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药女淼淼 >

第120部分

药女淼淼-第120部分

小说: 药女淼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淼淼柔声道:“我们家要开点心铺子、酒楼,需要两处地方,就借用您的这两个铺子、酒楼。生意要是赔本算我们的,要是赚了咱们五五分成。如何?”

赵氏定定瞧着目光清澈的少女,微笑道:“好。”

徐家人走之后,赵氏打开信封看过里面的两张房契,正好是她瞒着所有儿孙悄悄送给海青滇的长安东市的酒楼及点心铺子。

赵氏真是哭笑不得,叫人去把海青滇叫过来,把地契还给他,打趣道:“还没成亲,你就把家业送给淼淼了?”

海青滇面红耳赤,一声不吭。他手里的房契有七张,这两张的房契最值钱。他又不能把爹娘给的房契送给徐家,就把爷爷奶奶送的给了徐家。

赵氏笑道:“你都知道害羞了。你总算有怕的人了。这样也好,以后你们成亲,有淼淼管着你,我就放心了。”

海青滇得了此话,心里大定,“奶,孙儿的亲事可就指着您了。”他倒是想指着爹娘,可是爹娘竟然不中意徐淼淼。

赵氏待爱孙走后,又派人把丁彩霞叫过来,目光关心,问道:“你得是什么病?”

丁彩霞低头吱吱唔唔,赵氏吓得以为她真得了重病,要派人去请太医。

“娘,我没病。我是为了别的事求县主。”

丁彩霞做了赵氏做了几十年的儿媳,两人不说好的跟亲生母女一样,也比一般的婆媳关系要好得多。

她非常佩服赵氏的人品与能力,也很庆幸有这样一位开明睿智心胸开阔的婆婆。

赵氏柔声道:“我是老了,但是还是有精力管管你们。你要是遇着难事,可一定要开口给我说。”都是当母亲、婆婆、奶奶的人,知道很不容易。

三个儿媳里面,丁彩霞的出身最高,是丁国公嫡亲的女儿,但是老三现在的官职最低,还在南地边防陪着海华,没有回到长安。

赵氏心里对丁彩霞有一些愧疚。

“娘,我……”丁彩霞心里压力已经大到无法承受,思前想后,让奴婢全部退下,而后把爱女海丽荣大婚之夜出了问题的事说了出来。

赵氏面色苍白,倒是没有晕厥过去,多大的风浪都经过了,这件事来得突然,但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为了弥补过错,必须再将海家的嫡女送进东宫。

海家明明是以军功立族的世家,如今竟是要接二连三的把嫡女送进宫里。

可不这么做,帝皇之怒,海家承受不起。

赵氏盯着丁彩霞,一字一句的问道:“你有没有跟淼淼说此事?”

“没有。我不可能跟县主说件事。”若不是牵扯到海族上下几百口人命,丁彩霞都不会告诉赵氏。

“明日淼淼进东宫,我明晚去见淼淼。”赵氏就在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决定后日求见李严,而后把海蕊、海瑶送进东宫当太子侧妃。

可怜海蕊、海瑶今年才十岁。海丽荣是她们的堂姑,日后姑侄同在东宫侍奉李南。三女争一男,以后这日子能幸福才怪。

丁彩霞见赵氏面无表情但是眼角溢出泪水,忍不住哭道:“娘,对不起。我没有把丽荣教导好。我害了咱们家。”

“这是咱们家族的命。好在你还没糊涂,知道把事情告诉我。”赵氏慢慢闭上了眼睛。

如果这一闭就离开了人世,家里的儿孙以后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还能像现在这样风光吗?

她不能死,特别是在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时。

阳光明媚,下午的春风温柔的似女子的双手轻轻拂过天地。

从海家做客回府的徐淼淼刚进府门,就被门奴告知,“县主,上午,云族的云大人来拜访郡公爷与世子,得知您们不在府里,就把礼物留下走了。”

徐淼淼忍不住笑容满面,直接去了徐清林居所的一进院子的大厅,问道:“云忆黎的礼物在哪里?”

乔伯双手呈上一个一尺高宽长正方形的黑色漆木木盒。盒子已经检查过了,里面是书,没有贵重物品。

“小姐,云大人让老奴带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

徐淼淼亲自把盒子抱在怀里,直接去了书房,而后把门关上,不许人进来。

她打开盒子,里面有六本内容是游记、医药的书籍,又仔细瞧了瞧盒子内外,发现盒子里面竟是隐藏了一个夹层,拉开一看,夹层里面放着好几张纸。

这可不是普通的宣纸,而是一张地契与四张巨额银票。

地契上面的田地是三百亩。四张巨额银票共是六万两白银。

第一次送的茶叶。这次送的是书、地契、巨银。好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

“忆云,你就这么信任我?”她把地契与银票收了起来,拿起了书籍瞧看,医药书全部收进了空间,游记就放在书房,徐家人人都能看。

她出了书房回自己的院子午休,初到长安事情再多再忙,也不想改变这个养生的好习惯。

也是费神太多,这一觉竟是睡到了夕阳西下,仿佛还在时光缓慢的小梨村,安宁祥和,只是周边的环境都变了,一时有些不适应。

春兰轻手轻脚进来,面色有些激动。

徐淼淼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44 开酒楼铺子安排乡亲

春兰微笑禀报道:“县主,刚才乌大人过来了,刑部、大理寺已经把咸阳吴家的主仆全部抓进大牢,一个个的审问。御林军回宫了。咸阳吴家已经被封了,现在由长安军队看守。”

徐淼淼冷哼一声,“活该!”

“是呢。乌大人说如今长安人人都在骂咸阳吴家与土匪勾结劫杀商队,诅咒他们家人人不得好死。”

徐淼淼问道:“事到如今,谁为咸阳吴家出头谁就跟着倒霉。卢族肯定不会这么傻。卢亮呢?”

春兰低声道:“陛下罚卢将军闭门思过,他连府门都出不了,怎么给吴家出头?”

徐淼淼目光里带着一分不屑,“他只是正四品,吴家就仗着他的势如此猖狂,日后他升了官,成了一方军事主官,吴家连皇帝、太子都敢惹。他该谢谢我。”

“是。卢将军是个聪明人,肯定不会恨咱们府。”春兰心里为卢亮感到一丝惋惜。

春兰认为徐淼淼看不上吕学进都督的长孙吕瑜,也看不上卢亮,是因为她太聪慧优秀。

春兰打从心里祈盼徐淼淼能找到一位十分出色的如意郎君。

“要说恨,他最该恨的就是自己,没有他的纵容,吴家能有这么大的胆子。”徐淼淼摇摇头,“吴家与土匪勾结的事,他是糊涂到丝毫不知,还是明知却不管?”

春兰沉默不语。谁能想到看上去那般精明能干的卢亮,会糊涂至此。

“不说他了。”徐淼淼看到铜镜里的自己比初到大唐国时好看许多,心里比较满意,吩咐道:“咱们府的官奴这几天就让他们建房,等风头过去,就开始种新的农作物。”

“是。”

徐清林下午带着赵明圆去了一趟长安书院,见到了多年前的好友如今书院的师长正五品上博士司马东。

司马东一直记得徐清林,在徐家没有进长安时,就派管家给郡公府送来一些书籍。

徐清林介绍赵明圆的情况,司马东考了赵明圆几个问题,见少年思路清晰反应敏锐,当即同意他从金城书院转入长安书院。

长安书院在郊外,距离长安城府二十几里路,赵明圆从明日起就在长安书院住宿读书,每隔十日放一天假,暑、寒假也能回家。

司马东得知徐清林没有参加科考的想法,倒是没有劝他,反而认为他这样不为功名才能真正的做学问。

赵明圆的事办成,十分欢喜,回到郡公府得到所有人的祝贺与鼓励。

赵德、赵明正还在徐家的封地没有回府,花氏对徐清林感恩戴德。

徐清林笑道:“明圆好好读书,日后成了才成为我朝栋梁,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徐淼淼得知此事后,拿了一百两银票让徐清林交给赵明圆。长安书院的住宿学杂费等比金城书院高。

花氏已不知如何感激徐家,再次跟长媳、二儿子慎重的道:“我们到长安,没做什么事,就拿了这么多银钱。徐家是咱们家的大恩人。日后,咱们家可不能做任何对不起徐家的事。”

赵明圆道:“娘说的是。徐家家大业大,只是刚来长安,人生地不熟,连咸阳吴家都敢欺上门来,日后说不定还会有的类似的事。咱们都是徐家信赖的人,这些人家若是找到咱们,用重银收买让咱们出卖徐家,咱们万万不能背叛徐家。”

柳二轻声道:“不止是送重银,还会送美女。”

她在镇里听说书的说过,贿赂男子送美女最管用。

她担忧赵家的三个男子受不了美女的诱惑,做出遗憾终身的错事。

“嫂子,你放心。我哥哥不是那样的人。”赵明圆对自家哥哥十分的信任。

柳二的话却是提醒了花氏。

原来昨个花氏留意到官奴里面有好几个姿色不错的中年妇人,她们当中就有人用眼神勾引赵德等人,便连白发苍苍一条腿已迈进棺材的赵老汉也不放过。

她听赵德的口气,为了看好官奴,守好徐家新的农作物,要在那里住下。

“我去跟县主说说,官奴里面有不少妇人,你爹、你们叔爷爷、冬至、大宝都是汉子,不好管她们,我想去管她们。”

柳二想想便道:“娘,那我也跟着您。”

住在一个院子的赵老汉的老婆及赵冬至的老婆贺氏也在商量着去田里住陪着家里的汉子的事。

两妇人过来找花氏,说明了来意。

赵老汉老婆道:“老头子一把年纪了,在田地看守官奴,没有人照顾,我却在长安长城呆着享福,我这心里面过意不去。我也不放心他。”

贺氏与赵冬至成亲还不到一年,脸皮薄的很,脸有些红,小声道:“冬至喜欢吃我做的饭,我过去陪着他,起码能给他做合口味的饭食。”

“好。我与柳二也过去。这下咱们就有伴了。”花氏大喜,“你们放心,我吃过晚饭就跟县主说。”

在徐府的这几天,除去第一天的第一顿饭是在一起吃,其余的都是各院吃各院的。

花氏等人就在住的院子里吃饭,饭菜比不得琰王府时的奢华,但一日三餐,白面、白米、肉、蛋、鱼都有,且有应季的青菜,还有果子,比在小梨村时强十几倍。

白吃白住,待遇还这么好,花氏等人十分的知足,也很感激。

今晚吃的是白面猪肉大葱包子、桂花糖包子与鸡蛋汤,还有凉菜炸花生米、拌香椿。

徐家人吃的饭菜只比众人多了一道热菜豆腐烧草鱼及炒饭。

徐清林是南地人,爱吃米饭及鱼虾,在小梨村居住了几十年,仍是如此。

长安附近的河多,鱼虾产量高。徐淼淼就要求厨房中晚饭都必须有米饭及鱼虾。

徐家人用过晚饭之后,徐淼淼让人把赵兰、花氏等人请到大厅说事。

“县主,我正好有事找你。”花氏来了之后,就开门见山说了。

徐淼淼耐心听完,菀尔道:“咱们想到一处去了,我跟你们商量的也是这事。不过,我的想法跟你们有些出入。”

原来她的打算是安排花氏、赵老汉的老婆、贺氏、刘喜儿母女去邻近封田的小镇上居住。

那个有桥的小镇离封田很近,也很繁华,肯定有学堂,物价也低,正好适合刚从小梨村出来的乡亲,等以后乡亲有了银钱,再搬进长安也行。

众妇人一听住在小镇比住在封田可强多了,且在小镇上还能认识当地的百姓,很快的融入的这里的生活,均是欢喜的答应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

赵兰等着众人说完,问道:“淼淼姑,我能在小镇卖麻花吗?”

徐淼淼笑问道:“我准备让你在长安最繁华的东市一家点心铺子卖麻花。你愿意吗?”

赵兰今个跟众妇人去逛过西市,那里比金城最大的商街繁华十几倍,还有外国人在那里做生意,没想到有朝一日,她的麻花能在那里卖。

她激动无比的点点头道:“我愿意。我听你的。”

柳二、小花氏目光期盼的望向徐淼淼。他们的夫君在封田不是管事,还没有安排差事呢。

“花嫂,明正以前在酒楼当帐房,过些天府里会在东市开酒楼,到时他就先去当帐房管帐,等熟悉了,我升他当掌柜。”

“柳二得陪着明正在长安住下,不能跟你去封田。”

长安东市酒楼的掌柜那可比永靖县城的集福楼的掌柜强几十倍。

众女均是恭喜花氏、柳二。

徐淼淼望向小花氏,用不高不低的声音道:“小花氏,现在封田的房子没有建好,事情非常多,我准备安排你的夫君及大狗侄子先在封田协助赵德几人。你就跟花嫂她们一起住在小镇。”

小花氏心里有些失望,不过想想在这些人当中,李三狗与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