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苏联 >

第94部分

红色苏联-第94部分

小说: 红色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德烈的话,让所有的人点头,的确是这样,米格…25不是全能的,过多地照顾了高空高速性能,真的与美国人的雄猫战机格斗,只有高超的飞行员才能够发挥出优势来。截击机和战斗机,职责不同。

“那我们用什么战斗机合适?”戈尔什科夫问道。

“从长远来看,我们如果有新一代的跟美国的f…15战机抗衡的战机研制成功之后,利用这种战机改装为舰载型,是最合适的。”安德烈说道:“而现在,为了救急,我们可以将米格…23改进为舰载机,暂时满足需要。”

毕竟安德烈的级别还不够,如果安德烈现在就说出t…10之类的东西来,那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警觉,安德烈是怎么知道的?哪怕安德烈跟苏霍伊总师西蒙诺夫等人的关系很好,也不能让安德烈知道这些的,更不用说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23了。

其实,米格…23改进为舰载机的工作,早在72年就开始了,当时作为鹰航母的配套工程,米高扬设计局对手里的米格…23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 真相

让人诟病的手动调节的可变后掠翼,改进成为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可变后掠翼的,当然,模拟式的计算机,到雄猫战机的数字计算机控制还是有差距的。机身尾部的单台发动机,变成了两台发动机,总推力超过了一百二十千牛,为此还重新设计了后机身。

经过种种改进,米格…23在77年的时候具有了米格…23a的编号,战斗力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本来近距格斗能力不强,但是米高扬设计局给加装了最新型的秘密的头盔瞄准镜之后,近距格斗能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可以说,除了在远距离截击能力上无法跟熊猫战机相比之外,其他方面,米格…23a都是可以跟雄猫战机对抗的。

而且,米格…23的可变后掠翼,可以在起飞的时候减小需要的起飞速度,先天就有上航母的优势,如果己方这艘航母真的将斜角甲板给上翘了的话,说不定米格…23在这上面就能飞起来。

可惜,生不逢时,苏联的航母沉沉浮浮,各种计划都不断夭折,当最终建造好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时候,米格…23已经落伍了,新的米格…29和苏…27都出来了,自然就使用了这两种飞机改装舰载机了,最后红色海军选做了苏…27k。

现在,时间正合适!米格…23还是有希望上舰的。

“安德烈,你的提议,海军会慎重考虑的。”戈尔什科夫作为海军司令,自然知道米格…23a舰载机的事,听到安德烈提起来,顿时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报告。雄鹰小队正在进行空中加油。”就在这时,航母舰长过来向戈尔什科夫报告道。

空中加油!只要这次空中加油能顺利完成,这次迷惑美国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米格…25这种大家伙,先天就没有上舰的可能性。以前的一系列动作,都是迷惑美国人的!

基辅号航母的斜角甲板前部,出现的那个跃飞甲板,其实是用脚手架搭建起来的,上面铺上一层苫布,从外太空看,就是个跃飞甲板,其实。只能人踩,汽车开动上去都会塌下来!

然后,在出发之前,用吊车将两架已经报废的米格…25,吊到了基辅号上来,先藏在机库里,等到美国的侦查卫星掠过头顶的时候,再大模大样地通过侧舷的升降机给吊上来,就这样,美国人上当了!

美国人为了求证。会进行试探性的接触,所以,必须要让他们发现来的飞机是米格…25才行!

那两架米格…25。当然不是从基辅号上起飞的,而是从北部的一千多公里之外的海燕基地,在双方舰队即将发生接触的时候起飞,为了避免被美国人发现,一路超低空飞来。

虽然米格…25的最大作战半径有一千公里,但是这是高空的数据,在低空,稠密的大气会带来数倍的阻力,航程也会大幅度地缩短。

所以。美国人绝对不会怀疑这两架米格…25是从陆地上飞来的,陆地上飞来只能是高空。肯定会被他们的预警机和军舰的雷达发现。

超低空,从基辅号航母附近飞过。再飞向美国的航母编队,美国人理所当然地就会认为这两架米格…25就是从基辅号上起飞的,想要给美国航母编队一个“惊喜”。

即使以后美国人会发现这是个骗局,但是至少现在,美国人是被忽悠住了,美国人的预警机逃脱了,美国人的航母编队后撤了!

美国人没有观察到,离他们编队四百多公里的海域上空,两架燃油几乎消耗一空的米格…25,正在进行空中加油。

两架图…16加油机,在三千米的高度上平稳飞行着,尾部各自垂出了一条加油管来。

图…16是苏联早期主要的轰炸机,两台涡喷发动机在翼根部位,形成一种独特的气动布局,这种轰炸机除了装备苏联之外,还出口到了多个国家,在华夏,形成了自己的轰六系列轰炸机。

由于轰炸机的航程无法满足需要,苏联早就开始研究轰炸机之间的伴飞加油技术,一架轰炸机作为加油机,给另一架轰炸机进行空中加油,延长航程。可以说,苏联最早的空中加油机,都是用轰炸机来改装的,直至伊尔…76研制成功之后,才在这种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为了伊尔…78空中加油机,那已经是八十年代的事了。

现在,图…16已经老态龙钟,被图…22接过了接力棒来,这种轰炸机改进出来的空中加油机,也是越来越多。只是这种轰炸机改进的空中加油机运载能力有限,根本就不足以给两架米格…25提供足够的燃料,同时,也是为了备份,万一一架图…16出现故障,还有另一架可以匀出油来。

就在去年的时候,米格…25经过了中期改进,同时具有了可收缩的空中加油探头。

此时,米格…25机头前端的加油口已经打开,加油探头伸出了机头,正好在027的编号上方。

亚历山大中尉打开头盔的护目镜,通过狭小的座舱前面的玻璃,看着外面的探头。

虽然接受过数次的空中加油训练,但是,这个科目的难度依旧很大,不是每次都能够成功地完成的。而现在,没有后路,如果不能成功地对接,那就只能跳伞。

戴着手套的手,轻轻地推动着操作杆,刚刚在高空一阵狂飙,座舱内的温度超过了五十度,现在,手心里还在出汗,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逐渐靠近的那个加油锥。

前面的图…16,在平稳地飞行着,在机身的后方,一根加油管跟着飞舞,加油管最后面的加油锥,在不断地晃动着。

米格…25笨重的机体,在慢慢地向加油锥靠近,二十米,十米,五米,三米…

一阵侧风,将加油锥吹向了一侧,第一次的对接,就这样失败了。

亚历山大中尉在退出后,重新进入,看着那加油锥逐渐靠近,亚历山大中尉眼疾手快,一下子就将探头伸到了里面。

“对接成功!”亚历山大不由得喊道。

对接之后,油路自动打开,源源不断的燃油流入了米格…25的机内油箱,这下不用担心返航燃油不够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转变观念

得知了两架米格…25都成功对接,补充到了充足的燃油,安德烈也是一阵欣慰,毕竟,那两架米格…25都是513团的,虽然安德烈现在已经升官,成了北海道地区的副司令,安德烈还是记挂着老部队的,如果加油失败,被迫跳伞的话,安德烈会感觉到内疚,整个计划都是他提出来的,损失也是他造成的。

“我们除了有常规的舰载机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数量。”安德烈继续说自己的思路,趁着现在戈尔什科夫元帅心情高兴,也听得进自己的意见去,安德烈要扭正这些人的错误的思路。

“航母,作战力量的体现就是舰载机,航母上的每一部分空间,都要为舰载机做准备。”安德烈说道:“比如,我们现在的基辅号航母,如果要是全部空间都用来容纳舰载机的话,可以放得下四十到五十架的米格…23,我们至少还有跟美国人一战的勇气,如果像现在这样,最多也就塞进二十架米格…23,我们就有心无力了。脱离了陆基战机的作战半径,我们还是没有足够的信心。”

戈尔什科夫支持航母,但是,他也是导弹的拥护者,他希望航母上拥有强悍的对舰攻击能力,那些巨大的ss…n…12,必须要在航母上配备。

而现在,这次跟美国航母编队在海上的接触,让他意识到了红色海军需要什么。

舰载机,数量越多越好,性能越高越好!只有掌握了制空权,苏联海军才能够前出大洋,真正地在海上跟美国人较量!

在后世,一直到苏联解体。到了俄罗斯时代,他们才意识到了当初的错误,可惜。这个时候手头里只有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能折腾了,在半死不活地熬了二十多年。俄罗斯人已经开始缓过气来的时候,才打算对库兹涅佐夫号动手,改进内部空间,多装备舰载机。

而此时,华夏已经将空壳的二号舰瓦良格号,改进成了自己的航母辽宁号,前面的反舰导弹的空间,也全部用来装备舰载机了。

不要再走当初的弯路了。直接在造航母的时候,就将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扔掉,专门装舰载机!

“可是这样我们的航母就不能单独出动了,每次必须有大量的护航编队才能够行动。”听到安德烈的话,一旁的舰长贝科夫斯基说道。这次远渉重洋,基辅号一艘就敢过来,要是改成美国那样的,就必须得有护航军舰了。

“护航的军舰我们有,但是军舰能起降战机,却很少。将我们的能起降飞机的军舰装满飞机,护航交给别的军舰来做,这样效率是不是更高?”安德烈说道:“从国力上来看。我们暂时还不能拥有美国那么多的航母,如果单艘航母的战斗力,连美国航母的一半都不到,我们又如何在太平洋上跟美国人对战?我们如何才能够打到夏威夷,打到美国本土去?我们必须要有强大的舰队航空兵!航母就是来装飞机的!如果没有舰载机夺取制空权,我们的引导直升机,根本就无法起飞,无法给我们庞大的反舰导弹群提供引导。”

安德烈的话,让戈尔什科夫眼前一亮。显然,这些话打动了他。

苏联海军。必须要能够在大洋深处,跟美国人堂堂正正地打海战!苏联必须要拥有强大的舰载航空兵力量!没有这些力量。威力巨大的反舰导弹,也根本就发挥不出优势来。

当苏联在拥有了远程的反舰导弹之后,同时也在研制反航母反舰导弹攻击体系的配套系统,除了航母装备的直升机来引导之外,主要的就是用图16、图95组成的空中信号…情报系统。

这些飞机,必须使用陆基的基地才行,苏联最多也就是可以把这些飞机部署到海外基地去,在远离苏联本土的海域进行海上航空侦察,必要时用来制导己方的反舰导弹。要是深入大洋,与美国海军在大洋上交手,都就用不上了。

为了配合ss…n…12/19系统,尤其是巡航导弹核潜艇在远洋独立作战的需要,苏联同时也在发展天基搜索定位系统,平台是由带核电池的搜索卫星组成,不受舰载搜索引导直升机的限制,但是,这套系统最快也得在79年才会部署就位,而且系统昂贵。

“对,看来,我们得转变观念了。”戈尔什科夫说道:“为了我们的远洋战略,我们需要更多的舰载固定翼战机,将其余的任务交给护航的军舰去做,让我们的航母搭载更多的战机,是个明智的决定,我会向上级提议的。”

安德烈松了一口气,在自己的干预下,历史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安德烈真希望苏联的航母能够尽快地改变现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而之后的发展,就不是安德烈能够干预得了的了。

“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试验,如果我们的斜角甲板的跃飞装置能够让米格…23起飞的话,将二号舰,三号舰改装成为米格…23为主的航母,应该不会很困难。”就在这时,一旁的航空兵舰载机主任马特科夫斯基中校说道。

雅克…36m太鸡肋了,作为第一个操作雅克…36m的舰载机部队的长官,马特科夫斯基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这种飞机,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这种飞机根本就不适合军队装备!

舰首不动,就在斜角甲板上装跃飞跑道,要是能够让米格…23起飞的话,肯定比现有的雅克…36的性能要高十倍!

基辅号是不行了,要改装就得大改,在船台上的后续军舰,改装应该不难。

安德烈也是眼前一亮,如果真的这么搞,那的确能够让后续的航母战斗力增加不止一倍!虽然更不伦不类,但是绝对比现在实用!

“安德烈,你觉得行吗?”戈尔什科夫向安德烈问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差点闯祸

“元帅,我觉得可以试试。”安德烈的眼睛带着憧憬望向外面的甲板上自己临时用脚手架改装出来的跃飞甲板,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