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268部分

道果-第268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成为破绽,被其他书院的人拿出来,大做文章。

过去,不知有多少杰出人物,好不容易建立了一点名声,却因为书院间的论战比斗、勾心斗角,最终身败名裂。

而这次的文轩品评,对东都几大书院来说,不仅是一次压下其他书院的机会,同样也是一次危机,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其他书院打压,名声扫地。

这高松等人,一路行来,还没进入文轩楼的时候,就碰上了其他书院的几人,发生了两次论战了,当真是唇枪舌剑,杀机潜于不经意处,稍不留心就要着道,这么两场下来,不管是他本人,还是边上几名儒生,早都绷紧了心弦。

结果进了文轩楼中,没走几步,就碰上邱言过来,前文也说了,真要请教的人,没几个会像邱言这样,特地在文坛盛会时讨教,这盛会是展现自身的时候,哪个敢掉以轻心?

因此,这崇礼书院的众人,立刻就把邱言看成是心怀叵测之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是一阵敲打。

如此一来,却是让邱言心中不快,他虽不愿靠着文会传播虚名,却也没打算成了旁人的垫脚石。

“崇礼书院以礼为名,兼习孙圣之学,如今看来,却是本末倒置。”

邱言摇了摇头,直视高松:“孙圣曾言,人生而有欲,争欲而生乱,是以制礼义以分之,养人欲、予人求。礼本不是空泛形式,而是调解资源的手段,到了你们口中,却似成了真理,不能有片刻违背,这就好像是发明了锄头,不去耕地,反而供起来一样,若崇礼书院只有这等见识,就太让邱某失望了。”

人因为**,而生出纷争,欲壑难填,世间难靖,所以要有秩序去约束人心,节制**、供给需求,使得人道不至于失控、枯竭,这便是邱言心中的“礼”。

这是一种规范、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这也是他在研读孙圣著作、体悟圣贤精神后的结论,结果到了崇礼书院众人的口中,却成了一种形式,用来确认“心诚”。

说完这些,邱言朝高松拱了拱手,转身就走,竟不多言一句。

“这人……”

崇礼书院的门人弟子面色陡变,为首的高松却只是摇摇头,笑道:“他这是故作惊人之语,这样的人,我不知道见过多少,想凭着旁门左道成名,不足为奇。”

他转头问身边的人道:“这人是哪个书院的?可有人认识?”

闻者都是摇头。

高松便又道:“这就是了,看样子,此人并无资格拜入哪家书院,才不知礼仪,他所说的那些虽然有理,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己的行为都掌控不了,又怎能领悟更深奥的道理?观其言行,是个狂徒,想抓住了文轩品评的机会,争上一争,我等如果和他计较,就中了他的计谋了。”

“原来如此,还是师兄看的透彻。”几个人仔细一想,都觉得高松说的在理,但心中毕竟还有那么一点不快,忍不住朝着邱言投过去不善目光。

就连那高松,在说完这些话后,表面上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深深的看了邱言一眼。

无论如何,他必须维持住自己的气势、风度,不能在学术上落于人后,况且,他自问在年青一代中文不输人,就算邱言有一定来头,也自不惧。

“邱兄,如何?这崇礼书院的人,不好打交道吧?”看到邱言回来,徐缪迎了过去。

曹进也走过来,嘴里说着:“曹某自幼听力不错,隔着老远都能听到老师讲学,实不相瞒,那高松正说邱兄你故作惊人之举呢。”紧接着,他就把高松的话给说了一遍。

邱言哑然失笑:“这高松是要借题发挥,不说自己对人过苛,反倒说我没有自控,自来读书为学,先要正己,然后教人,高松自己尚做不到举止有礼,我向他讨教,他不以礼相待,却居高临下的斥责,现在又要求旁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古则,这是个宽己严人的人。”

曹进若有所思,最后却道:“邱兄说的在理,发人深思,不过最好不要宣扬出去。”

“哦?”邱言先是一愣,跟着点了点头,明白过来。

实际上,儒家之“礼”,在至圣先师、亚圣的倡导下,多归于道德自律和道德情感范畴,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这也是方才高松指责邱言的言行,旁人认同的原因所在。

不过,孙圣之说,却超脱了这个范畴,转而演化为外在秩序和刚性法则,他的学生、弟子便以此为框,完善了法家,但这也是孙圣被人诟病的一点,随着亚圣升格,其人学说,越发受到贬抑。

邱言正在思索,门边却是突然有人叫了他的名字——

“邱言!你果然来了……”

这声音清脆,邱言不用回头,就猜出了说话人是谁,果然,没过多久,一身男装的韩薇儿走了过来。

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道道蕴含不同意味的目光。

在这一刻,邱言忽然就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却不是因为韩薇儿的人,而是由于她的那一声叫喊,让邱言的身份暴露出来。

“邱言?莫非是那个论败贺书长的游学书生?”

“听说此人引得小陈先生重视,要收为衣钵传人……”

“这般厉害,还会出现在这里?”

“贺书长是他的手下败将,但已经入了士林,此人却还留在外面,未免有些奇怪……”

“这邱言有些名头,如能将之论败,立刻就能取代名声,名扬东都,不枉远来一场。”

……

声声议论起,楼里有了混乱之感,众书生蠢蠢欲动。

看着这个局面,邱言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刚才讨教时,都刻意不让名字流传出去,不是怕事,而是省去麻烦,没想到韩薇儿看似无意的一声喊叫,却令事情起了变化。

“无意?”

心中一动,邱言的目光在韩薇儿脸上扫过,发现这位女扮男装的世家小姐,正一脸兴奋的表情,眉眼中充满了期待之意,身上流露出唯恐天下不乱的情绪。

ps:感谢“玩不下拉”的打赏!感谢“c星辰炙炎c”的评价票!


第四百四十二章暗潮处,欲推波助澜

“外面何故喧哗?”

文轩楼二楼,最里间的房间里,几位老人、两名中年男子各自坐于太师椅上,或是气度不凡,或者精神矍铄,或是不怒自威。

韩逸赫然也在其中,与邱言有过一面之缘的理宗小陈先生,亦位于其中。

几人身边的案几上,各放着几卷字轴,表面光滑,泛着光泽,甚至单凭肉眼,就能看出其中韧性。

若以心去感,更能从几卷字轴上察觉到不同意境,隐约与某种秩序相连,但也有几篇,未与外在秩序有联系,反而另辟蹊径。

“许是有什么人来了,激起楼中诸生的心气了。”

听着屋外扬起的声响,屋里几人先是议论,跟着便有人笑了起来,说话的是个年龄与韩逸相仿的老者,名为周东义,曾是九渊书院的掌舵人,而今已然卸任,在书院里教书育人。

话音落下,周东义边上一中年男子点点头道:“当是如此,少年读书,本不能彻悟多少,有所求、有所欲才是常态,总要经历之后才可明辨是非,那时再去引导,事半功倍。”

这人名叫庞楚,是东都城中一书斋的东家,人称千书斋主,名声不显,但在学术圈子里,却是名声极大,所交之友多学识过人,堪称往来无白丁。

不过,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个声音响起——

“话虽如此,但却也说明,这楼中不少人修养不够,教化之礼,本该时时警醒,人生在世当如履薄冰,若不这样,又有何资格去引领他人?”

说话这人。明显不同意庞楚的说法,此人同样年龄不大,从外表看起来,约莫四十岁许,留着五柳长须,穿着深衣,他坐在椅子上,坐姿端正,有种不苟言笑的味道,连带着周围的空气中。都仿佛凝固着一股意境。

这人名叫许世,乃崇礼书院的当代院主,自幼聪敏过人,三十岁时参加科举,得了同进士出身,本可入朝当官,却退而为学,归隐崇礼书院,三年前接任院主。

他这样的人。经历了种种,一举一动都有股气场,能感染他人,但眼下却只局限在身边。原因就是屋中的其他人,单论学识并不逊色与他,而论地位,更是远远高出。

不算担任过宰执的韩逸、以及弟子遍天下的小陈先生。其他几人站出来,论资排辈,这许世都只能执晚辈礼。所以也就在庞楚说话的时候,他能用心中之理去反驳,余下的人一开口,许世便不能造次。

随后开口的,是在场众人中,年龄最大的老人,这位老者的脸上满是褶子,身子枯瘦如柴,说话的时候,声音还微颤、低沉:“既然外面的人,都称这次文轩品评乃是文坛盛会,那热闹一点自是应该的,当记述下来,放入史书,流传后世。”

在他说话之时,话中流露出古老气息,配合话中含义,让旁人生出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

这位老人名为郑丘,乃是春秋书院的长者,这次应邀而来,主要目的倒不是品评文章,而是记述盛会,因为年龄关系,此人地位不低,话一说出,就等于是定调,旁人不好再议论了。

剩下几人,同样是这东都地界内、几家书院的人物。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杏坛论道闹得沸沸扬扬,传遍天下,除去几处边疆,士林文坛几乎人人皆知,这些书院中流砥柱,纵然不想蹚浑水,可为了书院传承,却不得不露面,从这一点来看,坐镇皇城中的两位老儒,反而更为超脱。

这时,那小陈先生道:“诸位,与其思索这些,不如将你我手中文章先阅读一遍,写下批语,排出名次,也好传阅楼中诸人,算是完结此事,省的时间长了,再节外生枝。”

话落,众人皆是点了点头,拿起身旁字轴,取开后看起来。

下一刻,一道道蕴含不同道路的意境蔓延开来,彼此交错。

在常人难见的层面,点点火焰逐渐显现,这是思维碰撞的火花。

“哦?困知勉行……”

九渊书院的周东义看着手上文章,心头一动。

这取来的文章,在分配上是有着一定原则的,在座诸人,大部分都与各家书院有关,门人弟子多少和开启心路的文章有着联系,为了避嫌,需交叉品评。

邱言虽未拜入书院,但这次却是得了韩逸与小陈先生的联袂推荐,于情于理,这品评之事都只能交予他人来做,不过,这个人并不只是局限于周东义一人,其他几人同样要过目。

没过多久,屋里的气氛就有了变化,沉静许多,能看到几人露出各种表情,有的微笑了然,有的皱眉深思,有的默默点头,有的则是摇头叹息。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被他们拿在手里的文章,每一篇都独具特色,不是空泛之言,否则的话,也打不开那士林心路。可以说,这些文章中,随便拿出去一篇,都足以在书院中作为范例。

阅览这等文章,绝非苦差。

同一时间,房外,正有两个身影小心翼翼的贴在门上,运转劲力,捕捉屋里动静。

“看样子,屋子里的先生们,该是开始品评文章了……”

“不错,我们先去回报,这品评文章的时候,几位先生难以分身他顾,正是王爷行事的好时机。”

两人合计了一下,有了决定,转身就走,在二楼拐角停下,抬手敲门。

门里传出一个略显烦躁的声音——

“进来。”

二人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这间房不大,摆设简单,是文轩楼用来招待客人的地方,屋中央摆着桌案,案上放着香炉,边上放着椅子,人一进来,便能闻到清香,沁人心扉,好像能驱散心头烦恼。

可是,在两人目光落到桌边那人脸上之时,心里却“咯噔”一声。

这人赫然就是晏王,脸上满是恼怒之意,他看到进来的两人,只是摆了摆手,随后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恨恨说道:“韩薇儿又来坏我好事,都已布置妥当,只待本王安排的人手入楼,就能挑动的诸生与那邱言为敌,污了他的名声,没想到被这么一喊,满盘皆乱!”

刚刚进来的两人立刻噤若寒蝉,念头一转,意识到了发生了何事,

他们的这位主子,此来文轩楼,固然是想在盛事中留个名号,但更多的却还是趁机报复邱言,为此,他更是布置了许多,收买人手,等着好戏上演,结果却被韩薇儿的一句话,打乱了计划,局势失控。

“王爷,韩薇儿做出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两次了,看似无意,其实都是有所针对的。”晏王边上,一个小老头低声说着,此人是晏王如今谋主,那公羊义被邱言抽了文思,已然废了,晏王养着他不过是给下面的人看的,而这幕僚班子早已换人。

晏王看了那小老头一眼,皱眉道:“傅本,有什么直接就说,不要给本王绕圈子。”

“是,”叫做傅本的小老头知道晏王心情不好,哪还敢多说,直接将心理想法和盘托出,“依小人看,本不必这么麻烦,那邱生修有神通,而杨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