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947部分

道果-第947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人?”

这一下,连一直成竹在胸的孙逊,都不由神色微变,循声看去,入目的却是一只在地上快速游动的小老鼠,那老鼠的背上,还驮着一个锦囊。

“这是……”孟三移的视线,同样落到上面,面露诧异之色。

随后,在他疑惑目光的注视下,那锦囊飞了起来,正是朝着他过来,这样的突变,自然引起了孟三移和孙逊的警觉,孙逊出言警告,而孟三移则也要躲闪,但随后那锦囊中泛起光辉,爆发出来,直接将孟三移与孙逊笼罩。

顿时,一步步记忆片段,在他们的心头闪过,那片段中的主角,赫然正是他们的老师邱言,虽然片段支离破碎,有的地方还模糊不清,但两人还是能从里面,捕捉到邱言在其中不断深入、探索的经历。

“这锦囊与老师过去的经历有关?”

只是一瞬间,这个念头就自两人心底泛出,而后那锦囊已经到了跟前,孟三移下意识的就用手接下,等回过神来,再去寻那老鼠,已然不见了踪影,只有一句话留下——

“将此物交予邱言,他自然知道要如何处置。”

话语萦绕在耳,跟着再无踪迹。

“这锦囊到底有何玄机?是否只是一个陷阱?”孟三移低头看了看手中之物,拿捏不住主意,“刚才感受到了的老师经历,看着不似伪造,盖因其中气质、行为,与老师所倡导的一贯、统一,但……”

边上,孙逊沉吟片刻,则道:“我觉得不妨收下来,无论是否陷阱,既然碰上了。就不该轻易放过,更何况之前的那声音里,充斥着古老的人文之念,这是伪装不出来的,而那老鼠,在我孙家的记载中,其实也有一些记载,只是不好肯定罢了,若是我所料不差,这锦囊应该不是灾祸。”

“既然如此。那便收下。”孟三移沉思片刻,有了决定,也不打开锦囊,直接就收入怀中,跟着往远方一看,注意到不少儒生已经开始撤退了。

这也难怪,他们的目标,本就只是击破那神山,将这颗扰乱士林的棋子拔出!

现在。随着山脚崩塌,神山倾斜,眼看崩溃,众人的目标也就达成了。这之前凝成的一口气,也就随之消散了,这士气登时就散。

这一幕落到孙逊的眼中,他并未感到意外:“到底不是真正用兵家练兵之法锤炼出来的。终究还是乌合之众,但现在他们的作用已经完成,便是溃散也无妨了。何况还有这一处能通往肉身所在的通道在,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念想,不至于真的彻底散开,只是现在神山的崩毁,比他们预料中的还要彻底,肯定有人又不打算离开了,这也是他们的自由。”

孟三移则是游目四望,在人群中搜索着武蒙的身影。

此时这人群四散,又有北玄与诸神交手的余波四散不休,光影弥漫,并不好分辨人群,但孟三移还是很快发现了目标——

就见武蒙正领着一群人急速赶来,在他们之中,有三名看上去格外虚弱之人,正是之前被抓走的几人。

这些人本事诱饵,有一队神灵押送着他们,往这神山而来,为的就是引孟三移等人出手,然后一网打尽,没想到孙逊却定下了围魏救赵之策,又直接引动北玄出山,局面瞬间急转。

于是,负责押送的那一支队伍,顿时就左右为难,急匆匆的赶来,被武蒙抓住了机会,将人救了下来,只是那些个神灵,终究不算好惹,所以被抓的三人受创不浅,而武蒙本人,也是受了重伤,好在及时观想出木牛流马,承载重任急速归来——

这木牛流马的机关之法,乃是邱言得自那墨家的天志洲的,武蒙等人不久前还在那母舰之上,因而被邱言传授了这些机关术,这时候观想出来,当真是效用不凡。

“人来了!”孟三移则同时注意到了,在武蒙等人的背后,几道闪烁神光的身影在穷追不舍。

“好,等接应之后,立刻就离开!”孙逊见了,也精神准备。

………………

“冲冲冲!”

武蒙捂着胸口,指挥者身下的机关兽,急速前行。

这机关兽形似蜘蛛,所以行进速度,却显得轻盈,四平八稳,哪怕是在这样坑洼不平的地面,也如履平地,在前行的同时,还不断在从尾部落下一根根细小的圆珠。

这珠子对其他人没有影响,但等一定人冲过去,后面的神灵追过来的时候,就猛然炸裂,跟着就有文网思线从中蜂拥而出,宛如蛛丝一样,将追兵缠绕起来。

只不过,由于并非出自邱言观想,时间也很短,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和支持,这些思线孤立无援,很快就被扯断,但却能延缓这些神灵前进的速度,给武蒙等人争取时间、创造空间。

两方因此才能维持平衡,距离大概不变。

眼下,来到这片战场,情况却发生变化,当几名押送的神灵,又一次扯断思线,想要重新追上去的时候,几颗流星从天上落下——

正是那北玄观想出来的万象之星,直接坠落下来,一声爆响,泥沙四散,几名追兵就被镇压下去,荡漾开来的冲击波纹,又将武蒙等人送出老远,吸纳着其中的感悟,武蒙哈哈一笑,顺势加速,几息之后,就抵达了孟三移等人的跟前,他朝着四周一看,道:“是撤退的时候了。”

有了这个共识,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在最早之前,孙逊就已经设计好了一套撤退的流程,都被众人记在心里,这群人毕竟不是士兵,想要有人在短时间内整合,并不是难事,但要选出一个足以服众的人,时间却还不够,所以这个时候,孟三移等人就算有心组织,也是无力,只能先按照计划,顾好自己。

于是,在汇合之后,众人迅速朝着来时的书山顶上移动,一行人相互配合,很快就抵达了地方,先前由孙逊塑造的门户,赫然就在眼前。

门里门外,已经又不少的身影,正是之前的诸多儒生,已经按着原本的计划,开始撤退了,不过正像孙逊所预料的那样,除了这些人,还有许多看了神山崩塌,便改变了主意,不打算再往现世,而是继续滞留。

这些,孟三移等自是管不了,也不打算过问,而是带着众人,迅速没入了那道门户,消失在斑斓通道中,一道魂体,回归东华。

这边,众人离去,那边激战正酣,但北玄明显占据优势,不光是自身观想之能足以镇压群神,甚至连这士林的天地,都在与他相合,无数文思汇聚过来,被他运转,几息之后,风云平息,众神镇压,神山倒塌。

那尊银帛神灵,更是直接被北玄擒拿。

这个时候,北玄却是神色迷茫,将那神灵束缚后,随手一扔,却将对方的方天画戟给抢夺过来,细细探查之后,神色微变。

“这上面有一点涟漪波动,但并非是此物发出,应该只是沾染,还当借此探究……”话落,他伸手在拿兵刃上一弹,震颤之中,无形脉络浮现,随后北玄便循着这无形脉络,一步一步走过去,最后停在了一半纸上。

拿起这半张纸,北玄闭目感悟,凝神探查,很快就长舒一口气,摇头道:“未料当年遇见的一个儒生,如今居然有了这般成就。”却是瞬息间,就有些许气息伴随影响片段,呈现面前,让他看到了邱言的身影,和记忆中的那人合二为一,不由意外。

这样想着,北玄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朝着另外一处走去,同样也是循着脉络波动,寻找着另外半边纸张。

“不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那邱言现在的感悟比我深刻,我就应该抱着学习之念,从这纸中汲取学识……”

抱着这个念头,他一个人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周遭有被镇压的神灵,有散乱的儒生,神山崩塌,被侵蚀的地面也在复原,但这般热闹的景象中,他却呈现出孤独一人之感,遗世独立,仿佛会永远这样一个人走下去……

………………

“呼……”

另一边,在知行书院的圣贤堂中,却有几具沉寂许久的肉身,接连吐出长气,然后睁开眼睛。

正是孟三移、孙逊、武蒙,连同其余众人,终于魂归肉身了。

这几人一醒,就要起身,但旋即身子僵硬,半天都无法动弹。

“这是太长时间没有活动,筋骨都僵硬了,咱们可都是一两年没回肉身了,诸位先不要急着起来。”武蒙嘿嘿一笑,他对于武道很是熟悉,“好在这屋子里有香火护持,肉身不至于干枯,过一会熟络熟络就好了,等会出去,将咱们在士林中得到的收获,展现一下,想来老师也会知道,我武蒙除了会打架,还是个读书种子!没给他丢脸!扬威京城!”说着,他脸上露出迫不及待想要出去抖威风的表情。

正在这时,就听那门嘎吱一声开启,邱安缓步走了进来,在他背后的门外,则是层层叠叠,无数人头攒动。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路漫漫兮知而后行

当陆凡第一次走入知行书院的时候,心情是充斥着激动和忐忑的,为了这么一次机会,他付出了许多。

陆凡出身并不好,但他并未认命,为了能改变命运,从来都是精心研读经义,不敢有一丝懈怠。

只不过,家贫之下,终究还是受到影响,先不说没有钱买书,只能借他人的书籍过来抄写,便是家中农忙的时候,他也不得不放下学业,回家务农。

陆凡的上面,还有两名哥哥,只不过这两人对读书并没有多少兴趣,对于自家的境遇,也没有任何看法,除了时而羡慕那些财主老爷们的奢侈生活,就是抱怨官府不能给他们发放银两,让他们也如秀才那样,可以直接支取钱粮,省的日日劳作,一年到头,还没有多少收成,大部分还要上缴。

不错,这陆家其实就是佃户,祖上也曾有地,但早就变卖干净了。

而每当这个时候,陆凡便会劝慰两个哥哥,告诉他们只有自己发奋去学,自己有了学识,有了本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单纯抱怨是没有作用的。

对此,两个哥哥总是嗤之以鼻。

不过,父母却很优待陆凡,虽然家贫,却也尽量满足陆凡的用度,可这也让两个哥哥很是羡慕,总是找机会差遣陆凡,不让他能安心读书。

不过,陆凡也清楚,像自己这样的家庭,收入稀薄,人口却不少,每年的收成勉强只能糊口,想要支持一个人脱产去读书,那是绝对做不到的,正因如此,他从来不会反驳自己的哥哥们,而是读书的时候专心读书。做农活的时候,也是任劳任怨,专心致志。

这样踏实的态度,终究有了回报,一年前陆凡刚过二十,便中了秀才,从此鲤跃龙门,也带着整个家族有了变化。

虽然,因为当朝宰执定国侯的变法,这秀才授田免税赋的规矩已经没了。但这给了田地,就算还要上税,田也不多,可一家人的地位到底不同,在本质上,也就从佃户成了自耕农,带给家中的震动那是可想而知的!

多少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为的就是一块属于自己的地,以至于拿到地契时。陆凡的老父,那是老泪纵横。

紧跟着,不光是两名哥哥对陆凡态度大变,从原本的嫌弃、排挤。变成了讨好、奉承,在外也是引以为荣,便是原本对他们这一支不怎么过问的宗家、宗老都纷纷过来,给这家道喜。甚至还从族中出了人手,给他们修葺屋舍。

一时之间,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人心满意足,而陆凡也因此真正得以脱产,全心读书做学问,不会再受到干扰。

没有了衣食压力,这陆凡对做学问的心思,也从单纯的为了讨个出身,开始真正生出了探究一番的心思。

另一边,这个时候,定国侯所主持的新政,同时也推行过来,按着新政之法,他们这些得了秀才之名的人,都要尽自身的义务,按着那上面的说法,就是享受着国家的财政补贴,也受人敬仰,就该有所回馈,每个人每年至少要给十名总角启蒙,这些都是列入考核的。

如果说是从前,这样的规矩就算定下来,下面的官吏也不会当成一回事,反正天高皇帝远,什么都是他们说的算,和当地的豪绅地主一合计,就能演一出双簧,根本不愁其他。

但现在却不同了,邱言上位之后,就大规模的推行地脉之法,通讯变得格外方便,又有特殊的检查有司确立,处处巡查,根本就无从隐瞒,虽然也有微词,可之前连世家联盟,都在邱言的面前低头了,他们这些地方豪绅,根本就不是一条心,如何能够抵挡?

久而久之,居然也成了定制。

这对于许多秀才而言,可谓苦不堪言,是一大煎熬,但陆凡沉浸些许时日后,反倒是生出了感触,察觉到了一丝人道之理,正好那个时候看了些邱言的笔录,心有所感,对知行之道有了认识。

从那个时候起,陆凡就生出了要探究知行之道的念头。

不过,此时知行之道已经颇为流行,邱学的影响也日益壮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想要拜入知行书院的儒生、学子,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