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270部分

道果-第270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生出错觉。那还好说,可听着这些交谈之声,诸多儒生分明都有相似经历。这就不可能是巧合了,而是一种必然。

“莫非……”

想着想着,高松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桌边的邱言身上,邱言这时正端坐一旁,手中的笔已经放下,静默不语,在等待棋盘上的墨迹干涸。

看到他的这个样子。高松微微回忆,脑子里就蹦出了一段记忆——

那是邱言在画完棋盘后,就停笔等待的画面。

“看来这邱言并未做什么手脚。棋盘也并且飞起,只是先前的那些个幻觉,是如何生出的?为何我与诸生,看到了同样景象?”

一时间。他心头一跳。心生怀疑——

“这邱言兴许施展了鬼神之法,若真是如此,那只要宣传出去,立刻就能将他孤立!”

至圣先师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早就成了儒道士林的一种潜规则,有些事私下里行事自然无妨。但若是拿到了桌面上,被人揭发了。那就要承担代价。

只是,当高松盘算这些的时候,耳中却是听到一阵低语声,凝神倾听,才发现是邱言在低声诵读——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

声音很低,不仔细去听,很难听得清楚,而今一入高松耳中,却是让后者心头震动。

这一句,是孙圣所著《天论》中的语句,是在描述世间万物,高松耳中听着,心头念转,细细一想,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刚才在棋盘中所见之物,岂非就是天论中描述的内容?

“难道刚才的景象,不是幻觉,而是邱言下笔之时,心中所想,顺着笔尖,凝固在墨上,升腾起来之后,感染了诸人思绪?”

看着邱言镇定自若的表情,盯着那根放置一旁的笔杆,体会着棋盘墨迹中流露出的一点神韵,高松的思路终于打开了。

“刚才的幻象,是他笔下神韵所成?”

这么一想,高松对于邱言的看法再次变化,从开始的恼怒,到加以警惕,直到眼下,意识到邱言将对《天论》的感悟,融入笔中,令观者心生错觉后,才让他知道情势不妙。

但已是骑虎难下。

旁边,有人将两盒棋子拿了过来,放在桌上。

高松见状,深吸了一口气,摒弃杂念,走到邱言的对面坐下。

将棋子拿来的儒生见了,上前一步道:“请两位猜先。”

邱言一摆手,说了个“请”字,高松也不客气,从盒子里抓了把白子,邱言亦抬手一抓,落下两颗黑子。

这便是猜棋了,一人抓一把白子,另一人取一颗或两颗黑子,以此猜棋,一颗为奇数、两颗则为偶数。

双方一对,高松手中是五颗白子,为奇,邱言猜错了,自是失了先手,由高松执黑先行。

实际上,以邱言的感知,即便不用眼去看,单凭耳听、感知接触,一样能分辨出奇偶,但之所以让高松先行,却是他刻意营造出来的。

啪!

高松的棋子落在盘上,隔着一层布帛,与桌案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声响。

“嗯?”

随着棋子的落下,他的心中骤然一动,视野中的棋盘突然扭曲起来,横线竖线漂浮变动,释放澎湃生机与一点意境,引动内心!

一丝一丝的圣贤气息,悄无声息的扑打在高松的身上,渗透体内。

下一刻,他整个人的精气神在体内澎湃旋转,顺着手臂、指尖,落入了那颗棋子里面!

随后,潜藏在其人心中的一点圣贤精神被释放出来——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这高松所学,果是礼论之道!”

感受着对面之人的精气神变化,邱言眯起眼睛,将心神沉入棋盘,意念与横竖线条相合,紧跟着,他的感知来到了一片空旷世界,遍布山川河流,有日月星辰。有四季交替,放眼望去,一眼看不到尽头。

在这片大地上正站着一人。不是那高松又是何人?

只是,此人并非是真人,而是一点意念凝结,如果从高向下看去,甚至能看出,整个大地阡陌交错,泥土下似乎隐藏着一副棋盘。巨大无比,四通八达。

那意念所凝聚的身影中,正散发出一道道礼论精神。朝周围扩散、辐射。

实际上,邱言在见到高松的第一眼起,魂中的孙圣精神便被触动,从对方身上捕捉到了相似气息。有了猜测。意识到高松所学,必为孙圣之道,而且牵扯圣贤精神,和传闻中崇礼书院里的圣贤手稿有关。

而今,这个猜测终于得到了证实。

“这崇礼书院所得的孙圣手稿,很有可能就是《礼论》一篇,这一篇不在我魂中九篇之中,正好加以借鉴。触类旁通!”

邱言之前请教不成,留下来的那句话。其中一部分,就是礼论的一段,就好像一个引子,留在高松的心里,将其记忆中的典籍话语牵引出来,所以此时落子,凝聚其内的便是这部分内容。

想着想着,邱言心里关于孙胜之道中与礼有关的感悟,亦传入棋子里面,融入那片空旷世界。

这片世界并非真实,而是透过笔下神韵、结合气血而成,看似玄奇,其实只是用棋盘与棋子,引导下棋者的意识,在潜意识里面构建的一个意识世界,从而方便邱言探寻,并将棋局具体起来。

这也是邱言摆下棋局的原因所在,手谈对弈,有时比直接用言语去讨教,还要来的直接,以棋呈心,以念交锋。

啪!

邱言放下了自己的棋子,心中释放出一道感悟,融入棋盘中,传播开去。

顿时,两人潜意识中的意念世界,登时风云变化,在高松的对面,邱言的身形浮现出来,二人对峙。

这番景象看似玄奇,其实落在高松心里,也就是棋盘上的两颗棋子,彼此牵扯,隐约布局罢了。

不过,刚才落棋的瞬间,精气神翻腾,心头感悟流转出去,算是让他明白了一点端倪,猜出了邱言的目的。

于是,他抬头看了邱言一眼,表情有些复杂。

“这个邱言,口出狂言,却真的是为了讨教,这份心思……”

想着想着,他犹豫了一下,感受着心中意念的流转。

“可是,这样敞露心声,每落下一颗棋子,就要有一点对圣贤的感悟辐射出去,让对方知晓,未免有些不值。”

既然知晓了对方目的,亦感受到了棋盘不凡,高松就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是继续。

若是放弃,旁的不说,无论用是什么理由,事后都免不了会被人说是畏战,传出去的话,他的名声自然会受到损害;

可若是继续,他高松心中对于孙圣之道的领悟,无疑会随着一枚枚棋子传递过去,这对于苦读至今的他来说,无疑会心生顾忌。

一时间,进退维谷。

就在此时,随着邱言的棋子落在盘上,整个棋盘再次变化,高松手上一热,感到一股淡淡暖流顺着棋子传入心中,那心里登时多了许多感悟,同样也是孙圣之道,但更加纯粹,比他所领悟的那些,要博大、全面!

他所展现出来的那些个感悟,固然是多年所得,但邱言反馈过来的,却丝毫也不逊色,甚至尤胜一筹!

“这个邱言,到底有何打算?居然将心中感悟释放出来,难道真像他所说的那样,来此是为了印证所学?各个学派,彼此间虽有交流,但多数都是论战,借此扬名,建立威信,最后传播主张,这个邱言难道也是这般打算?可他并未拜入哪家书院,传播的是谁的主张?”

将信将疑中,高松将第二颗棋子落在盘上。

ps:感谢“正义害虫”和“玩下下拉”的打赏!

第二更要晚点。


第四百一十五章祭祀之礼!

啪!

又一声轻响,棋子一落,意识世界再起波澜,就见意念所凝的高松身后,出现一支军队,军势不盛,队形收拢,似在积蓄力量、准备冲击。

与此同时,亦有对圣贤之道的感悟从军阵中流传出来。

另一边,邱言毫不停顿,等高松黑子一落,就放下一颗白子。

意识世界中,邱言的意念体后,旌旗招展,队列如龙。

双方军势皆露雏形,对峙起来。

随后,二人手上不停,一颗颗棋子落下,意识世界中,两支军队渐渐铺展,就像两国交锋之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相比较而言,高松手下军势,明显比邱言布下的完善,而且更加合理,占据优势,若不出意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会越来越大。

观棋的儒生里,也有擅长棋道之人,从棋盘上两方的布局中,看出了高下,只是碍于观棋不语的规矩,不好出声,但彼此之间,却在用眼神去交流、适宜。

这些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了惊讶和意外之意。

在他们想来,对弈之法是邱言提出的,按理说,定是邱言对此有着信心才对,可现在看起来,他的棋艺不算高超,甚至在落子、占地时,还露出新手、初学者的痕迹。

“既然不擅长棋局,何必要以棋对弈?难道这邱言不怕输了之后,名声扫地?”

但凡有了名声的人,多会爱惜羽毛。

邱言如今名声初显,正奠定、巩固的时候,却挑了个不擅长的事和人比拼,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怎么看都不是个好主意,很可能将大好名声毁于一旦。

“只是便宜了这高松,早知道。就该我等出面。”

众人心中,不由得就升起了马后炮般的想法,觉得没能抓住机会。

在这里面,对棋局最为上心的,是随高松同来的崇礼书院诸多弟子,看到师兄占据优势,几个人放下了心中担忧。

只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高松脸上的表情,就从轻松自如。转而凝重,其人周围的气息也随之变化,引得崇礼弟子又凝神观看棋局,想要看出端倪,随后各自色变。

邱言与高松下棋速度极快,双方你来我往,未过多久,就厮杀到一起,那意识世界中的两军在喊杀声中。化为两道洪流,碰撞在一起。

顿时,杀声震天,金铁相鸣。鲜血四溅,有人嚎叫,有人嘶吼,有人哀鸣。有人倒下。

局面乱成一团,但位于其中的邱言与高松却是古井不波,似统帅般。倾听属下回禀,思索局势,不断传令出去,令军阵变化,试着找出对方死穴,并不断出兵绞杀。

这意识世界中的两人,本就是心念、意志的结合体,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心智,端坐于心,不动如山,将兵传令,正是这种表现。

开始的时候,高松一方占据明显优势,可随着时间流逝,在战局展开之后,居于劣势的邱言军势竟是渐渐崛起,在几次冲击与退守之后,居然与高松之军旗鼓相当了。

甚至于,在接连的交手中,还引领了一点节奏!

“这个邱言,当真让人意外!”

这棋越下,高松越是惊讶,一方面是透过棋盘,心念流转,交流、印证所学,让这位崇礼书院新一代的领军人物有了不小收获,对邱言的轻视和偏见,一点一点的褪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暗自敬佩;

另一方面,高松又惊讶于邱言的棋艺。

邱言的棋艺算不上高明,实际上,在这局棋前,邱言甚至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下过完整的一局围棋,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

前世他志不在此,今生家中贫乏,书都读不过来,哪有钱去买棋盘棋子?又怎么可能有闲功夫下棋?

他的棋艺,其实是从书山矿洞中得来,与棋道有关的虚幻之书,让他从一个门外汉,迅速掌握了技巧、诀窍,跨过门槛。

只是,未经战阵考验,技巧始终是纸上谈兵,真正下棋的时候,需要是临阵判断,就好像一个人磨砺了刀剑,但刀兵锋利,却也要挥舞得当,方能败敌。

在这种情况下,邱言在棋局初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劣势,那高松虽不精于棋道,但熟能生巧,比起邱言,他下过太多棋局,算得上见多识广。

可慢慢的,随着棋局继续,邱言逐渐掌握了记忆和技巧,有了随心所欲的迹象,这胜利的天平,也就发生了倾斜。

“他初时尚是一副初学者的模样,现在已与我棋力相当,进境未免太过骇人,哪个人学棋,也不可能有这等进境,许是故意示弱的战术。”

从轻松到体会到压力,高松的表情已经紧绷,他避开了邱言棋力大进的事实,找了个说得过去的借口,无视其中漏洞,不然心境直接就乱了,气势消退,棋也就不用下了。

目光一扫,高松的视线在棋盘各处扫过,估算局势,准备发动全面攻势。

说实话,他并不想这么快结束,倒不是棋逢对手、心有不舍,而是因为棋局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战场——

便是二人对圣贤之道的感悟,接着棋子棋盘,印证比拼。

手谈中,源自邱言的那一鳞半爪般的感觉,令高松接触到了更深一层的圣贤领悟,现在尚不清晰,但事后思索、回味,说不定,足以让文道更上一层楼,甚至有凝聚文心的可能。

要知道,邱言的感悟,不只局限孙圣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