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清朝种田记 >

第182部分

清朝种田记-第182部分

小说: 清朝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吐得出象牙来了理她们呢不在家就是不在家,难道还得开中门迎接不成?”

安寄翠轻轻一叹,道:“真没想到你们哥嫂会变得这样可怕,要是老爷还在——”她猛然住了口,望望儿女,悠悠道:“俗话说民不与官斗,之兴如今中了进士,得了官职,也算是朝廷中人了。阿章、引华,你们在外边以后要小心些,可别叫他找什么麻烦。”

“娘您放心,他外放也不过小小县令一个,这样的小官全大清多如牛毛,他想怎么样我们还早着呢”引华忿忿。

“是啊,娘,”引章笑道:“您还记得弟弟的同窗贾图贾公子吗?我在南京遇着他了,也是中了进士,外放了在福建富春县当县令,跟白石镇很近呢,有他照看,弟弟在那边不会有事的”

“真的吗?那也是好事一桩”安寄翠一喜,又道:“别光说引华,还有你也一样,多加小心”

引章稍稍犹豫,笑道:“这您就更放心了,郭泠家里也有兄长在朝为官,咱们骆家做生意素来不与官府牵扯纠缠,但郭泠他会保护我的”

安寄翠终于展眉一笑,点了点头,引华冷不防道:“贾兄,真要去富春县?我怎么不知道”

“那还能骗你明年你过去不就知道了?”引章玩笑道:“他估计怕你心里不自在所以不好意思跟你说吧其实我也是那天跟郭泠一块上鸡鸣寺进香,恰好碰到他带着他家娘子也去进香,他才顺便跟我说的”

安寄翠与引华俱点头,引华又道:“还好有郭准姐夫陪着姐姐你,不至于输了气势”

众人忍不住好笑,引章心中一暖,却也是又好笑又好气而他偏偏还真点中了她的心思,当即下颔扬了扬,道:“笑话姐姐我什么时候输了气势了?喂别说我,你呢?羡慕人家做官不?”引章半玩笑半认真道。

引华耸了耸肩,轻轻一笑,道:“还真别说我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现在求我去做官我都不去做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做生意呢是自家实惠,还不必勾心斗角”

这话旁人听不懂,安寄翠和引章却都听懂了,母子母女三人相视而笑。

“别说这些了,咱们该好好商量着怎么热热闹闹过年才是”安寄翠温婉笑着,慈爱怜惜的目光扫过儿女。

“就是,就是”引章引华亦笑着称是。

转眼便至除夕,骆家庄上上下下一片喜气祥和,热热闹闹。年夜饭吃到一半,吴管家照例带着赵管家、周管家等有头脸的男女管家及丁凡、藿香等骆家本家掌柜入内厅敬酒,今年敬酒的人当中多了一个引华带回来的常玄清。他是引华尊敬的人,又是柘园的二掌柜,自然也属于有头有脸的行列。

一时小小的内厅中人挤得满满的,欢声笑语不断,好不热闹。敬过三杯酒,吴管家等众人又道了些吉祥话,依次退出,里边外边继续各自的热闹。

原本一切都好好的,只安寄翠突然身子不舒服起来,脸色发白,神情恍惚,身子发软,引章等吓了一大跳,忙着要请大夫。倒是安寄翠忙一把拉住她,勉强笑着道可能着凉了,方才喝酒喝的急,胃里有些不舒服,回去躺一躺就好,大过年的别弄得人仰马翻,一来不吉,二来扫大家兴,三来自己也不安心。

引章看她虽然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却也不见怎么痛苦难受,迟疑着点点头,和吴婶、幽兰等扶她回房,扶着她躺下了,又留下个小丫头佳儿在房中照看,众人这才出去。
吴婶等都有些忧虑上头倒是引章笑着招呼,让大家继续乐,欢欢喜喜过年,安寄翠只不过是小有不适,无关紧要,这样蹙着眉头实在不成!大家这才略觉安心放心,于是重新落座,重新推盏把酒,这才又热闹了起来。
引章自己心里却有些不安,瞧大家行酒令玩的正开心时,向吴婶悄悄递了个眼色,让她同鱼儿等招呼着,自己悄悄起身,去看安寄翠。
引章过去时,发现小丫鬟佳儿在碧纱橱隔断外边一角烘着熏笼嗑瓜子吃糕点,没在里面伺候着,见她来佳儿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小声说,夫人吩咐出来的,夫人说了要静一静。
引章点点头,示意她继续坐下,不必跟来,自己轻手轻脚过去,转过隔断,轻轻掀开厚重的宝蓝绣花幔,望内一瞧,顿时愣住了。只见安寄翠直着身子,呆呆的靠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下意识轻轻摩挲着,眼睛却是怔怔的望着前方出神,魂飞天外,思绪飘浮,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床头小几上,放着一个摊开的长形木盒,料想是用来装那扇子的。 
引章懵住了,下意识住了脚,呆呆的望着她,不知该进去还是该退回来。 
她的手轻轻落下,放下了帘幔,站在那儿发怔,脑子里忍不住回想着年夜饭的情形,思来想去,仍是不知哪里有问题,她相信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知怎的突然间触动了她的心弦,让她如此失魂落魄。 
身后响起细碎的脚步声,引章一转脸,佳儿正站在身后张嘴欲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透着疑惑,甚是奇怪她为何站在这儿不进不退。引章竖起一指在唇畔轻轻“嘘”了一声,向外努努嘴,悄声笑道:“咱们走吧,夫人在休息呢,别打扰夫人”她想了想,又道:“你守在外边不必进去,夫人叫你你再进去,知道么?” 
“是,小姐夫人她没事吧?”佳儿轻声答应又问。 
“夫人没事。”引章摇摇头。 
安寄翠果然无事,次日便一切如常了,照常起身,梳妆,笑吟吟在正厅接受众人拜贺新年,点放炮竹,发红包。只是据引章看去,她的眼睛有些浮肿,看起来恐怕一夜无眠。 
引章心中闷闷,安寄翠倚靠在床头怔怔发呆的情景时时在她脑海中回放,她几次三番欲开口相问总觉不便,却下意识里留了神观察着她的神情。她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缘故,总之安寄翠仍是不太对劲。 
这么一来,母女两个表面无事,却都掩饰不了强颜欢笑的痕迹,甚至连神经大条对什么都不上心的青鸾也感觉到了什么,还问姐姐怎么不开心,是不是想九爷了云云。 
安寄翠看不到自己相由心生的表情,却不忘关心女儿,携手细问。引章愣愣望着她,终于忍不住心头冲动,挽着她的胳膊依偎在她肩头,闷声低语道:“娘,那天晚上我看到您在发呆。” 
“什么?哪天晚上?”安寄翠忍不住愣住了。 
“就是,大年三十那天,您回房休息,在床上拿着什么东西发呆啊。”引章眼角悄悄抬了抬,含含糊糊说道。 
安寄翠眼霍然一跳,脸色唰的发白,身子下意识震了震,半响颤声道:“你,你都,看见了?” 
“娘”引章轻轻抬起头望向她,咬了咬唇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好好的您会突然间——,我是您的女儿,难道也不能告诉我吗?” 
安寄翠默然,微微笑叹道:“你想多了,傻丫头,我没事真的” 
引章不说话,忽然用轻得像羽毛一样的声音低声道:“可是,跟常玄清常大叔有关?” 
安寄翠蓦然睁大了眼,身子一僵,直愣愣的瞧着她。 
“你怎么,会这么想?”安寄翠声音苦涩已极,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问。 
引章捏了捏她的手,道:“除夕那晚,敬酒的人中只有他是陌生人,而且后来我才知道,他也是山西阳谷人,跟娘一样。我想,也许就是因为他吧” 
“不,”安寄翠有些发急,忙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二十多年的前尘往事,我只是没想到,有生之年竟会再见着他阿章,你千万别说出去老爷待我不薄,我从来都没做过对不起老爷的事,从前没有,现在、今后都不会有我,我只是没想到——” 
引章忙道:“娘,您误会了”她舒了口气,心中倒好受了些,道:“娘,我和弟弟从来都不会说您不好的呀原来您跟常大叔真的认识啊,其实他人也不错,即使您——” 
“阿章,休得胡说”安寄翠有些恼,更有些愧,脸色一沉,异常坚决道:“你这孩子,怎的口不择言娘嫁了你爹,生是骆家人,死是骆家鬼,我总要将来好见你爹如今我有你们姐弟,什么都好了,你不许再胡说,知道么?” 
引章心中一黯,有些窘,亦暗暗懊悔。安寄翠终究跟她不一样。想想也是,她是读过女戒和圣贤书的人,又深受去世老爹之恩,即便再怎么青梅竹马,又岂能打动她的心?她虽然替她惋惜,却也不禁有几分敬重。她知道自己这些年是白留心了,安寄翠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寻找第二春,不过,只要她日子过得踏踏实实,守着心中的信仰,又有何不好呢? 
引章心念一动,不觉微笑,亲昵的挽着她的胳膊笑道:“娘,您误会人家啦难得常大叔跟您是同乡,娘您又没个娘家人,你二人认作兄妹岂不好?别的不说,起码常大叔会更加照顾引华呀——其实引华在福建幸亏有常大叔提点呢,引华十分尊敬他,您跟他认作兄妹,引华也一定赞同的” 
安寄翠猛然抬起头来,顿时面露喜色,不觉道:“可以吗?他会不会——嫌弃?” 
“当然不会啦”引章拍手笑道:“娘,这件事交给我来办,您就等着吧”引章说着一笑起身,笑嘻嘻去了。 
心头的疑团终于解开,难怪,常玄清第一次见到他们姐弟会失常失神,难怪他会这样不遗余力的照顾引华,帮助引华,难怪他会拐弯抹角引着引华留他过年——引章是绝对不信这主意来自引华,他从来不是喜欢往家里带人的人。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267章 募捐

心头的疑团终于解开,难怪,常玄清第一次见到他们姐弟会失常失神,难怪他会这样不遗余力的照顾引华,帮助引华,难怪他会拐弯抹角引着引华留他过年——引章是绝对不信这主意来自引华,他从来不是喜欢往家里带人的人。

只是,常玄清是带着什么样的目的前来,仅仅是故人重逢,还是想要再续前缘?但她想,他应该会尊重安寄翠的决定吧?

引章找到常玄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明来意,将常玄清唬得一愣一愣,睁着眼半响反应不过来。引章并不点破,只是说这是家母的意思,望着他别有深意笑了笑,常玄清一愣回神,脑海中一片清明,仰天哈哈大笑,道:“大小姐,在下恭敬不如从命他乡遇故人,确是人生一大快事夫人和大小姐如此看得起,在下推辞便是矫揉造作了”

“常大叔真是快人快语,我这就叫人准备”引章抚掌笑道。

“有劳大小姐”常玄清笑吟吟点头,望着她去了,那嘴角吟吟的笑意禁不住渐渐僵住,化为苦涩。

原来错过便是一生一世,纵然相逢,物是人非,早已不是昔日之情怀了不过也好,兄妹不也是一种缘分么?

安寄翠与常玄清结为兄妹,骆家庄上上下下虽然意外,但并不觉得奇怪。常玄清是个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人,和气,闲适,对人友好,满肚子雅俗共赏的典故笑话,虽然才来了几天,骆家庄上上下下都很喜欢他,尤其喜欢听他说书讲故事。他是夫人的同乡,少爷又这么尊敬他,夫人与他结为兄妹那是虽在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吴管家等老成的甚至还想,这是不是小姐笼络人心的法子?常玄清又无家室,如此一来,还不得终生作少爷的军师了?

既然结拜为兄妹,便是一家人,引华和引章都改了口叫“常伯伯”,骆家庄上下本要叫他“舅老爷”,常玄清执意不肯,便依旧唤作常先生。

既是一家人了便无须再避嫌顾忌,从此大家伙一处坐着聊天,一处吃饭也很自然,他二人相处下来,不知不觉,真真假假,倒仿佛真有几分兄妹之情了。

引章看得很是感慨,他们还真是豁达,要是换了她,她万万是做不来的不自觉想着如果,假设,有一天,她跟胤禟也变成兄妹会是什么情形?想想都觉恶寒

二月初,引华又和常玄清启程前往福建去了,引章母女送到杭州,看着他们去了,满眼恋恋不舍。引章便笑道:“等天气暖和了,娘何妨过去一游呢?闽南风光并不比江南山水差嘛”

安寄翠温婉一笑,道:“阿章,谢谢你,娘心里很踏实,真的”

引章一愣,笑了笑,颇有点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感慨。

安寄翠在杭州呆了几日,便依旧回清水镇骆家庄去了。青鸾学戏兴致不减,安寄翠又是个极好的观众,青鸾便也同冯茹随她回了清水镇。引章打算在杭州巡查布庄、绣坊等商号一圈,跟巧手姐妹、藿香她们聚聚,等天气再暖和一些便准备上京。胤禟的信接二连三的来,口口声声都是想娘子、爱娘子,弄得她也恨别离起来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引章不得不暂时将北上京师的计划搁置,因为,四阿哥胤禛带着十三阿哥胤祥来到了杭州。

确切消息表示,他们是打着钦差的旗号,为了钱塘水患而来。

人未到,小道消息已经满天飞。据说四阿哥已经放出话来了,这次他来,绝对不可能无功而返,钱塘水患一定要治好,朝廷拨一部分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