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398部分

道果-第398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刻,兵家的守备秩序呼啸而出,罩住其身,使他不受其他秩序侵袭,随后一脚迈出,走进棋盘。

阵势变化,景象变迁,那构成棋盘的横竖线条波动起来,宛如活物,逍遥子的圣贤精神从中爆发出来,与飘渺秩序相合,令周遭光影猛然扭曲!好似被风吹得散开一般!

线条崩塌之处,化作幽深山谷,线条隆起的地方,则化身万丈高山!

峰谷之间,邱言如同蝼蚁,显得那般渺小。

轰!轰!轰!

便在邱言走入棋盘之际,寺院广场震动,尘土飞扬,将他的身影遮蔽,边上之人再难看清其中景象。

“嗯?这棋盘阵果然有这等威力?真是奇门遁甲的阵法?”安锦等人面色陡变。

没过多久,烟尘中竟传出金铁碰撞的声响,好像刀剑碰撞,又伴有“啪啪”脆音,宛如棋子落地。

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秩序之力,正一遍遍的碰撞在一起!

秩序碰撞,涟漪扩散,直抵正殿。

这寺院简陋,可大殿着实用心布置,帷幕遮边,石板铺地。

殿堂里面,三名僧人盘坐在蒲团之上,手中捏着佛珠,背后是金身佛像,在他们前面,摆着四张坐垫,四名老人分座两边,大陈先生和九韵斋主赫然就在其中。

忽然,涟漪传来,在座七人都有感应。

“果是秩序波动,虽是兵家之道,可亦是人道分支。”

“以此子的年纪,这等成就可谓惊人,老夫本以为年青一代最先念合秩序的,当是那白昭元,未料天下突然出现了邱言此子,打破常规。”

两名陌生老人出声感慨,声音苍老。

九韵斋主点头道:“此子有这般造诣,着实难得,但过不得我布下的棋盘阵,就说明还不足以与我等相对论道。”

大陈先生眉头微皱,看了九韵斋主一眼,用低沉的声音道:“这次论道,本是我等之事,你邀此子过来,若他连门都未进。就被赶走,名声就毁于一旦了。”

九韵斋主早有准备,从容应答:“过不了棋盘,说明他邱言虽念合秩序,但本身还有欠缺,还需沉淀心思为学!”

这话说出,大陈先生沉默不语,余下两名老人却暗自点头,觉得有理,当然。他们对九韵斋主的心思。多少知道一些,但也觉得这话在理。

邱言在这般年纪就念合秩序,只等名声一足,立时就能成就大儒之位。和他们这些老朽之人平起平坐。这种地位非常难得。不是一味努力就能实现的。

但如果无法穿过九韵布下的棋盘阵,就说明其念虽抵秩序,可心还在藩篱之中。还只是一个杰出的后辈,算不得平辈大儒。

九韵斋主又道:“其实,让他提前离去,固然名声有亏,但只要潜心为学,一样能有成就,让世人知道他非吴下阿蒙,留下知耻而后勇的名声,更可让他免除与我等论道、秩序反噬的危险,不失为一条明路,可见我等对后辈的爱护……”

“那真要多谢先生了!”

九韵斋主的话还未说完,就被传自大殿之外的清朗声音打断!

“嗯?”他先是一愣,跟着面色变化,从容之色凝固在脸上,眼中闪过惊讶之色,旋即恢复如常,循声看去。

就见一名身材修长的青年缓步走来,从殿外走了进来,行走间劲步如飞,脚下虎虎生风,好像驾驭着风云,在进门的瞬间,抖落了身上尘土,散发出凛然气势,宛如将军凯旋。

见到此人,殿中几人的神色都有变化,三名僧人抬起眼皮,面色不变,可捏住佛珠的手指却停滞了一下,不过时间很短。

大陈先生刻板的面容没有变化,但那双眼睛里,却闪过异彩,至于剩下两名老人,则是面露意外之色,仔细打量来人。

几人的目光,汇聚在青年身上,有凝实如风的迹象,令青年衣衫飘动,好像有无形压力落在身上,可他如无所觉,露出一抹笑容,朝几人拱手道:“后学末进邱言,见过几位宗师、大师。”

这人正是邱言,在九韵斋主一番话的功夫里,短短的时间内,竟已穿过棋盘阵,步入殿堂,在他身后的殿门外,那扬起的尘土纷纷跌落,地面上的棋盘已经荡然无存,地面比之刚才似乎坚实了许多。

“他竟真的走出来了!而且所耗时间……”九韵斋主盯着邱言,后者同样看了过来。

二人还是第一次面对面相见,但透过气息和因果联系,却是一眼就能辨认出对方。

对视几息,邱言忽的上前,似笑非笑的道:“多谢斋主指点,那棋盘纵横间藏有深意,凹者虚怀若谷乃称广,凸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其中的人道之理,让邱某获益匪浅,这一趟果然没有白来!”

话音落下,邱言身上升起一阵飘逸气息,和冷硬兵锋之气迥异,但本该格格不入的意境,在他身上却有种和谐统一。

九韵斋主眼皮子一跳,心下惊讶:“只是短短时间,破了棋阵,还领悟了一点道理,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从棋盘阵中领悟一二,并不困难,但哪怕悟性过人者,也要沉淀一番,静思几日方可,但邱言有神灵身在,自可迅速解析,然后用血肉身参悟。

“来了便是客,请坐。”这时,三名和尚里,为首之人开口说话。

此人面容愁苦,满是皱纹,年岁不小,偏偏皮肤白嫩,面颊红润,可谓怪异,说了这句,他又吩咐看茶,声音凝线传出,很快就有小沙弥端茶过来。

坐定,邱言又给几人见礼,接着对九韵斋主道:“邱某见了斋主心中之道,但来而不往非礼也,既要印证,也该让斋主指点一下邱某所学才是。”

这话一出,其他人并无异色,而九韵斋主则淡然一笑。

“你有什么能给我看的?”

邱言正要开口,有个声音从旁传来——

“且慢!”

出声的居然是大陈先生。

ps:感谢“xuyun517”投出的月票!

四更完毕!

明天继续四更!希望各位能继续支持!


第五百九十五章君臣奏对又起意【第一更】

“伯淳,你可是有话要说?”九韵斋主看向大陈先生,问了一句。

大陈先生则道:“论道机会难得,正好让小辈们也来感受一番。”

等甄知佐、高松、陈井、安锦等人进来后,看到邱言坐于大陈、九韵斋主边上,立时瞪大了眼睛,他们当然能看出来,几人之间有种平等交流的味道。

不过,比起刚才,他们的态度有了细微的变化,毕竟刚才邱言一步入阵,几个呼吸的功夫,就炸裂棋阵,随后从容入殿,这样的景象,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想归想,终究还有疑惑。

随后,在小沙弥的引领下,一行人到了大殿边缘,驻足观看。

做完这些,小沙弥就要离去,却被三僧叫住:“慧我,去将你几位师兄叫来,也来观法。”

“是。”小沙弥恭敬答道,眼露喜色,打量殿中众人一圈,小心翼翼的出了殿,几息之后,就领着几名光头男子进来。

算上这小沙弥,一共六人,样貌体态各异,神态也各不相同。

三僧见了,微微点头,为首那人道:“你们大师兄外出游历,错过今日之事,甚为可惜,你等且不可分心。”

“是!”六人齐声回应,声震屋瓦,跟着也到大殿一角,定神凝神。

紧接着,众人目光就落到了最扎眼的邱言身上。

邱言却不慌不忙,也不起身。只将身边那杯茶端起,放到身前地上,跟着闭上眼睛。

“他在做什么?”高松边上,一青年低声询问,却换来了一个责备的目光。

“多看多想!”

邱言放茶在地,四名大儒分列两侧,三名佛门大师盘坐金身前,又有诸书院俊杰分布殿中,还有佛门六子聚于一处。

这一幕,似乎平常。但在后世。不知被多少人向往,更有无数文豪、书画大家,凭空去想象今日情景,想将这群贤齐聚的一幕重现。

不过。在这当下。大殿中的人们并未意识到此刻珍贵。却有心怀不满的九渊弟子嘀咕出声,说邱言故弄玄虚。

倒是九韵斋主等人看着那杯水,皱起眉头。以他们与秩序的联系,隐约能够感到,杯中之水正急速旋转。

“朝中传闻,说邱言修有神通,若非引发异象,根本拿不到状元,如今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这隔杯旋水的手段,应是武道劲力之法……”

九韵斋主在心中猜测。

“我方才以秩序和圣贤精神,化作纵横之线,布下棋盘阵法,他却要用小巧茶杯,做出应对,或许是有心要有分别,只是,邱言领悟的乃兵家秩序,与杀伐有关,在这肃穆大殿上,会显格格不入,先就落在下风!”

想着想着,他心中渐定,这九韵斋主并未因年龄,就轻视邱言,而是正视其人,思考、分析。

实际上,那么短的时间就冲破了棋盘阵,这冲击着实不小,只是九韵养气在心,喜怒不形于色,才能表现如常,但毕竟已被先声夺人。

邱言以平等口气,言及来往之礼,无形中就将彼此地位拉近,近乎平等,若能论道有成,更是能趁势而起。

“不过,若是这番对论没能成功,那其人涨起来的势头,就要直转急下……”

九韵斋主还在想着,大陈却忽而出声问道:“邱生,你这杯中到底有何玄机?”

邱言睁开眼睛,眼中居然没有光亮,宛如两口幽潭,散发淡淡吸摄之力,周围的光亮一暗,仿佛都被拉扯过去一点。

“先生问得好,诸位且观此杯!”

说着,他伸手虚抓,劲力涌动,丝毫也不掩饰修为,那茶杯的盖子“啪”的一声弹起。

哗啦啦!

那杯子里涌出滔滔水流,宛如长江大河从地底涌出,瞬息之间,就蔓延了整座大殿!

………………

同一时间,皇宫。

“不知邱言对翰林院的规矩熟悉了多少,过个几天,要让他过来,问问他对新法的看法。”

早朝之后,王甫就被一名小黄门引到了御书房外等候。

在这期间,他思考良多,多是国政,但最后又想起了邱言。

邱言的考卷让他大生知己之感,有心想要深谈,只是国务繁杂,无暇分身。

毕竟,监考会试的半个月,王甫与外界隔绝,很多公务都有迟滞。

再加上,几部新法试行京城,也引起了诸多问题,忙得王甫根本脱不开身,每天闲暇的时间很少,今日若不是皇帝召见,立刻就要往政事堂处理公务,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

“监考会考,隔绝几日,既是为选拔人才,也有刻意隐匿,放任商贾施为的意思,好让他们和背后之人从暗处跳到明处,如今已到时候,该收网了……”

想着想着,王甫盘算起下一步的施政方针,想的入神,却有一尖细声音响起——

“王相,官家让您进去。”

王甫收敛思绪,循声看去,入目的是那白面老人,他礼貌的一笑,就要迈步,那白面老人却靠近几步,低声道:“官家找王相过来,是有事要商谈,但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这一句无头无尾,说完,老人就神色如常的将王甫引进殿中。

只是,王甫与这老人早有默契,一听这番话,心里就大致有数了。

“王卿来了。”里面,传来年轻皇帝的声音,他的面庞有些苍白,眼里还有血丝,显然又熬了一夜,早朝时在金銮殿上,因距离的关系,并不能看个清楚。

这朝后留对,体现的是皇帝信任。自从变法开始,王甫时常能有如此待遇,很多新法在颁布前,都是君臣二人这么商量着起头,又由其他人查漏补缺,最终成型。

这次也是一样,君臣二人先就市易法、均输法的细节谈了一会,跟着又聊起了兵制革新的事宜。

对于这点,王甫并不赞同,只是碍于皇帝对新法的支持。不好明说。一直都采取着拖延战术,指出李坤想法中的疏漏,却又不能太过,里面的度委实难以把握。

即便如此。双方因为兵制革新的事。也是越来越有不快。说了还没多久,李坤就气呼呼停下了争论,怒视王甫。

后者则沉默以对。

他王甫虽想变法。需皇帝支持,可若是因此,就事事不问青红皂白,都顺着圣意,那就成了奸佞了,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总是要有点担当的。

见王甫不说话,李坤气了一会,却也没辙,这招王甫不是第一次使出来了,早就轻车熟路了。

“算了,朕与王卿的分歧,以后再论,朕今天让你过来,除了迫在眉睫的变法之外,还有一事。”

王甫暗道一声来了,接着便道:“有什么事,陛下但说无妨。”

大瑞皇权的基础,其实是士大夫和官僚体系的支持,并没有达到邱言前世明清两代的皇权威仪,大瑞的臣子们,除了要在礼仪上,表现出对皇帝足够的尊重外,很多时候,双方的关系,并非扭曲的主仆之分,而是单纯的上下统属。

“有关邱言的事,”李坤并不绕圈,以他的身份,也没必要掩饰,“朕想了一下,此人才学甚高,见识惊人,当好生磨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