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药女淼淼 >

第62部分

药女淼淼-第62部分

小说: 药女淼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其实你我第一次见面,你就用画来暗示身份,可是我被你的皮相深深迷住了,思维都没有平时灵敏,竟是没有反应过来。”

“你比我年龄小一岁,我对你没有戒备之心,太过信任你。”

“你是男子,我是女子,虽是知己,然在大唐国男女授受不亲、阶级森严的环境下,这段情谊就至此。”

“你才高八斗,文武双全,恢复了真实身份,日后鹏程万里,必有一番作为。我就在心里祝福你。”

许淼淼到底是活了两世的人,很快就想通透了,把三幅画收了起来,擦干泪水,这段回忆就封存于记忆深处了。

心里没有愁事,就不觉得日子过得慢了。

转眼就到了五月,天气炎热起来。

小梨村依山畔河,早晚凉快,只有正午才热一阵子,最热也热不过许淼淼前世住过的四大火炉城市。

相比之下小梨村绝对是避暑的好地方。

正值夏季,雨水比春季多了起来,这个雨水的量也远不如南方,大概一个月就下三、四场雨,绝对不会像南方那样的下暴雨,且一下就没完没了。

这个地方,如果是暴雨,至多下半个时辰就雨过天晴出彩虹。如果是中雨,也就半天功夫。

这一日上午,大山山顶的天空蓄了几朵乌云,不一会儿就电闪雷鸣,落起雨点。

黄河对岸还出着太阳,小梨村就下起小雨来。

雷声轰隆作响,地里忙活的村民纷纷跑回家躲雨。

邓红带着众位奴仆奴婢跑回许家时,雨已经下大了,衣裤都淋湿了。

许淼淼忙从大堂里面出来,见邓红浑身是水,心疼的道:“嫂子,咱们家的地远,你都淋湿了,快去换干净衣服。”

邓红却是激动的笑道:“淼淼,地里的瓜比昨个又大了些,今个下一场雨,明个是不是就能摘瓜了?”

“刚下过雨,地里太湿,瓜沾的泥太多,明天后天晒两天,大后天摘瓜。”许淼淼也没经验,就是想着让籽瓜多长两天,里面的瓜子长大点,炒出来的大板瓜子脆香。

“今个又有外村的人去瞧看咱们家的瓜地。”邓红有些兴奋,“他们是赵族人带过来的,我看着都是种地的老实人,就让他们瞧了,还让王伯说了几句。”

以前邓红在邓村、刘村种麦子地,从未像在小梨村这样天天被人观摩夸赞。

许清林的笑声从书房里传出来,“红红,现在再没有人说咱们家糟践地了?”

邓红高声道:“从籽瓜结出瓜来,就没有人说了,现在都说的是好话,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娘,你身上湿透了,快去换衣服吧。”

“娘,你要先沐浴,再换衣。”

许文、许佳的脑袋从书房打开的窗户探出来,兴高采烈的朝邓红招手。

暴雨下了不到两刻钟,就变成了中雨,暗下来的天还在闪电打雷。许家的厨房炊烟袅袅,开始烧起午饭。

许磊去梨花观给许南送雨具。叔侄二人回到村口时,正好碰到去许家送鱼的李三狗。

“这是我与我哥早晨打的黄河鲤鱼、青鱼,有的还活着,给你们家吃。”李三狗穿着蓑衣,背着一个半人高的大竹篓。

三人到了许家,许磊叫小青把二十几斤鱼拿到厨房收拾,请了李三狗去见长辈。

李三狗还是像以前那样,见了许淼淼要磕头,感激道:“姑,你上次给我哥出的在船上卖小吃食的主意特别好。现在我哥每天比以前至少多收三十几个铜钱。”

李二狗听了许淼淼的话,买了瓜子、花生炒成干货,还买了麦芽糖,在船上售卖。

炒瓜子、花生是一小把卖一个铜钱,麦芽糖切成一小块用油纸包好卖一个铜钱。

小吃食不贵,来往的船客等船坐船时闲来无事,就买来吃。

李二狗薄利多销,压根没有想到,每天的利润就比一个非常能干的成年汉子在县城里打工还要高许多。

许淼淼微笑,谦虚的道:“我的主意好,那也得你哥听了去做才行。你哥这个决定做的好。”

“姑,我哥想问问你,能不能卖些糕点什么的?”李三狗目光里带着崇拜敬佩。

许淼淼想了想,便道:“糕点价钱高夏天天热易坏不要卖。”

许南点点头,“糕点得到县城、镇里进货,价钱可不便宜。”

许淼淼接着道:“你哥可以卖带素馅的玉米面包子,还可以卖时令的果子,比如易储存不易坏的梨子,一天就卖几个梨子,不要多了,毕竟梨子价钱贵,一般的农户人家买不起。”

“好。我回去跟我哥说。谢谢姑。”李三狗又一次磕了头,就跟着许南去隔壁屋子说话了。

到了中午,许家吃红烧黄河鲤鱼、黄瓜炒肉片、素炒茄丝、鸡蛋汤,主食是米饭、白面馒头。

李三狗走后,许南跟许家人道:“三狗哥也订亲事了,女方是黄河对岸花村的,两个月后就成亲。”

许淼淼问道:“花村就是花嫂娘家那个村吧?”

许南笑道:“姑反应可真快。您说对了。三狗哥要娶的女子就是花婶的亲侄女,也就是明圆的表姐。”

许淼淼菀尔,问道:“花嫂有两个兄弟,都给咱们家打过井,三狗侄子要娶的是哪个兄弟的女儿?”

许南嘻嘻笑着摇了摇头,“那就不知道了。三狗哥说成亲后带老婆来给您磕头。到时您问问。”

邓红学着许淼淼的口气打趣道:“小南南,冬至、三狗都订亲事了,你急不急?”

许南脸通红,嘀咕道:“我还没成年,急什么。”

许清林干咳一声,缓缓道:“许南的亲事这两年都不会议。他把心思放在学文习武上头就好。”

许南生父许焱有消息的事,许清林只跟许淼淼说了,就连许南都不知道。

许淼淼微笑道:“小南南这几个月读书习武都有长进,便是骑马也学的不错。”

许南谦虚的摇摇头道:“我还差得远。”

许磊从后来冒出一句话,“你已经比我强很多了。”

这几个月许磊只要是观里守梨林,就会跟许南比试武功。从最开始一只手就把许南打赢了到现在要全力以赴才能打个平手,事实证明许南的学武进展神速。

许南便道:“二叔,我的力气还是不如你大。”

许磊想了想道:“等你长到二十岁,力气就会变得很大。”

许文仰视着许南,一脸的崇拜。

许淼淼伸手摸摸许文的包子头,柔声道:“文文,明个你就跟小南南一起早起去梨花观练武?”

昨个老爹许清林第三次给她说,让许文去练武,她已拖了很久,不好再拖下去,只能让许文练武吃苦头了。

许文连忙点点头。

许南鼓励道:“弟弟,我十三岁才习武,比你足足大了七岁。你这么小就习武,只要勤奋肯吃苦,肯定比我成就大。”

许佳抬起头,一本正经的问道:“姑,我也想习武,行不行?”

邓红忙过来,把许佳抱了起来,问道:“你是真想还是说说而已?”

“我是真想。”许佳话毕,继续望着许淼淼央求道:“好姑姑,你就让我跟着大哥、二哥一起习武吧。”

许淼淼心里自是愿意,只是许佳习武的事必须得许磊、邓红同意了才行,笑道:“你既然想学,那就问问你爹娘。”

邓红搂紧了许佳,柔声道:“习武每天要起得很早,还要跑很长的路,非常的辛苦。你姑拖了这么久才让文文去学武,就是觉得文文年龄太小。你比文文还小一岁呢。”

许磊却是仰天哈哈笑了几声,“佳佳想习武是好事。以后谁也不欺负她。”

许佳激动的道:“娘,爹同意了。”

许清林高声道:“红红,你婆婆就会武,且武功不低。你就让佳佳习武。”

许淼淼惊诧道:“我娘会武功?”

家里的人都是一脸的惊讶。

在许磊的记忆里,已故的海氏身子一向柔弱,在生下许淼淼之后,就更加不行了,不是腰疼就是腿疼,时常吃药,连地都下不了。

邓红清楚的记得,多年前,她与邓老八来许家看她姐姐邓氏时,海氏说话声音很轻,吃饭时胃口很小,一滴酒都沾不得。

当时她就觉得海氏弱不禁风,怎会料到海氏是个武功高手。

许清林含糊不清的答道:“会。她只是不显露。”话毕,转身就去书房关上门。

“爷又思念奶了。”许南把许佳抱过来,故意板着脸道:“你跟我去习武,你要是早上起不了床,我可要重重的打你的屁股。到时你爹娘拦着都没用。你爹现在已经打不过我,他可护不着你了。”

许佳小眉毛一蹙,双手握住,十指交叉,问道:“我就多睡一会儿也不行吗?”

许南摇摇头道:“不行。我师父在梨花观等着,我可不能迟了。”

许佳好一阵子纠结,终于还是点点头,“我能早起,不会让你迟了。”

许磊与邓红相视对望,均是笑道:“你可得说到做到。”

许淼淼顺势道:“佳佳,你好好学武,回来教我与你娘。”

许清林站在书房的门边一动不动,听到外面儿孙的对话,想起了亡妻及尘封的往事,一时感慨,热泪盈眶。

雨后的小梨村,空气更加的清新,河风徐徐,乡间野花清香淡淡,几头大牲口在河岸边悠闲的吃草,十几个孩子在老人的谈笑声中嬉戏。

时光就这么静静的流逝,人的心神安宁。

许淼淼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唐国北地乡村生活。

由于家里伙食好,以前营养不良造成的皮肤微黄,现在变得白里透红,原来头发枯涩开叉,现在乌黑泛着光泽。

个子长高不少,大约一米五八,在村子里未成亲的小女子当中已是最高。

五观长开了,星目精亮,琼鼻朱唇,除去以前的精致,又多了几分灵气。

原来没有气质,甚至有点俗气,现在举手投足都有气质魅力,自信大气,不像出身普通人家。

村里的人都觉得许淼淼从去年秋天开始变化非常大,以前谁都敢跟她说话,还有妇人骂她没娘教,现在村里的晚辈见到她都尊称姑,平辈见到她都非常的客气,再没有人指亲着鼻子嘲笑讥讽她。

赵兰是许淼淼的好友,有了许家的帮扶,变化也很大,跟赵林夫妻分了家,靠自己赚银钱养活自己与弟弟,还住了新房,见到谁都抬起头来说话,那份自信是族里堂姐妹都不曾拥有的。

赵德家跟许家关系走的近,赵德在梨花观找了建三清大殿的差事,赵明正在集福楼做事,变化也是有目共睹。

王家三兄弟是最早得到许家帮助的,原来穷的揭不开锅,现在王大宝一个人就能养活几口子,王二宝砌火炕在外地长见识还有银钱,就连王三宝都识字会背《诗经》及一部分《大唐国律法》。

“他姑,现在还不到秋忙的时候,你看能不能让我炸麻花去镇里卖卖?”

“他爷,你才华高,能不能教我家柱子识字?”

“他婶,我家的地种粮食糊口都不够,更是赚不了银钱,你教我种籽瓜。”

许家人走在村里的土路上,时常有村人过来搭话,有的婉转,有的直接说目的。

许家人早就统一口径,就连许清林脸皮这么薄的人为了今后的安宁日子,也得硬着头皮道:“谁家以前跟我家走动,现在我家还跟谁走动。我家以前穷时,跟你家没有来往。你去找跟你家关系好的人家办事。”

这一日早晨,又是大晴天,太阳大的晃眼,安静的小梨村突然间传来老头、汉子激动亢奋的叫嚷声。

------题外话------

六一入V,当天15—30万字倒V。亲们不要存稿,要记得追文!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00 籽瓜丰收大赚家人喜

“许家籽瓜地出瓜了!”

“许家的籽瓜成熟了,一亩地能出好多的籽瓜!”

“许家靠近河岸的含沙的土里也产了籽瓜!”

赵老汉、赵老大、赵老二一边跑着一边高声叫嚷,把整个村的人都惊醒了。

“到处都是籽瓜,一片片的好多好多,每个瓜都沉甸甸的。”

“这才几天的功夫,籽瓜就从一个拳头长成半个冬瓜那么大。”

“许家的奴仆不够,我们回来找人帮他家收籽瓜。”

父子三人满汗大汗,激动无比的跟赵族的人连说带比划。

赵七婶披头散发站在自家门边,酸溜溜的道:“今个收不完,明个收呗。”

赵老汉一看是侄子赵七婶媳妇,高声道:“我们怕籽瓜熟透了,烂在瓜地里,这才要帮许家收瓜。”

赵七从赵七婶的背后冒出一个鸡窝似的脑袋,眼睛里还糊着眼屎,没好气道:“叔,我家自家的地都照顾不过来,没功夫帮许家收瓜,你家不忙,还不如帮帮我家。”

赵老大冷声道:“我家帮你家还帮少了?去年你家的麦粒要是没有我家出人帮你收,就被那场大雨淋坏了。”

赵老汉懒得理会赵七夫妻,见赵德过来了,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