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朕的前夫是太尉 >

第121部分

朕的前夫是太尉-第121部分

小说: 朕的前夫是太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少卿大人,教您受惊了。”策马而来之人身穿黑色轻甲,下马抱拳道:“清理外边花了些时间,还请大人见谅。”

右少卿长吁一口气,回礼道:“将军辛苦,好在在下有恃无恐,且随诸位将军走一趟,审一审这几个歹人。”

副将抱拳道谢,命人将马牵回来,折向城东而去,竟是骁骑营之人。

次日,大理寺左少卿将姓秦的案子报上去,道:“陛下,微臣已经从秦大人那里拿到供词,秦大人道,当年抓捕骠骑大将军时,刑部与京城府都没有证据,只是不知为何竟然拿到了圣旨,要抄查骠骑大将军府。”

事到如今,刑部的人也不得不站出来,齐齐跪道,由刑部尚书牵头——毕竟四年前他也是刑部尚书。

“陛下明鉴,当日老臣确实接了陛下的圣旨。但老臣也未曾看到证据,事出突然,老臣……恐怕事有蹊跷,因此通知了金吾卫前往抄查。老臣万死,求陛下降罪!”

既然事有蹊跷,为何要等到四年之后才说出来呢?谢凝摩挲着龙椅的扶手,那雕琢着龙首的地方,嘴角依旧是上翘的。“老爱卿是错能改,善莫大焉,爱卿之罪,容后再议吧。”

刑部尚书长长地舒了口气,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世家,朝臣,都是一个道理,没有为王的本事,千万要学会见风使舵,跟着权势走,否则的话,一着不慎全家遭殃。先帝时军备松散,朝政混乱,堂堂的皇帝连后宫都搞不定,群臣为了活命当然会有异心。但是女帝现在的动作已经很清楚,彻查闻家和骠骑大将军两个案子,不过是为了拉拢寒族和武将的心。而只要兵权在手中,整个天下,还有人敢反抗呢?

是以当年犹豫的将头草刑部尚书,第一个站了出来,反正他的罪名轻,大不了来个告老还乡,绝无性命之忧。而现在看来,情况还要好一点,女帝根本没有跟他认真计较的心思,头顶乌纱都保住了。

有了这一出,朝臣们又蠢蠢欲动起来。

谢凝便在龙椅上看着那些因为她一句话便沸腾的朝臣之心,沉思道:“虽然拿不出决定性证据,但同样也没有证据表明骠骑大将军私藏兵器是遭人陷害的……”

“陛下。”陆离站了出来,拱手道:“当年是臣带人抄查骠骑将军府的,抄查而来的私兵尽数收在金吾卫的库府中。既然骁骑营查到了私兵作坊,不如让兵部的锻造师来看看,臣怀疑,两者的铸造手艺乃是相同。”

群臣心里又是一阵抖,这才想起来,骠骑大将军与太尉还有师徒之谊。如今太尉与女帝已经重归于好,太尉要查自己师门的案子,便是当真造反都能掰成被冤枉,何况这情形当真是被冤枉的?

谢凝道:“也好,此事交于兵部处理,兵部尚书,多久能给朕一个答复?”

兵部尚书也是满心发抖,出列道:“回陛下的话,只要将兵器取来,半个时辰之后便能断定。”

“那就都等着吧。”谢凝吩咐道,“骁卫去将金吾卫库房里的兵器和先前查封的兵器都取来,叫兵部的锻造师来,朕要答案,不喜欢拖拖拉拉。”

各处立刻行动,一个时辰之后,铸造师便抖着上了殿来,跪地道:“启禀陛下,这两柄刀所用的铁矿石、铸造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四年前便有人想陷害骠骑大将军了?”谢凝笑了笑,只是那笑容里的寒冰能将朝臣都冻起来。“骠骑大将军乃国之壁垒,朕真想知道,究竟是谁这么恨不得国家沦丧,边界不宁?”

群臣讷讷地不敢说话,各个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一声。这时候,也只有陆离能面色从容地站在大殿上,说:“陛下,既然如此,臣还有一事要奏。”

谢凝示意:讲。

陆离道:“陛下登基之时曾大赦天下,唐将军也在被赦免之列,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唐将军祖籍京城,明日便能到京城。”

“是么?”谢凝眼中终于带了真正的笑,道:“先帝不慎,误信谗言,竟然冤枉国之壁垒,朕为先帝之女,当为父偿还。明日午时,朕要亲自到明德门迎接唐老。”

圣上亲迎,这样的待遇乃是无上殊荣。然而次日中午唐淮毅骑着一匹老马,看到皇帝明黄色的銮驾时,却不卑不亢、不惊不慌,他下了马便要行礼,被谢凝一把扶住了。

“唐老快快免礼。”谢凝哽咽道,“四年了,唐老,您受委屈了。”

“陛下此言,老臣如何当得起?为人臣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嘛!”唐淮毅满不在乎地一笑,但很快又凝重了神色,道:“陛下圣明,老臣有一事要奏。”

说着便要跪下去。

谢凝可挡不住他这未老廉颇的一跪,幸好陆离在旁边,上前一步扶住,才没叫唐淮毅真的跪下。谢凝道:“唐老有话但说无妨,不必行礼。”

这孩子在人前也不忘他还是师父啊!唐淮毅老心大慰,道:“陛下,十八年前,羽林将军宁明庶遇刺身亡,临终前曾告诉老臣一件事,说他有个女儿流落在平康坊北曲中,连带着那母女的姓名都告知了老臣。老臣当时曾想将宁将军的遗孤接到府中,但那位夫人说宁将军将一件关系性命的要紧事务交给她了,若是她贸然亮出身份,只怕引来歹人觊觎,而且女儿尚在襁褓之中,更添危机,不如留在青楼。虽然青楼鱼龙混杂,但却不会有人想到她与宁将军的关系,能保护女儿。”

谢凝心中一动,问道:“唐老,然后呢?”

“然后老臣担心那位夫人与姑娘在青楼遭人欺负,便在骠骑军中找了个重伤得不能上战场,但保护两个弱女子没问题的副将,让他给那位夫人当护院去了。”唐淮毅道,“老臣回京路上听外边传得沸沸扬扬的,说陛下在查一件隆昌四年的旧事。这二十二与十八相差挺近的,说不定此事能给陛下一些线索。”

他也不怕被人听到,当众便将事情完完整整地说出来了,声音还不小。谢凝估计周围都听到了,便转头看了城头一眼,道:“将宁绾云传来。”

小太监应了一声便去了,不多时,宁绾云白着脸,神色古怪地来了。“叩见陛下。”

谢凝柔声道:“方才唐老的话,你都听到了?你转脸给唐老看看。”

宁绾云怯怯地转了头,一对上眼睛,唐淮毅便道:“陛下,这与宁家那位夫人一模一样!”

“那……那是我娘。”宁绾云忧愁道,“陛下,末将从未想过……咳!末将真是一头雾水,陛下不如将我娘传来吧,我家就在……”

“不。”谢凝抬手制止她的话,微笑道:“既然是宁将军的家人,朕当然要亲自前往,绾云,前边带路。”

“可是……”宁绾云结结巴巴地说,“陛下,末将……末将还没攒够钱换房子,家还住在平康坊北里,那里哪是陛下能去的?”

“无妨。”谢凝摆手,上了銮驾道:“起驾!绾云前边带路。”

女帝圣旨下了,谁敢说什么?宁绾云只好在前边带路。銮驾浩浩荡荡,竟然真的去了平康坊北曲三里。銮驾惊动繁华,早有人先替宁绾云报了信,一个头发花白的夫人并一个护院一干丫鬟小厮在门前跪着行礼。

谢凝受了礼,在堂上坐下,扫了一眼屋子。这院落十分宽广,但却有一大部分不是给闺阁中人用的,马场练箭的靶子木桩,什么都有。谢凝眼中一笑,叫道:“宁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抱歉,前两天回家过节时信号塔忽然坏了,所以没能及时更新。明天双更8K补上~

第169章

谢凝一声“宁夫人”,差点将洛盈的眼泪给引出来。

就算她是青楼出身的女子,豁达且明白事理,也曾抱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愿望长大,也曾遇到那个愿意将她一生妥帖收藏的男子。只是在相遇之时,那人已身处险境,时时刻刻有着性命之忧,最后,许下的那些白头盟约都被鲜血染成了无望。

洛盈轻轻地吸了口气,才免得自己当着圣上的面哭出来,低头应道:“陛下万不可如此称呼,妾身未曾入宁家的门,不敢称宁家妇。”

她手中捧着一个小小的盒子,样式十分普通,只比一般的盒子粗重些。洛盈道:“陛下,那冤家出事之前,曾将一物托付给妾身,道有朝一日新君若是彻查隆昌四年之事,便将此物交给新君。妾身前几日听了坊间传言便想将此物奉上,但唐将军先传来密信,要妾身稍安勿躁。今日面圣,如数托出,往陛下明鉴。”

说着便将小盒子交给了宁绾云,宁绾云再转手交给了谢凝。

谢凝没将盒子打开,只温和道:“夫人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当年若非宁将军身处险境,只怕早已将夫人娶进门了。如今夫人忍辱负重,为我朝培养了绾云这样好的女将,朝廷上下,命妇当以夫人为表率。”

当皇帝的是不能随便夸人的,这句“以为表率”说出来,就是承认洛盈这个“宁夫人”的身份,还要嘉奖的意思了。洛盈与宁绾云一起拜倒谢恩,谢凝含笑,只是略略一坐,没一会儿便起驾回宫了,不曾在人前将盒子的东西打开,更不曾对唐淮毅说话。

回了紫宸殿,谢凝第一件事便是恢复了唐淮毅骠骑大将军的官职,将骠骑大将军府打扫一新,亲自题字,将唐淮毅请了进去。而宁绾云那边,谢凝给赐了块“霜狄萱柏”的牌匾,特许他们在平康坊北面开了个府门,宁绾云直接将她家北边的宅子都买下来,围了个围墙,从此依旧住在平康坊里,却成为平康坊里最独特的一家。

唐淮毅官复原职和宁绾云本是曾经的羽林将军宁明庶之女这两件事,宛如两块在深潭里移动的石头,水面上似乎波澜不惊,潭底却已经暗潮汹涌。如果说彻查闻如深是拉拢寒族,那么唐淮毅和宁绾云的事就是给足了武将们的面子,大梁仿佛又恢复了开过之初文武并重的样子。此时,但凡女帝有一个差遣,武将是绝对不会不应的。

哪怕她和太尉陆离再度闹崩了,离心的只会是骁骑营。

也就是说,女帝已经将朝廷上下,近一半的兵力抓在手中了,而另一半,在她心仪的男子手中。满朝文武,哪怕是弄权的第一把好手,也不过在京城这一方小小天地里折腾,真刀真枪地打起来,手无寸铁、麾下无兵,谁能抵挡呢?

一时间,满京城最热闹的地方,竟然是刑部与大理寺,谢凝的御案上摞着的请罪奏折足足有一尺高。

“可是,陛下……”琼叶一边服侍着沐浴,一边皱眉问道:“婢子大胆,婢子怎么觉着陛下您雷声大雨点小,一路大张旗鼓地查,却没真正惩治了谁呢?”

琼叶一样一样地数着:“当日您忽然中毒,咱们这些服侍的人可吓坏了,难过地恨不能将那逆贼千刀万剐了,您将人抓了,却只是关着,什么也不说。我的陛下!毒害您这就是谋逆的大罪!您怎么还按捺着不说话呢?还有高丞相的公子带人擅闯禁宫之事,您只是将几个小将领杀了,没动高丞相什么呀!还有现在刑部和大理寺查了都快一个月了,怎么什么都没查到?陛下……”

“好了,快住嘴。”兰桡走过来道,“你不是那些逆贼,当然感觉不出陛下这些布局有什么威胁,现在呀,只怕那些人谁也睡不好呢!”

谢凝被逗得哈哈笑,问道:“琼叶儿,你以为朕的御书房里,那些请罪的奏折都是白上的么?真正要慌的人,现在才开始害怕呢。”

琼叶眨眨眼,是真的不懂。

而有些人是真的慌。

“王爷。”管家景荣担心地说,“如今咱们被金吾卫围在府中,外边对于老王妃的风言风语甚多,咱们王府笼络了这么多年,好容易才笼络的官员,如今纷纷都投向了女帝,不敢再轻举妄动。王爷,咱们现在要怎么办?”

这就是造反的难处,若是没有兵权,就算杀了皇帝,也只能沦为出头鸟被掌握兵权的人杀了而已。景渊揉了揉太阳穴,吩咐道:“给御史台的人传信,让他们上奏。”

传信倒是不难,难在……景荣问道:“王爷,上奏什么?”

景荣嘴角含笑,吐出一个字:“孝。”

隔日早朝,御史台的一个小御史便冒死上奏道:“陛下,微臣……微臣有本要奏!”

谢凝并未在意,只问道:“你要奏什么?”

“微臣……微臣要参一个人。”小御史道,“此人大不孝!”

“哦?”谢凝来了兴致,问道:“此人是谁?”

小御史一辈子也许就敢在此时看皇帝一眼,脸上已毫无血色,害怕得浑身颤抖,但目光却仿佛视死如归,双膝一曲咚的一下跪在地上,大声道:“此人正是当今圣上!”

“放肆!”朝堂瞬间数十道呵斥声。

“慢着。”谢凝抬手制止,和颜悦色地问道:“爱卿,朕怎么不孝了?”

小御史跪在地上,腰杆挺得笔直,道:“陛下,子不言父母之过,孝为治国之本,陛下如今大张旗鼓地彻查旧案,向天下昭告先帝为君之过,更议论他家是非,暗示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