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龙不败 >

第118部分

天龙不败-第118部分

小说: 天龙不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峰与四位老者逐一对掌之后,便觉对方的话可信了。

第一部 鹊桥仙·佳人往来天地间 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波万里将约许(二)本姓

更新时间:5…6 0:57:32 本章字数:3205

(今天东方教主又开启名侦探模式啦!小弟继续恭迎各位书友的点击、收藏、投票,谢谢大家!)

杜姓老者最后说道:“乔大爷,你与我等对掌之后,想必已相信我们。我只跟你说一句:智光禅师当年参与杀害令尊令堂,乃是受了妄人误导,决非出于本心,他也已十分懊悔,望你手下留情。”

乔峰答应道:“乔峰百死余生,有缘得能和五位高人结交,实是平生大幸。在下决不以一指加于智光大师之身。多承指教了!”当下和东方不败、阿朱两人一齐拨开挡在面目之前的一片纷乱长发,露出了自己的真实容貌。

五名老者站起身来,抱拳道:“这就别过,后会有期!”

乔峰三人还礼道:“五位前辈,多多保重身子。”

那姓杜老者道:“你们也保重。”

五人走出凉亭,向来路而去。

五人走一段路,便回头瞧瞧乔峰、东方不败与阿朱。

三人不断向他们挥手,直至五人转过山坳,不再见到背影。

东方不败轻声问道:“乔大哥,刚才你的胆子可真大啊,为什么敢在与人对掌时收回掌力?你就不怕对手出的是诱招,你撤力之时,他顺势加大力道相击,你可非死即重伤呀!”原来方才她已瞧出端倪。

乔峰略觉尴尬,说道:“方才我也怕被那姓迟的老先生打死,但一想到你就在我身边,一定是不会让我死的……”听他说到这里,东方不败的脸上已笑开了花,她侧过头去,低头应道:“承蒙大哥信赖,竟以性命相托付。”

乔峰只感一股暖意在胸膛内涌动,也陪着她笑了起来。

在一旁的阿朱听了他俩的对话,脸上忽地闪过一丝怪异的表情,流露出些许欣喜,又似乎含着几分忧伤。

出得亭来,三人顺着山道前行,又走了十来里路,就来到了止观寺外。

天台山诸寺院中,国清寺名闻天下,隋时高僧智者大师曾驻锡于此,大兴“天台宗”,数百年来为佛门重地。

但在武林之中,却以止观禅寺的名头响得多。

乔峰一见之下,原来只是一座颇为寻常的小庙,庙外灰泥油漆已大半剥落,想不到大名鼎鼎的止观禅寺竟是这副模样。

乔峰推开庙门,朝里面大声说道:“智光大师,晚辈乔峰欲拜见前辈,还请赐见。”

只听得智光的声音说道:“贵客远来,老衲失迎。”说着走到门口,合什为礼。

乔峰见到智光大师,深深一揖说:“打扰大师清修,乔峰深为不安。”

智光道:“善哉,善哉!三位施主,请随我到禅房说话。”

乔峰、东方不败和阿朱跟着他进了寺门,穿过一条竹荫森森的小径,来到一座小屋之前。

智光和尚推开板门,道:“请!”乔峰等三人走了进去。

智光向三人说道:“三位请坐。”自己先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之上,然后乔峰、东方不败与阿朱在他对面的三个蒲团上坐定。

乔峰问智光大师说道:“小可不孝,来求大师指点的自己的身世真相,还望不吝赐教。”

智光大师答道:“令尊当年在雁门关外石壁之上,留下字迹,自称姓萧,名叫远山。他在遗文中称你为‘峰儿’。我们保留了你原来的名字,只因托给乔家夫妇养育,须得跟他们的姓。”

乔峰闻言,身子一颤,他虽已知自己是契丹人,但父亲姓什么却一直未知,这时才听智光说他姓“萧”,不由得背上出了一阵冷汗,眼眶含泪,站起身来,说道:“在下直至今日,始知父亲姓名,尽出大师恩德,受在下一拜。”说着便拜了下去。

东方不败和阿朱也离座站起朝智光大师盈盈一拜。

智光见了,忙合什还礼道:“老衲也是参与杀害你母亲、逼死你父亲的元凶之一,恩德二字,如何克当?”

东方不败抬起身子,说道:“大师此言差矣。我大哥向来恩怨分明,你参与害死他亲生父母一事固然有错,但今日使他得知自己的身世,那便是有恩了。我大哥既然姓萧,那么应该是大辽贵族的后裔吧?”

智光大师点头应道:“施主的话说得不错,辽国的国姓是耶律,而除了第一任皇后为述律氏外,以后历代均是姓萧。萧家世代后族,将相满朝,在辽国极有权势。有时辽主年幼,萧太后执政,萧家威势更重。你义兄,他的确是大辽贵戚出身。”

乔峰忽然获知自己的本来姓氏乃是契丹大姓,一时之间,百感交集,出神半晌,转头对东方不败与阿朱喟然道:“从今而后,我是萧峰,不再是乔峰了。”

二女应道:“是,萧大哥。”

智光又道:“萧大侠,雁门关外石壁上所留的字迹,你想必已经见到了?”

萧峰摇头道:“没有。我到得关外,石壁上的字迹已给人铲得干干净净,什么痕迹也没留下。”

东方不败补了一句:“也不知铲去刻字的那个人的目的是什么。大师,当日在杏子林中,你曾说过那些刻字被你和汪前辈等三人拓下来过,不知那些字的拓片现在何处?”

智光轻叹一声,道:“唉,东方施主问得好,老衲也不知那人为何要铲去石壁上的文字。事情已经做下,石壁上的字能铲去,那几十条性命,又如何能救活?”从袖中取出一块极大的旧布,说道:“萧施主,这便是那石壁遗文的拓片。”

萧峰心中一凛,接过旧布,展了开来。

只见那块大布是许多衣袍碎布胡乱缝缀而成的,布上一个个都是空心白字,笔划奇特,模样与汉字也甚相似,却一字不识,知是契丹文字,但见字迹笔划雄伟,有如刀斫斧劈。

听智光说,这是自己父亲临死前以短刀所刻,不由得伤感,说道:“这……这算得上是我生父的遗书了,我身为契丹人,却连一个契丹文字都不认识,惭愧得紧,还求大师译释。”

智光大师道:“当年我们拓了下来,求雁门关内识得契丹文字之人解说,连问数人,意思都是一般,想必是不错的了。这一行字说道:‘峰儿周岁,偕妻往外婆家赴宴,途中突遇南朝大盗……’”

萧峰听到这里,心中更是一酸,听智光继续说道:“‘……事出仓促,妻儿为盗所害,余亦不欲再活人世。余授业恩师乃南朝汉人,余在师前曾立誓不与汉人为敌,更不杀汉人,岂知今日一杀十余,既愧且痛,死后亦无面目以见恩师矣。萧远山绝笔。’”

萧峰听智光说完,恭恭敬敬地将大布拓片收起,朝他行了一礼,说道:“这是萧某先人遗泽,求大师见赐。”

智光道:“原该奉赠。”

萧峰脑海中一片混乱,体会到父亲当时的伤痛之情,才知他投崖自尽,不但是由于心伤妻儿惨亡,亦因自毁誓言,杀了许多汉人,以致愧对师门。

东方不败则心生疑窦:“萧伯父的师父到底是谁?此人行事十分之古怪。一个来自宋朝的汉人,在辽国契丹人与宋人相互斫杀极是频繁的时期,孤身跑到辽国,在契丹后族中挑选出一个天资奇高的少年,不辞辛苦地把宋国汉人的高深武学译成契丹文,教会了这个弟子,是以这个弟子虽然学得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却是不怎么会说汉话,然后让他立下一个不杀汉人的古怪誓言。这个人到底抱着怎样的目的?”

“而萧伯母的古怪之处,实不亚于萧伯父的师父。萧大哥周岁之际,萧伯父陪萧伯母回娘家,宋辽是以雁门关为界,萧伯母的娘家是在关内,那么她是宋人还是辽人?如果她是辽人,她的家人为什么会在宋国汉人的土地上生活?如果她是宋人,那么家居关内的她是怎么和萧伯父认识的?萧伯父不怎么会说汉话,他们又是怎么交流的?就算萧伯母迁就萧伯父,自己一直说契丹话,但萧大哥周岁时,他们结婚应该快两年了吧?萧伯母都要带自己的丈夫回娘家了,为什么连汉话都不教萧伯父说顺溜?”

过了半晌,萧峰缓缓说道:“在下自从在无锡杏子林中与大师一别,近日来心中积有无数疑团,还请大师指点迷津。”

智光道:“我佛当年在天竺教诲弟子,众弟子多方问难,佛祖有的详加开导,有的问话径自不答,并不是佛祖不知而答不出,而是有些答案太过深奥、有些牵涉甚广,非一言可尽。老衲修为肤浅,不敢远效我佛。萧施主有所询问,老衲能答则答,如以为不答较妥,便即不答,谨先向施主告罪。”

第一部 鹊桥仙·佳人往来天地间 第一百七十三章 奔波万里将约许(三)生平

更新时间:5…7 1:54:36 本章字数:2792

(“正邪胡汉,亦真亦幻。恩怨荣辱,尽归尘土。”今天这章算是点明全书的主旨了。小弟继续恭迎各位书友的点击、收藏、投票,谢谢大家!)

萧峰本想直言相询带头大哥的真实身份,但又恐智光大师断然拒绝,只好先说一些客套话,缓和一下气氛,于是便道:“在下一介武夫粗人,平生少受教导,不明事理,今日所问,颇多出于无知,还请原恕出问无状。”

他一生豪迈洒脱,如此文绉绉地说话,还是生平破天荒第一遭,自觉颇违本性,但所言也是真诚。

智光却说:“萧施主不必过谦,老衲本来学武,近年来虽武功全失,武人习气尚在。咱们互相不必客气,开门见山,直言谈相便是!”

萧峰嘘了一口气,朗声道:“如此甚好!”心想这般直来直去地说话,才是自己平素的习惯。

智光又道:“萧施主还请坐下说话。”

萧峰依言坐到蒲团上,问道:“在下恳请大师指点,那带头大哥到底是何人?”

智光叹了口气,缓缓地道:“唉,先不谈他。施主可知令尊原来在辽国又是何等样的人?”

萧峰答道:“先父的名讳,今日才蒙禅师告知,他的事迹,小可不孝,概无所知,还请相告。”

智光解释道:“令尊叫做萧远山,三十年前,他既是大辽贵族,又是辽国皇后属珊大帐的亲军总教头,武功在辽国算得第一,就是在大宋,只怕也无人及得上。他的武艺,是在辽国的一位汉人高手所教的。”

乔峰听罢,颔首道:“嗯,怪不得他要在自己师父面前立誓不同汉人为敌,更不会杀害汉人。”说完,不禁往身旁的东方不败瞧了一眼,心想:“若非东方兄弟及时劝阻,那日我在杏子林中,早就与父亲一般,立下这样一个誓言。往后要是我不得已也杀了几个汉人,还不得像我爹一样,愧疚自责、痛不欲生啊!现在看来,东方兄弟当时的举动完全是为了我好,而且大大地做对了。”言念及此,心头不由得一暖。

智光大师继续说:“哎呀,正是,正是。令尊当时所任亲军总教头一职,其实并不高,但他本身就是皇亲国戚,加之负责保卫皇帝与太后。历代契丹的皇帝、太后都颇具尚武精神,对令尊这样的大高手自是赏识非常。每逢宋辽有甚争议,你爹爹总是向皇帝与太后进言,劝他们不要动武用兵,也算是延伸了自己发过的誓。太后和皇帝通常就采纳令尊的建议,使宋辽不动兵戈,两国军民不知存活了多少性命,既不损折兵员,又不多耗军费粮食。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对宋辽百姓来说是多大的好事啊!”

萧峰听到这里,心道:“原来如此。我在丐帮当帮主之时,或亲自出马,或派人动手,杀过不少辽国的大将武人,何尝有丝毫含疚之心,只觉这些人该杀,杀得好。我爹爹却致力于两国休兵和好,有仁惠于两国,功德胜于我十倍。”不住点头道:“哦,的确是好事,的确是好事,多谢大师指点,使在下知晓了家父的为人。”

东方不败插口对智光大师说:“喔,这么说来,当年你们在雁门关害死了萧伯父这样一位造福万民的活菩萨啰?”

智光和尚赶紧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东方施主所言非虚,老衲等人当年的确是犯下了天大的罪过。所以后来老衲和其他两位参与此事的人决意保全萧大侠性命,再设法培养他成材。老天有眼,萧大侠现下已是如此地英雄了得,令尊令堂若是泉下有知的话,想必也是很欣慰的吧!”

东方不败冷哼一声道:“哼,有什么好欣慰的,就算我大哥智谋再高,武功再强,也换不回二老的性命,他们也永远无法得享片刻和自己亲儿团聚的天伦之乐了。”心中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却也是汹涌澎湃,暗想:“要是我娘亲、爹爹和两个弟弟能回到我身边,我情愿不要这满脑子的机谋与这一身武艺。”

智光低头思索半晌,而后对萧峰缓缓地道:“我们初时只道令尊率领契丹武士,前赴少林劫夺经书,待得读了这石壁遗文,方知事出误会,大大错了。令尊既已决意自尽,决无于临死之前再写假话来骗人之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