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196部分

道果-第196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话有两层含义,除了字面含义外,还有一层撇清干系的意思,也是在委婉拒绝。

那书老听了,摇头一笑:“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老朽想让你去的地方,只有文辟一道之人才能步入,而且你去了那里,好处无穷,回来之后,区区会试,更是不在话下。”

“哦?这文辟一道的大概意思,邱某能够理解,”邱言却皱起眉来,“不过,春秋书院传承连绵,也有这样的人物,为何不让他们出手?”说这话的时候,邱言的心里闪过了马阳的身影。

书老闻之,摇头道:“不要以为士林是个任人予取予求的地方,里面也有凶险,魂入其中,就要沾染气息,进入的次数一多,就有可能再也无法出来,所以一个人能入里面的次数是有限的,不能超出自身魂儿的极限,一般来说,每个人有不到三次机会!”

他抬头看了邱言一眼:“能文心辟道的人,又有几个会不入士林,神游一番?我春秋书院虽有这样的人物,可那人却无法再入士林了。”

“多谢老先生赐教。”邱言由衷说道,这老人的话中,透露出的信息可不少,让邱言对士林有了大致印象,甚至比起那姬筝的介绍,更为有用。

“这些事情不算隐秘,以你的文心,只要加入一家书院,立刻就能得知,”书老摆摆手,“如何?可有决定?”

邱言摇头道:“仓促之间,无法决定,还需细细斟酌。”

“这也对,”书老点点头,抬起枯瘦的手掌,“不过,老朽观你气运,或盛或衰,变幻不定,但却有跃龙门之势,可见这士林是必定去的,既然如此,那老朽先厚颜求助。”

话说完,此老手中突然闪过一道黄光,就见一张洁白纸张出现在手中,纸面洁白,充满了任性,但只有巴掌大小。

“这是……”见了这纸,邱言瞳孔一缩,从里面捕捉到一股纯粹、空白的精神波动,“圣贤纸?”

在他动念的同时,书老从身上摸出了一个锦囊,将手中的纸放了进去。

兹啦。

一拉绳子,锦囊被紧紧箍住,接着此老抬手递了过去。

“老先生,您这是?”

看着面前锦囊,邱言并未伸手去接,那姬筝以报恩为理赠送的圣贤纸,邱言尚且未收,此时自然也不会贸然接下。

书老见状笑道:“不要误会,老朽这可不是赠你圣贤纸,而是有求于你,你拿着这个锦囊,日后若是进入士林,恰逢其会的碰到,锦囊自会显露,让你明白其中真意。”

见邱言还不接,书老又道:“不要担心老朽使诈,圣贤纸非比寻常,你可入春秋书院的圣贤堂验证真伪,圣贤泥塑前,诸邪辟易,可见端倪。更何况,你和阳儿有旧,听说还有师生之谊,他当年也曾随老朽学史,算起来,你我也不是外人,老朽如何会害你?”

这“阳儿”一名,让邱言愣了一下,随后回过神来,心头一跳,知道对方指的是马阳。

“马老相国年岁不小,但在此老口中,却好像子侄,不知此人年岁几何?”

对方已经说到了这一步,也挑明和马阳的关系,于情于理,邱言都不好继续拒绝了,所以他只好接过锦囊。

“如此,老朽就安心了,待你想入士林时,可直入春秋书院的圣贤堂,以文心为墨,写下开辟之道,所需圣贤纸,书院自会奉上。”

做完这些,邱言见话说得差不多了,就顺势告辞,那书老也没拦他。

离开书阁,郑先生已不见了踪影,只有马守等在外面,邱言也没有真去圣贤堂验证,与马守说了两句,二人便离了书院。

回到城中,马守就出言告辞,路上,他却是没有询问一句。

“后会有期。”

拜别马守,邱言朝客栈走去,心里却回忆着刚才经历,除了书老所说之事外,还有之前心中那股莫名情绪。

“我这血肉身,虽没有心魔身操控、扭转情绪的本事,不过以文章炼心,内心通明,何故会留下杂念?看来这心火并不简单,还要抽个时间,好生探查一次才行。”

想着想着,他回到客栈,胡起和戴国立刻迎了出来——邱言离开马府后,他们二人就先行回来了。

说了几句,邱言回到房间门前,刚要开门,却突然顿住,接着眯起眼睛,眼缝闪过一道精芒。

随后,他用力一推,打开房门。

屋里,站着一人。

“陈兄,何故不告而入?这和小陈先生的教导,有些不符吧?”邱言走进房里,开口说道。

ps:感谢“沐石缘”的打赏! 明天的第一章大概会放到晚上,提前通知一下。


第三百零八章千万书生念成林

“邱兄,这不告而入确实不对,不过有些事,总要隐蔽一些才行。”

屋里那人说着,抬手一挥,手上劲风涌动,将邱言身后的房门关上。

这一手展现出来,邱言的眼眸就微微一动,看出了里面的巧妙用劲,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以拳劲压迫空气,爆发出气流,将门关上,却要绕过门前的邱言,而且劲力不多不少,不损木门分毫,就需要很高的掌控力。

“这陈井的命修修为,最少也是炼化了中枢魄的程度!”炼化了中枢魄,中枢不动,心念协调全身,对全身的劲力就能掌控入微。

大致瞧出了对方虚实,邱言看着屋中人,眯起了眼睛。

出现在他面前的,正是理宗书院的陈井。

陈井这个人身有武功,这一点邱言早就看出来了,人要是有了武功,打熬血肉筋骨,精气神自然会有所不同,就连做动作、走路的时候,也能显露出端倪,不刻意伪装,只要稍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不过,邱言面前的这个陈井,却显得有些不同,此人身有武功,但行走间却又贴合理宗道理,有种天理浑然的味道,这样一来,旁人就难以察觉,若非他迎接邱言北上时,曾同乘一车,也不会那么容易被发现。

门已经关了,陈井走了过来,拱手作礼,嘴上说着致歉的话:“还请邱兄不要放在心上。”

邱言回礼一句,也不多说,只是问道:“陈兄早上送来了那搬弄是非之人,好意尚在,我自不好追究,不过,来此的目的,还是要说明白吧?”

“这是当然。”陈井点点头。露出平和的笑容,“其实,陈某这次过来,和春秋书院找邱兄的目的是一样的。”

“哦?陈兄也知道春秋书院找了邱某?”邱言嘴上说着,弹了弹手指,心里对陈井突然出现的原因有了猜测,知道与杏坛论道有关。

“邱兄,你在我理宗书院凝聚文心,随后又拒绝了老师,这可不是小事。从那时候,陈某就料定那春秋书院会找你,”陈井脸上露出坦然之色,“以你和马老相国的关系,春秋书院没有放过的道理,我知道马老七的打算后,就料到春秋书院的人很快会找上你,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听了这话,邱言沉吟了一下。然后问道:“陈兄这次过来,理宗应该并不知道吧。”

“邱兄果然聪明,”陈井点点头,“我这次来。不是代表理宗书院,而是代表了我们陈家,想要和邱兄做个交易。”

“愿闻其详。”邱言也没有绕弯子,同样没有拒绝。如果是刚到东都的时候,他可能在见到陈井的时候,就出声送客。可经过了姬筝、书老的事情,邱言对那杏坛论道的想法,已经有了些许改变,知道陈井此来,也是与此有关,听一听,总能增加了解,然后再做决定。

说话的同时,邱言做了个“请”的手势,指着一张椅子,请陈井落座。

陈井也没客气,甩动衣摆,坐了下去,接着更不啰嗦,直入主题:“我想,春秋书院应该已经和邱兄提过了吧?魂入士林,并非一定要杏坛论道,也未必要等到论道之期。”

邱言也找了张椅子坐下,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些事情邱某已经知晓,不知陈兄还有什么要教我?”说话的时候,他却是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陈井笑道:“看邱兄的样子,恐怕不只是知道了,还已经有所了解了,其实在下过来,为得也是这个事,杏坛论道虽说不是进入士林的唯一方法,但却算是较为安全的一种,须知士林多变,即便是进去了,有所收获,可最后出不来,也是白搭。”

“嗯?邱某已经知道了魂入士林之法,这如何回来,倒是未曾听闻,陈兄若是有心,不妨说来听听。”听到这话,邱言意识到对方所说的,是有关士林的重要情报,立刻来了精神,身子微微前倾。

看到邱言的表现,陈井的心微微放了下来,其实他这次过来,所图不小,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说动邱言。

邱言的本事,陈井曾亲眼见过,不只是他在天理论道后凝聚文心,还有这一路上的所作所为,留下的事迹、物件,都让陈井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他对邱言就有了很高的评价,认识到这个人的重要性,如今更意识到对方蕴含的价值,准备良久,才找上门来。

压下种种思绪,陈井随后则道:“不瞒邱兄,这士林如何,陈某了解的并不多,毕竟我未曾进去一游,不过家中长辈曾有幸进入,在里面的经历,也都记录下来,作为典籍,不过,在下在陈家是晚辈,能看的东西不是很多。”

陈井做出了一副交底交心的模样,邱言当然不会不识趣,立刻在言语上予以配合。

随后陈井就道:“士林乃一片奇异之地,里面非虚非实,听说是千百年来,读书人的念头汇聚而成,蕴含大势,才被叫做‘士林’,因为虚实不定,肉身难以进入其中,只能由魂儿去。”

“原来如此,邱某对这士林早有所猜测,但听了陈兄的这些话,才有茅塞顿开之感。”邱言这话并不是客套。

陈井摇摇头道:“邱兄先不要忙着夸我,下面才是重点,士林之中,并不是空旷一处,也不是书山文海,而是变化莫测,我看过的几个典籍记载,或者语焉不详,或者描述不清,还有前后矛盾的,所以这些就不给邱兄你说了,省的弄巧成拙,反而乱了你的思路。”

说着说着,他又笑了起来:“不过,有一点却是清楚的,就是那士林进去不易,出来也难,如杏坛论道这般开辟通道,让诸生往来的行为,可谓稀罕。正常来说,只有那些身有大气运的,即便误入其中,气运因果牵扯之下,能在无意中归来,可若靠着自身开辟文道而入,那要回来就不容易了吗,想来这些,那春秋书院定然没有给邱兄点明吧?”

“此话怎讲?”听到这里,邱言算是明白了,这位理宗门徒找上门来,其打算很有可能与姬筝相同。

至于对方话里的小心思,他并没有在意,也不去关注,春秋书院的书老找自己过去,是让自己去士林帮他取一件东西,这东西拿到手,肯定要返回现世,对方没有说明回来的方法,是因为邱言没有真个答应,但这些事情,没必要让陈井知道。

陈井听了问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邱言一眼,问了另外一个问题:“邱兄可知白昭元此人?”

“曾有耳闻,”邱言也不追问,点头道,“听说是大瑞才子。”

陈井点头同意:“不错,白昭元此人确是大瑞才子,我与此人有些交情,对他的一些事情知之甚详。”

这话一说,邱言倒是心下微动,对陈井的家世有些猜测,更想到对方先前所说的话——他不是为了理宗而来,而是为了自己的家族。

在邱言思索的时候,就听陈井说道:“白昭元此人的才华,真实不虚,早在几年前,他年不及弱冠,就有了自己的文心,而且文辟一道,震惊兴京,更令许多大儒为之惊叹。”

邱言并不知道陈井何故提起此人,然后大加赞赏,但他知道陈井不会无的放矢,所以耐心倾听,并不提问,没过多久,邱言就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前不久,我接到家中传书,言说白昭元以一篇文章,震撼圣贤泥塑,已经提前进入士林了!”

“提前入林?”

邱言眯起眼睛,随后问道:“你说白昭元不经杏坛论道,就靠着文心,魂入士林?”话说到一半,邱言自己又摇了摇头,“也对,既然文辟一心,若你和春秋书院的说法不错,那这白昭元早就有了魂入士林的能力,只不过直到如今才动手而已。”

“不愧是邱兄,这么快就想通了里面的关键,”陈井赞了一句,“但邱兄可知道,为何白昭元几年前就文辟一道,却偏偏选在如今的这个时候动手?”

邱言毫不犹豫的就道:“看来是因为杏坛论道了。”

“不错,”陈井眼里闪过一道赞赏之色,“魂入士林虽不需要杏坛论道,但想安全而回,却可以借助于此,那白昭元天纵之才,但为人谨慎,他虽有把握靠着自己回来,但还要加上一道保险。”

说到这里,陈井抬头看了邱言一眼,郑重道:“其实,在见到邱兄前,我一直觉得年轻一辈,论学识文章,当以白昭元为首,但现在才知道,还是有能与其争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