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591部分

道果-第591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年纪尚小,不明其中深意。但邱言自是听出托付之意,就要起身说话,却被李坤摆摆手拦住,就听后者道:“以爱卿的学识。太子师还是担得起的,只是朕现在却不方便直接给邱卿加官,不妨等国战之后吧,省的又生波折。”

说话间。他将手中奏折收好,继续道:“前线刚传来消息,说是军情进展顺利。邱卿的几个预测都一一证实,局面大好,平定之日不远了。”

邱言之前呆在宫中,那宫外酝酿了一些流言,但因皇帝昏迷的原因,官员的注意力都被牵扯过去,没来及发作,如今皇帝醒来,难免有人重新抓住邱言所为做文章,这个时候,若是再给邱言加官,无疑就是将他放在火上烤。

不过,这些本来都是心术、权术的范畴,皇帝将这些尽数说出,连隐秘军情都随口言及,这不是他的无心之失,而是一种表态,是交心的表现。

当然,究其根本,如此作为,依旧是驭下术的一种,只是重视程度已经有变。

听了这些,邱言自要有所表现,这也是常理,李坤并未阻止,又是一番君臣戏,但等邱言说完,李坤笑道:“时间刚好,朕这也有些饿了,大伴,吩咐御膳房,今日朕要与邱爱卿一同用膳。”

“老奴知晓了。”魏公公点点头,就吩咐下去。

邱言倒也不客气,他知道这次皇帝喊自己过来,交心、托孤是一方面,必然还有其他事情要说,无疑就要等到席间了。

皇家用膳,与寻常家并不相同,流程繁琐,但李坤一直崇尚节俭,也算是以身作则,只是多少还有皇家规格在那里放着,因而还是等了一会才来饭菜。

邱言落座之后,入目的菜肴却很是简单,不由有些意外,这种菜色就比寻常人家强些,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大臣家的火候,而且种类不多,只有寥寥几碟。

不过,皇家虽有专门的御膳房,汇聚天下名厨,但皇家饮食讲究的并非色泽和美味,而是养生与健康,多为清淡,少辛辣,单论味道,本比不上王公大臣,但现在连数量都下降了,更是大有不如。

见了邱言的表情,李坤就猜出了他的心思,笑道:“爱卿不要见怪,饭菜能吃饱就好,总比饿肚子要强,这世上还有许多人难以饱食,朕节省几口也是应该的。”说话的时候,他的脸上闪过心有余悸的表情。

邱言一看,就知皇帝想起了在血狱的饥饿遭遇,对他产生了影响,只是这些是神灵身的经历,作为“邱学士”并不了解,因而邱言并未多说。

未料李坤接下来就话锋一转:“不过,朕的御厨们,如今也有不同,寻常的菜肴也能别有滋味,爱卿不妨多吃些。”

邱言点点头,动了筷子。

其实他已然看出来了,饭菜里面飘荡着淡淡的神力气息——灶公神力!

皇宫大内,龙气幽深,神道来之不宜安身,会被贬斥出去,一般的神灵不要说在皇宫里延伸神力,就算是想要在宫中维持信民都不容易。

只是,却也有例外,若是有皇家亲自册封或者允许,自然可以安坐其中,甚至分享龙脉气运。

实际上,这皇宫里面本来就有神道存在。

眼下,能在饭菜中出现灶公神力,缘由也很简单,正是李坤提及了神灵身的名头,并令御膳房供奉起来。

“看来,皇帝将会对我的神灵部分有所回报了。”

这个念头刚刚兴起,就听李坤道:“这次朕能脱险,全靠邱卿引荐的神人,那人文神祇也与朕说过许多,朕知爱卿从前受了神人一点恩惠,能有修为也和此有关,但恩情已经偿还,想必是不愿继续深入的,毕竟有圣人教诲,不过朕还是打算将此事告知于你……”

“嗯?”邱言心中一动,感到虚空中因果跳动,气运猛然波动,并非源自血肉身,而是来自于神道变迁!

“朕打算给那位神人封王!”

“封王?”邱言闻言一愣,这个结果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给神祇封王,与寻常意义上的祭祀不同,更不同于给凡人封王爵,等于是先给神祇一个名位,再加以祭祀,从此有了名正言顺享受香火的资格,甚至会有朝廷亲自组织祭祀!

而且,被封了王的神祇,在品格上远远超出寻常神灵,那神灵的册封本来就有许多种,天庭册封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更有民愿、天地等不同的册封之法,而凡间朝廷的册封,在其中也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最为有用的一点,便是正式册封的神灵,尤其是被封王的神祇,虽然与王朝气运结合紧密,但并非一损俱损,若是王朝崩塌,龙脉易主,虽会元气大伤,但依旧能够留存,而后续王朝只要承认自己是继承天命,承袭前朝江山,就要继续祭祀前朝所立神灵!

就算新朝对前朝的神灵不热心,有所轻视,但为了表现正统和礼仪,也不可能断绝香火,尤其是对有着“王爷”封号的神灵,更不可能轻慢。

可以说,李坤此举算得上是投桃报李,报答了活命之恩,给予了足够的实惠,又没有强行将神灵身拉上王朝战车,足见诚意。

不过,邱言虽然动容,却不能以血肉身来答谢,只能静静听着。

李坤在稍微提了几句后,就略过不讲,想来也知在皇宫中言及神道,终有不妥,是以话锋一转,就和邱言聊起最近,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官告官一事了。

这件事,正是邱言与田游青的纷争,邱言告田游青,在民间甚至已经有了话本,叫做邱学士怒言侍郎罪。

“这次的事,朕也有耳闻,皇城司前后递了几份折子,朕知邱卿是因为朕的关系,差点被人陷害,所以你尽管放手去做,不会有人干预!”说话间,李坤眼中闪过一点寒芒。

这次醒来,李坤的性子有了点转变,血狱中的遭遇终究让他的心思有了变化,但到底是好还是坏,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

不过,李坤的时间却也不多了,这点他似乎也有所察觉,经历了一次生死,在感知上和寻常人有了区别,否则也不会有类似托孤的言语。

待得说完这些,君臣两人又聊了些新法得失,邱言准备借此探寻一下李坤的态度变化,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

“对兵制的改进,朕已决心进行,爱卿书就兵家典籍,对此最为熟悉,回去后不妨拟个章程,议定大略。”

“这事交给臣做,似有些不妥……”邱言不好直接拒绝,只能委婉提醒。

“无妨……”李坤正要继续说,冷不防的被一急急走来的小宦官打断了思绪,那小宦官面色焦急,但未靠近,却有魏公公走过去,侧耳倾听,随后面色一变。

ps:感谢“阳神乐天”、“aktina”投出的月票!


第八百七十二章蜀地神道渐变

听闻片刻,魏公公的面色略有平息,在走回来的时候,看了邱言一眼,欲言又止。

对于这样的局面,邱言已然明白缘由,他早就听说在宫中太监,其中一部分被规划到皇城司,作为行走,平时有传递消息的职责。

而这位魏公公,就是皇城司的掌舵人,负责消息的传递和刺探,是皇家的重要耳目,很多世间隐秘,都逃不出他的掌握,在皇帝面前是个中性耿耿的随和老人,但在外臣的眼中,其实是个阴森人物,风评极差。

眼下的情况,明显就是皇城司有消息传来,很可能涉及到王朝机密,不方便透露给邱言知道。

这种保密,表现的并非是不信任邱言,有时候还是一种保护,毕竟越是机密的消息,知道的人越少,暴露的机会就越低,但反过来,一旦暴露,嫌疑目标也很少,很容易圈定范围。

想着想着,邱言就站起身来,开口道:“臣先告退。”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他已经大致猜到是什么消息了,知道现在不方便搀和进去,不过,邱言也同样意识到,这次事情,可以算是一次机会。

李坤这时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消息,本着谨慎之念,就点了点头,同意了邱言的提议,回道:“也好,邱卿回去之后,不妨思量一下兵制革新之法。”

简单说了两句,邱言便告离开,出了皇宫,很快就回到了新宅,但随即注意到,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踪自己,只是并未声张,只是他入了宅子之后,就有胡起、戴国出。几个起落,入了一处结交,抓了两个乞丐回去。

院子里,邱言则已经回到书房,安坐闭目,注意力集中到了神灵身的上面。

“南疆的局势,也是越发复杂了,若我所料不差,皇帝接到的消息,应该就与武信陷落有关!”

………………

大瑞剑南。蜀地天险。

此地神道隐隐混元一统,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祭祀和反馈体系,而这些变化,都是因为邱言的神灵身抵定蜀地的神道霸主地位后,产生的一连串变化。

简单来说,寄念祭祀,在神灵与信民等各方面,本就存在着种种不均衡的局面,可随着邱言的降临。局面有了变化。

神灵祭祀,其实也有很多境遇。

首先一点,就是名气大、信民众多、流传广泛的神祇,占据祭祀的主导和主体。不仅不愁信民数量,更不缺香火祭祀,历史悠久、连绵悠长,有这样的基础。自然有资本不将信民的祈求放在心上,只要偶尔显灵,保持神秘。就能维持住信民的敬畏。

与之对应的,则是名气不大的神灵,这样的神灵受困于自身法职、法域,又或祠堂、庙宇的地点偏僻,得不到多少香火,导致存在感稀薄,有些深处偏僻之地的神灵,只能靠野兽草木的敬畏,勉强维持符篆不灭,这点邱言深有感触,他为抿元山神时,就是艰难维持,才使得神念不坠。

由此可见,便是神灵,也是两极分化严重,长此以往,最终结果便是两极分化越发巨大,形成不可跨越的鸿沟,强者越强而名声越响,弱者恒弱乃至声不可闻。

这还是神道,在信民方面就有更多变化,那名声微弱、艰苦维持的神灵,本身神力就不充沛,更不要说去替寄托念头的信民消耗了,而强盛神灵高高在上,将本该有的寄托反馈,完全当做是对信民的恩赐,便就同样不会尽心,如此一来,信民也就不受重视。

凡此种种,都使得对神灵的祭祀与反馈,有着严重偏差,新民尽心祭祀,不得神灵感激,反而被当做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予取予求、作威作福。

但随着邱言以灶公和山河之神的名义,威震蜀地,情况慢慢有了变化。

尽管开始的时候,邱言声称并无建立统一神司的念头,让各方神灵各行其事,不必奉他为首,只需遵守约定的神律即可。

可这世间,无论神道还是人道,终究难免心念变化、团体划分,邱言无心统领,可他的名声、实力摆在那里,就有神灵投诚和献殷勤。

连那些保持一定程度上独立的神灵,也不会违反邱言规定的神律,更会有意识的模仿邱言的举动,以求不会触怒于他,同时,也会着手研究邱言从前的经历,避免无意中触碰了禁忌。

如此一来,邱言作为抿元山神时的经历、归位灶公后积极回馈信民的事情,难免流传开来,成为剑南群神的行为准则。

慢慢发展下来,赫然成了蜀地神道的定规,在行为上趋向于统一,也在事实上慢慢形成体系。

对这些,邱言并未阻止,甚至还透过暗示、默认的方式,推动这个进程的加快,对他来说,神道变化并不是坏事,有助于人文之网彻底稳固之后,对神道的革新和定位。

“大势涛涛,能提前顺应,总好过被浪潮击溃。”

此时此刻,神灵身盘坐在灶山山顶,两龙盘旋云间,一座高塔高耸入云,身下则是一座铜炉,炉中光影变幻,有道身影变幻不定,不时发出惨叫。

不远处,正有人正在演练拳法,值得一提的是,这道身影与邱言身下铜炉,有着明显的气息联系。

几息之后,那人收了拳脚,走到了山峰边缘,朝远处眺望过去,说道:“好家伙!这些沼地神灵还真是厉害,才刚刚占据武信城,就毁祠掘坟,要断绝中原的神道和祖脉,让人皈依他们那个佛门,做事颇绝啊!我飞豹活了这么大,真没见过这般极端的,额,对了,我现在已经死了。”

这人正是与邱言神灵身几次冲突、交手,最后被混世铜炉中的道士暗算,身死后,却又被邱言将残魂安置在炉中,真灵得存的封灵道传人,飞豹道长。

邱言神灵身双眼紧闭,开口说道:“征伐之人固然极端,并非代表佛门极端,此教甚大,有诸多分支,用来攻伐传播的一支难免激进,若是日后我要传播祭祀,应该也会有这般分支演化出来。”

飞豹道长想了想,点头道:“这也有理,那佛沼大举兴兵,里应外合,将边疆重镇拿下了,乃大瑞南疆五十年来未有之事,定会引起不小的风波,说不定会从凡间影响到神道,这些事情,不知尊神是否可有定计?”

“有些事情,需要的是驾驭大势,而非单纯靠着计谋,为今之计,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