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极品姑爷 >

第139部分

极品姑爷-第139部分

小说: 极品姑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笑也不打算瞒着老和尚,淡淡地接口道:“那一日,你与李老伯说的话儿我听了一些——”杨笑说到这儿放下双腿坐直了身躯盯着老和尚诚恳地道,“老和尚,你告诉我还有几个年头?”

老和尚看了他摇了摇头不说话。

杨笑苦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不会超过十个年头是吧”

老和尚惊讶地望着他:“你怎么会知道?”

“一个手能比出来的数有多少,说不定五年都不到”

老和尚点了点头叹道:“七年李施主说你生机屡遭破坏,没有翠玉阴阳佩滋润,最多能支撑七年。”

“是不是还要把那道家养生功练到极致?”

“嗯”老和尚点了点头,“不过先师再世时曾说过修真可以再缎机体”

“修真?”

“对你与李家先祖有缘,在那神书里可找到修真法门?”

杨笑摇了摇头笑道:“那半部笔记只是记录一些零碎的东西,与修练无关”

“或许在那下半部书里?”老和尚猜测道。

“也许吧”杨笑笑道,“我倒是不抱希望,更何况那半本书现在在孟姚氏那里”

“那你有何打算?”

“有什么打算”杨笑笑道,“还有几年时间,我既然是大隋的皇长孙怎么说也要干出一点成绩出来。”

杨笑说到这里站了起来道:“今日回来也正要跟你说说,我过几天便去关中、再顺道去河西走一走”

“河西——上官将军?”

杨笑点了点头道:“臭婆娘来消息西域二十七国乱像已生,如今南边税银收不上,只好往西北方向去寻,丝绸之路啊——不能断的”

“可这里诸事未定,你怎可脱身?”

杨笑无耐道:“猪老伯虽一心为政,可惜手下无人可用,除了刑部赵大人外,其他人至今都是心有二用,我去请回臭婆娘。”

拜别了老和尚,杨笑坐上了回琴府的马车,现在他贵为大隋皇长孙殿下,出入都有猪老伯从太子府派来的扈从。

十来个扈从拥着豪华的马车浩浩荡荡地穿越了小树林往宋家庄村头奔去。杨笑坐在颠簸的马车里闭目想着事儿,今日与老和尚敞开了话头并不是他一时的冲动,人生匆匆数十年真正做些有意义却是没有几件,如今他贵为皇太孙,猪老伯、老皇帝也是极其尽任自己,更何况有了李家先祖的半部神书、杨笑当然希望大隋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得到改变。

可那神书杨笑虽然看得懂,但除了火药和炼钢可以继续发扬光大,其它工艺如水泥、玻璃、硅胶等他也是稀里胡涂,后世自己不学无术,现在即便告诉了制作方法他依旧没有办法。穿越的金手指看来也不是无限地使用的。社会的进步终究还是要靠人类经验的积累。

马车轱辘轱辘沿着古道缓缓地往前走着,杨笑掀起车帘,几个小儿拿着捕猎器欢快地从车旁跑了过去追上前面的猎户,那是一家子此时太阳正中,看样子这一家要往龙云涧去埋些机关消息,捕些猎物以补贴家用。

以前宋家庄打猎多用弓箭,自从杨笑来了之后,各家有空余时间便学大牛大刀他们上北邙山、龙云涧布些捕猎器守株待兔,过了两日再上山收获

现在宋家庄的捕猎器由当初杨笑发明的两三种衍生到十数种,大大丰富了手段,也提高的效率。

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

智慧来源生活杨笑脑中突地想起了这句后世人人皆知的俗语。

我个人能力有限,造不出水泥、玻璃以及以后的高科技产品,但大隋有的是千千万万的子民,我只要给他们带个头大隋何尝不兴。就像李诗音研究火药、李溥学医、还有宋老爹手艺以有当日有一面之缘却酷爱“化学”的陈玉蓉这些都不是人才么?

聚集起来普及知识杨笑霍然清晰这些时日混混沌沌的思想。

“老钱调转马头去太子府”杨笑蓦地朝前面赶车的大汉喊道。

“殿下不去琴府了吗?”前面大汉勒住了马绳不解问道。

“不去了”杨笑笑着转头对车旁的一名扈从说道,“古大哥,你派几个去琴府通知下,我们先去见见太子”

“是属下遵令”那名扈从恭敬地回应了一声,吩咐几个手下骑着马儿往琴府报信去了。

马车调转马头离开了宋家庄往大兴宫飞驰而去。。。。

更多到,地址

正文第两百五十五章:兴学(二)

第两百五十五章:兴学

晨曦微露,蒙蒙的雾色依旧笼罩着大地。

五更刚过,乾阳殿外慢慢地响起了辘辘车行之声。

一个个穿着绿袍的大隋官员从车马轿中跳了下来,原本尽显官威、不动声色的脸庞在下来的一刹那堆起了笑容,然后便不停地周围的同僚拱手问好,寒暄着这两日京城的轶事、九州的趣闻以及洛阳城里新开张的环彩阁头牌那动人心魄的琴技。

不一会儿,上朝的官员陆连续续地都进入了乾阳殿,乾阳殿原本空荡荡登时如菜市场一样热闹了起来。

太子未上朝之前这些官员便在金銮殿里东一簇西一拥聚在一起低声说着话儿,时不时地也发出一两下高声,显得同殿之臣之间是多么的和谐。

在这几簇人群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以徐孝德为首那些老臣,再其次便是以新任兵部尚书——崔义玄为首的太子府幕僚。

在元素未被撤职的那当儿,无论是朝里或是朝外,这一些文武百官俱都以他和吏部尚书徐孝德唯马首之瞻。

然而崔义玄是代表着安平崔氏大门阀,年少聪颖这些年不断在河北为金吾、龙虎将军固守粮道,让淮南军无身后之忧可谓劳苦功高,其堂姐便是当今的懿妃娘娘。也就是利殿下的舅舅

有了这等关系崔义玄在这短短的几天之中,硬生生地从“元徐党”的要职之中安插了不少人员。当然这当中自然免不了太子杨成为了制肘“元徐党”而所施的手段。

元素虽被罢黜但他代表着是关中元氏大阀,况为兵部尚书十数年,元彪当时又是禁卫军右军统领,十数年的布局门生早已遍布天下九州,再者关中现虽然比不上京畿洛阳,但也曾是几朝古都。其地理要位丝毫不差于洛阳。在短时间内“崔党”想要代替或超过“元徐党”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崔大人”,在崔党的一边有一官员堆着笑容对着崔义玄道,“您可知今日太子早朝有什么要事?”

“咦”崔义玄颇有些惊讶,“葛大人身为国子学录事莫非不知太子殿下今日早朝所要议的事?”

那位葛大人悄然有些尴尬:“呵呵呵——下官惭愧确实不知”

崔义玄仿佛理解似得点点头,笑道:“本官倒是糊涂了,葛大人专心致学令本官钦佩,今日早朝所议之事本官倒是知之一二。”

这话一说,不仅崔党人员耳目一亮,便是站在另一旁的“元徐党”人也都动容了。

有人小声地对徐孝德说:“徐大人你可知道何事?”

徐孝德脸静如水,淡淡地说道:“知不知都无所谓,皇上、太子殿下认回了长孙殿下,长孙殿下年少时便流浪在外,尝尽人间百味,为退淮南军更是殚精竭虑,心中装的是大隋千百万的子民,是百年不世出的人物,我们只需以长孙殿下为榜样,心中装着大隋、装着大隋的子民便足够了”

围绕在徐孝德身边的“元徐党”都听得愣了半晌,在他们的回忆中元素和徐孝德是最不待见那位不知礼仪的皇长孙殿下——杨笑,这几日未见莫非变了?

徐孝德晃然不为这些同僚惊疑的目光所动,如今元素走了,元徐党两根大柱在朝堂上倾了一根,所有的事和人徐孝德都要费尽心机,要看得比别人远,比别人透。

当日朝堂之上隆王与太子夺嫡,隆王势盛徐孝德和元素为首的文武百官自然不鸟太子和不知从哪里跑出来的不懂礼仪的皇长孙殿下。可如今却是不同了,别人大概不知他徐孝德怎会不明白这几日官员要位的变化。

太子为了制肘“元徐党”千里迢迢召回懿妃的堂弟——崔义玄,而次孙殿下杨利便是懿妃所出,到后来无论如何崔党便是扶持杨利,懿妃和崔党打压长孙殿下杨笑是在所难免的,他徐孝德不是愣头青,此时不和杨笑站在同一条线上,也枉为他为官十数年了。

且不说徐孝德这心头翻腾着无数的念头,单表崔党那边的几人对话。

崔义玄身旁的几名新贵听说他知晓今日早朝之事在由衷佩服的同时下巴也高高仰起,眼睛睥睨地看向“元徐党”,那眼里的意思分明透着一句话,“看看,我们崔大人才是太子身边的红人,你们谁能比得上我们崔大人。”

“大人,那今日到底所议何事,您给我们透露一二?”一个官员虽说着话,但目光却挑畔地望向另一方。

崔义玄仿佛没有看到这一些,依旧笑呵呵地对一旁的葛大人说道:“葛大人哪,你们国子学授受六学虽然劳苦功高但对大隋建树却是微乎其微,太子甚是不满哪”

这话明显透着对国子学的不满,但此时崔义玄说话的神态却仿佛无关紧要一般,像是在诉说一件与他崔党毫不相关的事。

那葛大人初听这话吓得冷汗涔涔,但看了崔义玄的脸色也就明白了,这崔大人这是在向自己与同僚示威呢,他所表达的意思是太子虽然不满但到他身上便风平浪静了。

虽是这么想葛大人心中仍是疑惑,不明所以地小声问道:“可——可国子学所授受六艺是儒家典范都——都传承了数百年了,下——官——也——不知如何了”

旁了听了也都暗自点头,国子学授受六学(六艺或六经诗书礼义易乐春秋,是儒家典范,数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是开科举引经据典都有固定的套路,说建树小还真不知道如何再提高一截。

旁边一人略思考了下问道:“崔——大——人那莫非要撤了国子学?”

崔义玄摇了摇头笑道:“国子学倒不会撤,撤了怎抵得住你们这些士子的幽幽之口,但有一事怕是真的,那就是国子学除了授受六学之外恐怕还要新增几个学了”

“新增什么学?”旁边几人也凑了下来好奇地问着。

就在崔义玄想着说话的当儿,乾阳殿门口突地一暗,众人俱朝殿门望去,只见一个头蓄寸余短发的青年人领着两个貌美的少女和一个走路畏手畏脚的老汉走了进来。

那两少女长得天仙一般,左边一人稍显白净,脸容清雅若梅、手里提着一把三尺青锋,端是飒爽英姿。右边一人也是肌肤细腻,微暗的脸庞隐隐然透着一股健康之色,那双乌黑的剪水秋眸滴溜溜地滚动着,刚跨进门槛的当儿显出几许的慌张,但被旁边的提剑少女低嘱了几句也慢慢地变得淡然了起来。

看着后面的布衣老汉战战兢兢,那提剑少女,展颜一笑如百合绽放地说道:“宋老爹,莫担心,有花和尚呢”

宋老爹低着头用眼角余光瞄了瞄两旁那些高官,小声吱唔着:“清——清——儿——姑——姑娘——我——我——怎——怎——的——唉——这不要我老汉的命呢?”

不屑说进来的这几人便是杨笑、清儿、李诗音和宋老爹四人。

昨日杨笑驾车来到太子府,与太子商量着自己在宋家庄偶得的想法。

来自后世的他当然知道,人类的发展离不了有科技贡献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杨笑眼里不在这朝堂之上读着四书五经,搬弄着权力的官员。而是深深藏在平民百姓之中如宋老爹这般的打铁匠

太子实掌大隋的这几日,才真正明白如今大隋的困境。

大隋虽未分裂,实际上却危如累卵

古代原本皇权的高度集中,现正却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大隋必需要改革、必需要以新政换回地方的再次归附。而太子所依靠的便是这个无所不能的大儿子——杨笑。

从当日的落峡谷用兵到火药、土炸弹的出现最后兵退淮南军哪一次不是惊天地、泣鬼神。

所以太子如今执政想要中兴大隋,他知道自己必需依靠这个大儿子了。

%%%%%%%%%%%%%%%%%

许是听到宋老爹的话,杨笑停了下来转过头来笑道:“宋老爹,你莫要怕他们是人你也是人同样是生在天地之间,一会儿我会让他们都以崇拜目光看着你。”

宋老爷双眼大睁,惊惶地看着杨笑,连摆那双起着厚茧的老手,颤道:“长——长——孙殿下——千万——不可”

杨笑施施然地领着几人从人群的中间穿过,径往前面走去。

在经过的时候,耳边不顿地听到阵阵的私语声:“这位就是长孙殿下了,这回不知想搞什么么蛾子,竟然带来了一个庄稼汉,而且带剑上朝”

“小心祸从口出,”旁边一人小心说道,“那女的端是了得,上回西域来的国师就是被她给打了”

杨笑听了这话忍不住回头笑了清儿一下道:“清儿妹妹看来你是名声在外啊”

清儿自然也听到了这一些闲言碎语,理都不理他们,自是嗔了杨笑一眼,道:“还不是你让打的,早知这样让你被那国师揍成猪头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