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药女淼淼 >

第147部分

药女淼淼-第147部分

小说: 药女淼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派人去打听,真实原因是:我的酒楼用的掌柜原是军队的军官,掌柜只给军队的家族定包间,别人来了一律没有,统统坐到大厅去。宁之晃请白步海去酒楼吃饭,明明有包间也坐不进去,宁之晃丢了面子,跟掌柜的大吵了一架,扬言买下酒楼,第一个就把掌柜的辞掉!”

流云轻轻摇头道:“这个财神爷脾气可真大。气大伤身,这样可不好。”

海丽荣恍然大悟般道:“难怪他跟张晖当着父皇与你的面打起来。”

徐淼淼挑眉问道:“你那个掌柜呢?”

“姑,我就想问问您,需不需要用人,这个掌柜行不行?”

流云故意道:“难怪你急着见淼淼,原来是要把酒楼的掌柜推荐给她。”

“不是。我是真想我姑。我想得天天饭都少吃一碗。”

海丽荣立刻拆台道:“你昨个晚上还吃了满满的三碗。”

李南望着流云、海丽荣,坏笑了笑,摊开双手,“好,我坦白。我见姑除了推荐这个招财神爷的掌柜,还有几件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听听就听吧。”

海丽荣便跟素云笑道:“师父,反正咱们也没事,那就听听。”

“姑,您还记得,前阵子爷爷家把人工湖夷为平地变成练武场,下人在拆湖中央的亭子时,发现地下三丈深有一条很长不知通向何处的密道?”

徐府的下人发现了这个密道,还好奇下了密道,走了百丈都不见出口,又往前走了走,发现有三个岔口通往三个方向。看样子前面还很远很远,都不敢往前走了。

下人禀报给管家乔伯,徐淼淼得知后与徐清林商议之后令下人守住密道口,而后直接报到皇宫。

徐清林去祖籍迁魂之前还在琢磨地道三个岔口到底是通向何处。

徐淼淼给了李南一个白眼,“我以为你忘记了呢?”

“我没有忘记。此事父皇派御林军去查,父皇也是昨个才告诉我答案。你们查密道最终是通向何处?”

海丽荣与流云异口同声的:“皇宫、城外?”

两女都知道徐府原来的主人是马贵妃的生父的府邸。

她们猜测马贵妃在生前肯定是利用密道时常从皇宫回到徐府见亲人。

李南点点头道:“三条岔口。你们才猜中了两条,还有一条。”

海丽荣与流云均道:“还有一条会是通向哪里?”

李南眉毛挑了挑,“一个你们想不到的地方。”

徐淼淼定定瞧着李南,“青楼。”

突然间,李南哈哈大笑,“姑啊姑,你真不愧是我的姑。这都能猜到!”

海丽荣羞得满脸通红,低头喃喃道:“怎么会通向那个地方呢?”

流云老脸也有些红了,疑惑道:“马贵妃生前从皇宫秘密去那个地方?”

李南见海丽荣害羞,连师父都有些尴尬了,不由得坏坏得干咳两声。

徐淼淼面不改色心不跳,道:“谁说马贵妃去青楼。皇宫的主人是李动。没有他的允许马族怎么敢在府里的地下修一条直达皇宫的密道?我早就听说李动是个色鬼,所以我猜测第三条秘道是李动去青楼所用。”

李南往后退了两步,摇摇头道:“姑,你太了解汉子。以后谁当我姑夫,谁就落到你掌心了,你太解他了,他别想瞒过你,你想怎么收拾他就怎么收拾他。我姑夫命好苦。”

徐淼淼星目圆瞪,道:“我现在就教丽荣几招,让她以后想什么收拾你就怎么收拾你。”

李南忙道:“别。姑,您可是我的好姑姑,美姑姑,不带这么欺侮我的。”

海丽荣、流云听着姑侄斗嘴,哈哈大笑。

徐淼淼没好气道:“说,还有什么事?”

李南呵呵笑道:“余下的事都不是大事了。”也就是八卦大臣家里的事。

海丽荣越来越发现这个小夫君很幽默,也很尊重女子,不由自主望向李南的目光都带着几分柔情。

四人在偌大且十分美丽的御花园一边说笑一边赏花,十分惬意。

这期间李南提出带徐淼淼去天碗作坊瞧看,后者坚持拒绝。

徐淼淼做的滴水不漏,任谁也想不到猜不到天碗的方子是她献出,工部大匠每日制作天碗的手艺精进也是她所教。

午时到了,四人就返回了东宫用了午饭,这次李严仍是赐了菜派宫人送过来,饭后徐淼淼就要准备出宫。

一名御林军青年军官及两名太监满头大汗跑至。

三人满脸焦虑,同时跪下。

徐淼淼认得青年军官。此人是卢亮的下属赵虎。上次她进东宫,李南派赵虎去接的。

老太监急道:“太子,天碗作坊走水。”

------题外话------

周末愉快!月票!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63 淼淼遇少年名医义黎对下联

李南面色倏变,问道:“可有人伤亡?”

老太监面露恐惧,失声道:“一名大匠被伤烧成重伤,御林军两名军士冒火抢救天碗被烧成重伤。”

李南蹙眉问道:“走水的原因可曾查出来?”

老太监答道:“奴才听说有一个炉灶突然间炸开,原因不明。”

李南跟三女道:“我过去瞧瞧。”

海丽荣急道:“太子,你别去。”

流云道:“你是千金之躯,眼下走水的原因未查明,作坊危险未解除,你不能去。”

徐淼淼俯视跪下的三人,问道:“是谁让你们来东宫报讯?”

仍是由老太监答道:“县主,奴才是奉了陛下的口谕来东宫向太子报讯。”

李南轻声道:“姑,这位公公是宣政殿的老人,父皇体恤他年龄大,派给他的事很少,所以你没有见过他。”

徐淼淼轻轻点头,问道:“陛下现在何处?”

赵虎低声道:“事发之后,陛下立刻赶到天碗作坊,等着火都熄灭后,派末将跟着两位公公来东宫请太子与您过去。”

“你怎么不早说我父皇已在作坊。”李南抱怨了一句,望向徐淼淼,“姑,我父皇应该是想请您给三位重伤患者诊治。”

眼下他只有找出这个理由来,不让三人怀疑徐淼淼才是天碗作坊的核心人物。

徐淼淼面色不改,拍了拍海丽荣的手,柔声道:“我们去去就回来,有流云护着小南南,你莫要担心。”

她在天碗作坊开工之前就给李严父子说过,只要工部大匠不按她说的配方比制造,炉灶随时可能爆炸出事故,轻则重伤,重者死亡,让父子一定要对工部的大匠千叮咛万嘱咐。

之前一个多月天碗作坊都没有出事故,今个出事故,应该是天碗作坊里面有大匠心急贪快改变了配方。

很有可能这个改变配方的大匠就是被炸成重伤的那位。

他是自作自受,可怜两名御林军将士为了救他也受了重伤。

东宫至天碗作坊大概三里路,李南、流云、徐淼淼直接骑马赶去。

曾经的冷宫改建成天碗作坊,所有的外围高墙都保留了,只将里面的房子全部拆除,重新建成了层高很高的作坊,九个高两丈直径半丈的红砖大炉灶,呈金字塔形屹立在作坊的空地上面,如同九个巨人。

此时,位置在塔尖的一个大炉灶倒在地上,中间开了一个能并排站两个人的很大的洞,洞里仍在冒着炝鼻的白烟。

一个穿着御赐明黄色工服长着金鱼眼的大匠老头,一脸的懊悔,跪下哭道:“昨晚陛下与三位公主走后,吴大勇就决定独自烧一炉灶天碗,我们拦着他,他不听,还不让我们插手。”

“这炉灶天碗一直烧到了刚才,吴大勇一直在旁边守着,我们干了一上午的活,肚子饿了去吃午饭,也没留意他。”

“听守着炉灶的御林军说,吴大勇守着的炉灶突然间就炸了,砰的一声,很大的动静,他竟然傻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睁睁的看着大炉灶倒下,也不知道躲。”

“两个御林军将士冲过来把吴大勇抱住按在身下,结果大炉灶就把他们都给砸了,他们都被砸成重伤。”

在工部挂的上号的都是大唐国顶极的大匠,做瓷器水平最差的也是在官窑干过三十年。

他们都是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

此次制造天碗,工部从中选了二十名大匠,日夜轮流制作天碗,这十个炉灶不歇息,每个时辰都是在烧着天碗。

人老了年岁大了,熬夜毁身子骨,可是没有一人说累,都觉得能够制作天碗是八辈子积下来的天大的德,也是能够让子子孙孙引以为荣的极好极自豪的事。

金鱼眼大匠老头说的都是实在话。

制作天碗的活多又极用心,特别费神费力,早上吃的再多再好,到了中午肚子就饿瘪了,不赶紧吃饭实是受不了,那会累晕过去。

不止他这样,别的大匠老头也这样。

大家都去吃饭,这就忽略了吴大勇。

如果当时有人想起吴大勇,把吴大勇也拉去吃午饭,大炉灶爆炸倒下,就不会把三人砸成重伤。

再往前说,如果昨晚有人坚决拦住吴大勇或是直接禀报给工部,不让吴大勇烧这一炉,那大炉灶就不会炸了出事故,更不会令三人重伤。

所有的大匠在事情发生之后,特别的自责懊悔。

李南望着面色铁青的李严,缓缓道:“父皇,炉灶可以再建。人受重伤是大事。”

李严脑海里闪出昨晚李乐对几位大匠说的话来,当时觉得童言无忌,没有在意,现在在得知吴大勇贪急改方子独自制作天碗导致事故之后,这些话的用意真是很险恶。

“哦,这就是你们制造出来的碗啊,它们可真的不好看。”

“你们是不是大匠啊?”

“天碗有那么难制造吗?”

“你们的动作也太慢了。”

“老爷爷,你们二十个人,加在一起年岁有一千多岁了,这么多天了,还制造不出天碗来呢?”

“你们是不是有点辜负我父皇对你们的期望呢?”

“我要是你们,肯定动脑子想好多好多的办法制造天碗。”

……

李南唤道:“父皇?”

“朕有责任。”李严目光黯淡。

重生一次,他仍是对前世背叛差点毒死他的李乐抱有希望,把李乐交给王美人抚养,可是李乐仍然选择了相信他的敌人,成了敌人用来杀他的剑。

李南劝道:“父皇,责任不在您。”

“传联口谕,三位公主禁足至天碗制造成功。”李严能够想象的出,轰轰烈烈建在皇宫的天碗作坊爆炸导致三人死亡的事一旦传出去,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性格决定命运。同样的话,不止一人听到,怎么只有吴大勇出了事?”徐淼淼给陷入自责惆怅焦虑的李严丢下这句话,就去瞧看包括吴大勇在内的三位患者。

今个凡是在太医院的太医、医士、医女全部被李严召至现场。

“没救了。”

“救活也是全身不能动的瘫子。”

“活不过今晚了。”

“给他们含上参片,看看他们有没有遗言?”

徐淼淼比太医院的人晚到近半个时辰,三位患者昏迷不醒,已被安置躺在太医院的一间病室里面。

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是一名生得眉清目秀穿着绿色官袍的少年太医。

此时少年太医仍没有放弃救治,坐在床边在给一名御林军士的脑门扎针灸。

中医是最老最吃香,年龄小的郎中会让患者产生不信任感的感觉。

徐淼淼惊讶少年的年龄,后者同样惊讶她与三人非亲非故,怎么专门过来看望。

少年扎完针灸,方起身鞠躬,低头恭敬的道:“下官司雁南见过太子。”

李南自是认识此少年,介绍道:“姑,他是南地神医的关门弟子,去年进了太医院当的医士。今年正月宫乱,他用医术救活了几个将死的宫人及御林军,被父皇提升为从六品下的太医。”

司雁南一听李南对徐淼淼的称呼,一双杏眼立刻亮了,激动的道:“县主,下官的师父绰号是李一针,您可曾听说过?”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他竟是这么巧就见到了有起死回生之术的北地神医,真是太欢喜了。

徐淼淼轻声道:“说来惭愧,我一直居住在北地,不曾与从医的人打过交道,并不知道南地杏林界的人物。不过,司太医对患者有颗父母心,我是看出来了。俗话说,有其师必有其徒,司太医的师父李一针神医肯定也是如此。”

司雁南得到了太医院人人渴望一见徐淼淼的夸赞,忍不住面露笑容,不过想到还有三位将死的患者等待他的救治,连忙收回笑容,接着坐在床边给另一位御林军士扎针。

徐淼淼上前先后给三人把脉之后,道:“两位御林军士脊骨粉碎、内脏出血,伤势比吴大勇更重。我先救治御林军士。小南南清场。”

李南立即把准备给吴大勇施针的司雁南拉出医室,后者竟是怒目而视大声叫道:“我要救人!”

“我姑专治疑难杂症。你把三名患者交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