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1007部分

道果-第1007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这书院小镇中,外邦之人不再少数,就是原姆悉走了这几步,先后也见了几个。

过了外围阡陌农田,就入了一片屋舍。

祁九联指着那一座座屋舍,说道:“这里的屋子,都是求学人相互帮助,共同盖起来的,你们若要求学,也得这般,不过不要以为盖房子是简单的事,里面的道道多着呢,所以你们最多出力,这具体怎么盖,还是要请学了些机关术、建筑法的儒生过来,让他们指点。”

“盖房子有什么难的?”黑毛猴子不以为然。

祁九联笑道:“我只是给你们介绍,具体如何,还待你们自己体悟。”

这又往前走,就穿过一座座屋舍,来到原本书院所在,那观天台伫立在后面,一眼看过去,很是雄伟,只是那台子表面,有一道道裂痕,颇为醒目。

原姆悉从观天台收回目光,扫过周围,便是一座座建筑,各有特色,更有阵阵气韵,知道是传闻中的几座建筑,而后目光游走,落在那建筑群落中一道道游走的人影。

“这些人,都可自行在这里面为学,就算是那聚宝阁,只要提前几日报备,也可入内,观看大典,但能记住多少,能得多少精髓,就看他们自己了,你们若是入门,也要如此行事,如果有心传道,先要自己明道,这多余的,也无需我再赘述。”祁九联说完,摆了摆手,就要告辞。

“先生不留在这里?”原姆悉一脸疑惑。

祁九联失笑道:“我留在这里做什么?我是太虚书院的人,出了定国侯的幕僚,今后的目标就是打倒邱学,传播太虚之道,几位,保重。”

说完,他甩动袖子,大步流星的离去,留下一脸错愕的原姆悉等人。

“这……这中土人果然非同一般啊。”末了,连那黑毛猴子,都忍不住嘟囔起来。

这话音一落,就有一名平易近人的青年走来,到了原姆悉的身边,笑道:“这位应该就是从竺坨兰而来的原兄吧?在下孟三移,奉师命过来相邀。”

孟三移的名号,原姆悉也是知道的,难免有些惶恐,但他却不知,自己这一路走来,从进入东华之后,便有浓烈气运呼啸,滚滚雷霆相随,在那天上形成异象,一路延伸,气势节节攀升,当入知行书院,几乎达到巅峰!

而后,混沌气流便就落下!

ps:感谢“神说要有书”、“神说要有书”、“暗夜~乌鸦!”、“月影尘鑫”、“无语话沧桑”、“贾阿达”、“圣乔治的龙之一击”、“抱玉真人”、“傲雪天子”投出的月票!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十载功,五年散

轰!轰!轰!

这气流一动,混沌越发凝实,看似虚而不实,但婉转几次,便就凝结出最终形体,慢慢在东华部洲的边缘处,凝结出大片的土地!

下一刻,星空深处,汹涌澎湃的信息呼啸而来,灌注其中!

轰隆!

那部洲震动,最外围的混沌气流滚滚而动,凝结出一环一环,连星云都被逼迫的向外移动起来,一连几下,竟是平移几万里!

而这些变化中,那东华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那原姆悉一行人这时都见过了邱言,并且留在了知行书院中为学。

若是从天上看下去,便可得见,那竺坨兰的广阔土地上,无数气运呼啸升腾,宛如浓烈雾气,滚滚升腾,循着原姆悉东行之路,流淌而去,汇聚到了那大瑞王朝境内。

于是,这一片土地的气运越发鼎盛,在龙脉的引动下,遍及整个王朝境内,那境内的诸多景象,便就顺着不断膨胀的气运扩散开来。

这民间种种景象,人道种种学派,那道门种种玄奇,以及神道种种变化,都慢慢映射到了气运之上。

浓烈气运汇聚起来,将大地上的一切信息构建出来,仿佛是悬浮天上的广袤国度,但细细分辨,能见大瑞投影!

这般局面,其实不止在中原大瑞,那四边各处,都有类似的局面——

草原黑龙气运升腾,将草原上的景象投影出来;

屋脊之地也有青龙气运变化,把那一个个部族和生灵的画面投影在天上;

又有南疆等地,经过多年的改变,气运与大瑞几乎融为一体,但还有五彩气运飘荡,这时也将各个部族的画面投影出来。

除此之外,亦有那十万大山、东海南海的诸多岛屿之景。随着气运升腾而起,在天上构造投影。

就算是传递气运,并且四方征战的竺坨兰,这时候同样也顺着气运,在天上凝结出一片投影天国,只是内里成分复杂,有充斥昏暗的鳞甲之景,又有划分上下的竺坨兰王公国邦,以及那诸多机关结合之景的天志洲,更包括了散落各处的道门气运……

这般复杂的局面。尽数汇聚起来,但都比不上大瑞之气运——

那大瑞北疆一战,抵定草原;南疆变法,收拢五沼;西连西域,万国来朝;东合道门,诸岛相随,又有竺坨兰之人东行,搬运气运,那东南西北的气运升腾。却都要传递到大瑞,这般一来,气运滚滚,越发壮大。仿佛要膨胀的没有极限!

“此时的气运膨胀,并不一般,会将相应大地的特点都投影出来,形成天上气运之景。当那部洲升华的时候,这些气运之景,也就会成为最根本的一点照映。会决定未来这大千世界的基调!”

坐镇在书院中,邱言的人道身抬头看天,两眼闪烁不同光泽,一只眼睛光辉灿烂,充斥神圣味道,好似浓烈星辰在里面不断爆发、炸裂;另外一只眼睛则是幽深而诡秘,变幻莫测有如人心,又如同一潭深渊,能将天下万物尽数吞入里面。

“而今大瑞气运膨胀,看似好事,但下一步便是这气运中显化投影的各方,争夺正统了,但这些都是此方部洲自己的事了,我且静观其变,看其演化,待得天上诸帝有了动静,才好做出回应,不过却也要做好另外一手的准备……”

这样想着,他缓缓闭上眼睛,仿佛沉睡静思一般,同时貌似无意的一挥手,就有五个闪烁光亮的小人从手中落下,好似五根手指般大小,一落地,便就不见。

果然,之后发生的事情,完全印证了邱言此刻的猜想,那气运的膨胀,投影成景,悬浮在天上,然后就开始与部洲之外的混沌气流产生了联动、联系,内里的景象形成一道道支流、清流,而那外界的混沌气流、气环,则开始接纳那些信息之景,并且开始产生变化。

这变化,最初是从混沌气流的最外围产生,混沌未明的光影中,开始出现明显的色泽,而后内部膨胀,仿佛孕育着什么,那一环一环的混沌气环也开始产生变化。

“要开始了么?中千世界变化成大千世界,区域的扩大,只是最为浅薄和无关紧要的地方,真正的变化,乃是内部的性质!这性质一部分取决于混沌归属,另外一部分,则是源自部洲本身的构成。”

顷刻间,围住东华的一众星云里,一个个恐怖至极的意志,开始转动一个个念头,这些念头一变,那一个个庞大的星云里就生出狂暴天象,那构成星云的星辰上,更是幻灭变迁,生死轮回。

“在从前,位列大千的九天十地之中,还有如深渊之地这样,土地大小不增反减,不过那深渊虽然在空间上减少,但在时间上却延伸许多,就算是我等帝君入内,也要小心谨慎,而且那里升格的时候,并没有诞生出帝君层次的存在,甚至也有那念海之地,彻底在时空上消散,成就了精神海洋,衍生出混沌雷霆,成为那人道诸多精神世界的根基,同样没有诞生出帝君……”

看着眼前这浩瀚而壮观的一幕,感悟着从中千世界升格到大千世界的过程,众帝君也忍不住生出感想,同时那升格局面相连,许多大千世界的景象、气息都随之传递过来。

这些气息,天君都未必能够察觉得到,也就只有这帝君的感知,才能清楚捕捉,自然心有所感。

只是,他们并没有干预的意思,这天地变化之景,中千大千之变,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可供利用的地方,他们真正等待的,还是另外之事。

呼呼呼!

在诸多帝君转念的时候,那东华部洲上,诸多气运如柱,在一道道混沌气流中来回穿梭,变幻不休,更生出许多残留之景。

那时间流淌起来。

对于帝君级别的人物而言,时间的意义越发稀少。

天君之上。还有渴求,能更进一步,但帝君便是巅峰,所求已然不同。

但这帝君云集,星辰汇聚的恐怖景象,同样也在影响着那混沌气流,使得气流中增加了不少的气息和规则。

不过,那大地上的大部分人,只是发觉夜空星辰增多,并不知有这般局面。

星空之外。威势无双,部洲之内,却懵懂不知。

五年时间,因此而过。

在这五年中,大瑞王朝的局面又有变化,那片土地之上的气运,经过五年积累,吸纳各方,已然汇聚成一个个粗壮的气柱。与外层的混沌气流相合,连带着大瑞之景,不少都呈现在混沌表面,隐隐就要凝结出实质。

但如果细细探查。就能够发现里面的端倪,知道大瑞的局面已经有了变化——

这大瑞的气运,原本以龙脉贯穿,呈现出来的。乃是那王朝为主的浓烈人道之景,其他诸如道门、神道、冥土气息,乃至外来的天志之景。都不过附带,并不占据主动。

可如今五年过去了,那人道所占气运,居然急速消退,反倒是其他几方迅速扩张,甚至那外来的、本占据最少气运的天志所属,居然壮大最快,还和另外一个偏向于商业、商贾的气运,结合在一起。

便不说这其他,单单只是那人道气运之内,也渐渐生出分歧,内里开始分化派系,官府、民间,诸多学派,百家之别,居然都在五年的时间中,慢慢衍生出来。

“定国侯先立剑南,后入中枢,十多多年的基础,他刘石五年就给败了个干净!不光南疆不稳,北边的三水各部都有造反迹象,想要一争升格气运,不甘心被我大瑞压住。他刘石怎么做的?竟要压制兵家,扶植亲信!当年定国侯压服各方,何人不服?便是世家也称赞其能,可这刘石,只以党羽为伍,他那几个远亲,能瞒住皇上,还能瞒得住老夫?”

三晋孟家,今日乃是族中大会,当代族长孟青宾接到了一些书信后召集众人,说着此言,心中很是不满。

“现在有些人想请定国侯重新出山,他刘石不思为何如此,倒以为是定国侯想反攻他!简直笑话!”

孟青宾越说越气,用手猛地拍在桌上,“嘭”的一声,让其他人心中一跳。

“功名利禄,定国侯都是唾手可得,当年请辞,也是依托于十年之约,若不是定国侯他自己要退,什么人能抢得他的权柄?便是皇上,那也不行!”

“四叔,慎言!”

这话将孟家人给吓得不轻,纷纷出言。

孟青宾扫了众人一眼,点头道:“老夫知道分寸,圣上非昏庸之主,曾在定国侯处学得些许,当年被刘石蒙蔽,想拿回些许权柄,不料定国侯顺势便去,铸就如今局面,若不是碰上了这般大变,今上或为雄主,现在勉强维持平衡,不是能力不济,而是局面太过复杂……”

说着说着,他话锋一转:“刘石要搞什么天下大会,不过是拾人牙慧,想重现定国侯召集百家、一统道门的风光,但只是东施效颦,徒增笑尔!”

“四叔您不打算去了?”

“为何不去?”孟青宾眼睛一瞪,“老夫久居三晋,正要出去散心,看那刘石的笑话!”

ps:感谢“一生戏子”的打赏!

感谢“小小水手”、“旭日。”、“pj2004”、“书友276697053536”、“浪迹山水”、“yue1223”、“两点间一点红”、“lbt”、“卤莽”、“bmbt125”、“右手边的依赖”、“oasisw”、“camillus”、“寒天行”、“书蠪”、“童子轩”、“小t_t新”、“笑诗情”、“爱挑骨头”投出的月票!

名单若有疏漏,还请海涵!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南疆沼,忆往昔

“今日齐聚,是为将眼前争端平息。”

大瑞国都,兴京内城,宣酒阁经过三月整修,已经焕然一新,更是扩大三倍,再次开放之后,几层加在一起,足以容纳几百人。

这本是京城有名的酒馆,如今被用来招待几方势力。

被刘石发出请帖,请来的各方人士,都齐聚在一楼大堂,听着刘石说话。

和五年前相比,现在的刘石更为威严,一举一动露出颐指气使的味道,这是久居高位,权柄蕴养而成。

他看着济济一堂、来自各方之人,自觉比之当年的邱言,也是不逞多让的,不光是各方书院,便是道门的几位高人弟子也都在列,连新近崛起的沙门高僧也端坐堂中,更不要说那立足四边的天志墨者,同样来了人。

只是在气氛上,多少有些尴尬和凝重,盖因在场的几方,彼此间多有摩擦,甚至恩怨颇深,之所以聚集一处,是为了名正言顺的从朝廷手中拿到正统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