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安居乐业 >

第197部分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197部分

小说: 大宋之安居乐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悉的多,萧里得显将武器发给这些宋人奴仆让他们搜索逃散的谟葛失人,这个行为正确无比,无论谟葛失人躲到哪个旮旯,这些宋奴都能将他们抓出来,然后以酷刑处死。
谟葛失人疯狂地往南逃窜,逃入大同府地域,辽人这才知道,有一股明军从北方杀来了。
拆东墙补西墙啊,西京道就那么几万驻军,炭山要防守,长城一线要兵,大同府重地更是要兵马防守,现在北方又得派兵……
与此同时,耶律昊和耶律余睹率三万乌古骑兵由中京道西进,与萧里得显两面合围大同府。
辽人慌了,向南京道求救那是不可能,他们只得向党项人求援。
百万明军伐辽,如此大事党项人怎么可能没收到消息,那可是真正的百万明军啊,而且这百万大军可都是精锐,不是大明精兵就是臣服于大明的各个部落的精锐勇士,党项人别说派兵支援辽国,他们生怕跟辽国沾上点边。哼!契丹人,我们跟你们很熟吗?
十万明军合围大同府。
耶律余睹在辽军中的威望很高,这也正是林靖文宁愿将他囚禁几年都不杀的原因,还加上一个萧里得显。要说萧里得显原本不过只是个小人物,虽然出身于契丹后族,但若是他被重视也就不会被发配到安东那个偏僻的旮旯了,可自萧里得显投靠大明之后一切都变了,以前这厮是不被重视,但现在不一样呀,人家萧大将军可是大明羽林万户,真真儿大明重臣,这几年来,不说乙室部对萧里得显高看一眼,就是辽国的那些官吏将领哪个不羡慕这厮。
耶律余睹和萧里得显的配合那是没的说,都是辽国降将,在辽军中的威望又都很高,这两人亲自领军来讨伐大同府,又是四处求援无门,大同府的辽国官吏将领一合计,干脆降了。
萧里得显给大同府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搜杀谟葛失人。
“这是天子的诏令,天子言:谟葛失这个部落没有存在的必要。”
为了讨好新主子,刚刚投降的辽人办事那是不遗余力,原本镇守四处被用来防备明军的辽军被派出四处搜杀谟葛失残余,而且,为了给新主子留个好印象,辽军杀起谟葛失人来甚至远比明军和宋奴都要残忍得多,就跟谟葛失人与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曾经强横一时的谟葛失部,曾经让宋人谈之色变的南部达达大部,就这么烟消云散。
西京道沦陷。
这个消息对南京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北边的中京道明军大军云集,东边又有从海上而来的六万明军,现在西边也有明军虎视眈眈,而且,辽人收到消息,南边的宋人也不安分。
此时的赵佶可真是心急火燎,你说啊,仅仅是个把月之前,大明还跟大宋在谈论着连兵伐辽,可仅仅过了一个月,这大明就撇开大宋自己单干起来,这叫什么事?早知道他早就答应大明的条件了,不就是一个华亭小县么,若是他在位期间真的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丢了区区一个下等县也不算什么,瑕不掩瑜么!
郑皇后第二次作为正使紧急出使大明,随行的还有郑之原兄妹,虽然郑之原已经被大明驱逐,但毕竟他曾在大明朝堂之上有一席之位,跟那些大明重臣熟悉不说,交情还是有的,对此次出使不无裨益,不仅是郑皇后,孟贵妃也在同行之列,而且,出使的同一天赵佶就下令封孟贵妃为皇后,与郑皇后并列,称为西宫,这一次大宋满朝文武可是没一个说什么于礼不和之类的屁话。而且,此次蔡京奉命亲自出马,这厮带足了金珠财货要好好贿赂一下大明朝的各个重臣,务必要让大明宫中的那位天子同意大宋能出兵燕云。
——赵佶等人明白,大宋出兵简单,这是大宋内务,这不需要大明宫中的那位天子同意,但之后呢?即使大宋能打下燕云,若是大明天子皱下眉头,百万明军指不定掉转头就对着大宋来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有大明天子点头,即使宋军拿下了燕云也守不住啊!那样的话,收复燕云十六州不过是个笑话而已,说不定那位以残暴而闻名的天子一怒之下下令百万明军南渡黄河,那才叫糟糕。
这也正是林靖文出动百万大军的目的,主要就是做给宋朝看的,次要目的么,让大明正规军与各个附属部落的军队磨合一下,同时也是震慑一下那些附属部落,别有事没事琢磨着反抗,大明朝可不是你们这些小部落能比的。
与此同时,与历史相同,赵佶以童贯为帅,合河北、河东还有中央禁军总计六十万人囤积真定、河间两府,只等大明宫中的那位天子点头了。

第六卷二十载征战四方第三十六章 奉天京

时隔五年,郑皇后再次出使大明,这一次,她所看到的听到的与五年前大不相同。
五年前,那时候的大唐刚刚入主辽东没两年,国力不强,人丁不盛,当时的大唐国民大部分是刚刚被林家军解救出来的汉人奴仆,虽然经过打土豪分田地得了一部分财产,但用“国弱民穷”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大唐那是最恰当不过。
时隔五年,今天郑皇后所看到的大明朝又是另一番景象。
陆路不靖,郑皇后一行照例是坐船从京东东路到辽东的,不过这次她坐的可不是宋船,而是大明海军的战舰。
大明商贾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因为陆路不同,大明商人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海洋贸易,他们的生意扩大,这就意味着对大明海军的要求增强,天子有言:大明的商船必须有海军保护。秦元1342年之前,当时大明对属国还有海禁存在,禁止属国商贾从事海洋贸易,当时整个大明朝全国的商船加起来也不到万艘,还多是千石小船,贸易范围也仅止是大明本土和各属国之间,而到了秦元1348年的今天,海禁早开,大明朝加上三个属国的商船,据海关统计,仅从事远洋贸易的商船就超过十数万艘,比之五年前整整扩大了十几倍,那些从事近海贸易的就更多了,整个北海、东海日夜都有大明商船在航行,其贸易范围包括大明以及各属国、大宋、麻逸、安南乃至南中国海,大明商船甚至活跃于西海之上。
大明朝的商船都有海军保护,各条航线之上,海军舰队日夜巡逻不息,大明海军不时还集结数支舰队围剿海盗,以炮舰轰开小国国门的事也做过不少,比如说麻逸,早先这个南洋小国死都不肯让大明商船在麻逸自由贸易,大明二话不说,南海第一第二舰队和北太平洋第四舰队总共三支战舰队南下,以两百多艘战船数千门火炮差点夷平了麻逸国都,大明海军以强横的武力打开了麻逸国门,大明商船从此长驱直入,麻逸国允许贩卖的不允许贩卖的大明商船都一个劲的往麻逸国贩运,麻逸人都不敢吱一声。
郑皇后本来也是乘坐大宋官船出海的,大宋朝有些年头没有建造新的神舟了,郑皇后这次也不得不屈尊降贵,乘坐的是从福建路专门调来的大型福船。
不过她的运气不好,出海第三天就碰到了北归的近卫舰队和北太平洋第一舰队,随行的还有一眼望不到边都不知道有多少的商船。
不说那遮盖了整个海面的白帆,但就是那些在外围巡逻护航的万石宝船……那是什么怪物啊,整一个海上城池,真是太大了,压迫感十足。
现在的宝船可不比几年前了,虽然还是叫万石宝船,实际上最大的宝船已经达到了两万石,按照现在的度量衡,那是将近三千吨级,而且现在的宝船也不是纯木质结构了,龙骨已经采用钢制,有的战舰外面还会包上一层铁皮,实际上是钢甲,已经可以称作铁甲船,不过现在的动力还只有风帆驱动,因此铁甲船在大明海军的编制中并不多,毕竟铁甲船的速度实在是难以忍受。
听说将作院已经在研究将用来铸造兵器铠甲的蒸汽机改良以搬上铁甲船作动力,不过这个就不是宋人能知道的了。
看着那些威武的巨舰,掌舵的宋兵二话不说,立马降帆抛锚。
郑皇后难得欣赏到海景,正惬意着,船却停了。
“怎么回事?”
“回娘娘,我们进入了大明勘测的航线之内,大明规定,标准航线百里之内不允许出现别国船只,虽然娘娘此行是出使大明,不过还是等大明海军检查过我等船只之后才好启航。”
船老大也是无奈啊,虽然他的这种做法有辱大宋国威,可大宋的国威再咋滴也影响不到他的饭碗,可要是得罪了大明海军的话,他以后就甭想出海了,现在谁不知道,若与大明海军褡上了关系,北海、东海、南海、西海随便你跑,若是大明海军看你不顺眼,得了,你这辈子只能呆在陆地上。
“还有此事?”一时间郑皇后还没联想到大宋国威之类的,现在她却是吃惊于船老大说的什么标准航线,这不得不又费了船老大一通唇舌。
护航的大明海军战舰也发现了这几艘“小小”的宋船,不多时,一艘宝船开了过来。
“此处在营州淡水航线百里之内,按照大明律令,尔等宋船不能在这个区域航行。”
见是宋人,大明海军将士还是比较和气的,不象对待南洋土著那样先开几炮再说,只是严词驱逐而已。
宋人连忙派人交涉,言及大宋两位皇后奉命出使大明云云,若是如此也就罢了,作为使船,这些宋船还是能继续航行的,可惜,此次还有近卫舰队在。何谓近卫舰队?那可是皇家舰队,非是皇室出行近卫舰队是不会动的,此次正是因为大明朝的太后南下美岸州,太后所在,自然不允许闲杂人等同行,郑皇后和孟皇后两位还好说,那些宋兵和水手万万不允许参杂在内——郑皇后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最后,那些宋兵和水手被打发回中原,郑皇后一行移架大明近卫舰队。
太后韩氏年事已高,这人年纪大了就比较怀旧,即使韩氏是太后之尊,她这几年也越来越想念家乡,想念登州。
林靖文自然不能专门为了太后跑去宋朝治下的登州修建个宫殿,不过还好,当年打下美岸州的时候,其州城就是按照登州的布局修建的,韩氏回不去登州,这几年也就经常往美岸州跑,这次倒是正好让郑皇后一行遇上了。
不过,对郑皇后来说,碰到大明太后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何况同行的还有德妃韩氏月容、淑妃耶律氏余里衍,这淑妃她们不熟悉,但德妃跟郑六娘可是自少女时代就是闺中好友,交情非同一般,搭关系正是其时。
一行说说笑笑,主要是郑皇后一行在拉关系,船队抵达营州。
看到眼前的营州港,郑皇后一行宋人连目瞪口呆都不足以形容,万商云集就不说了,明人、奉天人、岛国人和宋人长的差不多,这个没什么,那些高鼻深目的大食人波斯人也不少,郑皇后没去过广州,听说那边也有不少番商,不过看着眼前的一切,郑皇后有理由相信,广州那边的番商是远不如营州这边的番商多,可以想见,所能征收的赋税也是天差地远。
现在从营州去辽阳不用在马车上颠簸了,辽东大运河辽东段已经完成,可以由运河直接到达辽阳尹。
不过林靖文不是在辽阳接见的他们,而是在奉天。
奉天,这个大家不陌生吧,就是沈阳的别称,不过这个时代还没沈阳这个城池呢,只有沈州,位置离沈阳也有几十里远,说到底,沈州现在也不过只是个小城。
可是奉天不一样,奉天京,大明新的国都,林靖文的意思是,要将奉天京修建成不输于三百年前的长安城那样的雄城,天下第一城,预计中的奉天京周长52。56公里,面积超过一百平方公里,是唐长安城的1。4倍,汉长安城的3。3倍,是后世西安的14。3倍,甚至比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都大,是北京的2。2倍,与此时西方的城池相比,是君士坦丁堡的9。8倍,是巴格达的8。6倍,是大马士革的7。7倍,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
奉天是大明新的国都,这一点出自天子之口,自然不会改变,自林靖文宣布建设新都以来,还不到两年的时间,沈州东南二十里、贵德州正西三十里之间,原本的旷野空地就变得炙手可热,土地价格一日三涨,大明举国上下,不少百姓都放弃迁入辽阳城,改为迁入奉天,那些商户贵族更是一掷千金,纷纷在这片旷野兴建新的宅院和商铺,更早些的时间,修建辽东大运河的时候总理院就已经规划好了,辽东大运河自预想中的奉天京南北贯穿而过,一条运河将奉天京左右一分为二,甚至从辽河和梁水引来分支将这片过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包绕起来,成为天然的护城河。
大明国库充盈,城墙和宫殿在天子宣布建都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兴建,城墙工程浩大,预计需要十数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全部竣工,但宫殿可是天子居第,乃是重中之重,仿照先秦宫室的大明宫、兴乐宫、光明宫、阿房宫等宫殿群已经开始建造了一年之久,而且,宫殿的建造没有用奴仆,外部宫殿由总理院拨款,内院也就是后宫则是由皇室内孥专款拨付,高薪聘请大明全国的工匠、匠师建造,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