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清朝种田记 >

第39部分

清朝种田记-第39部分

小说: 清朝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吾脸上的笑立刻僵掉。九岁,小孩子不错,她还是个孩子而已他的心里突然多了一股淡淡的失落和惆怅,还有,他自己也无法明了的情愫。

“选了个什么图案?”卓吾随口笑问,掩饰眼底的尴尬。

“牛郎织女”引章答道。

“你喜欢这个故事?”卓吾含笑挑了挑眉。

引章随手咕咚咕咚拨了几下,笑道:“还可以吧。毕竟他俩的故事传承了这么多年嘛”

“就因为这个才喜欢?”卓吾不由好笑,微摇了摇头。

“也不是啦织女能遇上对她这么好的人,还是蛮让人羡慕的”

“哦,原来你羡慕她”

“对啊,有个人一生一世、永永远远的只对她一个人好,难道还不让人羡慕?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福气呢”

“你呀才多大,满脑子乱七八糟的东西”卓吾忍不住伸出手指在她脑门上轻轻一点,呵呵笑了起来,这笑却有些飘,心也在往下掉,空虚虚的一片,胸口也有些沉闷窒息:她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一生一世一双人,他注定给不起

“我才不是小孩子呢”引章极不服气,撇撇嘴拌个鬼脸,将手中拨浪鼓抛向他,咯咯笑道:“卓大哥,这个送给你家的小孩子玩吧我不要了我家管家在前边桥头等我,我走了”说着扭身跑了。卓吾在后边“引章引章”的追了几步,见她毫不停留,轻轻叹了口气,瞅着手中那拨浪鼓发呆。

牛郎织女?

“唉”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67章 养殖

第67章 养殖

第二天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蒙蒙见物,引章、吴管家等便雇人将鱼苗鸡苗搬运上大船,开船回家。吴管家见她头天回来精神闷闷,原本还担心引章操劳太甚身体受不了,次日凌晨见她神清气爽、精神奕奕,心中大喜,顿时放了心。

一千一百只小鸡出壳后已经养了三天,基本上适应了外边的环境。分放在六只一尺高左右椭圆形的大扁竹筐里,由于被惊醒好梦,唧唧唧唧嫩声叫个不停。鱼苗则是装在大木桶中,鲤鱼苗1500尾、草鱼苗350尾、鲫鱼苗700尾、花鲢苗300尾、青鱼苗150尾,皆有半个小尾指那么大一尾,分装在四个大木桶中,装运前两天已经停食,这样可以清理鱼苗肠胃,以免运输途中鱼儿排泄对水造成污染,滋生细菌,造成鱼儿死亡。

鸡苗倒还好,引章最担心就是鱼苗运输,毕竟古代不同于现代,又没有什么增氧设备,而且运输的速度也不快。好在路途不远,24小时以内的运输里程,一般来说还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她们的船一路加速前进,到达清水镇时还不到中午,引章老远便看到大脚和骆五带着雇来的几辆大车在码头上张望,这是她让安寄翠回去后安排的。

“你们还真准时快吧,大家辛苦一点,赶紧运回去吧”引章跳上岸笑着道。

大脚等忙答应着,手一招,雇来的临时工人一齐动手,将木桶和竹筐抬了下来。

此时码头上来来往往的商旅小贩不少,见了他们七手八脚从船上抬下来这么多鸡苗鱼苗,还以为他们是贩子,不少人上来搭讪问价,听到说不卖全部留着自己养时,不觉都咋了舌,纷纷议论不已:开鱼塘养鱼常见,像这样养这么多鸡的,没见过

引章不理众人的围观,反而冷眼旁观亦在一旁看热闹——反正,她只是个小孩子,人家围拢上来七嘴八舌也是对着吴管家

“走吧,咱们上路对不住了各位,借过,借过,麻烦让一让——”吴管家狼狈不堪,好不容易打通一条道,望着引章苦笑了笑,逃也似的出了码头。

吴管家心里也有些打鼓,被众人左一句右一句议论说的越发不安,忍不住扭头看向引章,却见她双眸闪闪发亮,凝神怔怔望着前方,不知在筹谋什么事。

“小姐,这么多的鸡——好养吗?”吴管家本不想打扰她,无奈话到嘴边,不说不行。

吴管家叫了她好几声引章方回过神来,听了他的问话,满不在乎笑道:“你放心好了,好养好养,有我呢”

“可是,”吴管家皱皱眉,终于道:“不是老奴说句不吉利的话,哪村哪寨,每年一到溽暑酷夏,总免不了发鸡瘟,小姐,您有了对付的法子吗?”

“嗯,我自有办法,放心好了”引章笑了笑。每年酷暑因天气炎热,村寨里人烟密集,廊前屋后的水沟是细菌滋生繁盛的最佳场所,特别是人们往往不经意便将残羹汤水倒在水沟中,一宿便可发酵发臭腐烂,对水源是极大的污染。而放养的鸡群喝到这样的水,能不发瘟吗所以,只要保证水源洁净,注意鸡舍卫生,再做一些防夏消暑的工作,其实鸡瘟并不是那么可怕。只不过,这些话要解释起来太麻烦,引章不愿意充当真人版“十万个为什么”也懒得说,只是摆出一副早已成竹在胸的神色,好教吴管家放心。

“吴管家,”引章怕吴管家再追问下去,便转开话题,笑道:“说实在的,碰见合适的贴身小童你赶紧买一个吧今年要收购那么多粮食和布匹,有得忙呢,你一个人忙来忙去,生活上又没个帮手,那怎么行”

“这事我这两天也在琢磨着,”吴管家偏头想了想,笑道:“我想要找一个不但能照顾起居,最好生意上也能撘一把手的。嗯,对运河沿岸、江南物况有所了解,跑惯码头的就更好了”

这可真不容易引章不觉笑了,受了他“码头”二字启发,眼中一亮,笑道:“对了,江南不是有绿营吗?我想,总会有些退役的绿营兵勇的吧,要不打听打听, 只怕还能找着合适的,要说对运河沿岸和江南风物的了解,他们应该不会差。”

“这倒是”吴管家眼睛一亮,喜道:“等过几天回杭州,我好好打听打听”

一时回到马陵湾,引章用手搭在额前放眼望去,正宅前边左边的地都种上了各类菜蔬、红薯苗和南瓜冬瓜等瓜类,右边种了好几畦玉米和黄豆、土豆、芋头等,新绿冉冉,十分惹眼。只有那新买的二百多亩新置的地一片空白,翻整得匀匀称称,等着她回来育种栽植棉花呢

鱼儿、结巴等早已等候在家,见了面顾不得寒暄,一起将鱼苗鸡苗护送到竹山那边去。

到了鱼塘边上,大家将木桶一个一个从车上抬了下来,听从鱼儿的吩咐,将木桶一个一个慢慢的放到鱼塘东北角一个十三四平方左右的小池子里,池水漫过木桶两寸有余,池子与大鱼塘有出水口连接,此时是堵上的。这是鱼儿水乡渔家女的经验,鱼苗太嫩,经过运输的鱼儿如果贸然倒入鱼塘中,水温相差过高,立刻就会肚皮翻白死翘翘,所以必须要有一段过渡。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引章好一阵子,若是在现代,有温度计,有微调池,根本无需担心,可这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年代。好在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依着鱼儿的法子,这样连桶带水一起放入小池中,与微调池的作用也差不多。等鱼儿们渐渐适应了,自然会从桶中游出来,到时候,将小池与鱼塘之间的出水口打开便万事大吉了

鱼儿在鱼塘边指挥着,引章已经命人抬着鸡苗往鸡棚里去了。

说是棚,其实是一座建在水面上青砖墙灰瓦顶的大屋,前后都有窗,里边光线十分明亮,只是地面比较特别,全是一条一条两指宽的木条钉成,钉一条留一条缝。此时,屋里左右靠墙各用两尺来高的竹编栅栏围了一片七八平方的地方,里面铺着软绵细密的芦苇席子。引章指派冯嫂、张嫂等小心翼翼将小鸡们分放入两边圈里,顿时满耳皆是小鸡们嫩嫩的鸣叫。小鸡还太小,必须要在屋里养上一段时间,然后再慢慢扩大它们的活动范围,最后才能放养到竹林中。

看着小鸡们渐渐平静了下来,发出愉悦的叫声开始进食,大家都感到很欣慰,也很热闹,含笑站在一旁看着,恋恋不舍。

现阶段,正是小鸡们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引章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亲自照料,想了想,便向众人笑道:“好了,今后由冯嫂和小喜随我一起喂养这些鸡,她俩留下,你们都出去做事吧”

待其他人走之后,引章才开始交代一些细节,比如芦苇席子要两日一换;中午天气好时记得开窗通通风但又不能太久;进入鸡棚时要轻手轻脚,不要惊吓着鸡群;喂食喂水要有规律不要随意,要在固定的地点喂食,不要弄得到处都是,尤其要保持水的洁净;水也有讲究,要用烧开晾凉后的凉白开,不能就近用鱼塘的水等等。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引章接着又说了许多识别病鸡的窍门,比如每次喂食要注意观察,发现有萎靡不振的、搭头蔫脑的,有叫声嘶哑含糊不明亮的,有拉稀的等等都要立刻一一挑选出来,以防感染。冯嫂和小喜听得直咋舌,说以前家里养鸡从没有这样多规矩讲究的。引章听了便笑问以前可有养这么多?二人都摇头说没有。

引章便正色道:“这就是了一千多只,可不得小心翼翼,要是万一一只有病,一传十,十传百,那还了得?”

两人见引章一本正经,也不由得心上一紧,小喜想了想,道:“小姐说的还真是呢以前家里养鸡有时候死一只就跟着死一大串,倒是常有的事”

孺子可教也引章嗯了一声,投过去赞许一瞥。

“哎呀那,那,小姐,这要是万一看不出来呢?那不就糟了”冯嫂年纪大了,眼睛有些不太好使,不免担心。

“放心吧我每天都会跟你们一起过来,仔仔细细的看,有什么异常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引章忙道。

“哦”两人明显放下了心。

看来,又把她当成无所不能的神了引章暗自摇摇头,又道:“不过,我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忙,将来这养鸡场还得靠你们料理。目前呢,你们还不熟悉,我带带你们,将来我忙着了,还得靠你们呢你们看看,有什么难处吗?”

两人相视一眼,均不言语。

引章便笑道:“先试试两天吧,若是实在做不来跟我说,我再换人”

“是,小姐”两人忙道。

第二天,冯嫂便陪笑说眼神不好,生怕做不来,宁愿做饭做家务,引章也没为难她,便让她去了,却也没再添人,只让小喜的弟弟小田时常过来帮一把手。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68章 分派

第68章 分派

这一批鸡苗长势极好,除了在第十天引章和小喜听出有几只仿佛人感冒喉咙有痰似的一呼吸起来喉咙呼噜呼噜直响再无其他状况。当时二人便把那几只挑了出来,每天喂的饮水全部换成茶水,不但剩下的鸡没事,就是挑出来带回院子养的那几只也好了过来。一直顺顺当当直到撤去芦苇席放养在室内,又放养到圈起来的竹林中。

鱼苗就更没事了,在小池中一夜,第二天便全部放入鱼塘。每天喂养两次,由鱼儿一手操办。

安顿好鱼苗和鸡苗之后,引章突然向大家宣布,今年不种棉花了大家惊愕不已,不明白大小姐为何突然之间改变了主意,就连鱼儿也纳闷得紧。只有吴管家心里雪亮:如今有了二十万两银子,大小姐要囤积多少不得,何必还费劲种呢

于是,剩下的地又重新分派,除掉矮山前后特意空出些许地及修路修渠占了一些,剩下的大概有一百九十亩左右,玉米、黄豆、花生、土豆、红薯各种二十亩,剩下的九十亩则全部种上白术、白芷、百合、益母草、麦冬等中草药,人手不够,从清水镇上雇了二十名短工。

原本引章还担心雇不来人,没想到吴管家一到镇上,当天便领回了二十人。一打听,才知道镇北的晏家庄今年雇佣的人少,所以劳力市场上供应并不紧张。吴管家还大为感叹了一番,说去冬晏老爷过世后,留下的这位独苗新庄主简直就是个活宝,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对生产不管不顾,底下庄户见状也乐得偷懒,庄稼活都没人理了,这样下去晏家庄迟早要垮掉引章听了想起刚刚搬到马陵湾时晏老爷还帮了不少忙,如今如是人非,不由得也有些感慨起来。只是,别人家的事哪管的着?感叹过后,又全副精神投入自家的活计了。

雇好人之后,引章便让吴管家和小何、三道赶回杭州,虽然还不到收成的季节,预订、修理仓库也需要开始准备了,除此还得下乡到各处走一走,了解了解各处的行情状况。何况,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马陵湾中,则开始全面种植,雇来的二十人加上骆家上下,也有三十来人,忙乎了十天终于圆满结束。引章原来倒没料到,丁凡是个颇有领导才能的人,三十多人干活居然不劳引章操心分派,不知不觉间他给安排得妥妥当当,引章大喜过望,好好夸了他一番,索性丢给他管,自己只每天晚上问一两句,其余时间则用在养育鸡苗鱼苗上。

期间,清河镇王家花儿匠来了马陵湾一趟,给引章送来了一车四十几棵柑子树。引章大喜,忙叫丁凡几个将树统统搬了下来,全部栽种在北村宅院东边空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