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药女淼淼 >

第169部分

药女淼淼-第169部分

小说: 药女淼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博士晕过去也没关系,只要他人在,这个亲是一定要成的,我们的喜酒也是一定要喝的。”

有个脸色微黄的老头子,大声道:“白状元,我们这些人,都是长安及陕西道的说书人,你要是诈晕不想娶大流士叶娜,我们可得给跟天下人说道说道你反悔誓言的事。”

“男子汉一言九鼎。白状元若是说话不算话,岂能当状元,岂能为人之师在长安书院当博士。”

“白状元,我看到你的脚动了。”

一百多人的叫嚷声此起彼伏,比集市都热闹。

白星凡好不容易醒过来,听到这些人竟然都是说书人,若是不娶这个长着绿眼睛身份来历不明的异国妖女为妻,就被说书人到处去说,名声可就彻底毁了。

他心很痛胸极闷,再次晕厥过去。

半夜又是一场夏雨,伴随着电闪雷鸣,阵势十分的吓人,不过只下了半个时辰就停了。

天地被洗过,早晨的空气十分的清新。

徐府的练武场传来下人及护卫练武的呐喊。

徐淼淼穿着绿衣黑裤,脚踏短靴,骑着一匹浑身没有一点杂毛的白马围着练武场奔跑。

一日之际在于晨。自从练武场建好之后,徐府上下恢复了原来的晨练。

身为县主的徐淼淼以身作则,不睡懒觉,早早的就过来快走打拳及骑马。

晨练之后,徐淼淼再次去洗漱享受早饭,而后去看望一下邓红。

徐府的主子就剩下姑嫂二人,邓红不出府门,徐淼淼就减少外出的次数多陪伴她。

徐淼淼从邓红那里出来,去了大厅,听春兰禀报今个得到的消息。

徐府自从每日花几个银钱派几个奴仆去茶馆里坐坐,知道的消息比以前多很多了。

“白博士三次晕厥,最后仍是被一群人押着在城门前与大流士叶娜朝皇宫的方向对拜了三下。白太师派人赶到驱散百姓,这才把白博士救出来。”

“听说昨个夜里一连几位太医进了白府,原以为是白博士被气出大病了,到了早朝没看到白太师出现,才知道是白太师生病了。”

“陇地的第一批籽瓜已经由商队带进了长安,每斤卖到了三分银钱的高价。”

“贺族那两个惹了大祸的庶子病情加重。咸阳刺吏派下属带着郎中过来瞧看过后,不再罚他们鞭笞,多罚了五十两银钱赔给白家的籽瓜地。”

“西市有人开了一家名叫魁首楼的酒楼,弄了一个全驴宴,把驴肉弄出六、七种吃法,弄了两种饼配上土豆及时令蔬菜做的汤,还从南地请来一群十分妖艳的歌伎,每天中午、晚上只卖九桌,每桌收八十两白银,再过两日就开张了。”

“大理寺卿大人昨晚从大理寺回府时被十几个会武的醉鬼拦住,要不是奴仆拼命护着,就差点被打了。”

“原来这几个醉鬼原是军队的军士,从军时受伤立了军功,后来残废了,没有返回祖籍在长安当了混混,把大理寺卿看成了户部尚书,说是户部扣兵部的银钱,害他们到现在都没拿到全部的军饷。”

“长安的百姓现在人人都知道辣椒,期盼着早日看到辣椒。”

“制作天碗的事也是被许多百姓挂在嘴边呢。”

徐淼淼一边听一边琢磨,听到春兰说的最后两句,心里感到责任重大,决定处置完府里的杂事就进宫一趟。

天气炎热,东宫同样如此,不过两位主子在哪间屋子呆着,宫人就会把冰盆搬至降温。

徐淼淼到后先去见了海丽荣。

“咱们的干辣椒呢?”

“姑,太子已经派人把晒干的辣椒全部运至了城外,说是在离南城门不到五里的地方有一处地势高还很宽阔的地方,已经建好了木棚子,只需几天就能辣椒展示场弄好。”

“我以为陛下与小南南要把辣椒放在城内展示呢。”

“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再一个不想把太多的百姓都引到城里来造成混乱。”

不一会儿,李南就从宣政殿过来,脸上洋溢着得意洋洋的笑容。

徐淼淼问道:“小南南,有什么好事,把你高兴成这样?”

“姑,我的好姑姑,你来了就是好事,我就高兴。”李南仰天大笑几声。

“别哄我了。快说,是何事?”

“白步海那个老家伙病了,怎么着也得一个月上不了朝。”没有人上奏折在早朝时逼命似的逼他纳侧妃美人,这就是喜事一件。

徐淼淼柔声道:“白步海可是陛下的太师,存在这朝堂之上,肯定有他的作用。你身为太子,这么想白步海生病,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他生病可与我无关。”李南眼珠一转,坏笑几声,央求道:“姑,要是父皇过来,你能不能与我一起劝劝父皇,解除李玉三人的禁足令?”

徐淼淼问道:“你又要搞什么鬼?”

“这回不是搞鬼,我是办喜事。真的,到时姑你也能喝一杯喜酒。”李南想一本正经的说,可以说到最后又忍不住坏笑。

海丽荣一脸羡慕的道:“文文、佳佳昨个出长安远游去了。”

李南好奇的问道:“他们跟谁去的?”

“你邓爷爷,还有义黎及云族的族人。”

李南蹙眉道:“他们怎么跟云义黎去远游,不来宫里瞧看我。”这个云义黎抢走了他的姑姑,现在又把弟弟妹妹也抢走了。

“你天天很忙,丽荣又怀着身孕需要安静。文文、佳佳来东宫做什么?”

“我可以带他们看天碗作坊、御兽园、御花园玩。”

徐淼淼笑道:“回头你带着你与丽荣的娃好好玩吧。”

李南与海丽荣相视对望,均是面带喜气,后者经过太医与徐淼淼的诊断,第一胎就是个男婴。

午时,李严面色凝重来到了东宫,李南见他情绪不高心情不好,问道:“父皇,可是又发生了什么事?”

“仍是那些破事,倒没什么。”李严不愿在好不容易进一次宫的表妹面前诉苦,特别是马上要用午膳之前。

李南就跟徐淼淼道:“水灾又大了。我看爷与叔还得晚几天回到长安。”

李严怕徐淼淼多想,解释道:“去年也是如此,一直得折腾月末。”

徐淼淼问道:“除了水灾还有别的事吧?”今早听春兰说起退役的残废军士为了军饷的事差点打伤了大理寺卿。

“是有一些。无妨。我们用饭。”李严招呼亲人去饭厅。

饭后徐淼淼又问起,李严这才说还有一事是因为军饷。

原来庶人李动在位时,挪用户部拔给兵部的军饷银钱高达五百万两白银之巨。

受害的将士们认为李动虽是伪帝,却是李家皇室的人,这个巨大的窟窿现在就得由李严补上。

李严可以不补这些银钱,但是受害的将士们多达十几万,这么多人主要居住在长安及陕西道、河南道,若是不管,他们的怨气太大,就会把怒火发向老百姓及官府。

史上有好几次兵祸,就是因为军饷不到位引起来的。

李严刚登基,如果发生兵祸,百姓恐慌,长安不安定,则帝位不稳。

徐淼淼想了想,问道:“大哥,您不是刚从罗马帝国官员的手里得到了巨银吗,除去救灾,还有几十万两白银?”

李严长叹一声,“是。这些银钱就算全部补给兵部,只不过是一成而已。”

徐淼淼缓缓道:“你可以来个分期付款。”

李南到底是在徐淼淼身边呆过,常听她说新鲜的名词,领悟力强,眼睛一亮,激动的道:“对啊。父皇,您可以把五百多万两巨银分成许多次,陆续发给这些军士。”

李严心里再次敬佩徐淼淼的智慧,轻声道:“去年春天户部就给我提过这个建议。”

“那父皇为何怎么没有采纳?”

海丽荣忍不住道:“父皇没有银钱,怎么采纳。”

李南道:“父皇现在不是有了吗?”

海丽荣反问道:“以后呢?”天上掉大馅饼的事哪能天天都有。谁会像罗马帝国的官员一样有龙阳之好,还那么深情似海,为了救人一下子砸了百万巨银。

徐淼淼目光自信,定定望着李严许诺般道:“大哥,以后你也会有钱的。”

李严问道:“此话怎讲?”

徐淼淼低声道:“天碗作坊会在将来的每年给你带来巨银。不信,你就瞧着。”

“淼淼,谢谢你。我对天碗作坊是很期待,不过,没有到手的银钱,心里还是没有谱。”

“你放心。天碗作坊很快就会成功的制造出比罗马帝国天碗的品质强百倍的御用天碗。”徐淼淼已经与云义黎商量好了,也安排好了,胸有成竹。

李严听出话外之音,忍不住激动的道:“淼淼,那我可就等着听你的好消息。”

徐淼淼点点头。不能再等老爹与哥哥回来了,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先帮大哥解忧。

海丽荣目光在徐淼淼与李严身上打转,再是心大,也能听出看出原来天碗作坊幕后的高人就是徐淼淼,而后目光疑惑的望向李南求证。

李南自豪的点点头,低声道:“不许你给任何人说。”

海丽荣禁不住伸手捂住了嘴巴,差点惊呼出声。

李严温声道:“丽荣不是外人,知道无妨。”儿媳第一胎就怀上了皇孙,也是个有福气的。

三日之后的早朝,李严在早朝上下旨,朝廷在长安东城城门外的五里外设了辣椒展馆,百姓只需花极少的铜钱就能进入观看。

又下一旨,帝体恤军队将士,替庶人李动补发军饷,分期付款,第一期将于两个月之内发放到每一名将士的手里。

两旨并下,立刻引起整个大唐国上下的注目。

辣椒展馆开馆当日,就有几万达官贵人及百姓花银钱进入观看,甚至各国驻长安的官员都特意去瞧看。

展馆占地面积两顷,共有三馆,两小馆一大馆,全部用防火的木头搭建而成。

两小馆高一丈,长二十丈、宽十丈。内设用干辣椒摆出的人物、植物造型。

人物有男女老少,挥剑的士兵、卖鸡蛋的老妇、读书的书生、抓鸡的小童、绣花的小女子等等。个个的身高体型都跟真人一样,远看惟妙惟肖。

植物的造型是人人吃过的南瓜、冬瓜、梨子、茄子等,每个都是半丈高的巨型,看着十分喜人。

一大馆高四丈、长五十丈、宽五十丈,里面放着用干辣椒摆出的十二生肖图形,每只生肖高达一丈。

十二生肖围成一个大圈,在圈子中间立着一条红通通张牙舞爪十分威严霸气的干辣椒巨龙。

形成十二生肖瞻仰巨龙的造型。

此辣椒巨龙高达三丈,长达九丈,骨架血肉是用石头制成,外面的一层龙鳞都是红艳似火的干辣椒制成,苹果大的眼睛是用黑玉制成。

光是这一条巨龙就足足用掉了近千斤干辣椒。

两座小馆合起来带给人们的震憾加起来都不如大馆的这条巨龙大。

无数的百姓来到辣椒龙这里,都会情不自禁的跪下磕头。

凡是看过这条辣椒龙的百姓,心里都真正认可了李严是正统的皇帝。

辣椒展馆的时间是每天的辰时至申时末。看守展馆的是三百名御林军及一千名长安驻军。

入馆费用大人小孩子都是一人只收一个铜钱。

东宫怕人多造成踩踏事故,各馆的停留时间为半刻钟。

在大展馆的后面还有一处地方是自愿捐款处,放着九个高达一人的捐款红木大箱子。

入馆费及捐款得到的银钱全部交至国库,用来朝廷赈灾。

捐款数额达到百两白银的就会把名字、籍贯记录在册,达到五百两白银的将会记录在官报通报整个大唐国。

第一天的入馆费收到了几十两银钱,这只是捐款银钱四千多两的零头。

李南把此事禀报给李严,毕是惊喜。

“南儿,长安的百姓纯善,只一日就捐了这么多银钱给灾民。我一定不会辜负百姓的心意,会让户部把这些银钱一文不少的拨下去。”

“父皇,捐了百两白银的人有二十三位,其中有四人捐了八百两。”

“这四人可是出自长安的名门贵族?”

“不是。他们是出自咸阳的富商。”

“竟是来自咸阳。这就奇了。”

“这四人的家族就是之前被咸阳吴家勾结土匪抢劫残害的富商家族。他们的家族都得到了几千两银钱的赔偿,这次就捐了八百两。”

“哦。原来是这样。商人也知晓回报。”

“父皇,咱们来猜猜明日能得到多少捐银?”这个捐款的主意是徐淼淼出的,当时李严还不好意思采用,后来在李南的强力支持才得到了实施。

李严微笑道:“第一天已有近五千两,第二天应该就没有这么多了。”

“儿臣觉得明天肯定比今天多,且要多很多!”

“为何?”

“父皇,明日早朝您把这四人的名字念一下,您看明日捐银钱的人还会少吗?”

李严仰天大笑,“妙!”

“那些官员骨子里轻贱商人,可是家眷都有商铺,都在做买卖。他们若是知道辣椒展示第一天捐款四位商人独占鳌头,肯定不干。”

“你倒是把他们都瞧透了。”李严笑眯眯问道:“莫非这是你姑说的?”

------题外话------

本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