥。

当无畏舰这个响亮的称呼迅速传遍全球后;当人们震惊于新式战舰庞大的吨位和多达10门以上的12寸主炮时。资深的海战专家们对这款强大的战舰并不是十分认可。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投射量至上的思想在作祟。

即使防护再好的战舰;其上层建筑和上部船体的防御也无法免疫高爆弹的打击。尤其是舰桥;几乎是没有防御的。在苦味酸炸药的作用下;一发炮弹爆炸后;弹片往往会打穿数个相邻的舱室;无论是多么好的分仓也无法避免被弹片横扫的悲剧。而大口径火炮在中距离上的投射量比不上10寸级别的舰炮。也就是说对船体的打击上昂贵的大口径舰炮并不如中口径舰炮。

虽然在华俄海战中;北洋装备的新式穿甲弹有多次击穿俄国巡洋舰装甲的战例;不过所有的击穿都是在较近的距离上实现的;而且从没有打穿过9寸以上的装甲。也就是说对于战列舰来说;12寸重炮依然不够看!在反对者看来;既然无法在远距离击穿对方的装甲;那么在中近距离上交战就成为了必然;而此时;昂贵的12寸重炮无疑就显得很鸡肋。倒不如继续增加2级主炮的数量。

但是就在此时;曾经观摩过北洋海战的德国海军少将舍尔和英国海军少将约翰杰里科提出了这样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