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475部分

道果-第475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坤事必躬亲、勤勉之极,这种行为在史书上描写出来,后人自是称赞,可在当代朝臣来说。就不算好事了,任谁也不想顶头上司是这么一个工作狂人,不光自己不休,还处处插手。这样一来,想不疲劳都难。

何况,李坤健忘一事,很多大臣都已经注意到了。毕竟时常上奏,在某个问题上被反复提问,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难免就引起怀疑,继而有所猜测。

不过,以臣论君,在礼制上不妥,王靖只能点到即止,意会而不言传。

说着说着,话题回到了那条情报上,两名枢密使交流几句后,还是决定先不把事情上报,搞清楚邱言的目的再说,当然了,对于李坤的吩咐,也要同时进行,最好是先把那本兵家典籍的原本,请到京城。

待得商议完毕,王靖离开,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今柔罗显乱、左贤授首,头颅都在送来京城的路上,此举必会激怒柔罗人,就算朝廷上还有反对开战的官场势力运作,可他们这些负责军政的人,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求和上,需提早做好战争准备,再加上皇帝本就有心一战,诸事繁杂。

要是开战,肯定不能如肖岚那样,带足几日干粮,以骑兵突击,来去如风,而是要做好拉锯鏖战的准备,无论是战是和,总归要有武力压轴。

器械调配、后勤补给等方面,有兵部操心,可枢密院作为军政顶层,不能不予过问,更何况,总体战略的确定、军镇兵马的调动等大方向的计划制定,也绕不开枢密院,王靖与另外一名枢密副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要忙于此事,就算是耿赤,也要过问。

不过,眼下还有一点空闲给他,所以在送走王靖之后,耿赤沉吟片刻,来到房间角落,在一根铜管上敲了三下,拿出一张纸条,捏成一团,掀开管子上的盖子,扔了下去。

当!当!当!

清脆声响传出,地下自有一套复杂体系忙碌,有人将纸团取出来,标好缓急,层层传递,最后送到了城外大营之中。

枢密使掌管军政,这样直接与军方联系,其实还是受忌讳的,不过事大不过人情,不是特别晋级的情况,耿赤也不会轻举妄动。

在京营的大帐中,一英武男子坐于首座,正与诸将交谈,就有传信兵将枢密院传来的消息带来,送到手上,他看过之后,就将纸条撕碎。

“诸位,”跟着,英武男子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刚刚,大元帅传来了消息。”

其他人立时收声静听。

“消息有是有关邱修撰的。”

随着英武男子的这话说完,营帐中又热闹起来。

“邱修撰?状元公?”

“可是要状元公和典籍回京了?我可早就想要一观那兵家典籍了!”

“老李,你凑什么热闹,你老小子又不认字!”

“你急个啥?别看你读了几天书,可也不是秀才,知道的有限,你可知道,那典籍原本都有神通加持,眼睛一看,就算不认字也能明白其中道理!”

“还有这种事?”

“甭听他胡扯,咱兵家的典籍也是人道典籍,岂能有神通加持?神通算什么东西?咱们军势一到,神通超凡就要土崩瓦解,岂能和兵家典籍的原本相提并论?”

……

英武男子看着帐中众人的反应,暗暗点头,他已经知道了邱言的生平,知道其人更倾向于儒家文系,可前阵子文官对他略有排斥,彼此间有着嫌隙,这时候兵家表现出善意,最容易将人拉拢过来。便放任将领对邱言的好意扩散。

待得讨论略有平息,男子又道:“怕要让你们失望了,邱修撰并未回京,先抵定昌,中途又去了北疆沿线,说是要精益求精,完善典籍。”

立刻就有人赞道:“到底是有学问的人,能书兵家典籍,这志向就是高远,又未自满!和那些眼高于顶的软弱文官。就是不一样!”

“这正是我要说的,”英武男子继续道,“你们有的人在北疆有些关系,就要发动这些关系,把一个消息传过去,让他们注意。”

这就是要动用人脉资源了,众将领闻之,都留神起来,心中好奇。

这种事并不算罕见。这京营的待遇高于边军,可互不统属,不过能来京营做统领的,除了勋贵子弟外。多数还是在边疆有着战功的将领,这些人来了京城,反而会与边疆的战友联系的更为密切,私交越笃。彼此扶持,已是公开的秘密。

但凡需要动用这种关系的事,多数是不方便公开发布的命令。不然走官方渠道,岂不更为稳妥?

英武男子又道:“我收到的消息说,邱修撰在离了定昌后,一路向东,沿北疆边境而行,两日来,已与三个胡部冲突,将被抓的中原百姓释放,其中一部分逃入大瑞,这才有的消息。”

“沿边际而行?与三部冲突?难道状元公是以一人之力,与部族交手?就算是命修高手,怕也要被那部族气血压制吧。”

在座的很多人,沙场经验丰富,其中一部分在北疆待过多年,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

英武男子适时道:“正是需要你们发动关系,去证实此事真伪,事关重大,若不搞清楚邱修撰的目的,贸然以枢密院、兵部的名头宣召,很可能弄巧成拙,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一点,你们清楚了么?”

众将面面相觑,最后都点头领命,可心里也嘀咕起来。

“看来,这位状元公,虽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却也不是个安分的人,那左贤王之死,柔罗已经难以下台,若是草原再起波澜,哪怕只是小小浪花,可数目多了,也要酝酿出一股风暴!只是,孤身一人未免托大,纵是修士,也双拳难敌四手,能书典籍之人,岂会想不到这个?”

………………

众人口中正在酝酿风暴的邱言,眼下却立于一座山丘顶上,凝神眺望,在他视线的尽头,聚集着一片人气云彩。

这云彩,没有修为的人是看不到的,代表的是人群聚集之处,在草原上,这等景象就说明有一处部族的聚居点。

丘下,聚集着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人数着实不少,粗略一算,也要有几百人的样子,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正围坐一处,分食熟食,不少人狼吞虎咽,吃相不雅,仿佛几日没有吃过东西一样。

吞食间隙,不时有人抬头去看山丘,小心观察着邱言。

“冉炼,你说这个人把咱们救出来,又说了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凭咱们这样的人,能和胡人对抗?那不是送死么?”

很快,有人小声的嘀咕起来。

声音一落,一名看上去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眯起眼睛,摇了摇头。

“现在不好定论,不过,若非他救了咱们,这下半辈子可就惨了。”

ps:感谢“花钱好啊”、“昆仑九天”投出的月票!

这两天要了老命了,要好生休息一下,还请各位能继续支持!那是爆发的动力啊!

最后,推荐一本好友力作:

《窥界》,作者:烟雨壹剑

简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星辰为祭,天崩地裂,道果被窃。


第七百零五章从为奴之家领出

这群人聚在一起,看模样与吃相,像是路边的乞丐一般,但实际上,就在不久之前,他们不光互不认识,甚至连身份、地位、职业,都截然不同。

他们之中,有的人是商贾,有的人是农人,有的人是作坊主,甚至还有人是占据了肥沃良田的士绅老爷,可随着胡马南下,他们的身份,都被统一成了——

奴隶。

不过,叫做“冉炼”的三十岁男子,和其他人不同,他不是被草原部族南下时抓回去的,其人本是边军,在和胡人交战时受伤昏迷,等重新醒来,就已被打上了奴隶烙印,手脚也被捆绑起来,成了草原部族中,地位最为底下的奴隶。

奴隶,在奴隶主看来,是没有人格的,与物品牲畜无异,但农耕文明的中原人当然不会这么认为,面对这样的境遇,他们是难以接受的,无论是出于人格尊严,还是更大而广之的精神,反抗在所难免。

对于奴隶的作反,草原民族有着丰富经验,也有足够的方法,去镇压和磨灭奴隶的人性、反抗,慢慢驯服、驯化。

在这种局面之下,一些资质不凡的人,就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奴隶中的领头人。

这种人,如果被奴隶主发现,等待他们的一般只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被收编,协助奴隶主去管理奴隶,获得一定程度的地位提升,运气好的,甚至能如那赫逻缕一样,获得一定的权柄和话语权,但终究受人唾弃,中原不灭,污名永存,是以,这种人往往热衷于灭绝中原王朝。

这另外一条路。便是被抓出去,杀鸡儆猴。

冉炼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因体魄、气魄,有了威望,他被抓住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到面临抉择道路之时,就被一场意外改变了命运。

这个意外,就是邱言的到来。

邱言本是修士,命修第三境、性修第四境,在修行界中也算得上一方人物。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就有这等成就,靠的是三身合作,互通有无,旁人没有机缘,是很难相比的。

不过,即便如此,想以一己之力去对抗一个部族,还有许多阻碍,第一点就是以神通杀人。因果纠结,对自身气运影响巨大,其次,就是神通会被气血压制。一个不察,可能马失前蹄。

所以,面对一整个部族时,眼下的邱言还不能真的所向披靡。牵制因素很多,有力也使不出来,更不要说击溃一个部族了。

但这并不妨碍他造成混乱。并运用一点手段,把被捕的奴隶释放出来。

眼下,离邱言离开定昌城,已经过去两天。

两天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事情。

大瑞方面,定昌军凯旋的消息传去朝廷,人皇昏厥,有诸多波澜,而草原方面也不太平,左贤王部破灭的消息同样传播开来,造成人心惶惶。

这些靠近大瑞边界的部族更是惶恐,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臣服于柔罗的,为了左贤王整个战略服务,迁移于此,当然,其本身也是贪婪中原富庶,想在左贤王的护佑下、抱团劫掠、壮大自身,现在贤王部灭,他们底气全无,任何一点变化,都会造成骚乱,已然草木皆兵。

邱言的到来,便利用了这种混乱,故布疑阵,将局面打开,顺势将奴隶释放,而后也不恋战,迅速退走。

重获自由的奴隶,一部分在中途离开,而今聚在丘下的,只是其中一半,约莫六七百人的样子。

这些人,就是邱言在这两天里的收获了,也是他未来展开计划的根基。

在他们中间,像冉炼这样稍有威望的人还有几个,所以分成几群,泾渭分明,每一群则有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不过,无一例外地,这一群群的人里面,有威望的领头者多是青壮年,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反倒是那种威望颇高的士绅,没有多少影响——在草原部族中,士绅老爷们赖以立足的土地、名望、势力,是毫无作用的。

只是,眼下众人被邱言拯救出来、离了绝境,有了回归大瑞的希望,士绅们的资本就重新显露出来,从野蛮回归到文明世界,考虑的东西也就不同了。

人群中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将要抢班夺权的味道——士绅们明白,虽然离开了部族,不复为奴,但自己并没有真的脱险,若孤身一人,平安回到中原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还需要一些护卫、炮灰。

与此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聚集的人太多,看似强大,但也容易成为胡人的靶子,这里面的度,着实要准确把握,因而并不是真心要留下来的。

“那人自称是修撰,可据老夫所知,修撰一职多在书阁,供于京城,哪有跑到边疆来的?里面恐怕还有问题,在说他那种手段,分明是武将、修士的左派,也不像文官……”

离冉炼不远的地方,正有一老叟和其他人说话。

此人他也认识,知道是河北道一村长者,名为崔平,和望族崔氏有着远亲,因北马一次深入,被意外抓住。

冉炼被抓进去的时候,此人还颇有长者风范,多有助益,可自由后,却渐渐显露出要抢夺指挥权的意思,对冉炼也不再亲近,反而有些防备,几次用言语损害冉炼的威望。

“那老儿这些天越来越活跃,炼哥,你可要小心点,他的目的我很清楚,就是想骗上几人,去给他做护卫,让他回返中原,你可不能吃亏,让他把你的部下抢走!”

冉炼身边,一名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冷笑一声,小生提醒。

这少年的脸上满是桀骜之色,**着上身,身上处处鞭痕,不知道被抽了多少鞭子,伤疤深种,难以根除。

少年名为石劲,也是奴隶,不过和冉炼等人不同,他乃一混血,母亲是中原人,也是被虏去的奴隶,父亲却是草原人,从一出生就受歧视,不知经历了怎样境遇,如今性子偏激、好勇斗狠。

实际上,聚集在这丘下的六百多人里,至少有近百人是草原人,是在部族战争中失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