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662部分

道果-第662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般局面下,想要迅速平定,谈何容易?

而一旦不能迅速压下,这一个道域的反叛,势必要殃及周遭,连带着边上的道域也有异动,最终难以收拾。

“难道,眼看着就要离去,却要给皇儿留下一个难以平息的祸患?也要让朕在青史上留下恶名。”

这念头在李坤脑海中闪过,令他越发着恼,忍不住就出声说道:“那白莲教的逆贼,不是很早以前就被消灭了么,怎么……”说着说着,李坤自己就停下话语,他已然想起,说白莲教只剩余孽的,正是那岭南道的奏折。

这么一来,无异于贼喊捉贼。

“现在看来,岭南道从从上到下,怕是很早就与白莲教有着联系了,他们的奏折……”李坤越想,越是感到气闷,又觉得这事实在难以置信。

好好的朝廷命官不当、大好前途不要,却去做反贼、逆贼,那十多年寒窗苦读才换来功名利禄,说扔就扔,未免太过离奇了。

跟着,他又想起这几年以来,岭南道递上来的奏章是何等古怪,更不要说,那些个官员,都仿佛转了性子,不愿意升迁,安坐地方。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哪是不愿意升迁,分明是早就存心,要将朕的江山啄一个洞,来供他们栖身!”

说到这里,李坤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道:“这事非同小可,岭南道官员的罪名要加重处理,不可放过一人,另外,当务之急是平息叛乱,对方派出了四路大军,分明就是挑衅,要立即调动北疆精兵过去,将之尽数扑灭!”

说到这里,他咬牙切齿的道:“朕就不信了,柔罗人何等凶残,都不是我大瑞官兵的对手,他白莲教这般藏头露尾之辈,又如何能成得事来,竟然还分出四路大军,打出北伐的旗号……”说到后来,李坤忍不住冷笑起来。

“陛下。”

这个时候,下面有人出声,就见宰执之一的许应一出列道:“还请陛下能怜惜民力,白莲教造反,岭南道整个官场都随之而动,本就是不合常理之事,内里必有诸多隐情,再说四路大军,实乃我大瑞兵卒,岂能自相残杀。”

这许应一接替张链入了政事堂,代表的是大瑞传统世家的利益,岭南道在很久之前,还算边疆荒凉之地,但经过几个朝代的更替,北方战乱的时候,大量的士族南迁过去,充实其中,渐渐构建起南方世家。

而后,江南渐成富裕之地,江南世家也因此富甲天下,岭南虽在江南道以南,但也算是南方世家的组成部分,其内成员多有在当地任职者,而胥吏、功曹更是不知凡几。

有着这样的情况,许应一,又怎可能放任李坤给岭南官僚定罪,必然是要上来阻挡的,只不过在说法上,自是要有一套说辞。

但李坤也不是当年了,眉头一皱,就明白了许应一的打算。

不过,不等李坤再次开口,枢密副使耿赤也出列道:“还请陛下明鉴,北疆初平,诸军尚要威慑草原诸部,时有北上扫荡之举,若是此时调动,难免顾此失彼,况且,臣思逆贼之兵,恐有蹊跷,当先查明才是。”

这话说的颇为委婉,但李坤也听出了话中含义——

北疆精兵,经历一场大胜,却不好调动,一来是要震慑北疆,二来,则是出于战功分配方面的考量,再者来说,四路兵马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朝廷的官兵,被白莲教策反了,派兵过去,有自相残杀之嫌。

可明白归明白,又哪里能顺气?

“这关键时刻,国朝出现危险,居然无人能够为朕分忧!”他看着满朝文武,却想起了一个不在这里的人。

“皇上,臣觉得,当遣使过去,先将事情弄清楚再说,若能兵不血刃,无疑保存了南方元气。”这时,蔡阙也出面说来。

他也是政事堂中的一名宰执,从御史而来。

御史台,并非单纯的中央机构,在地方上也有分支,如当年的剑南御史李琦,就曾和邱言有过接触,其人最近也成了新党骨干。

这次岭南叛乱,御史系统的官僚也参与其中,其中更有与蔡阙亲近者,他也不愿皇帝太早降罪。

李坤深吸一口气,道:“既然诸位爱卿其意在此,那便先让人过去询问清楚,但也不能不做准备,将大江沿岸几座军镇的兵卒调动过去,以作应援。”

众臣见皇帝点头,知道一次妥协达成,便不多言。

只是散朝前,皇帝貌似无意的道:“对了,前几日,朕说要召邱学士回京,这事办得如何了?吏部的文书,可曾写好?”

这一问,又让在场官员的心思陡变,随后又是几句奏对。

………………

同一时间,被李坤记挂的邱言,则在看着手中战报,听着刘宏、杨晃的回复,微微点头。

“岭南叛乱,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不过他们派出四路大军,其中一路直指剑南,倒是我没有想到的,本官在剑南的事情就要完了,却冒出这样的事情,不能不问,既然如此,不妨就再往南边走一遭。”

话说到这里,他抬头看着身前几名将领,说道:“之前训练的五千兵卒,可以调回来了,本官决定借道岭南,回返关中,便将这节制军争之权,再用一次。”

ps:感谢“颓废的雾”投出的月票!


第九百七十九章将忧对言愁,哪料一夜惊

翌日,在钦差办事的府衙,先后迎来几人。

这府衙与钦差居住的地方离着不远,但公私有分,负责管理的人,与邱言府上并无直接统属。

前堂,几位连夜赶来的节度使,已经坐在其中,每个都面色凝重,那衙中管事已然奉上茶水,又差人去给邱言通报。

节度使共计七人,为山南西道、武定、雄武、昭武、武德、永平、武信,这其中倒也不全是分属剑南道的节度使,但白莲教这次起事,统合了整个岭南道的力量,出四路大军,声势浩大,之前几乎没有预兆,措不及防之下,波及甚广,如此一来,没有人敢等闲视之。

与剑南道、江南道相接的军镇也是心中担忧,而邱言统领剑南军政,在职权上为剑南道的最高执掌者,自然是要聚集到这里。

“范奕远果然没有来。”

待得几人分坐两边,永平军节度使陈寿信看了一眼,心中了然。

“这是当然,白莲妖贼的那路反军,过了赤沼之地,要么北上楚地,过武贞城入蜀,要么就是直接从他的武泰军镇穿过,肯定不会掉以轻心。”

范奕远乃武泰军节度使,为剑南南疆三镇之一,之前沼地联军蠢蠢欲动,他曾过来武信,其统辖的军镇,位于剑南道东南,是扼守南疆入蜀的道路之一。

这次岭南起兵,大军来袭,很可能要从他所镇守的地方过来,所以诸节度使齐聚钦差府,他却没有过来,而是在自己的军镇警戒,等待朝廷指示。

雄武军的节度使刘原眉头一皱,说道:“虽说岭南叛乱,听闻分成四路大军。每路少说也有三万人,是不小的威胁,可要攻入蜀地,不是简单的事情,更不要说北上楚地,过武贞而入蜀了,他范奕远着实是太过谨慎了,某家不信白莲教的一干蠢贼,真能威胁朝廷。”

“刘兄,你地处腹地。几乎不动刀兵,自是不清楚那贼人实力,”这边,武德节度使郑一凡摇了摇头,“旁的不说,单是赤沼之地现在的霸主佛沼,就不是易于之辈,听闻此沼也与白莲教有了联系,有联手之嫌。这样一来,这一路大军,或许能兵不血刃的穿越沼地,直指武泰城。当然不可以掉以轻心。”

这话一说,刘原的面色就显难看,他的雄武军地处剑南与山南道的交界,没有与人交战的机会。所统之兵不习战阵,多数时候,雄武军的节度使。都是被送过去熬资历,是后台深厚的表现,可放到军方来看,难免引人不喜。

而郑一凡的武德军,则位于剑南西边,与番人之地接壤,是有资格说这些话的,刘原纵是不快,也不好发作。

“好了好了……”昭武节度使卢勉出来打圆场,这人看上去颇为瘦弱,“这事也不好说,听说岭南的几大节度使尽数叛变,连江南道西边的几个军镇和城府也都从贼,静江军本是扼守沼地进入南边的门户,现在也已造反,军兵卒尽归于白莲贼的四大军,根本不需有多少损伤,就可入沼地,由此可见,这次的叛乱会有何等发展,着实难料。”

“说起来,事情太过突然,何故如此?”武信军节度使张凯永看着在座众人,问出一句。

“我等如何得知?”其他人面面相觑,这也是他们聚集在这里的原因所在。

武定军节度使唐荣则道:“前些阵子,我与建武军节度使通信,他的信中并无半点端倪,结果一转脸的功夫,就跟着白莲教一起反了!”

说着说着,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山南西道节度使熊毕脸上。

熊毕年龄不小,虎背熊腰,脸上白须有如钢针,根根清晰,虽未坐在主位上,但不怒自威,气态威严,竟有种定海神针之感,仿佛他才是此处之主。

“具体要如何处置,其实还要看钦差的意思,咱们说到底也只有统领自家军镇之职,朝廷不派钦定之人统领,那剑南之事便只能听从邱钦差调遣,你我最多提出些许建议。”

注意到众人目光,熊毕说出这番话语。

听得此言,诸人心里都有数了,张凯永就道:“现在主要考虑的,还是防御那北上剑南的一路大军。”

陈寿信则有些疑惑的道:“咱们到这里也有段时间了,怎的钦差大人还没过来?难道是咱们来得太早,人还没起?”

“这时候,还能安稳熟睡?”刘原脸色越来越黑。

“稍安勿躁,”熊毕摇摇头,他自是知道邱言非同一般,只看其人在剑南推行的一套,就知不是易于之辈,“想来钦差或许是在思索对策。”

刘原就道:“这思索对策,终究还是要落在实处,不与咱们这些统兵之人商讨,凭空去想,能有何用?”他在言语中,特地提及统兵之人,是为了将自己与其他节度使归于一类,减少排挤。

不过,这话虽有用心,但落在其他节度使耳中却也有理,唐荣就道:“这时候,确实应该多与我等交谈,邱钦差虽然手腕不凡,治理、改制的事情很是拿手,更曾写出兵家典籍,但沙场形势往往转瞬就变,普通文官能给钦差多少建议?”

听着几人言语,熊毕默不作声,思索着缘由,同时将身边桌上的茶杯捧了起来,掀盖便喝。

哒哒哒!

正在这时,厅堂外忽的传来一阵脚步声,而后一个报信兵模样的兵卒入得门来,见了几位节度使,便就抱拳说道:“下官武泰军中斥候副司张立,见过几位节度使。”

“武泰军下的斥候?”堂中众人闻言,念头一转,各有所思。

熊毕开口道:“可是范奕远节度使,有什么话让你传过来?”

旁人也在猜测,是不是白莲教的大军,真的从沼地穿过、威逼武泰城了,所以才派人过来求救。

“启禀几位……”张立的脸上还有惊魂未定的表情,说话时尽量将心头震惊平复,但他的这幅模样,更是坚定了众人对自己的猜测,但随后……

“下官不是来传范节度使的话的,而是传的钦差大臣的话。”

此言一出,众皆疑惑。

“钦差大臣?难道朝廷派了钦差过来处置此事?为何我等未曾听闻?”

“不是新派的,而是原来就在咱们剑南的那位。”张立小心的提醒着。

“原来的那位?”

几位节度使思索片刻,尽皆露出惊愕表情。

张凯永惊疑不定的看着那传信之人,问道:“难道是邱言邱钦差?他不就府中么?怎么还要武泰军的斥候过来传话?”

见着几人表情,报信人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昨日钦差大人领着五千精兵,连夜行军,于昨夜在赤沼之地大破白莲教与佛沼六万联军,贼军败退,钦差领军沿融州、桂州、昭州一线追击,亲斩贼首三人,将六千贼军赶入蒙水淹死,贼人残军逃至道州,与白莲零散小众汇合,钦差大臣却又乘胜追击,五战五胜,将其一网打尽,光生擒的就有近三万俘虏,战死、淹死、烧死的不可计数。”

此话落下,整个大堂一片寂静。

喀嚓,熊毕手中杯盏掉落在地,碎成几块。

过了约莫十几息的时间,还是报信斥候小声说道:“几位……”

这一声,算是将堂中之人惊醒,就见刘原一脸不能相信的表情,从椅子上起身,急切问道:“这怎么可能?你是说,白莲教贼军分来攻蜀的一路大军,一个晚上的功夫,就被钦差领军平定了?”

郑一凡也问道:“是不是什么地方搞错了?”

熊毕亦忍不住询问:“可否详细说说,这贼军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还牵扯到佛沼?”

“这具体的事情,下官也不知道,我亦是接到我家节度使的吩咐,说是剑南危局已解,特地让我过来求助的。”

“既然危局已解,还要求什么助?”唐荣眉头一皱,觉得里面很有问题,“难道是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