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清朝种田记 >

第24部分

清朝种田记-第24部分

小说: 清朝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寄翠眼睛唰的一亮望了过去,不由得满脸期待笑道:“对对,李先生,您有没有想过收个徒弟呢?”

“夫人、大小姐说笑了!”李清白有些不太好意思,摸了摸鼻子,笑道:“我是个穷书生,倒多亏了大小姐才不至于潦倒街头,哪有人愿意请我当先生呢?”

“那是他们有眼无珠!谁要是能拜在先生门下,那才是走对了门呢!先生气度不凡,谈吐文雅,显见得腹内有诗书万卷,学问过人,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安寄翠接口笑道。

这一来,李清白再傻也懂她的意思了,怔了怔,勉强笑道:“夫人过奖了,夫人的意思是,是——”

“不仅仅我娘,我也是这么想呢!”引章忙笑道:“我弟弟也没个先生教导,李先生,你要是不嫌弃,就收了我弟弟做学生如何?”

“阿章说的可是我的心里话!”安寄翠殷殷相望。

“这个……”李清白有些为难。倒不是他不愿意,而是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自己看书看得昏天黑地还老觉得时间不够用呢,哪里还有时间来教导别人?再说了,他如今已经有“工作”在身,已经浪费了一些时间了,哪还禁得起再度浪费呢!不过,不答应的话,又觉得过意不去,毕竟,如果没有引章,就没有今天的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他做人的原则!

“李先生若是为难,那就算了。”引章多少了解他的脾气,当下轻轻叹了口气,透着无限的惋惜和不强人所难。

“不,不,不为难!求之不得呢!”果然,李清白想也未想立刻表明心态。

“真的?那,明儿我就让引华拜师了!”安寄翠不由大喜,揽着儿子的肩膀。

“只不过,我是怕才疏学浅,误了少东家!”李清白大急大悔之下,情急生智,已经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见安寄翠脸色微变,忙加快了速度,娓娓道:“夫人您听听我这个主意如何。前些日子我听到一个消息,杭州知府明年将会开办官学,专门挑选一些八岁到十二岁之间的聪明少年入学,到时将会聘请江南才俊饱学之士作为先生教授学问,清河镇也是杭州治下,少东家如此聪明,夫人不如送他前去应试,岂不更好?”

“有这等好事?”安寄翠讶然,连引章也听住了。

“这说起来也有个缘故,”李清白少不得解释,道:“杭州府乃江南重镇,自古以来才子学士层出不穷,可惜这些年科运不好,一连三届都让江西山西给比了下去。地方大儒缙绅们深以为憾,自发组织起来,捐钱捐粮,请知府大人开办官学招收一些聪明少年入学,将来好为地方争光!知府大人也觉得这是一件造福一方的好事,做成了亦是一段文坛佳话,所以当即便同意了!如今已在知府衙门东边择了地开工建造学堂了呢!”

“这个知府还真不错!做这样造福一方的好事!不过,”安寄翠从怦然心动眉飞色舞到蹙眉长叹:“我们引华有没有这个福气还不一定呢,唉!”

“夫人您别太担心,少东家这么聪明,举止知礼,气质大方,面貌又好,我想主考官一定会选他的。”李清白安慰道。

“李先生,”安寄翠听罢笑道:“你是杭州人,对这些事最熟悉不过了,这件事可得拜托你多打听打听,帮帮我们引华!”

“这个好说,”李清白忙笑道:“明年少东家九岁,四书五经只要大略读懂,能够讲解其中几篇经典之作,再背上三四百首诗词,写一手好字,便不会有什么问题!”

“是是,李先生说得对极了!引华,你都听见了,明儿可得用功起来。”安寄翠道。

“知道了,娘!”引华老老实实回答。

引章瞟了弟弟一眼,倒抽一口凉气,心想这还了得,这么短时间能学得到这么多吗?还不得把人逼傻了?不过,看到安寄翠兴致勃勃,她很识趣的闭了嘴。

“李先生,话虽如此,还是得您多提点提点,您千万要帮这个忙!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不必顾忌!”安寄翠又殷殷笑道。

“夫人言重了!”李清白忙拱手笑道:“夫人放心,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这样吧,以后每个月夫人叫人把少东家的功课送到杭州或者我让桐生来取,倘若有什么该说的我再说,您看这样行吗?”

“行,行,最好不过!”安寄翠笑道:“怎么好麻烦您呢,自然是我叫人送过去!”

“夫人这话太客气了,我们公子是布庄的账房,小人便是伙计,跑腿是分内之事,怎么当得起麻烦二字呢?”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安寄翠也是一笑,道:“到底是跟着读书人的,说话也这么得体!”

“……”引章无语,无奈的翻了翻上眼皮。心里一声长叹:引华,可怜的弟弟啊!

------------

新年后第一天上班,各种纠结如在梦中!同事们一个个都没精打采啊!

呵呵,再纠结也得更新啊,祝看文的亲们有个好心情!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43章 去留

连夜的功夫,李清白赶着忙着检查引华的功课,挑灯夜战,一点也不觉辛苦。倒是安寄翠过意不去,不住感慨他实在是太好人、太用心了!只有引章明白李清白心里的意思:他是怕第二天来不及赶回杭州,又耽误一天读书的功夫!照她的看法,这个人已经走火入魔,没得救了!当然,她是不会泼娘亲的冷水的,她说什么她只好附和什么。

果然不出引章所料,第二天一早,李清白便要赶回家去。安寄翠不住称谢,封了一封六两银子的谢仪,李清白抵死不肯收,安寄翠只好收回,对他更加敬服,让结巴赶着驴车将他们主仆送到清水镇。自己带着引章引华等送出了老远方才回去。

引章一夜没睡好,正准备回去补觉,谁知还在大厅里安寄翠便把她叫住了。鱼儿也叫了声“小姐”仿佛有话要说。

安寄翠瞟了鱼儿一眼,道:“鱼儿你先回去,我有话要跟阿章说。”

引章很好奇娘亲的脸色为何有些不善,笑道:“娘,什么事这么要紧?”

“你还说!”安寄翠沉声低喝,目光直直盯着她,一脸的无奈、心痛、隐忧。

“娘……”引章耸然而立,规规矩矩不敢吭声。

“唉!”安寄翠见她这样心头一软,忍不住叹了口气,放柔了声音,道:“阿章,你再这样顾前不顾后的做事,叫娘怎么放心!”说着眼眶一红,声音也哽咽了。

“娘,娘!到底怎么了!有什么话您直说,您这样,女儿稀里糊涂的什么也不知道,岂不是要急死?”

“你让我说什么呢!”安寄翠复又来气,嗔道:“你也是的,女孩子家家,怎么什么人都往家里带!”

“啊?”引章愕然。

“你是真糊涂呢还是装糊涂!”安寄翠叹了口气,道:“那个什么——大脚,到底是什么人你有没有底?”

“我,我——”引章愣住了,一时颇为踌躇。

“原来你真的不了解他的来历!”安寄翠瞅着她重重点了几下头,徒然提高了两个音阶。

“娘,不,不是的——”引章不禁头疼,下意识摇摆着头,慌乱的想要找个说法。

每当安寄翠用这种夹杂着怜爱、关切、内疚、无奈、语重心长、忧心忡忡、愁眉不展种种情绪的语气跟她说话,她就大感吃不消!没想到,继承了为人女儿的身体,也连带继承了为人女儿的心!

“好了,”安寄翠抬手止住她,道:“你只说,什么时候把他送走——其实娘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他如今有伤在身多留几天也无妨,好了就一定要走,咱们家不能胡乱留下陌生人,万一出点什么事,你说说,怎么得了!”安寄翠生怕引章今后都这样由着性子来,一句句话说得斩钉截铁,丝毫不留回转。

引章一时滞住。不知为何,大脚虽然总是沉默,虽然她完全不了解他,他那清冷的神情与突然之间精光四射幽深的眼神却让她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和发自心底深深的怜悯。他是她救回来的,要把他这么赶出去,她是真的不忍心,还有一点——舍不得!

“就这么说定了!”安寄翠淡淡掠一掠鬓角碎发,这个人面貌不善,来历不明,性情古怪,她实在是无法放心。

“娘,其实您误会了!”引章心念一转便有了主意,故意凑上前一步,作出几番欲言又止的为难样,轻轻叹道:“娘,其实大脚是我新请回来的保镖,不是神秘来历不明的人!”

“真的?”安寄翠睁大了眼,一愣之下大感意外。

“当然是真的!我怎么会无缘无故骗娘您呢!”引章撅着小嘴好不委屈!心里却暗暗道:娘啊娘,我骗您那都是有缘故的,您可别恼!

“那,头先你为何不说?”安寄翠想了想,仍有些将信将疑。她自然想不到素来孝顺疼人的女儿胆敢撒谎,只是觉得此事太匪夷所思,忍不住又问。

“这是保镖这一行的规矩!”引章见她信了几分,心里更有把握了。

“保镖的规矩?”

“对!”引章十分肯定的截然道:“干保镖这一行的素来不喜欢在人前表露身份,所以除非他自己说我也不好说的。一个优秀的保镖除了要有一身出色的武功外,讲究的是心无旁骛、目不斜视、口不多言、忠心不二、服从命令,娘您瞧他可像?”

“倒是,倒是挺像的!”安寄翠同时释然,心道难怪那人看上去怪怪的,也不说话,原来是因为这样!

“这就是了!”引章欢然笑道。

“可是,李先生说这人是你们在水路上救下来的,怎么突然之间又成了保镖了?”安寄翠心细,立刻又问。

引章只好继续编:“这倒是不错!他正是为了救上一位雇主人才不慎落水的,我也是因此才知道他的身份,当时李先生走开了,所以不知道。哎,娘啊,您还问我呢,其实大脚还在考虑要不要做我保镖呢,要是他不肯我倒挺惋惜的,以后出门没个人陪着,还真有点害怕……”引章说着有些泄气,这回倒不是假装的,她确实没有把握大脚会不会留下来,如果他要离开,她是半点理由也没有的!

“啊!”安寄翠丝毫不再怀疑,思绪不觉转到了女儿这一边,皱眉深思道:“说得也是,吴管家不在身边时你一个人在外头跑真是叫人不放心,还真是该找个人保护你!”

“所以啊,娘,我这才找了大脚的。”

“他——可靠吗?”安寄翠依然不太信得过他。

“当然可靠!不然的话李先生那样聪明的读书人怎么肯放下身段救他?”引章机灵一动,拿李清白说事。

果然,安寄翠一听便放了心,松了口气点头笑道:“这倒是的!既然这样,你就把他留下来吧!好歹你是他的救命恩人,我想他是不应该拒绝的!”

“好的,娘!我会好好跟他谈的。”引章笑笑。听听,她不说他“不会”拒绝,而是“不应该!”

“是了,鱼儿一大早都在找你等着你说话,也不知是怎么了,你去看看吧!”安寄翠又顺口道。

“哦?”引章反倒奇怪了,口内叫着“鱼儿,鱼儿”往厨房去了。

原来是鱼儿一大早喂牛时,发现那头瘦牛吐出了一块黄褐色饼状的东西,因为引章离开家之前曾特意叮嘱过她留心,所以她每天都十分仔细的察看,终于这一天等到古怪了,不由得她不兴奋,立刻兴高采烈仿佛立了大功一般跑来要告诉引章,哪知引章被安寄翠问住不得空。

引章一听她说忙叫将东西拿来,拿在手里反复的看:黄褐偏金黄的颜色,表皮挂着一层黑亮的薄膜,表面有细细的龟裂纹,定气细细一闻,一股纯正的清苦淡香窜入鼻端。引章大喜,突然一把抓住鱼儿的胳膊道:“鱼儿,这是牛黄,这一块足有大半斤重,值一百多两银子呢!”

“什么?一百——多两?”鱼儿正在叨叨絮絮说着什么“这牛吐了这东西后终于开始正常吃草饮水了,精神也好了许多”、“一定是这东西的古怪害它生了病!”等等之类的,一听引章的话顿时愕住,话说到一半没了音,张着嘴半响合不拢!

“当然是真的,小姐我什么时候看走眼过?”引章大为兴奋,平白多了百两本钱,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小姐,你好厉害!”鱼儿突然大叫起来。

“哎哟,吓死我啦!”引章吓了一跳,捶了鱼儿一下,两人相视眨眨眼,兴奋得哈哈大笑起来。

“一大早这是做什么呢,越来越不像个姑娘家啦!”安寄翠柔和而严厉的声音冷不防穿透进来。引章与鱼儿忙捂着嘴,相互瞅瞅,忍不住又低笑起来。

---------------

过几天要上架了,希望亲们不要弃我而去哦!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44章 田地

引章亲自熬了药端给大脚,跟他说了几句话——其实不过是自问自答,大脚除了眼神偶尔有变,一个字也没吭,又让骆五帮他上药,见他无事,便跟着骆五、结巴、冯嫂、鱼儿一起往庄稼地里去。

四十来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