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636部分

道果-第636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虎也不知晓飞豹的神名,只能报出道号——

“名为飞豹。”

这名一出,两尊日游神的表情立时就有变化。

要知道,如今在这星君神司中,神灵的地位也是分三六九等。

“原来是铜炉神的同门,不知怎么称呼?”

一听飞虎亮明了身份,两位日游神一愣神后,也就顺势放低了姿态,他们倒是没有怀疑飞虎是冒认,毕竟是关系到神灵因果,不是轻易扯谎就能蒙蔽的,而且近在咫尺,又能蒙蔽几时?

而今,邱言升格为星君,这样的信息,修士之流要靠着其他途径才能知晓,可对神灵而言,就根本不需要这样,因为在神品、等阶上的联系,几乎是整个东华的神灵,都在第一时间有了感应。

尤其是剑南道的神灵,他们本就屈从于邱言,在因果上就有联系,邱言步入星君之列,将因果从自身剥离,转而连接到本命星辰上,与因果相连的神灵自是心有所感。

在这之后,借神灵间的神念联系,整个剑南道的神灵,很快就拧成一股——

其实,邱言确立了剑南霸主地位后,并没有刻意的组建神司,在他的麾下,大部分还是九灵山、大雪河的从属神祇,就算几个法职在两年中有所变动,也没有牵扯多少神灵。

唯一算是扩大神司的举动,大概就是将黄觉、白时等人外放为山神,又在平定了山岳使之乱后,接受了横断大山神等人的投诚。

不过,这其中的很多任命,不是依据严格的神司规则,更近似于羁縻,给人以名义上的统领的感觉。

再加上。邱言的权势,并不是来自于天庭授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统性,令很多神灵不是真心臣服,仅仅是不与邱言作对,可心里还存着要推翻他的念头。

不过,这些念头,在星辰升天的那一刻尽数破碎。

紧随其后的,就是神灵自发的形成了一个紧密的体系——

神司。

神灵的社会结构,和人间朝廷很是相似。却有一点本质不同,就是对信息的交流和操控,要远远的超出人间朝廷。

人间朝廷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不要说对边疆的统治,连出了皇城的地方,都有可能难以涉及,政令不出九门,这就是由于通讯、交通所限制,是统治瓶颈。

所以。很多雄才大略的君主,时常会有改变通信条件、交通条件的举动,如建立驰道、官道、驿站,乃至开凿大运河等。都是出于这些考虑,归根结底,是巩固统治的手段。

即便如此,越是广袤的土地。越是难以统治,所以边疆才会有诸如军镇、军屯等制度和现象出现,其实就是局限于通信与交通。使得信息不能及时通达,很多时候需要边将自己做出判断,进而衍生出了欺上之举。

但在神灵的世界中,却不是问题。

在神灵的体系中,上位神灵的一个念头,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递给其他神灵,平等地位的神灵之间,亦可以通过神念进行信息交换。

所以,剑南神灵在知晓了邱言晋升星君的信息后,就都意识到,自己很难推翻邱言,进而又明白,此时乃是次机会,说不定能借此成为一尊星君的元祖心腹!

要知道,就算是天庭,在面对星君时,首先想到的手段,也不会是灭杀和镇压,哪怕这个星君落过天庭颜面,与天庭有过矛盾,可星君位格本身,就足以抵消这些,所以天庭在发现邱言之后,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拉拢,拉拢不成,再言其他。

毕竟,就算是忠于天庭的星君,本身也享有很大的自主性的,不是绝对臣服。

如此一来,剑南神灵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短短时间,一盘散沙的剑南神道,不仅形成了近乎完整的整体,在这个体系内部,神灵间利用神念与信民交流,更划分出了职责与等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邱言崛起速度太快,其本身的班底,在神品上并没有太大优势,可因为得邱言信任,在地位上就有不同。

这么一来,整个剑南神道,分成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选择臣服于邱言权威的神灵,自发而成的神司,这个神司并不局限与城隍、山川、河流,而是混元如一,今后可以称之为星君神司。

另一方面,因为邱言并没有真个将所有神灵纳入麾下,分清主次,所以这个神司所表现出来的,是神灵们基于现实和种种心思,聚合而成的组织,因而在神司内部,还有最为核心的地方,是以黄觉等人为首的,真正受过邱言册封的神灵。

这些神灵,是真正意义上的邱言从神,一路相随,乃是心腹、亲信。

当然,在这些真正从神的内部,还有着派系之分,可谓是层层递进,不过在其他神灵看来,是没有多大分别的,便如负责拦截道门之人的两尊日游神,对他们来说,那位铜炉神飞豹,就是跟随在星君身边的亲信,地位不是自己能够相比的,也是招惹不起的。

是以,一听说飞虎与飞豹的关系,就不敢怠慢,了解清楚之后,便引着飞虎与观水子,前往九灵山与大雪河。

此举,也使得其他被拦住的修士不满,但有星君在上,他们也不敢造次,最多在言语上略加抱怨。

另一边,带路的日游神,还在攀着交情:“九灵山与大雪河,今后乃神道圣地,为星君亲自统领之法域,若不是道长与铜炉神的关系,那是决计无法踏入的。”

观水子闻言,露出感兴趣的模样:“哦?贫道从未踏入过星君直属的法域,品味不同,这次倒是难得体验。”

日游神听了,循声看去,他对观水子的来历并不清楚,只当也是铜炉神的同门,可如今的这话,看似恭维,可语调中却有调侃之意,难免让他留心。

这时,飞虎却道:“观水子,面对星君法域,应恭谦一些。”

听了这话,日游神自然不会多嘴。

未过多久,一行人就到了河边、山脚,日游神当先按下云头,对两人道:“为示对星君之尊崇,来到这里,是不能驾云飞驰的,无论仙凡,都得徒步,以现诚心。”

观水子闻言又待再说,却被飞虎以眼神制止。

迎面,一身官袍的白时迎了过来,这位当年的白文判,此时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虽然是神灵了,但神念也溢于言表,能见红光满面。

“我已听说了,二位是来寻铜炉神的,乃是他生前的同门,既然如此,那就算不得外人,如今我家星君证道星辰,正是大喜的日子,能有兄台这等亲友过来,更增鼎盛之势啊,实不相瞒,眼下能步入这山河圣地的,无论是神灵、凡人还是修士,都是与我家星君有着因缘的……”言语间,隐隐点出深意。

飞虎暗自点头,他能成定王幕僚,自然也有心机,从其余神灵对白时的动作、表情和态度,就知这人是星君的老班底、心腹,而且是个有着权欲的人物,显然是当年押宝押对了,今日得了丰厚回报,所以言语行事间有种收敛不住的味道。

明白这些,飞虎也不说破,顺势就道:“神尊客气了,我等这次过来,名为寻找飞豹,其实主要还是来给星君道贺的,这是我封灵道的贺礼。”话落,衣袖一甩,放出一个玉瓶,通体晶莹,泛着阵阵寒意。

“贺礼,道长先收着,还不到送出的时候。”白时摇摇头,留下这么一句话,远方又有一传讯神过来,也不避讳,就道:“白先生,有诛魔道师徒过来,徒弟说曾与咱家星君有过并肩作战之谊,我亦掐指算过,其人确实存着因果。”

“既然所言不虚,那就请进来吧,诛魔道本神也曾听过,也是一方大派,不可轻慢。”说完这些,白时与飞虎道长二人告了声罪,就先行离去。

在他刚要离开的时候,又有力士过来,说是北方来了一群妖类,自称乐府众人,为首的乃是一个名为碧盈的女子,说当初为星君所救,今日得闻天讯,知道星君成道,是以特地过来恭贺。

“乐府?此名也不算陌生,最近几年在剑南道内颇为活跃,两年前还曾举办过品道大会,但说星君当年曾经施以援手,未免语焉不详,要再打探一番。”

说话间,白时颐指气使,指挥若定,显露出大将风度,无论是神灵,还是修士、妖类,都被他安排的井然有序。

实际上,在他的心中,此时也难免有着狂喜之意,不过被压抑住了,以维持威严,但说实话,他着实没有想到,当年走出的一步棋,会收获如此丰硕果实?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看着白时远去的背影,观水子若有所觉,吐出这么一句,旋即又笑道:“但若不修根本,不明自身,终究只是鸡犬,做不得人……”

ps:刚刚到家,还请见谅。


第九百四十二章笔记也可留青史,血海又传波澜来

“若钦差真走了,悬在咱们头上的一柄利剑,算是搬开了。”

武信军营里,不时能听到有中级军官说着这类的话,话题都离不开不久前传来的那道圣旨,旨意中要召邱言回京。

但凡知道内情的人,都意识到,邱言这一去,就不会再回剑南了,不光不会再回剑南,怕是再也不会回返地方了,必是要在京中中枢之地常驻,登堂入室,步入人臣高峰了。

当今这世上,还有哪个不知邱言之功?邱言不入庙堂则罢,一入庙堂,必是惊天动地!

那北疆战功、南疆政绩且不多说,就算其他零零碎碎的小事,都已传遍天下,甚至三个多月前,邱言的手札笔记,都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那本笔记,记载着他来到剑南之后,所做的诸多事情,以及对剑南官场的一些看法、心得,本来是几名相熟官员无意中翻看之后,发现其中人情通达之处,遂留心起来。

之后,来往几次,更是注意到,里面记录了兵制变法的诀窍,遂心有所想。

事到如今,邱言在剑南的兵制革新,虽还未竟全功,但已初见成效,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还是不得不承认,邱言单以借势而为之法,合纵连横,便将看似不可撼动的兵家大山,给巧妙的撬动,以军屯为切入点,在给予兵家利益的同时,又剥夺了他们的不少权力,完善和改良了一道兵政。

除了卫所制外,如今更有诸多制度雏形显现,其中省兵并营之法、将兵之法、武学堂、保马法等举措逐渐清晰,触角不光在军队中蔓延,也开始涉及到平时的政令,让不少边疆百姓得到了实惠。

这种手段,对边疆有心作为的官员而言。很有吸引力,因而邱言的笔记一经暴露,立刻引得不少官员争相一睹,人人暗暗默记,回去后凭着记忆抄录出来,以便研习。

这种风气,在两个多月前,沼人献上籍贯与五沼地图后,几乎达到了顶峰!

不费一兵一卒,一边完成了兵制革新。一边降服了沼**患,据传,其人更在沼地传播了新式耕种之法,使得沼地景象渐变,不仅劫掠之事急速减少,那往来的商贾也因此受惠,互换互市越发顺利。

如此一来,邱言的那本手记,更被很多人所看重。认为里面隐藏着非凡手段,若能参悟,就算不能达到邱言功绩的全部,能得十之三四。也已足够。

于是,经过不少人的询问、探究、旁敲侧击,你记一点、他背一句,慢慢的。整本书几乎都被人记了下来,成不大不小的几个部分,在官场中流传。不久后越传越广,早已不再局限于剑南一道。

不过,问题也随之出现,因为没人能从头到尾的将手记背下来,很多语句前后顺序难以理清,在逻辑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邱言在谈及军器时,设计了一套弩弓,后世称之为“邱相弩”,威力惊人,可以连发。

结合这件弓弩的前后文,可以理解出两种逻辑,其一,就是“防备沼人,当以重器,王道教化”。

但这只是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还有第二种逻辑,是“王道教化,当以重器,防备沼人”。

两种说法看似相同,内里的逻辑却迥异,虽都体现了对沼人的警惕,但一个是说要用武力彻底压服对方,然后施展教化;而另外一个,则是先真心教化,但不可放松警惕,若是出现不好的苗头,当辅之以武力。

两种说法,真要到了具体施行的时候,自然是千差万别,可偏偏沼人如今安稳,献表明籍的诚心归顺,诸事不见骚乱,根本没有让邱言验证的机会,这一句也就慢慢成了悬案。

类似的语句还有不少。

甚至在很多年之后,邱言的言行成为近似传说的那个时代,对他这本笔记的研究和争论,都没有停止过。

说起来,想理顺逻辑,倒也简单,直问邱言即可,可这种私人性质的东西,邱言若不公之于众,旁人贸然询问、求书,就显唐突,于礼不合,如果手记流传青史,那还要在史书上留下褒贬难辨的名声。

邱言偏偏对此缄默,并不置喙,最终就造成了偏差的诞生。

这还只是剑南官场,待得笔记真正流传,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不少隐意也被挖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