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药女淼淼 >

第70部分

药女淼淼-第70部分

小说: 药女淼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李严问道:“这跟葱蒜一起烧的白片片就是豆腐?”

太监答道:“是。”

李严一连吃了几块豆腐,点点头道:“白片片看着没什么食欲,不过味道甚好,你们觉得如何?”

有个身材高瘦的大臣摇摇头道:“陛下,臣不喜吃。”

其余的大臣都点点头说爱吃。

李严便道:“此桌共坐了六人,就有一人不爱吃豆腐。可见此菜不是人人爱吃,不用朝廷普及。老百姓在自己家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白步海仍是道:“陛下,南北地都能种黄豆。豆汤、豆勺、豆腐成本低。”

李严耐心的道:“白爱卿,老百姓不是傻子,哪些东西好吃还省银钱,比你我都清楚。此事无需朝廷专门耗费人力物力去做。你瞧着,用不了一年,佛道教就会把豆制品通过香客传遍天下。”

白步海想了想,方点点头道:“是。陛下一番话令老臣茅塞顿开。”

“天气炎热,来,这是北地静王府送来的籽瓜,说是道教几个道姑种的,有养生解暑的功效。你们也尝尝。”李严待几人吃过之后,特意给白步海赐了两个籽瓜,而后把刘尔属单独留了下来。

刘尔属不跟同僚在一起的时候,又换了一张脸,望向李严的目光里带着深深的敬畏,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可是要询问秋季科考的事?”

李严目光犀利,反问道:“朕要在北地单独设一个会试科考,如何?”

大唐国的科考由低至高的顺序是乡试、府试、会试、殿试。

乡试就是学子在户籍所在的各县县城里面参加考试,榜上有名者就是秀才。

府试就是秀才到户籍所在的城府里面参加考试,过了府试就是举人。

会试就是举人到国都长安参加考试,中榜者就是进士,成为天子门生,有了当官的资格。

殿试就是进士进皇宫进行考试,考题由皇帝亲自出,一甲十人,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一甲的进士的官职比二甲三甲都要高,前途更加光明。

从古到今,会试都是在长安进行,从未在城府里进行。

李静除了给朝廷上了奏折,还给李严写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是替北地的举人考生请命在金城设会试考场,进士的名额与南地平分,考中者来长安参加殿试面见李严。

------题外话------

推荐好友莫风流《娇医有毒》、青墨烟水《重生之侯门邪妃》。亲们去收藏看下哦。

周日愉快!

☆、107 密旨迎太子说往事

刘尔属连忙摇摇双手,“绝对不可。静王对陛下本就有不臣之心,陛下再把北地会试的权力交给他,只会让他更加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退下吧。”李严蹙眉挥挥手,转身留给刘尔属一个高大宽厚的背影。

午休之后,李严去见在议政殿等候不久的一文一武两名重臣。

文官是从二品的太子少傅吕文杰,今年五十三岁,容貌出众,气质儒雅,年岁已大,仍是风度翩翩。

吕文杰出门名门望族吕族,十五岁时就在先先帝也就是李严的生父当朝时考中了榜眼。

先帝在时,吕族老族长下令族人不得入朝为官,当时吕文杰已官拜五品,毫不犹豫辞官返乡。

李严登基之前,亲自去吕族探望老族长,请求吕族族人入朝为官辅佐他。

老族长解除了禁令,派嫡二子吕文杰追随李严。

李严登基之后,力排众议,直接册封吕文杰为太子少傅,委以重任。

武官是出驻守南地边防军人世家海族的海英峰。

李严登基依仗的就是海族的十五万大军,对海家极为信任。

海英峰是镇南大元帅海族族长海华的嫡长子,今年五十二岁,个子不高,身材干瘦,武功极为高强,浓眉大眼,皮肤古铜色,神采奕奕,目光炯炯有神,气质内敛,看上去顶多四十岁。

海英峰现在手握长安及陕西道五万大军。官职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爵位开国县公。

两位重臣与中午陪同李严用膳的官员不同,乃是李严能够交付生命的亲信。

吕文杰行礼之后,开口问道:“陛下,传召老臣二人来,不知何事?”今个早朝之后,李严没有留下他与海英峰,而是把太师及几位尚书留下来。不过他对此没有任何不满。

做为一个明君不能偏听偏信,要多与大臣交流商讨才对。

李严跟两官在一起,要随意的多,开门见山的道:“朕要派你们二人去金城开会试考场,你们意下如何?”

吕文杰立刻跪下道:“臣领旨。”

海英峰却是问道:“不知陛下允许微臣带多少人去金城?”

李严道:“一千可够?”

海英峰当即跪在吕文杰旁边,高声道:“臣愿与吕大人共赴金城。”

李严哈哈大笑,双手扶起二人,目光在吕文杰脸上停留了片刻,先是叫退所有的宫人且将门窗紧闭,而后肃容挥笔在宣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二人见到那行字,均是无比震惊。

吕文杰失声道:“陛下,原来您已育有太子……”

李严登基之后,文武百官因着他没有儿子,后宫妃嫔又少,就三番五次的联名上奏折让他纳妃嫔多生子嗣。

谁能料到李严早就有儿子了,且马上就要成年了。

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那些想送女儿入宫的官员只怕会气傻眼,还有宫里的几位怕是会失落难过无比。

李严目光诡秘,摇头不让吕文杰说话,而后在宣纸飞快的写下一整页,密密麻麻竟有四、五百个字,低声道:“你们看了牢牢记住。”

吕、海二人这边看着,李严那边接着写,又写了一整页几百个字,问道:“你们若有不明白的,这就问朕。”

这般过去一个多时辰,吕、海二人将三页半纸的内容全部熟记于心。

李严低声道:“此事朕唯有托付给你们。”

海英峰脸色肃容,跪下沉声道:“多谢陛下的信任,臣与吕大人必将人平安带回长安。”

李严将宣纸全部烧毁,而后从怀里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个信物及一封信交给了海英峰,“明日朕会下旨,你们这就回去准备。”

海英峰把信及信物贴身放好,行礼退下。

吕文杰离开时,脚步比以往更加轻快些。

他比海英峰晚认识李严,李严登基时,吕家的功劳远不如海家大,但却一起参与此等大事,同样的被李严深深信任,这是何等的荣耀。

海英峰先去了长安城外的营地巡视,把几位将军召来密议大事,待回到生父海华的国公府时,已是夕阳西下。

国公府离皇宫不远,原先是先帝宠妃生父的房子,富丽堂皇,奢华之极,李严登基之后,为感激海家立下的大功,就把房子赐给了海华。

海英峰爵位县公,按朝规可以享受到县公级别的府邸,然而他是海华的嫡长子,也是国公世子,不能单独居住,全家人就住在国公府。

如今海华与两个嫡子、一个庶子远在南方边防军队,他的妻子赵氏、两贵妾、三妾在国公府。

海英峰十分孝顺,每日必要到生母赵氏那里坐一会说说话。

今个他正好有事要问赵氏,进了府就跟下人吩咐,去给他的正妻刘氏传话今晚在赵氏这里用晚饭。

赵氏出生武将世家,文武双全,今年六十八岁,满头灰发,圆脸肤白,看着顶多五十岁出头,脾气不温不火,有什么事都放在心里,表面上看不出来。

海英峰的到来,让赵氏有些惊喜,以往长子回来很晚,晚饭早就在军营里用过,难得回来跟她共用晚饭。

母子二人正要用饭,刘氏带着亲生的小儿子海青滇过来。

刘氏与海英峰是少年夫妻,以前感情很好。

后来海英峰纳了妾有了庶子之后,刘氏就对海英峰慢慢淡了。

直到刘氏生海清滇时难产,把海英峰吓坏了,一下子珍惜起刘氏,竟是把生了庶子与没生子嗣的妾室都打发了。

现在夫妻的感情恢复如初。

刘氏已有半个月没跟海英峰共用晚饭,就带着海清滇一起过来,想着赵氏喜欢海清滇,肯定很会高兴,这样海英峰也会感激她。

“奶,我跟我娘来蹭饭,有没有我们娘俩的饭?”海青滇是刘氏三十七岁时生的,今年刚十三岁,也是海英峰最小的儿子,倍受宠爱。

赵氏眉开眼笑,招手让海青滇过来,“有我吃的,肯定就有你和你娘吃的。”

海青滇问道:“那有什么好吃的?”

赵氏柔声道:“有陛下赐的籽瓜,你吃不吃?”

海青滇便道:“籽瓜是什么瓜,吃来尝尝!”

海英峰见小儿子个子快跟他一样高了,身材挺拔,穿着红色半臂短衫黑色长裤,系着镶白玉黑腰带,头发乌黑,肤色雪白,剑眉朱唇,比小女子还要漂亮,哪里像出身武将世家的少年,忍不住问道:“你今个有没有习武?”

海青滇长着一双会说话的桃花眼,笑道:“习了,骑术、箭、枪、刀都练了,出了一身的臭汗,我怕熏着奶,来之前沐浴过,还薰了松香,不行,你问问我娘。”

刘氏可不包庇小儿子,跟海英峰道:“天气热,他就两天打网三天晒鱼,好不容易练了一下午,还来你与娘这里表功。”

赵氏忙道:“这天气人在日头下时间久了会中暑,练不得武。”

海青滇立刻挽着赵氏的胳膊,笑道:“我就知道,这世上奶对我最好了。”

海英峰板着脸道:“你不好好练武,还想直接当有品级的军官,没门!”

海青滇明年就成年了,按照海族的惯例,是要送到南方边防军队参军。

赵氏却舍不得让海青滇吃苦,准备直接让他在长安的军队参军,且一进军营就是有品级的军官。

海英峰就算不同意也不行,赵氏已给海华写信说了此事,海华竟然也应允了。

海华与赵氏以前对海英峰管教极严,对其他的儿孙也一样,唯独对海青滇不同,宠爱的出格,有求必应。

一家四人用了晚饭,气氛温馨融洽,饭后,又吃了一个籽瓜解暑。

海青滇跟家人道:“这瓜远没有寒瓜甜,不过我不喜吃甜食,它倒是对了我的胃口。”

赵氏让人给海青滇的院子拿一个过去。

刘氏忙阻止道:“娘,陛下一共赐了咱们家两个,今晚咱们吃了一个,还有一个,明个你自己吃,别给这小东西吃了。”

“宫里的人说籽瓜能治肠胃病,比寒瓜滋补人。你爹肠胃不好,可惜远在南地边防。你爹最喜欢青滇,青滇吃了,等于你爹吃了,你爹知道后只会高兴。”赵氏坚持到底。

“你们母子先回院,我与娘有事商议。”海英峰与赵氏说话,不让任何人在一旁。

海青滇走到门外特意高声道:“奶,明个我拿着籽瓜过来跟你一起吃。咱们祖孙吃,就不让他们夫妻吃。”

刘氏在门外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你个小东西,还知道记仇!”

赵氏听了哈哈大笑。

海英峰待外面安静无声之后,方问道:“娘,您还记得我大伯的女儿海晨玉吗?”

赵氏点点头,“记得。晨玉是你大伯唯一的嫡女,也是先先帝亲封给徐皇后的女官。当年徐皇后被废自缢,晨玉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大伯抑郁而亡。这是三十几年前的事。你怎么突然间想到晨玉?”

海英峰缓缓道:“晨玉不是失踪,而是带着还是婴孩的陛下与徐皇后的嫡亲弟弟徐国舅逃到了北地。”

“什么?”赵氏惊呼出声,老眼圆瞪,“陛下不是说他在寺里长大吗?”

海英峰有些激动的道:“陛下今日亲口跟跟儿子与吕大人说他是晨玉与徐国舅养大。晨玉对他如同生母,徐国舅待如生父。”

赵氏抚着胸口,半天才接受了这个天大的消息,问道:“晨玉如今人在何处?”

海英峰紧紧握住了赵氏的手,俯在她耳边低声道:“娘,她在北地。儿子明个就秘密去见她。”

“好。快把她接回来。”赵氏禁不住热泪盈眶,“她为了保住陛下,一定吃了许多苦。”

海英峰点点头,“以后会很好。”

赵氏感慨道:“她比你小两岁,今年也有五十了。”

海英峰接着道:“陛下说,晨玉有个小女儿今年十四岁,小时候生得很好看。我这次去,准备带滇明同行。”

“好好好。晨玉那般好,她生的女儿肯定不会差。”赵氏早就开始操持给小孙子找孙媳妇的事了,长安的贵女已经被她看了几遍了,还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对。定是不差。”

“晨玉的夫君是徐皇后的弟弟?”

“是。嫡亲的小弟弟。”

“徐族嫡系的子弟绝对不会差。”赵氏想到小孙子的亲事终于要有着落了,很是高兴。

母子说了好久的话,海英峰明个要出长安,赵氏不敢让他太累,就让他回院歇息。

海英峰回到刘氏那里,就把海青滇叫道:“你奶让你跟我一起出趟远门,你这就把行囊收拾出来,明个等我一声令下,便与我一起离开长安。”

“奶亲口说的?”海青滇反问一句,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